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20 分

开学初,小源到建设银行营业网点兑换了此前在网上预约的中国高铁纪念币。这枚纪念币由中国人民银行发行,面额10元,每人限兑20枚,且需要提前预约。小源打算与班上同学分享自己的喜悦。他可以向大家这样介绍

①纪念币面额和实际购买力都是由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

②纪念币可以直接购买商品,也具有支付手段等货币职能

③纪念币发行量有限,具有一定的收藏价值和升值空间

④纪念币不能与同面额人民币等值流通,必须在规定时间地点使用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正确答案

C

解析

①错误,国家无权规定纪念币的实际购买力;④错误,纪念币与同面额人民币等值流通,在任何时间地点都可使用;由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纪念币属于法定货币,可以直接购买商品,也具有支付手段等货币职能,因其发行量有限,具有一定的收藏价值和升值空间,故②③正确。

知识点

生产决定消费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自日本不顾中方交涉9月10日宣布“购岛”计划以来,中国政府发表官方声明,到划定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领海基线,从派出海监船开展维权巡航执法,到驳回日本方面无理抗议,从向各国驻华使节作专门通报,到向联合国提交领海基点基线坐标表和海图,等等,无一不体现了尊重国际规则和国际惯例、努力通过外交途径解决问题的诚意和态度。

——日本政府“购买”钓鱼岛的非法行径,侵犯中国主权,激起了中国民众的强烈不满。中国民众利用周末休息时间,多个城市地区同时游行示威,抗议日本政府“购岛”,表达自己的爱国热情

——没有谁会怀疑祖国遭受欺侮时涌动的爱国激情,没有谁不能理解当祖国遭遇挑衅后同胞们的愤懑与抗争。因为,一个没有血性的民族注定要被欺凌,一个永远韬光养晦的国家必然受气挨打。

——全球化的今天,我们应让世界看到,和平崛起的中国,政府治理在进步,国民素质在提升。大时代需要大国民,日本右翼最惧怕中国国民的强大。理性爱国、奋力强国、精心治国,才能真正捍卫国家和民族的尊严。

上述材料是怎样体现中华民族精神内涵的?(14分)

正确答案

(1)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2分)

(2)日本非法“购买”钓鱼岛,我国公民自发利用业余时间,抗议日本损害我国主权的行为,体现了团结统一;(3分)中国政府有礼有节开展相关维权活动,体现了我国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是爱好和平的民族;(3分)中国是一个具有血性的民族,从不惧怕任何强权和外来压力,反映了中华民族勤劳勇敢的民族性格;(3分)我国人民把爱国、奋力强国、精心治国结合起来,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民族气质的反映。(3分)

试题分析:该题以我国政府及公民抗议日本非法购买钓鱼岛的行为为背景材料,考查学生对中华民族精神的识记和理解。首先要准确、明确回答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再结合材料对内涵内容进行逐一分析。材料和内涵要对应回答。

点评:该题考查学生对中华民族精神内涵的识记和理解。内涵按照课本内容直接回答即可,但对内涵的解释要和材料对应,并对材料内容进行概述总结。对学生的能力有一定要求,难度适中。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材料一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无论身在故土还是异国他乡,每当听到这雄壮激昂、催人奋进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时候,都会为自己是一名中国人而骄傲,一种强烈的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就像看到香港、澳门回到祖国母亲的怀抱,就像看到“嫦娥”二号飞向太空、“神八”飞天、“天宫一号”升空,就像看到我们申奥成功,看到奥运健儿披金挂银。

材料二 新中国初升的太阳,召唤着海外赤子。彭桓武被问到为什么要回来时,他说:“回国不需要理由,不回国才需要理由!”

材料三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相继派出大批访问学者、留学人员,加上自费出国留学人员,已有一大批海外科技人才。如今,留学人员回国创业已形成热潮,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1)材料一、二、三体现了一种什么样的精神?(13分)

(2)上述材料给我们什么启示?(13分)

正确答案

(1)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2)①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②爱国主义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爱国主义有共同的要求,但也有不同的具体内涵。③在当代中国,爱祖国与爱社会主义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拥护祖国统一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④作为青年学生,必须立志做好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接班人,拥护祖国的统一,从而体现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

本题考查民族精神的相关知识。第(1)问揭示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第(2)问考查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2010年8月7日夜22点左右,甘肃甘南藏族自治州舟曲县发生特大泥石流。面对灾难,“舟曲挺住”的声音时常听见。全国人民众志成城,风雨同舟,“挺起不屈的脊梁”,展开了一场气壮山河的生死大救援。

从文化生活的角度我们该如何理解“挺起不屈的脊梁”,我们怎样“挺起不屈的脊梁”。(15分)

正确答案

(1)“不屈的脊梁“体现的是中华民族团结统一、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挺起不屈的脊梁”就是要我们继承和弘扬伟大的民族精神,战胜困难,去争取胜利。(5分)

(2)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是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魂。(5分)

(3)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程中,我们要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弘扬时代精神,在面对各种困难时,要有坚强的意志、坚定的信念和必胜的勇气。(5分)

试题分析:该题考查的是中华民族精神,考生可以从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意义以及措施等角度进行分析,中华民族精神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精神,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是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魂,要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弘扬时代精神。

点评:本考点是文化生活中最重要的考点之一,考生注意加强对中华民族精神的全面理解,包括其基本内涵、弘扬民族精神的原因和措施,难度适中。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应立足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最重要的是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即“主心骨”的作用;必须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必须正确对待外来思想文化的影响;必须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我们人人都应该成为民族精神的传播者、弘扬者和建设者,共同谱写民族精神的新篇章。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是怎样的?当前为什么要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10分)

正确答案

(1)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

(2)①是应对复杂的国际局势的需要

②是提高全民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

③是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的需要

④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需要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是拥有“神舟”、“长征”等著名品牌和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创新能力强、核心竞争力强的特大型国有企业。公司通过独特的企业文化,弘扬了民族精神。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企业文化

运用《文化生活》中的相关知识,指出该企业文化主要体现了中华民族精神的哪些内涵,并说明如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12分)

正确答案

爱国主义,自强不息。(2分)

立足于发展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丰富发展民族精神.(2分)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最重要的是发挥“主心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作用;(2分)必须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2分)必须正确对待外来思想文化;(2分)必须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2分)

试题分析:该题考查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以及如何如何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措施,第一小问:考查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其内涵: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考生注意结合材料进行分析。第二小问:考查如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考生可以从立足于发展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最重要的是发挥“主心骨”作用、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正确对待外来思想文化、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等角度作答。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五千年来,无数华夏子孙,为了民族和国家的利益,不畏险阻,不计名利,扎扎实实地做着利国利民的好事,旗帜鲜明地维护着民族和国家的尊严。从文天祥到李大钊,从孙子到焦裕禄、雷锋……无数志士仁人,英雄豪杰,他们胸有浩气,腹有人民;他们秉承爱国爱民的胸怀和志趣。他们是民族和国家的脊梁。

材料二:天安门广场国庆60周年大联欢,堪称世界之最的方队表演,精彩绝伦。所有动作全靠4000多名官兵移动、蹲立、摇动来呈现,每名官兵要换9种道具和3套衣服,做动作多达上万次。有的手臂和脸部被道具划伤,膝盖被地面磨破,关节肿痛更是“流行病”,但没有一人叫苦叫累,没有一人降低训练标准。为了熟记音乐节拍,许多战士将节拍写在道具、手臂上,训练时背,吃饭时背,睡觉躺在被窝里还在背,有的甚至连说梦话都在数着节拍……

(1)上述两则材料体现什么精神?其基本内涵是什么?(4分)

(2)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回答,我们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怎样弘扬这种精神?(6分)

正确答案

(1)上述材料体现了中华民族精神。其基本内涵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  (4分)

(2)①最重要是发挥“主心骨”的作用。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我们要发挥这些理论的作用。

②必须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既要珍惜和爱护中华民族历史形成优秀的文化传统,又要继承和发扬我们党在长期革命斗争和建设实践中形成的优良传统

③必须正确对待外来思想文化的影响。既要注意借鉴世界各国人民创造先进的文化成果,又要警惕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国分化、西化的图谋。

④必须与时代精神相结合。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相辅相成,相互支撑,统一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

试题分析:第一问,根据对材料内容的阅读,回答材料共同体现的精神及其内涵。无数仁人志士秉承爱国爱民的胸怀和志趣,体现的是中华民族精神,内涵按课本内容回答即可。第二问,怎样弘扬这种精神,在第一问的基础上回答,如何弘扬中华民族精神,从发挥主心骨的作用、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正确对待外来思想文化的影响、与时代精神相结合。

点评:文化生活中我们所学的精神即中华民族精神,其内涵和怎样弘扬属课本内容的识记,学生只要熟练掌握该部分内容即可全面回答。要求学生对课本基本原理要熟练掌握,不能掉以轻心,该题难度较小。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16分)河北省开展了“学习雷锋、善行河北”网络主题活动,引导网民特别是青年网民广泛参与到创建文明网站活动中来。河北好人网先后组织“学雷锋——寻找身边好人”、“从自己做起,争做文明网民”等网络征集活动,传递诚实守信、助人为乐、敬业奉献、孝老爱亲的善行精神,倡导网络新风尚。河北新闻网开通“善行河北”官方微博,通过微博传递“善行”力量,鼓励网民广泛参与献爱心活动。河北省的其他新闻网站、政府门户网站、商业网站,也结合“学习雷锋,善行河北”主题道德实践活动,并根据自身实际开展了各类文明办网、文明上网的活动。

请从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角度,谈谈“学习雷锋,善行河北”活动的意义。

正确答案

①中华民族精神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是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是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魂。雷锋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的一种突出表现,学习雷锋精神对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6分)②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是不断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的要求,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需要。雷锋精神体现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弘扬雷锋精神必将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各项事业更好的发展。(6分)③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有利于铸造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为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强基固体。(4分)

试题分析: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主要从两大角度分析,一是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原因,中华民族精神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是中华民族之魂。二是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意义,是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是不断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的要求,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需要。结合学习雷锋精神活动谈谈即可。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近年来,“最美现象”不断涌现,感动你我,感动中国。以自已腿换别人命的“最美女孩”刁娜、因救学生而截肢的“最美女教师”张丽莉、忍巨痛仍救乘客的“最美司机”吴斌……“最美现象”让人们感召了道德的力量,为培育和践行“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起到了极大的榜样引领作用。

运用文化生活弘扬民族精神和思想道德建设的知识,阐述“最美现象”的价值所在。(8分)

正确答案

①“最美现象”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为提高民族素质奠定了精神基础;(2分)

②丰富和发展民族精神,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精神动力;(2分)

③引领社会风尚,为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提供价值导向;(2分)

④彰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为人民思想道德修养提供了行为准则。(2分)

试题分析:本题给出了答题所用知识点的具体范围是“弘扬民族精神和思想道德建设的相关知识”;本题设问是“最美现象”的价值。解答本题需要学生将“最美现象”与弘扬民族精神和思想道德建设的内容结合起来。现实生活中的“最美现象”对于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引领社会风尚、全民的思想道德修养的提高、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等具有重要的作用。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14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12年11月29日,在国家博物馆,习近平同志深情阐述“中国梦”——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共同为之努力。空谈误国,实干兴邦。2013年3月17日,习近平同志再次畅

谈“中国梦”一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如今,中国梦正焕发出鼓舞人心的力量,激荡起亿万人民的共鸣。

(1)结合材料,运用“价值的创造与实现”知识,说明我们应怎样去实现中国梦?(6分)

(2)依据材料,运用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的知识,分析筑就民族复兴的“中国梦”的深远意义。(8分)

正确答案

(1)①积极投身于为人民服务的实践,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必由之路,也是拥有幸福人生的根本途径,空谈误国,实干兴邦,表明要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和体现价值。②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表明要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③实现中国梦,需要中国人共同为之努力,仅仅依靠人民来实现,表明要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我们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全面提高个人素质,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6分)

(2)①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2分)筑就中国梦,有利于弘扬中华文化,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实现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1分)②中华民族精神是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2分)筑就中国梦,有助于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1分)③筑就中国梦,有利于激发人民团结奋斗,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2分)

试题分析:(1)解答本题首先要对设问进行解读,运用“价值的创造与实现”知识,说明我们应怎样去实现中国梦,实际就等价于如何实现人生价值,关于这一点哲学生活有明确的理论表述,再回扣中国梦组织语言就可以。(2)运用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的知识,分析中国梦的意义,其基本思路就是表述中华文化和中华民族精神的特征和作用,紧跟着说明铸就中国梦对中华文化和民族复兴的意义,最后把二者融合,进行一定的理论提升,锤炼概括升华出相应的意义来。

百度题库 > 高考 > 政治 > 我们的民族精神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0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