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电场:电流
- 共19537题
两块竖直放置的平行金属板A、B,相距d=1.0m,两板间电压为U=2500V,O点与两板距离相等.在O点有一放射源,释放质量m=2.5×10-3kg、电荷量q=1.0×10-5C的带正电微粒.过O点以半径R=0.25m作一圆,圆心O′在过O点右下方45°的直线上.P、M、S、N分布在圆周上,O′S与OO′垂直,∠OO′P=θ,∠MO′S=∠SO′N=α=30°. 不计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取 g=10m/s2.求:
(1)初速度为零的微粒运动到平行板的动能;
(2)初速度υ0=2.0m/s,方向与x′ox成45°角斜向左上方的微粒打到平行板的时间;
(3)初速度大小不等,方向均与xox′成45°角斜向右上方,经过一段时间通过P点的微粒初速度υ0与θ的关系;并确定在穿过圆周MSN段的微粒中,穿越时的最大动能和最小动能.
正确答案
(1)带电微粒在电场中受重力和电场力FE=qE=2.5×10-2N
G=mg=2.5×10-2N
则F合==2.5
×10-2N
因为FE=G,所以合力方向与水平方向成45°角斜右向下,
如图所示.
W合=△EkEk=F×
2
合×=2.5×10-2J
(2)带电微粒射出后,沿+y轴做匀减速运动,如图所示.
xx′:F合=ma
最大位移为:s1==
m
从O点沿+y方向离极板的距离为:s=d=
m
因为s1,s,所以微粒运动一段后,没有打到左极板又回头运动,最后打到右极板.
t1==
s
t2==
s
t=t1+t2=(+
)s
(3)沿着初速度方向,微粒做匀速直线运动:则有Rsinθ=υ0t
垂直于初速度方向,微粒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度直线运动:则有R-Rcosθ=gt2
由以上三式得υ0==
由上式结论得粒子从O点出发时的动能为mυ02=
mg(1+cosθ)
则经过P点时的动能为:EKP=mg(R-Rcosθ)+
mυ02=
mg(5-3cosθ)
可以看出,当θ从00变化到1800,微粒穿越圆周时的动能逐渐增大,因此穿过M点的微粒动能最小,穿过N点的微粒动能最大.
最小动能为:EKM=mg(5-3cos600)≈7.7×10-3J
最大动能为:EKN=mg(5-3cos1200)≈0.0144J
答:(1)初速度为零的微粒运动到平行板的动能2.5×10-2J;
(2)初速度υ0=2.0m/s,方向与x′ox成45°角斜向左上方的微粒打到平行板的时间S;
(3)初速度大小不等,方向均与xox′成45°角斜向右上方,经过一段时间通过P点的微粒初速度υ0与θ的关系;并确定在穿过圆周MSN段的微粒中,穿越时的最大动能7.7×10-3J和最小动能1.44×102J.
如图所示,ABCDF为一绝缘光滑轨道,竖直放置在水平方向的 匀强电场中,BCDF是半径为R的圆形轨道,已知电场强度为E,今有质量为m的带电小球在电场力作用下由静止从A点开始沿轨道运动,小球受到的电场力和重力大小相等,要使小球沿轨道做圆周运动,则AB间的距离至少为多大?
正确答案
如图所示,在水平向左的匀强电场中,一根不可伸长的绝缘细线长度为L,一端拴一个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带负电小球,另一端固定在O点.把小球拉到使细线水平伸直的位置A然后将小球由静止释放,小球沿弧线运动到细线与水平方向成θ=60°的位置B时速度为零.则电场强度E=______,小球运动过程中的最大速率为______.
正确答案
由动能定理可知:
mgLsin60°-EqL(1-cos60°)=0
解得:E=;
设小球在运动中细线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α,则对任一时刻应有:
mgLsinα-EqL(1-cosα)=mv2;
解得:v==
=
当α=30°时,v最大,最大值vm=;
故答案为:;
.
如图所示,一质量为m的小球用长为L的细线悬挂在天花板上,现加一大小恒定的水平向右的风力后,小球的悬线摆动时偏离竖直方向的最大偏角为α,试求风力的大小.
某同学解答如下:因为悬线的最大偏角为α,此时小球受到重力mg、风力F和细线的拉力T的作用,由共点力平衡条件得:F=mg tanα.
你认为他的解答是否正确?若认为正确,试求出小球运动过程中的最大速度,若认为不正确,试说明理由,并求出正确答案.
正确答案
不正确,因为最大偏角处不是小球的平衡位置.
正确解答是:
由动能定理得:FLsinα=mgL(1-cosα),
所以F=mg
答:该同学的解答不正确,因为最大偏角处不是小球的平衡位置.
正确解答是:风力为mg.
(选作题)如图所示,AB是位于竖直平面内,半径R=0.5m的圆弧形的光滑且绝缘的轨道,其下端与水平绝缘轨道平滑连接,整个轨道处在水平向左的匀强电场中,电场强度E=5×l03N/C.今有一质量为m=0.1kg、电荷量q=+8×10-5C的小滑块(可视为质点)从A点静止释放.已知滑块与水平轨道间的摩擦因数是0.05,取g=10m/s2 求:
(1)小滑块第一次经过圆弧形轨道最低点B时对B点的压力;
(2)小滑块在水平轨道上通过的总路程.
正确答案
(1)设滑块在B点速度为v,对滑块从A到B的过程应用动能定理,
mgR-EqR=mv2①
设滑块在B点对B点压力为F,轨道对滑块支持力为F′,由牛顿第三定律得,两力大小满足:
F′=F②
对滑块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F′-mg=③
由①②③得,F=3mg-2Eq=2.2N④
(2)由于滑块在水平面上的滑动摩擦力f=μmg=0.05×0.1×10N=0.05N<Eq=5×103×8×10-5=0.4N⑤
故滑块最终将会静止在圆弧轨道上,设静止点离A点的水平距离为x,由几何关系得:
=
⑥
设滑块在水平轨道上通过的总路程为s,对全程应用动能定理得:
mgR-Eqx-fs=0⑦
由⑤⑥⑦可得:s==0.67m
答:(1)滑块第一次经过圆弧形轨道最低点B时对B点的压力2.6N
(2)小滑块在水平轨道上通过的总路程为0.67m
在如图所示,以O点为圆心,以r为半径的圆与坐标轴交点分别为a、b、c、d,空间有一与x轴正方向相同的匀强电场,同时,在O点固定一个电量为+Q的点电荷.如果把一个带电量为-q的检验电荷放在c点,恰好平衡,求:
(1)匀强电场的场强大小E为多少?
(2)a、d点的合场强大小各为多少?
(3)如果把O点的正点电荷+Q移走,把点电荷-q从c点沿x轴移到a点,求电场力做的功及点c、a两点间的电势差.
正确答案
(1)点电荷-q在c点受力平衡,则有
k=qE,
解得:E=k.
(2)在a点的合场强大小为
Ea=EQ+E=k+k
=2k
d点的合场强为点电荷+Q和匀强电场的矢量叠加,有
Ed==
E=
k
.
(3)电场力做功W=-qE•2r=-2k,
Uca==
=
.
答:(1)匀强电场的场强大小E为k;
(2)a点场强大小为2k,d点的合场强大小为
k
;
(3)如果把O点的正点电荷+Q移走,把点电荷-q从c点沿x轴移到a点,电场力做的功为-2k,
点c、a两点间的电势差为.
如图所示,平行金属带电极板A、B间可看作匀强电场,场强E=1.2×103V/m,极板间距离d=5cm,电场中C和D分别到A、B两板距离均为0.5cm,B板接地,求:
(1)C和D两点的电势、两点间的电势差UCD;
(2)点电荷q1=-2×10-3C分别在C和D两点的电势能;
(3)将点电荷q2=2×10-3C从C匀速移到D时除电场力以外的力做功多少?
正确答案
如图所示,小球的质量为m,悬挂小球的丝线与竖直方向成θ角时,小球恰好在场强为E的匀强电场中静止不动,丝线长度为L.
(1)小球带何种电荷,电量是多少?
(2)将小球从图示位置拉回到悬线竖直的方向电势能如何变化?
(3)若将小球从竖直方向成θ角的位置缓慢拉回到悬线竖直的方向,则拉力做功多少?
正确答案
解(1)对小球进行受力分析,
由电场力的方向可确定小球带正电,且电量为:
q==
(2)小球从图示位置拉回到悬线竖直的方向,在电场力方向向右,而位移方向向左,故电场力做负功,所以小球的电势能增加.
(3)小球从竖直方向成θ角的位置缓慢拉回到悬线竖直的方向,
根据动能定理可得:WF+mgh-qEd=0
则有:WF=qELsinθ-mgL(1-cosθ)
将电场强度代入上式可得:WF=mgL(-1)
答:(1)小球带正电
(2)电势能增加
(3)拉力做功mgL(-1)
如图所示,在场强为E的竖直向下匀强电场中有一块水平放置的足够大的接地金属板,在金属板的正上方高为h处有一个小的放射源,放射源上方有一铅板,使放射源可以向水平及斜下方各个方向释放质量为m、电量为q初速度为v0的带电粒子,粒子最后落在金属板上,不计粒子重力,试求:
(1)粒子打在板上时的动能;
(2)计算落在金属板上的粒子图形的面积大小。
正确答案
解:(1)由动能定理得
(2)
圆形半径x=v0t
面积
如图所示,一质量为m带正电的小球,用长为L的绝缘细线悬挂于O点,处于一水平方向的匀强电场中,静止时细线右偏与竖直方向成45°角,位于图中的P点.重力加速度为g,求:
(1)静止在P点时线的拉力是多大?
(2)如将小球向右拉紧至与O点等高的A点由静止释放,则当小球摆至P点时,其电势能如何变?变化了多少?
(3)如将小球向左拉紧至与O点等高的B点由静止释放,则小球到达P点时的速度大小?
正确答案
(1)小球静止在P点时由平衡条件得
cos45°=
T=mg
(2)小球从A到P的过程中,电场力做负功,故其电势能增加
由(1)问得tan45°= F电=mg
则小球克服电场力做功W=F电L(1-cos45°)
其电势能增加为△EP=△W=mgL
(3)小球先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到达最低点C,
根据动能定理得:mvC2-0=mgL+F电L vC=2
到达C点后细绳绷紧,小球沿细绳方向的速度变为零,
则vC′=vCsin45° vC′=
从C到P做圆周运动,由动能定理得:
mvP2-
mvC^2=-mgL(1-cos45°)+F电Lsin45°
vP=
答:(1)静止在P点时线的拉力是mg.
(2)如将小球向右拉紧至与O点等高的A点由静止释放,当小球摆至P点时,其电势能增加了mgL.
(3)如将小球向左拉紧至与O点等高的B点由静止释放,小球到达P点时的速度 vP=.
在一个水平面上建立x轴,在过原点O垂直于x轴的平面的右侧空间有一个匀强电场,场强大小E=6×105 N/C,方向与x轴正方向相同,在O处放一个质量m=10g带负电荷的绝缘小物块,其带电量q=5×10-8 C.小物块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沿x轴正方向给物块一个初速度v0=2m/s,如图所示.试求:
(1)小物块沿x轴正方向运动离O点的最远距离;
(2)小物块最终停止时的位置.
正确答案
(1)当物块沿x轴正方向运动时,受到沿x轴负方向的电场力F和动摩擦力f.电场力大小为F=Eq,滑动摩擦力大小为f=μFN=μmg.
设物块沿x轴正方向运动离O点的最远距离为s,此过程中由动能定理得
-(F+f)s=-mv02
联立解得 s==0.4m
(2)由于F>f,当物块运动到沿x轴正方向运动离O点的最远距离时,又返回向x轴负方向运动,设最终停止时在侧s'处.
在物块向x轴负方向运动的过程中,由动能定理得:
(F-f)s-fs'=0
解得 s′=s=0.2m
答:(1)小物块沿x轴正方向运动离O点的最远距离为0.4m;
(2)小物块最终停止时的位置在O点左侧0.2m处.
如图所示,固定于同一条竖直线上的A、B是两个带等量异种电荷的点电荷,电荷量分别为+Q和-Q,A、B相距为2d.MN是竖直放置的光滑绝缘细杆,另有一个穿过细杆的可视为点电荷的带电小球,质量为m、电荷量为+q,(此电荷不影响电场的分布.),现将小球从与点电荷A等高的C处由静止开始释放,小球向下运动到O点时速度为v,已知CO=d,MN与AB之间的距离为d,静电力常量为k,重力加速度为g.
求:
(1)C、O间的电势差U;
(2)O点处的电场强度E的大小;
(3)小球经过与点电荷B等高的D点时的速度.
正确答案
(1)小球p由C运动到O时,由动能定理,
得:mgd+qUC0=mv2-0①
∴UCO=②
(2)小球p经过O点时受力分析,
由库仑定律得:F1=F2=k
它们的合力为:F=F1cos45°+F2cos45°=③
∴O点处的电场强度E==
,④
(3)小球p由O运动到D的过程,由动能定理得:mgd+qUOD=m
-
mv2 ⑤
由电场特点可知:UCO=UOD ⑥
联立①⑤⑥解得:vD=v
答:(1)C、O间的电势差UCO是
(2)O点处的电场强度E的大小是;
(3)小球p经过与点电荷B等高的D点时的速度是v.
(附加题) 长为L的细线一端固定一个带正电小球,另一端固定在O点,且处在一匀强电场中,小球受到的电场力等于其重力的倍.当电场的取向合适时,可使小球在与水平方向成30°角的倾斜平面内做圆周运动,求此圆周运动的最大速度以及此时电场的方向.
正确答案
如图所示,小球在30°倾斜平面内作圆周运动时一定有:
mgcosθ=mgcos30°
得θ=60°,因此电场力必沿水平向左方向,又因小球带正电,故电场方向也沿水平向左方向.
当速度最小时有:mgsin30°+mgsinθ=m
,
得 vmin=,
速度由最小到最大得过程中,由动能定理得:
(mgsin30°+mgsinθ)×2L=
m
-
m
所以,vmax=
答:此圆周运动的最大速度为.此时电场的方向为水平向左.
一个质量为m带有电荷为-q的小物体,可在绝缘水平轨道OX上运动,O端有一与轨道垂直的固定墙.轨道处于匀强电场中,场强大小为E,方向沿OX轴正方向,如图所示,小物体从距离墙角X0处以速度v0从图示位置向左运动,运动时受到大小不变的摩擦力f作用,设小物体与墙壁碰撞时不损失机械能,且电量保持不变,求:它停止运动前所通过的总路程S.
正确答案
(1)当qE>f时,最终物体停在墙角处qE•x0-f•s=0-m
s=
(2)讨论:qE<f
①在碰撞前停下,即f>qE+时qE•s-f•s=0-
m
s=
②在墙壁处停下,即f=qE+时s=x0
③在与墙壁碰撞后向右停下,即qE+>f>qE时
qE(2x0-s)-fs=0-m
即s=.
答:它停止运动前所通过的总路程S可能为:、
、x0、
.
长木板AB放在水平面上,如图所示,它的下表面光滑而上表面粗糙,一个质量为m、电量为q的小物块C从A端以某一初速起动向右滑行.当存在向下的匀强电场时,C恰能滑到B端,当此电场方向改为向上时,C只能滑到AB的中点,求此电场的场强.
正确答案
由题设条件判断可知,带电粒子应带负电.
设动摩擦因数为μ,场强大小为E,板长为L,物体的初速度为v.D在匀强磁场竖直向下时,在板上滑行后达到共同速度v',据动量定理有
mv=(m+M)v′
而小物块C在板AB上的相对位移为L.据功能关系有
μ(mg-qE)L=mv2-
(m+M)v′2 ①
当匀强电场变为竖直向上时,小物块C在板上滑行后也最终达到共同速度v′
根据小物块C在板AB的相对位移只有L/2,用功能关系可得
μ(mg+qE)•L=
mv2-
(m+M)v′2 ②
①式比②式得=
得E=
答:此电场的场强为.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