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电场:电流
- 共19537题
利用静电除尘器可以消除空气中的粉尘,静电除尘器由金属管A和悬在管中的金属丝B组成,A和B分别接到高压电源的正极和负极,其装置示意图如右图所示。A、B之间有很强的电场,距B越近,场强 (填“越大”或“越小”)。B附近的气体分子被电离成为电子和正离子、粉尘吸附电子后被吸附到 (填“A”或“B”)上,最后在重力作用下落入下面的漏斗中。
正确答案
越大(2分) A(2分)
电源的两极分别接在AB上,净电荷一般分布在尖端,所以B处分布电荷较为密集,则距离B越近场强较大,粉尘吸附电子后带负电,在电场力的作用下将会向正极板运动,即向A运动,最后被吸附到A上
故答案为:越大;A
以煤作燃料的电站,每天排出的烟气带走大量的煤粉,不仅浪费燃料,而且严重污染环境,利用静电除尘可以除去烟气中的煤粉.如图所示是静电除尘器的原理示意图,除尘器由金属管A和悬在管中的金属丝B组成,在A、B上各引电极a、b接直流高压电源.假定煤粉只会吸附电子,而且距金属丝B越近场强越大.
(1)试标出所接高压电源的极性.
(2)试定性说明静电除尘器的工作原理.
(3)设金属管A的内径r=3 m,长为L=50 m,该除尘器吸附煤粉的能力D=3.5×10-4 kg/(s·m2),求其工作一天能回收煤粉多少吨.(最后结果取三位有效数字)
正确答案
解:(1)a为正极,b为负极
(2)带电粒子在电场作用下奔向电极,并吸附在电极上
(3)设一天时间为T,回收煤粉质量为m,管内表面积为S=2πrL,则
什么是火花放电?举例说明常见的火花放电现象.
正确答案
当高压带电体与导体靠得很近时,强大的电场会使它们之间的空气瞬间电离,电荷通过电离的空气形成电流,由于电流特别大,产生大量的热,使空气发声发光,产生电火花,这种放电现象叫火花放电。
火花放电在生活中常会遇到,干燥的冬天,身穿毛衣和化纤衣服,长时间走路之后,由于摩擦,身体上会积累静电荷,这时如果手指靠近金属物品,你会感到手上有针刺般的疼痛感,这就是火花放电引起的.如果事先拿一把钥匙,让钥匙的尖端靠近其他金属体,就会避免疼痛.在光线较暗的地方试一试,在钥匙尖端靠近金属体的时候,不但会听到响声,还会看到火花。
在一些工厂或实验室里,存在大量易燃气体,工作人员要穿一种特制的鞋,这种鞋的导电性能很好,能够将电荷导入大地,避免电荷在人体上的积累,以免产生火花放电,引起火灾.
如图所示,在靠近空心金属筒A处,有一个接地的金属球B,把带负电的金属小球C放入A筒内,下列各情况下指出B球是否带电,带电性质:
(1)C球不接触A筒内壁,此时B ;
(2)C球接触A筒内壁,此时B ;
(3)C球不接触A筒内壁而将A筒接地,此时B ;
(4)C球不接触A内壁,而将A短时间接地后再移去C,此时B .
正确答案
(1)E电 (2)E电 (3)不带电 (4)带负电
略
现有一个带负电的电荷A,另有一不能拆开的导体B,而再也找不到其他的导体可供利用,你如何能使导体B带上正电?
正确答案
导体B放在带负电的小球A附近时,导体上的自由电子会向远离A的一侧运动,远离A的一端因有了多余的电子而带负电,靠近A的一端因缺少电子而带正电;而当手碰在导体B上,不论是近端还是远端时,因人体和金属棒都是导体,会使导体B上的电子流出导体B;移去手指再移去Q后,金属棒因失去了部分的电子而带正电;
所以先让A靠近B,然后用手接触B,会使导体B上的电子流出导体B;移去手指再移去Q后,金属棒因失去了部分的电子而带正电.
答:能使导体B带上正电的方法是:先让A靠近B,然后用手接触B,会使导体B上的电子流出导体B;移去手指再移去Q后,金属棒因失去了部分的电子而带正电.
如图所示,一个验电器用金属网罩罩住,当加上水平向右的、场强大小为E的匀强电场时,验电器的箔片 (填“张开”或“不张开”),我们把这种现象称之为 。
正确答案
不张开,静电屏蔽
试题分析:金属网罩在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作用下,使得金属网罩左侧带负电,右侧带正电,使得网罩内存在两个电场,匀强电场向右和网罩正负电荷形成的向左的电场,当网罩电荷不再移动时,两个电场等大反向合场强为0,因此验电器的金属片不会张开。
如图所示,长为的水平导体棒原来不带电,现将一带电量为Q的点电荷放在距棒左端 R处,当达到静电平衡后,棒上感应电荷在棒内距离左端
处产生的场强大小等于____________,方向__________。
正确答案
, 水平向左
处于静电平衡中的导体为等势体,内部场强处处为零,Q在处产生的场强与感应电荷在该点场强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由场强
,Q在该点场强方向向右,所以感应电荷在该点场强方向向左
如图所示,两个互相接触的导体A和B不带电,现将带正电的导体C靠近A端放置,三者均有绝缘支架。请判断A、B带电情况如何
①若先将A、B分开再移走C,则A ,B ;
②若先将C移走再把A、B分开,则A ,B 。(6分)
正确答案
①负电 正电②不带电, 不带电
试题分析:①靠近后,A端感应出负电荷,B端感应出正电荷②先将C移走后AB两部分又中和,对外不显电性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掌握感应起电特点即可
一带电导体如图所示,已知导体表面上A点场强EA=100N/C,B点场强EB=10N/C.今有一点电荷在电场力作用下第一次由A到无限远,第二次由B到无限远,两次最初的加速度之比aA:aB=________________;若初速度均为零,则末速度大小之比VA:VB=________________.若把一个电子从A处表面移到B处表面,电场力作总功为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0:1 1:1 0
加速度由电场力提供,F=qE可知加速度之比为10:1,孤立的带电体为等势体,A点与B点电势相等,移动到无穷远处电场力做功相等,由动能定理可知末动能相等,速度相等,同理若把一个电子从A处表面移到B处表面,电场力作总功为零
如图9所示,一个验电器用金属网罩罩住,当加上水平向右的、场强大小为E的匀强电场时,验电器的箔片 (填“张开”或“不张开”),我们把这种现象称之为 。此时,金属网罩的感应电荷在网罩内部空间会激发一个电场,它的场强大小为 ,方向为 。
正确答案
不张开 静电屏蔽 E 水平向左
略
在燃气灶上常常安装电子点火器,用电池接通电子线路产生高电压,通过高压放电的电火花点燃气体,我们看到,下图中点火器的放电电极做成了针尖状,为什么放电电极做成针尖而不是圆头状?与此相反,验电器的金属杆上端却做成金属球而不做成针尖状,为什么?
正确答案
因为针尖状的放电电极电荷特别密集,尖端附近的电场特别强,极易发生尖端放电产生电火花,从而点燃气体。
验电器的金属杆上端不做成针尖状就是为了避免尖端放电现象的发生。
长为L的金属杆原来不带电,在距其左端r处放一个电荷量为q的点电荷,则金属杆中点处的场强为 ,金属杆上的感应电荷在杆中点处产生的场强大小为 .
正确答案
0
试题分析:金属杆在点电荷附近处于静电平衡状态,即点电荷的电场和感应电荷的电场在金属杆内部等大方向,合场强等于0。所以金属杆中点的场强为0 。点电荷在金属杆中点的电场强度为。所以感应电荷在杆中点的电场强度大小也等于
。
避雷针利用____________原理来避电:带电云层靠近建筑物时,避雷针上产生的感应电荷会通过针尖放电,逐渐中和云中的电荷,使建筑物免遭雷击。
正确答案
尖端放电
避雷针利用_________________原理来避电:带电云层靠近建筑物时,避雷针上产生的感应电荷会通过针尖放电,逐渐中和云中的电荷,使建筑物免遭雷击。
正确答案
尖端放电
如图所示,用带正电的绝缘棒A去靠近原来不带电的验电器B,B的金属箔张开,这时金属箔带________电;若在带电棒A移开前,用手摸一下验电器的小球后离开,然后移开A,这时B的金属箔也能张开,它带________电.
正确答案
正;负
试题分析:(1)用带正电的绝缘棒A去靠近原来不带电的验电器B,由于静电感应验电器(导体)两端出现等量正负感应电荷,近端的电荷的电性与A相反,带负电;远端的金属箔片电荷与A的电性相同,带正电荷;
(2)由于人和地球都是导体,用手指瞬间接触金属球B时,人、地球和验电器构成一个整体,在带正电荷的棒A的影响下发生静电感应,近端带负电,金属箔不带电;移开手指后,验电器上的负电荷不会再改变,故验电器带负电,再移开棒A后,验电器上的负电荷不会再改变,金属箔片上此时也带负电.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