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化石燃料的利用和保护
- 共199题
【环境保护】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0分)
材料一 能源紧缺是许多国家发展中面临的共同问题,为解决这一问题,各国采取了不同的对策,大力发展核电是许多国家尤其是发达国家的主要选择。2011年3月11日日本大地震造成严重核泄漏给世人以警醒,提醒世人放慢核电的发展步伐,寻求新的出路。
材料二 A城市1961-2010年气候资料统计表
材料三 1980年—2010年世界风电装备技术发展趋势图
(1)根据材料二,判断A城市所在国适宜开发风能还是太阳能?并说明理由。(6分)
(2)结合材料一、三和所学的知识分析世界许多国家大力发展风电的原因。(4分)
正确答案
(1)风能(2分)A城市所在国为温带海洋性气候,终年盛行西风,风能资源丰富;(2分)全年多雨,降水日数多,日照时间短。(2分)
(2)可改善能源消费结构;风能是一种清洁、可再生能源;风电装备技术水平的提高;核电一旦泄漏对地球环境影响深刻。(4分,答对其中两点即可。)
略
全球风能蕴藏量大大超过石油、煤炭的蕴藏量,我国风能资源十分丰富。读下图回答:
1.能源可分为常规能源和新能源,风能属于 。
2.冀北地区流传一句农谚:“坝上一场风,从春吹到冬,吹出山药蛋,刮出犁底层。”它本意表达当地自然条件的恶劣,但实际上道出了坝上丰富的风能资源。坝上地区横亘冀北,南面是 平原,北面是 高原,强劲的主导风向是 ,其风力十分强劲的原因是: 。
3.联系当地自然环境分析,四川盆地风能资源不丰富的原因是: 。
4.根据“中国有效风功率密度分布图”,归纳我国风能资源分布特点: 。
正确答案
1.新能源
2.华北 内蒙古 西北(偏北) 地势北高南低,使偏北气流加速;距冬季风源地近,冬季风势力较强
3.周围高山环绕,受地形阻挡,进入盆地的冬夏季风势力较弱
4.北方大于南方;非季风区较丰富; 沿海地带较丰富
略
青藏铁路于2006年7月1日全线建成通车,成为世界铁路建设史上的壮举,标志着我国铁路网已经覆盖了全国。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中国铁路干线示意图
(1)请在中国铁路干线示意图中绘出青藏铁路线。
(2)铁路运输具有____、____、____、____的优势。由于青藏铁路是世界上海拔最高和线路最长的高原铁路,因此建设中遇到了很多难题,如高原冻土_____、_____等。
(3)高原冻土层中含有冰,融冰前后体积、承压变化明显,在上面直接修筑铁路会出现冻胀、融沉等问题。因此,铁路通过冻土层地段应该
A.设计冷冻系统,维持常年冻结状态
B.打穿冻土层,将承重分散到基岩
C.设计遮盖系统,使路基避免阳光照射
D.利用冻土层,固结铁路桩基
(4)青藏铁路穿越三江源自然保护区,会影响藏羚羊等珍稀动物的迁徙。
下列措施中有利于保护动物生态习性的是(
A.增设铁路桥孔 B.拓宽铁路隧道
C.另辟自然保护区 D.保持路基高度与地面相同
正确答案
(1)图略(西宁到格尔木、格尔木到拉萨)
(2)运量大 速度快 运费低 适宜长途运输 高寒缺氧(或生态脆弱)(3)B(4)A
由图可知西宁、格尔木和拉萨的位置。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要熟悉中国重大交通工程建设项目的有关知识。
目前全球共有30余个国家拥有核电站,总数为400余座,拥有核电站最多的国家是美国。
概括世界电站分布特点。(6分)
正确答案
略
近年来世界石油价格持续攀升,能源问题越来越引起世界各国的重视。读图并结合已掌握地理知识,回答问题。
(1)目前我国能源消费构成与世界能源消费构成最显著的差异是什么?
(2)1993年后,我国四种主要能源中,生产量已越来越不能满足消费的是________。目前我国可以出口的能源产品主要是________。
(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四种主要能源中开发利用持续增长最明显的是________。这种能源在我国主要分布在________地区,主要原因是什么?
(4)与世界部分国家相比,我国能源利用存在的首要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
(5)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能源利用率呈逐渐________趋势。从建设和谐社会出发,解决我国能源问题的主要措施有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我国以煤炭为主,世界以石油为主
(2)石油 煤炭
(3)水能 西南 降水丰富,河流径流量大,落差大
(4)利用率低(或单位产值能耗高)
(5)上升 提高能源刺用率 大力开发新能源
略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