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3 分

15.一简谐横波沿水平绳向右传播,波速为v,周期为T,振幅为A。绳上两质点M、N的平衡位置相距3/4波长,N位于M右方。设向上为正,在t=0时M位移为+A/2,且向上运动;经时间tt<T),M位移仍为+A/2,但向下运动,则(   )

At时刻,N恰好在波谷位置

Bt时刻,N位移为负,速度向上

Ct时刻,N位移为负,速度向下

D在2t时刻,N位移为-A/2,速度向下

正确答案

C

解析

t=0时M位移为+A/2,且向上运动;经时间tt<T),M位移仍为+A/2,但向下运动,结合“山坡栽树法”得在t时刻,N位移为负,速度向下

考查方向

波的传播方向上振子的振动、位移分析,难度适中

解题思路

判断振子的振动方向,考虑到两个粒子的距离是3/4波长,求解

易错点

t时刻,N位移为负

知识点

波的形成和传播波长、频率和波速的关系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5 分

请从18、19题中选择一题作答

18.【物理—选修3-4】

  (1).如图所示,在xOy平面内有一列沿x轴传播的简谐横波,频率为2.5HZ 。在t=0时,P点位于平衡位置,且速度方向向下,Q点位于平衡位置下方的最大位移处。则在t=0.35s时,P、Q两质点(    )

  

  A.位移大小相等,方向相同      

  B.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同

  C.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D.加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2).两束平行的细激光束,垂直于半圆柱玻璃的平面射到半圆柱玻璃上,如图所示。已知其中一条光线沿直线穿过玻璃,它的入射点是O;另一条光线的入射点为A,穿过玻璃后两条光线交于P点。已知玻璃截面的圆半径为R,OA=,OP =R。求玻璃材料的折射率。  

  

19.【物理—选修3-5】

  (1).2011年3月,日本地震引发海啸,继而福岛核电站(世界最大的核电站)发生核泄漏.关于核电站和核辐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核反应堆发生的是轻核聚变反应      

  B.核反应堆发生的是重核裂变反应

  C.放射性同位素的半衰期长短是由核内部本身决定,与外部条件无关

  D.放射性同位素的半衰期长短与地震、风力等外部环境有关

  (2).如图所示,A、B两木块靠在一起放于光滑的水平面上,A、B的质量分别为mA=2.0 kg、mB=1.5 kg。一个质量为mC =0.5 kg的小铁块C以v0=8 m/s的速度滑到木块A上,离开木块A后最终与木块B一起匀速运动.若木块A在铁块C滑离后的速度为vA=0.8 m/s ,铁块C与木块A、B间动摩擦因数均为μ=0.4,取g=l0m/s2。求:①铁块C在滑离A时的速度;②木块B的长度至少为多长。

  

第(1)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18.【物理——选修3-4】

(1)B 、D

(2)解 作出光路如图所示,其中一条光线沿直线穿过玻璃,可知O点为圆心;

另一条光线沿直线进入玻璃,在半圆面上的入射点为B,入射角设为θ1,折射角设为θ2

得θ1=30°

因OP=R,由几何关系知BP=R,则折射角θ2=60°                  

由折射定律得玻璃的折射率为n==1.73

 

19.【物理——选修3-5】

(1) B、C

(2)解 ①铁块C在滑离A的瞬间,由动量守恒得mCv0=(mA+mB)vA+mCvC

代入数据解得vC=2.4 m/s

②铁块C和木块B相互作用最终和B达到相同的速度

铁块C和B作用过程中动量守恒、能量守恒,有mCvC+mBvA= (mC+mB)vB

因铁块C没有从木块B上掉下来,所以木块B的长度L≥S相对

联立以上方程代入数据解得L≥0.24 m 即木块B的长度至少为0.24 m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6 分

3.一质点以坐标原点O为中心位置在y轴方向上做简谐运动,其振动图象如图甲所示。振动在介质中产生的简谐横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波速为时此质点开始振动,经过后此质点立即停止运动,再经过后的波形图是图乙中的(振动和波形图中质点的位移都规定向上为正)

A

B

C

D

正确答案

B

解析

根据△x=v△t=1×1m=1m,知道2s内产生的波在波源停止振动后,再经过1s向前传播1m.由振动图象知,t=0时刻质点向上振动,所以介质中各个质点均向上起振,结合波形平移法知,B图正确,故B正确,ACD错误.

考查方向

简谐运动的振动图象;简谐运动的回复力和能量

解题思路

波源停止振动后,产生的波继续向前传播,只要求出波形向前传播的距离,并确定出质点的起振方向,即可知道波形图.

易错点

关键知道波源停止振动后,已产生的波形继续向前传播,质点的起振方向均与波源起振方向相同.

知识点

简谐运动的振动图象波的形成和传播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6 分

5.如图所示,S点是波源,其振动频率为100Hz,所产生的横波向右传播,波速为80m/s,P、Q是沿波传播方向上的两个质点,已知SP=4.2m,SQ=5.2m,当P点通过平衡位置向下运动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S在波峰,Q在波谷

BS在波谷,Q在波峰

CS、Q都在波谷

DS、Q都在平衡位置

正确答案

B

解析

由v=λf得,波长代入数据得

,所产生的横波向右传播,当P通过平衡位置向下运动时,一个波长内的图象如图:

结合波形可知,此时刻S在波谷,Q在波峰,故B正确,ACD错误;

考查方向

波的形成和传播;波长、频率和波速的关系

解题思路

由振动的频率和波速,根据波速公式v=λf求出波长λ,分析PS、QS与波长的关系,结合波形,确定此时刻S、Q两质点所处的位置.

易错点

关键找到SP与SQ与波长的关系.

知识点

波的形成和传播波的图象波长、频率和波速的关系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3 分

14.平静湖面传播着一列水面波(横波),在波的传播方向上有相距3m的甲、乙两个小木块随波上下运动,测得两个小木块每分钟都上下振动30次,甲在波谷时,乙在波峰,且两木块之间有一个波峰.则这列水面波的(    )

A频率是30Hz

B波长是3m

C波速是1m/s

D周期是0.1s

正确答案

C

解析

据题意可知甲在波谷时,乙在波峰,且两木块之间有一个波峰,则1.5λ=3m得:λ=2m.由于小木块每分钟振动30次,则得木块振动的频率,故波速为:v=λf=2×0.5m/s=1m/s.周期为,故C正确,ABD错误;

考查方向

波长、频率和波速的关系;横波的图象

解题思路

由题可知,甲在波谷时,乙在波峰,且两木块之间有一个波峰,说明两木块平衡位置间的距离等于1.5波长,即可求出波长,由小木块每分钟振动30次,求出每秒振动的次数即为频率,再由波速公式v=λf求波速.

易错点

关键理解波长和频率的物理含义,从题意得到波长和频率.

知识点

波的形成和传播波的图象波长、频率和波速的关系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15 分

【物理——选修3—4】(15分)

20.(5分)一列自右向左传播的简谐横波,在t=0时刻的波形图如图所示,此时坐标为(1,0)的质点刚好开始运动,在时刻,质点P在0时刻后首次位于波峰,Q点的坐标是(-3,0),由此可知该波振源的起振方向沿y轴_________方向;在t=_______时刻,质点Q首次位于波谷.

21.(10分)如图所示:一蓄液池深为3 m,池边有竖直墙壁,在墙壁上距液面上方2m处有高为1m的窗口,窗口下方的池底有垂直墙的发光带,O点到墙的距离为,距窗口上边沿0.5m.已知池中液体的折射率为.求人眼在O点通过窗口能看到的池底发光带的长度.

第(1)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正;0.7s

解析

波向左传播,根据图象可知,坐标为(1,0)的质点开始运动的方向沿y轴正方向,所以这列波的波源起振方向沿y轴正方向;根据图象可知,波长λ=4cm,波向左传播,所以t=0时刻,P点向下振动,t1=0.3s时刻,P质点首次位于波峰,可得周期为T=0.4s,则波速,

当x=4cm的波形传到Q点时,Q点第一次到达波谷,所需时间

考查方向

横波的图象;波长、频率和波速的关系

解题思路

由波形图求出波长,根据P点的振动情况求出波的周期,然后求出波速大小,根据波的传播方向判断振动的振动方向,当x=4cm的波形传到Q点时,Q点第一次到达波谷.

易错点

抓住波的周期性,确定周期与时间的关系.当离Q最近的波谷的振动传到Q点时,Q点第一次到达波谷.介质中各质点的起振都与波源的起振方向相同.

第(2)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解析

根据光路可逆原理,如图所示:

连接OE,OF,E、F为窗子顶部和最下端,并延长与液体上表面交于A、B两点,画出A、B两点处的法线和折射光线AC、BD交液体下表面于C、D,则CD为人眼能看到的池底发光带的长度.根据几何关系求得A、B的折射角如图,根据折射定律有

  ,α是折射角,β是入射角

可得∠CAM=30°,

由几何关系可得:,,则: 

考查方向

光的折射定律

解题思路

根据光路可逆原理,作出人眼能看到的池底发光带的区域,根据几何关系求出边界光线的入射角,根据折射定律求出边界光线的折射角,再结合几何关系求人眼在O点通过窗口能看到的池底发光带的长度.

易错点

关键是根据光路可逆原理,作出光路图,运用几何知识求相关角度和长度.

1
题型: 多选题
|
多选题 · 5 分

18.一振动周期为T,位于x=0处的波源从平衡位置开始沿y轴正方向做简谐运动,该波源产生的简谐横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波速为v,关于在的质点P,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    (填入正确选项前的字母。选对1个给2分,选对2个给4分,选对3个给5分;每选错1个扣3分,最低得分为0分)。(选考题,多答则每学科按所答的第一题评分。)

A质点P振动周期为T,速度的最大值为v

B若某时刻质点P的速度方向沿),轴负方向,则该时刻波源速度方向沿y轴正方向

C质点P开始振动的方向沿y轴正方向

D当P开始振动后,若某时刻波源在波峰,则质点P一定在波谷

E当P开始振动后,若某时刻波源在波谷,则质点P也一定在波谷

正确答案

B,C,D

解析

A、质点P振动周期与波源的振动周期相同,也为T.但其振动速度与波速不同,最大速度与波速无关,故A错误; 

B、因为,所以P与O是反相点,若某时刻质点P的速度方向沿y轴负方向,则该时刻波源速度方向沿y轴正方向,故B正确;

C、根据波的特点可知简谐波传播过程中,质点的起振方向都与波源的起振方向相同,故质点P开始振动的方向沿y轴正方向,故C正确; 

D、当P开始振动后,由于P与O是反相点,若某时刻波源在波峰,则质点P一定在波谷,故D正确;

E、P与O是反相点,故若某时刻波源在波谷,则质点P一定在波峰,故E错误.

考查方向

波长、频率和波速的关系 

解题思路

简谐波传播过程中,质点的起振方向都与波源的起振方向相同.质点的振动速度与波传播速度不同.简谐横波传播过程中,介质中各个质点振动的周期都等于波源的振动周期,简谐波的波长为λ=vT,根据质点P与波源距离与波长的关系,分析振动情况的关系.

易错点

简谐横波传播过程中,介质中相差半波长的奇数倍的质点的振动方向相反.

知识点

波的形成和传播波长、频率和波速的关系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2 分

9.手机A的号码为13811111111,手机B的号码为13022222222。当手机A拨打手机B时,能听见B发出响声并且看见B上来电显示A的号码为13811111111。若将手机A置于透明真空罩中,再用手机B拨打手机A,则(       )

A能听见A发出响声,但看不到A上显示B的号码

B能听见A发出响声,也能看到A上显示B的号码13022222222

C既不能听见A发出响声,也看不到A上显示B的号码

D不能听见A发出响声,但能看到A上显示B的号码13022222222

正确答案

D

解析

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拨打真空罩中手机不能听到手机铃声;手机接收的是电磁波信号,能在电磁波真空中传播,真空罩中的手机能接收到呼叫信号.所以答案D正确。

考查方向

电磁场;声波

解题思路

(1)声波的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和气体都能传递声音,但声波不能在真空中传播;(2)电磁波的传播不需要介质,可以在真空中传播;并且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最快

易错点

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而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知识点

波的形成和传播电磁波的应用
百度题库 > 高考 > 物理 > 波的形成和传播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8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