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4 分

17.重庆海关税务司报告中记载的大足县余栋臣起义布告称:“我大清臣民皆忠孝之人,谁敢信奉夷狄之教,今洋人诈称通商传教……自道光以来……焚我皇宫,灭我属国,既占上海,又霸台湾,强迫开埠胶州,竟欲瓜分中国。”这次起义应该发生在(     )

A1851年

B1895年

C1898年

D1906年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义和团运动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4 分

20.荣德生等刊登宣言:“东(三)省沦亡,于今两月,我国民政府迁延无措……且于国际联盟中让步……同人等以匹夫有责之义,谨先发起'国难自救会'之组织“,相约”监督政府之外交进行,对于一切有碍于国家利益之行动,共抗争之。“这可作为直接史料来说明(   )

A国际联盟对日本侵略中国东北的迁就

B民族工业在夹缝中求生存的历史命运

C近代实业家具有较强的民族救亡意识

D国民政府对日本侵华采取不抵抗政策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抗日战争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4 分

7.“抗日救国,已成为每个同胞的神圣天职,只要国民党停止进攻苏区行动,只要任何部队实行对日抗战……红军不仅立刻对之停止对敌行为,而且愿意与之亲密携手共同救国。”中国共产党表达这一宣言促进了(   )

A国民革命运动的兴起

B抗日救亡运动的新高涨

C联合政府的早日成立

D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抗战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抗日战争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4 分

7.

  右图为美国特种部队游奇兵75团的徽章,徽章下方有国民革命军“青天白日”图案和“缅甸之星”标志,这一设计最能体现的史实是()

A美国支持国民党军队打内战

B美国多次发动侵略战争

C二战期间中美合作抗日

D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抗日战争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26 分

38.学习历史,重在培养史料分析和历史思维能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领事裁判权发生于条约之中,欲去领事裁判权,必先改正条约……非先编订完全之法律,断不能达改正条约之望。条约不改正,则领事裁判权永无撇废之日,我国国权,亦永无恢复之时矣。

——杨廷栋《论改正条约与编订法律有连结之关系》(1902年)

材料二    在国内反帝爱国运动的压力下,华盛顿会议上,中国代表据理力争,达成山东问题之解决。随后,会议通过的《九国公约》又规定:“施用各种之权势,以期切实设立并维持各国在中国全境之商务实业机会均等之原则。”

——摘编自齐世荣《世界史:现代史编(上)》

材料三    中央人民政府决定,西方国家如果要同新中国建立外交关系,就得按平等原则。 ……保留香港作为大陆的国际通道。……为进一步解决历史遗留问题,邓小平提出,在一个中国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港澳台作为特别行政区保持原有制度和生活方式不变。

——据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等整理

(1)阅读材料一,指出作者的核心观点,并写出列强最早在中国取得领事裁判权的时间与影响。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代表“据理力争”的背景及其结果,揭示《九国公约》的实质。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概述新中国成立后,为解决殖民主义的历史遗留问题,先后采取了怎样的方针和主张?简析上述方针和主张的影响。

(4)综上,请用一句话概括三则材料所贯穿的主题。

正确答案

(1)通过法律途径修订不平等条约,废除领事裁判权。19世纪40年代(鸦片战争后)。破坏了中国司法主权完整,使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国家。

(2)背景:中国人民日益高涨的恢复领土和主权完整的要求;帝国主义调整在华利益。结果:收回山东主权;日本被迫放弃“二十一条”中的一些条款。实质:打破日本对中国的独占,使中国回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

(3)“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声明将在适当时机收回香港主权;“一国两制”。建立起独立自主的外交关系,取消帝国主义在华特权。促使香港、澳门回归祖国,彻底结束外国列强的占领,为国际社会以和平方式解决历史遗留问题提供了新的范例。

(4)外争国权,是中国19世纪后半期至20世纪历史叙事的重要主题。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鸦片战争和《南京条约》抗日战争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3 分

10. 毛泽东在《论联合政府》中说:“从1937 年7 月7 日卢沟桥事变到1938 年10 月武汉失守这一时期内,国民党政府的对日作战是比较努力的……一时出现了生气蓬勃的新气象。”此处“新气象”主要是指()

A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建立

B敌后战场已成为主战场

C国民党军队基本扭转了战局

D全国性抗战局面的形成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抗日战争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12 分

4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冲击——反应”曾是国内外史学界解释中国近代历史的模式之一,其主要观点为中国社会存在巨大惰性,缺乏突破传统框架的内部动力;从19世纪中期开始,西方的冲击促使中国发生剧烈变化。有人据此图示中国近代历史变迁(见图10)。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冲击——反应”模式。

(要求:对该模式赞成、反对或另有观点均可,观点明确;运用材料中的史实进行评析,史论结合。)

正确答案

下面以赞成为例,说明答案的思路。 

 第一步:赞成这一模式对中国近代史的解释。 

 第二步:通过政治、经济、思想背景论证传统的根深蒂固,中国缺乏变革的同内动力;通过中国近代社会不同领域的每一次变动都与“冲击-反应”相关的史实说明模式的解释是正确的。 

 第三步:得出西方的冲击导致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思想一系列的变化的结论。  (持反对意见则关键要找出中国近代社会变革的“内在动力”:如洋务派、维新派、革命派、五四运动时期无产阶级产生的内在根源。)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甲午中日战争和《马关条约》八国联军侵华及《辛丑条约》义和团运动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25 分

37.一份对外“和约”

  义和团运动期间,一位团民私自替政府拟了一份对外“和约”。“和约”虽不具法律效力,作为历史材料却真实的反映了作者的思想。内容如下:  

    一、各国前所索赔款,一概作废。二、各国应偿还中国兵费四百兆两。三、各国兵船已在中国口者,不准驶出。四、各国租价照今加倍。五、将总署交还中国.六、康有为回国治罪.七、所有各国教堂一律充公。八、日本将台湾交还中国。九、德国将胶州交还中国。十、俄罗斯将大连湾交还中国。十一、所有教士各归其国,不准再来。十二、中国仍有管理高丽安南之权。十三、中国海关仍归华人处理。十四、各国使臣来中国者,照乾隆时所定之例,不许进京。十五、另赔义和拳兵费四百兆。十六、日本亦照乾隆时例入贡。十七、华人交通西人,及不遵官场约束着,归朝廷治罪。十八、所有东西洋人与中国官场相见,须行叩头之礼。十九、外人不准在中国游历。二十、俄罗斯西伯利亚及各处铁路,均需拆毁。二十一、英国须将新安九龙交还中国。二十二、各国运来中国货物合应加倍收税。二十三、洋人商船到口者,须先禀明该处守口中国兵官,方准入口。二十四、大米不准出口。二十五、凡货物运往外国者,亦须加倍收税。

  问题:   

  (1)“和约”中第八、第十九项是针对两个不平等条约而提出来的? 

  (2)作者在“和约”中提出了哪几类要求?

  (3)你是如何看待这份“和约”的?

正确答案

(1)第八条一《马关条约》;第十九条一《天津条约》。

(2)作出合理的概述或描述。

收回国家主权、废除赔款、收回关税主权。

保守的观念

答案1:能准确地对相关材料进行提炼。

恢复朝贡体系

实行闭关锁国答案

答案2:能进行简单概括。

各国与中国的外交恢复到乾隆时期答案

答案3:基本照抄“和约”内容。

日本照乾隆时例入贡

(3)答案1:能对材料进行抽象提炼,并结合史实进行论述。

材料与史实:运用充分;运用较充分。

抽象视角,如“和约”反映了社会形态更替时农民阶层只能使用传统精神武器和物质武器进行抗争的无奈现实;又如“和约”反映了现代化后来者在反抗不平等的资本主义现代世界体系的同时,却不自觉地运用西方国家“游戏规则”的矛盾心态。

论述:论述充分;论述较充分。

叙述:叙述完整流畅形成结构。

答案2:能在多个线索或材料之间建立起联系,并对此作出解释。

材料与史实:运用充分;运用较充分。

视角:从两个以上角度展开分析,如指出“和约”中合理与不合理的要求;“和约”中反映爱国精神与盲目排外的要求;“和约”中抵御外来侵略的要求与传统天朝观念(华夷观念)的要求;“和约”中属于农业社会的要求与工业社会的要求。观点清晰;观点较清晰。

论述:论述充分;论述不够充分。

论述:叙述形成结构;叙述连贯流畅。

答案3:使用多个线索或材料,进行单一纬度的解释

材料与史实:运用较多材料;运用较少材料。

视角:提炼一个视角。如“和约”反映了作者的排外心理(反帝、抗争、反对基督教文化);“和约”反映了作者的爱国主义精神;“和约”反映了作者的保守心态。观点清晰;观点不清晰。

叙述:叙述完整流畅;仅能列举。

答案4:找到一个线索或材料即得出结论。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义和团运动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4 分

29.现代化是晚晴历史发展的一个趋向,最能体现这一趋向的是(   )

A洋务运动——戊戌变法——清末新政

B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

C鸦片战争——戊戌变法——甲午战争

D太平洋运动——中法战争——辛亥革命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义和团运动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4 分

12.1918年,陈独秀曾撰文严厉指责义和团野蛮、保守、盲目排外和传播迷信;1924年,他又认为义和团是反对帝国主义的爱国者。促成这一转变的主要原因是(  )

A十月革命的影响

B民族主义的高涨

C民主主义成为主流

D社会性质发生变化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义和团运动新文化运动
百度题库 > 高考 > 历史 > 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0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