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实验能成功的是(  )

①用水鉴别NaHCO3和Na2CO3固体;

②用观察法区别Na2O和Na2O2

③用氢氧化钠溶液鉴别AlCl3和MgCl2溶液;

④用稀盐酸鉴别NaHCO3和Na2CO3溶液.

A①②④

B①③

C①②③④

D②④

正确答案

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预期目的是(  )

①实验室保存FeCl3溶液应加少量稀盐酸,并且放入少量的Fe粉

②氢氧化钠溶液保存在配有橡胶塞的细口瓶中

③向溶液中滴入氯化钡溶液,再加稀硝酸能检验溶液中是否含有SO42-

④用焰色反应可以鉴别NaCl溶液与K2CO3溶液

⑤工业上可用金属铝与V2O5在高温下冶炼矾,铝作还原剂.

A①②④

B①②⑤

C②③④

D②④⑤

正确答案

D
1
题型: 多选题
|
多选题

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用CCl4萃取碘水中的I2时,有机层从分液漏斗的下端放出

B除去铜器表面的铜绿[Cu2(OH)2CO3]:用盐酸浸泡,再用清水冲洗

C除去CO2气体中的少量HCl:通入Na2CO3溶液洗气

D酸碱中和滴定时,锥形瓶需用待测液润洗2次,再加入待测液

正确答案

A,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配制500mL 1.0mol·L—1的NaOH溶液时,下列操作会使实验结果偏高的是

A移液后,未洗涤烧杯和玻璃棒。

B颠倒摇匀溶液后,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再补加水到刻度线

C定容时,俯视刻度线

D原容量瓶用蒸馏水洗净后未干燥

正确答案

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用一充满NO2的烧瓶做喷泉实验,当进入烧瓶中的液面不上升后,烧瓶内的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是(按标准状况下计算)

  

A2 / 3 mol·L1

B1 / 33.6 mol·L1

C1 / 22.4 mol·L1     

D不能确定

正确答案

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以下是配制250mL0.2mol·L-1氯化钠溶液的步骤:

①溶解②洗涤③移液④计算⑤定容⑥称量⑦盖好瓶塞,反复上下颠倒,摇匀。请你选出该溶液配制的操作先后顺序是()

A②③⑤①⑥⑦④

B④⑥①③②⑤⑦

C④②⑤⑥①③⑦

D②⑥⑦④③⑤①

正确答案

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限用下列一种试剂鉴别氯化钠、氯化铝、氯化亚铁、氯化铁、氯化镁五种溶液,这种试剂是(  )

AKSCN

BHCl

CBaCl2

DNaOH

正确答案

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用所学知识解释或解决实验中的一些现象和问题,其中合理的是()

①配制溶液时,若加水超过容量瓶刻度,应用胶头滴管将多余溶液吸出

②硫酸铜结晶水含量测定时,需用小火缓慢加热,防止晶体飞溅

③实验室可用酒精萃取碘水中的碘

④用加热的方法提纯含有少量碳酸氢钠的碳酸钠

⑤可用米汤检验食用碘盐中的碘酸钾(KIO3

⑥贮存Na2CO3时使用橡胶塞;贮存液溴、高锰酸钾时,使用玻璃塞,液溴还需水封

⑦浓硝酸在光照下颜色变黄,说明浓硝酸不稳定

⑧NO2气体通入FeSO4溶液中无现象,说明NO2与FeSO4不反应

⑨在蔗糖中加入浓硫酸后出现发黑现象,说明浓硫酸具有脱水性

A①②⑤⑦

B③④⑥⑨

C②③⑤⑧

D②④⑥⑦

正确答案

D
1
题型: 多选题
|
多选题

乙烷中混有少量乙烯气体,欲除去乙烯可选用的试剂是(  )

A氢氧化钠溶液

B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氢氧化钠溶液

C溴水

D碳酸钠溶液

正确答案

B,C
1
题型: 多选题
|
多选题

鉴别Cl-、Br-、I-可以选用的试剂有(  )

A碘水、淀粉溶液

B氯水、四氯化碳

C氯水、碘化钾淀粉溶液

D硝酸银溶液、稀硝酸

正确答案

B,D
百度题库 > 高考 > 化学 > 综合实验设计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0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