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乙烯是来自石油的重要有机化工原料,其产量通常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的石油化工发展水平。结合以下路线回答:

已知:

(1)反应II的化学方程式是              

(2)D为高分子化合物,可以用来制造多种包装材料,其结构简式是              

(3)E是有香味的物质,在实验室用下图装置制取。

①反应IV的化学方程式是        ,该反应类型为        

②该装置图中有一个明显的错误是                      

(4)为了证明浓硫酸在反应IV中起到了催化剂和吸水剂的作用,某同学利用上图改进后装置进行了以下4个实验。实验开始先用酒精灯微热3min,再加热使之微微沸腾3min。实验结束后充分振荡小试管乙再测有机层的厚度,实验记录如下:

 

①实验D的目的是与实验C相对照,证明H+对酯化反应具有催化作用。实验D中应加入盐酸的体积和浓度分别是3mL和         mol·L-1

②分析实验                (填实验编号)的数据,可以推测出浓H2SO4的吸水性提高了乙酸乙酯的产率。

正确答案

(1)2CH3CH2OH+O22CH3CHO+2H2O(2分,条件也可写成

(2)(1分)

(3)①CH3COOH+HOCH2CH3CH3COOCH2CH3+H2O。(2分,“浓硫酸、加热”或“”缺一项共扣1分)   取代反应或酯化反应(1分)

②导气管的出口伸入到饱和碳酸钠溶液液面以下(2分)

(4)① 4 (1分) ②A C(2分,错选不得分,漏选得1分)

试题分析:乙烯含有碳碳双键,能发生加聚反应,生成聚乙烯,则D是聚乙烯。乙烯也能和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乙醇,则A是乙醇。乙醇发生氧化反应生成B,所以B是乙醛。乙醛继续被氧化生成乙酸,所以C是乙酸。乙酸和乙醇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乙酸乙酯,则E是乙酸。

(1)反应II是乙醇的催化氧化生成乙醛,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CH3CH2OH+O22CH3CHO+2H2O。

(2)D为聚乙烯,属于高分子化合物,可以用来制造多种包装材料,其结构简式是

(3)①反应IV是制备乙酸乙酯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CH3COOH+HOCH2CH3CH3COOCH2CH3+H2O。

②由于生成的乙酸乙酯中含有乙酸和乙醇,二者都是与水互溶的,吸收装置中如果直接插入到碳酸钠溶液中,容易引起倒吸,所以该装置图中有一个明显的错误是导气管的出口伸入到饱和碳酸钠溶液液面以下。

(4)①实验D的目的是与实验C相对照,证明H+对酯化反应具有催化作用,所以在实验中氢离子的浓度应该是相同的。C中硫酸是二元强酸,所以根据硫酸的浓度可知,D中盐酸的浓度应该是4mol/L。

②根据表中数据可知,实验A和C中分别加入了浓硫酸和稀硫酸,所以通过分析实验A、C的数据,可以推测出浓H2SO4的吸水性提高了乙酸乙酯的产率。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已知:苯甲酸在水中的溶解度为:0.18g(4℃)、0.34g(25℃)、6.8g(95℃)。乙醚的沸点为34.6℃。实验室常用苯甲醛制备苯甲醇和苯甲酸,其原理为:2C6H5―CHO+NaOHC6H5―CH2OH+C6H5―COONa

实验步骤如下:

①向如图所示装置中加入适量 NaOH、水和苯甲醛,混匀、加热,使反应充分进行。

②从冷凝管下口加入冷水,混匀,冷却。倒入分液漏斗,用乙醚萃取、分液。水层保留待用。将乙醚层依次用10%碳酸钠溶液、水洗涤。

③将乙醚层倒入盛有少量无水硫酸镁的干燥锥形瓶中,混匀、静置后将其转入蒸馏装置,缓慢均匀加热除去乙醚,收集198℃~204℃馏分得苯甲醇。

④将步骤②中的水层和适量浓盐酸混合均匀,析出白色固体。冷却、抽滤得粗产品,将粗产品提纯得苯甲酸。

(1)步骤②中,最后用水洗涤的作用是   。将分液漏斗中两层液体分离开的实验操作方法是:先      

(2)步骤③中无水硫酸镁的作用是   

(3)步骤④中水层和浓盐酸混合后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将反应后混合物冷却的目的是   

(4)抽滤装置所包含的仪器除减压系统外,还有      (填仪器名称)。

正确答案

B:(1)除去NaOH、苯甲酸钠、碳酸钠等杂质  (2分)

把下层液体从下端放出、把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每空1分,共2分)

(2)干燥剂(2分)

(3)C6H5―COONa+HClC6H5―COOH+NaCl (2分)

使苯甲酸尽可能多的析出 (2分)  

(4) 吸滤瓶 (1分)   布氏漏斗(1分)

试题分析:⑴离子化合物在水中溶解度较大,用水除去NaOH、苯甲酸钠、碳酸钠等杂质;分液漏斗的使用,把下层液体从下端放出、把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答案:除去NaOH、苯甲酸钠、碳酸钠等杂质 ;把下层液体从下端放出、把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⑵无水硫酸镁能吸水变成MgSO4·7H2O,作干燥剂,答案:干燥剂;⑶盐酸起酸化作用,将苯甲酸钠变成苯甲酸,从溶液中析出,冷却的目的是使苯甲酸尽可能多的析出,提高产率,答案:C6H5―COONa+HClC6H5―COOH+NaCl , 使苯甲酸尽可能多的析出;⑷抽滤装置由吸滤瓶、布氏漏斗等组成,答案:吸滤瓶、布氏漏斗。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8分)某芳香烃中含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90.6%,相同条件下,其蒸气密度为空气密度的3.66倍(M空气设为29)。

(1)该烃的分子式为__________。其最简单的同系物中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是(写出其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__。

(2)若该烃硝化时,苯环上的一硝基取代物有三种,则该烃的结构简式可能为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C8H10       

(2)

试题分析:(1)芳香烃蒸气密度为空气密度的3.66倍,则其相对分子质量为29×3.66=106,

含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90.6%,则分子中含C原子的个数为106×90.6%÷12=8

含H原子的个数为:106-12×8÷1=10

所以分子式为C8H10,最简单的同系物中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是甲苯,结构简式为故答案为:C8H10;;

(2)

①若该烃硝化时,一硝基取代物只有一种,则该烃的结构简式为:对二甲苯.

②若该烃硝化时,一硝基取代物有两种,则该烃的结构简式为:邻二甲苯. 

③若该烃硝化时,一硝基取代物有三种,则该烃的结构简式为:乙苯或间二甲苯,结构简式为

故答案为:

点评:本题考查有机物分子式的确定,题目难度不大,注意乙苯的同分异构体的种类。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已知乙醇可以和氯化钙反应生成微溶于水的CaCl2·6C2H5OH。有关的有机试剂的沸点如下:CH3COOC2H5 77.1℃  C2H5OC2H5(乙醚)  34.5℃  C2H5OH   78.3℃  CH3COOH  118℃ 实验室合成乙酸乙酯粗产品的步骤如下:在蒸馏烧瓶内将过量的乙醇与少量浓硫酸混合,然后经分液漏斗边滴加醋酸、边加热蒸馏。得到含有乙醇、乙醚、醋酸和水的乙酸乙酯粗产品。

(1)反应中加入乙醇是过量的,其目的是:                          。

将粗产品再经下列步骤精制:

(2)为除去其中的醋酸,可向产品中加入__________(填字母)。

A 无水乙醇    B 碳酸钠粉末     C 无水醋酸钠

(3)再向其中加入饱和氯化钙溶液,振荡。其目的是:                              

(4)然后再向其中加入无水硫酸钠,振荡。其目的是:                            

最后,将经过上述处理后的液体放入另一干燥的蒸馏瓶内,再蒸馏。弃去低沸点馏分,收集76~78℃沸程之间的馏分即得。

正确答案

(1)增加一种反应物浓度,有利于酯化反应向正反应方向进行,提高乙酸的转化率;

(2)B;

(3)除去粗产品中的乙醇;

(4)除去粗产品中的水;

(1)因为酯化反应是可逆反应,所以增加乙醇的浓度,有利于酯化反应向正反应方向进行,提高乙酸的转化率。

(2)要除去乙酸乙酯中的乙酸,可以加入饱和碳酸钠溶液,分液即可,答案选B。

(3)因为乙醇可以和氯化钙反应生成微溶于水的CaCl2·6C2H5OH,所以加入饱和氯化钙的目的是除去粗产品中的乙醇。

(4)无水硫酸钠,所以加入的目的是除去粗产品中的水。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塑化剂DBP(邻苯二甲酸二丁酯)主要应用于PVC等合成材料中作软化剂。

合成反应原理为:

实验步骤如下:

步骤1:在三口烧瓶中放入14.8g邻苯二甲酸酐、25mL正丁醇、4滴浓硫酸,开动搅拌器(反应装置如图)。

步骤2:缓缓加热至邻苯二甲酸酐固体消失,升温至沸腾。

步骤3:等酯化到一定程度时,升温至150℃

步骤4:冷却,倒入分漏斗中,用饱和食盐水和5%碳酸钠洗涤。

步骤5:减压蒸馏,收集200~210℃2666Pa馏分,即得DBP产品

(1)搅拌器的作用          

(2)图中仪器a名称及作用是         ;步骤3中确定有大量酯生成的依据是       

(3)用饱和食盐水代替水洗涤的好处是        

(4)碳酸钠溶液洗涤的目的是       

(5)用减压蒸馏的目的是       

正确答案

(1)使反应物充分接触

(2)分水器,及时分出反应生成的水,有利于反应向生成DBP方向移动;分水器中有大量的水产生。

(3)可避免酯的损失,同时避免洗涤过程中的乳化现象

(4)中和产品中游离酸

(5)避免蒸馏过程中有机物脱水碳化现象

试题分析:(1)搅拌可以使反应物充分混合反应;(2)酯化反应有水生成,移出产物有利于平衡正向进行;生成水越多生成酯的量也就越多;(3)有机物在盐溶液中的溶解度小,减少酯的溶解损失;(4)碳酸钠能反应掉酯中溶解的杂质酸,同时溶解除去乙醇;(5)减压蒸馏可以降低有机物的沸点,使其在较低的温度下分离出来,避免温度过高出现有机物脱水碳化现象。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1,2-二溴乙烷在常温下是无色液体,密度是2.18g/cm,沸点是131.4℃,熔点是9.79℃,不溶于水,易溶于醇、丙酮等有机溶剂。在实验室中可以用下图所示装置来制备1,2-二溴乙烷。其中试管c中装有液溴(表面覆盖少量水)。

(1)写出制备1,2-二溴乙烷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2)安全瓶a可以防止倒吸,并可以检查实验进行时试管c中导管是否发生堵塞。如果发生堵塞,a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

(3)容器b中NaOH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容器d中NaOH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

(4)试管c浸入冷水中,以及液溴表面覆盖少量水的原因是__________。

(5)某同学在做实验时,使用一定量的液溴,当溴全部褪色时,通入的乙烯混合气体的量比正常情况下超出许多。如果装置的气密性没有问题,试分析可能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8分)(1)CH2=CH2+Br2CH2BrCH2Br

(2)a中玻璃管内的水柱会上升,甚至水会溢出

(3除去乙烯中的CO2和SO2;吸收溴蒸气

(4)减少溴的挥发  (5)通入乙烯的速率过快

试题分析:(1)乙烯含有碳碳双键,和溴水发生加成反应得到1,2-二溴乙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2=CH2+Br2CH2BrCH2Br。

(2)通过观察实验装置,可知a是安全瓶防止液体倒吸。锥形瓶的水中插有一直玻璃管,主要作用是检查试管c是否堵塞。因为当c堵塞时,气体不畅通,则b中气体产生的压强将水压入直玻璃管中,甚至溢出玻璃管,所以如果发生堵塞,a中的现象是a中玻璃管内水柱上升,甚至水会溢出。

(3)由于乙烯中含有SO2和CO2,会干扰后续的实验,所以b中盛氢氧化钠溶液的作用是除去乙烯中的CO2和SO2。由于溴易挥发,而溴是有毒的,所以d中氢氧化钠溶液的作用是吸收溴蒸气,防止污染空气。

(4)溴与挥发,低温能减少溴的挥发,所以试管c浸入冷水中,以及液溴表面覆盖少量水的原因是减少溴的挥发。

(5)如果装置的气密性没有问题,而乙烯的用量偏多,这说明在反应过程中通入乙烯的速率过快,导致部分乙烯来不及反应即挥发了。

点评:该题是高考中的常见题型,侧重对学生综合实验能力的考查。该题以1,2-二溴乙烷制备为载体,重点考查学生的实验能力,涉及气体的净化、实验条件的控制、尾气处理以及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等,有利于培养学生规范、严谨的思维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该题的难点是安全瓶作用的分析。明确实验原理是答题的关键。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8分)A是一种含碳、氢、氧三种元素的有机化合物,已知:A相对分子质量为144,其中碳的质量分数为50%。A可以使溴水褪色。A难溶于水,但在酸性条件下可发生水解反应,得到B和甲醇。B中碳、氢、氧原子个数比为1:1:1,分子中没有支链,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反应。

(1)A可以发生的反应有            (选填编号)

①加成反应 ②酯化反应 ③加聚反应  ④氧化反应

(2)B分子所含官能团的名称是                                    

(3)与B具有相同官能团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由B制取A的化学方程式是:                                             

正确答案

)⑴①③④  ⑵碳碳双键  羧基   ⑶  CH2=C(COOH)2

⑷ HOOCCH=CHCOOH + 2CH3OH  CH3OOCCH=CHCOOCH3 + 2H2O

根据A的性质可知A中含有碳碳不饱和键、酯基。其中碳原子的个数是,由于水解生成甲醇,因此如果A中只有1个酯基,则B的分子式就是C5H5O5,所以假设是不能成立的,所以A中含有2个酯基,水解生成2分子甲醇,因此B的分子式为C4H4O4,又因为B中没有支链,所以B的结构简式为HOOCCH=CHCOOH,则A的结构简式为CH3OOCCH=CHCOOCH3。通过改变羧基的位置即得到与B具有相同官能团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为CH2=C(COOH)2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完成以下实验:

用右图所示的装置制取溴乙烷;②进行溴乙烷的性质实验。在试管I中依次加入2 mL 蒸馏水、4 mL浓硫酸、2 mL 95%的乙醇和3g溴化钠粉末,在试管Ⅱ中注入蒸馏水,在烧杯中注入自来水。加热试管I至微沸状态数分钟后,冷却。试回答下列问题:

(1)试管I中浓硫酸与溴化钠加热反应生成氢溴酸,写出氢溴酸与乙醇在加热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

(2)试管I中反应除了生成溴乙烷,还可能生成的有机物有         _                         (写出两种有机物的结构简式)。

(3)溴乙烷的沸点较低,易挥发,为了使溴乙烷冷凝在试管Ⅱ中,减少挥发,上图中采取的措施有             、           _。

(4)在进行溴乙烷与NaOH乙醇溶液共热的性质实验时,把生成的气体通过下图所示的装置。用下图装置进行实验的目的是     _;下图中右边试管中的现象是     ;水的作用是       

正确答案

(1)HBr + C2H5OHC2H5Br + H2O  (2)CH2=CH2   CH3CH2OCH2CH3 

(3)试管Ⅱ塞上带有导管的塞子并在其中加水;把试管Ⅱ放入盛有冷水的烧杯中;使用长导管等 

(4)验证生成的气体是乙烯(或验证溴乙烷与NaOH发生消去反应的产物) 

高锰酸钾溶液的紫红色褪去  除去气体中混有的少量乙醇等杂质

试题分析:(1)在加热的条件下,乙醇和溴化氢发生取代反应,生成溴乙烷和水,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HBr + C2H5OHC2H5Br + H2O。

(2)由于在浓硫酸的作用下,乙醇也可能发生消去反应生成乙烯,也可能发生分子间的脱水,生成乙醚,结构简式分别是CH2=CH2、CH3CH2OCH2CH3

(3)由于溴乙烷易挥发,则要使溴乙烷烷冷凝在试管Ⅱ中,减少挥发,正确的方法有试管Ⅱ塞上带有导管的塞子并在其中加水;把试管Ⅱ放入盛有冷水的烧杯中;使用长导管等。

(4)在氢氧化钠的醇溶液中,溴乙烷发生消去反应生成乙烯,乙烯含有碳碳双键,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所以根据装置图可知,实验目的是验证生成的气体是乙烯(或验证溴乙烷与NaOH发生消去反应的产物),而实验现象是高锰酸钾溶液的紫红色褪去。但由于乙醇易挥发,且乙醇也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所以水的作用是除去气体中混有的少量乙醇等杂质,防止干扰乙烯的性质检验。

点评:该题是基础性实验题的考查,该题紧扣教材基础知识,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利于培养学生规范严谨的实验设计能力,提升学生的学科素养。该类试题主要是以常见仪器的选用、实验基本操作为中心,通过是什么、为什么和怎样做重点考查实验基本操作的规范性和准确性及灵活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取3.40g只含羟基,不含其他官能团的液态饱和多元醇,置于5.00L氧气中,经点燃,醇完全燃烧,反应后气体体积减少0.56L,将气体经CaO吸收,体积又减少2.80L(所有气体体积均在标准状况下测定)。

(1)3.40g醇中C、H、O物质的量分别为:C________mol,H________mol,O________mol,该醇中C、H、O的原子个数比为__________。

(2)由以上比值能否确定该醇的分子式__________(填“能”或“否”)。其原因是____________。

(3)如果将多元醇的任意一个羟基换成一个卤原子,所得到的卤代物都只有1种,写出该饱和多元醇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7分)(1)0.125;0.3;0.1;5:12:4

(2)能;虽然C5H12O4只是最简式,但是如果乘以n(n最小是2),该化合物的碳氢比是不存在的      (3) 结构简式为C(CH2OH)

试题分析:(1)气体经CaO吸收,体积又减少2.80L,这说明生成的CO2是2.80L,则CO2的物质的量是2.80L÷22.4L/mol=0.125mol,CO2的质量是5.5g。减少0.56L是消耗的氧气和增加的二氧化碳的体积之差,所以氧气体积为0.56L+2.8L=3.36L,则氧气的物质的量是0.15mol,质量是4.8g;有机物为3.40g,所以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水的质量是3.4g+4.8g-5.5g=2.7g,物质的量是2.7g÷18g/mol=0.15mol,则氢原子的物质的量是0.3mol。根据氧原子守恒可知,有机物中氧原子的物质的量是0.125mol×2+0.15mol-0.15mol×=0.1mol,因此醇中C、H、O的原子个数比为0.125:0.3:0.1=5:12:4。

(2)虽然C5H12O4只是最简式,但是如果乘以n(n最小是2),该化合物的碳氢比是不存在的,即5个碳原子最多结合12个氢原子,所以最简式也代表化学式。

(3)如果将多元醇的任意一个羟基换成一个卤原子,所得到的卤代物都只有1种,这说明分子的4个羟基完全是相同的,则结构简式是C(CH2OH)。

点评:该题是高考中的常见考点和题型,属于中等难度试题的考查,试题综合性强,侧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和解题方法的指导与训练,旨在考查学生灵活运用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提升学生的学科素养。该题的关键是利用好守恒法,即质量守恒定律、原子守恒等。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有机合成在制药工业上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现用硝基苯制取苯胺,再用苯胺

制得无色晶体乙酰苯胺(具有退热镇痛作用的药物)。

化学原理为:

苯胺      乙酸        乙酰苯胺

② 相关物质的物理常数

③ 制备乙酰苯胺的装置如下图所示:

④ 制备方法和过程:

已知:Ⅰ苯胺易被氧化,加入少量锌可防止氧化

Ⅱ韦氏分馏柱作用与原理类似于冷凝管

请回答以下问题:

(1)步骤1中保持柱顶温度约为105℃,则锥形瓶中收集到的馏分主要是            

(2)步骤2中将反应液倒入水中的目的是         

(3)步骤3中洗涤剂最好选择         

A.冷水   B.热水   C.15%的乙醇溶液   D.NaOH溶液

(4)步骤4重结晶的过程:粗产品溶于沸水中配成饱和溶液→再加入少量蒸馏水→加入活性炭脱色→加热煮沸→        →冷却结晶→抽滤→洗涤→干燥。

(5)上述制备过程的产率是                   

正确答案

(1)  H2

(2)洗去未反应的乙酸和苯胺,同时降低乙酰苯胺的溶解度,促使其析出  

(3)A  

(4)趁热过滤  

(5)35.29% (其中(1)(3)小题各1分,其余每小题 2分)

试题分析:(1) 这几种反应物和生成物在105℃的条件下,只能蒸出H2O 。

(2)因为在水中,相比而言,乙酰苯边的溶解度较小。所以可以用来洗去未反应的乙酸和苯胺,同时降低乙酰苯胺的溶解度,促使其析出。

(3)乙酰苯胺在冷水中的溶解度会更小。所以选A  

(4),因为怕在过滤过程中有损失,所以要趁热过滤  

(5) 依据化学方程式,可知乙酰苯胺的理论产量为:0.055mol×135g/mol=7.425g

因此,上述制备过程的产率是: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7分)现有5.6g某烃在足量的氧气中完全燃烧,将产生的高温气体依次通过浓H2SO4和碱石灰,测得浓H2SO4增重7.2g,碱石灰增重17.6g。已知相同条件下,该烃的蒸汽对H2的相对密度为28,且能使酸性高锰酸钾褪色或溴水褪色,与HCl反应只有一种产物,推测它的分子式,写出该有机物的结构简式、键线式并用系统命名法进行命名。

正确答案

该有机物的蒸汽对H2的相对密度为28,

所以有机物相对分子质量为28×2 = 56

C ~  CO2      2H ~ H2O

12g    44g       2g    18g

m(C)  17.6g      m(H)  7.2g    =     =

m(C) = 4.8g       m(H) = 0.8g   n(C) : n(H) =  :  =" 1" : 2

该烃的最简式为CH2;  可设其分子式为(CH2)n,则n =  = 4   (3分)

因此该烃的分子式为C4H8      (  1分)

因为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或溴水褪色,故分子中应含有不饱和键,因为与HCl反应只有一种产物,所以结构简式、键线式及对应命名如下所示

考查有机物分子式、结构式及有机物的命名。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8分)将一定量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有机化合物A的蒸气与4.8g氧气混合点燃,再将生成的气体依次通过①盛有浓硫酸的洗气瓶②饱和石灰水(设每个装置中的反应物均过量)。经测定①中增重3.60g ②中增重8.80g。A蒸气的密度是相同条件下H2的38倍。又测知该有机物既能与碳酸钠溶液反应又能与金属钠反应,且均有气体生成,但得到的气体在相同条件下体积不同。试求该有机物的分子式,并写出其可能的结构简式。(写出必要的计算过程)

正确答案

C2H4O3,

本题考查有机物燃烧的有关计算和有关结构简式的推断。根据有机物燃烧的通式并结合守恒关系可得出分子式,然后依据化学性质可得出其结构简式。

(1)浓硫酸吸水,因此水的质量是3.60g,物质的量为,其中氢原子的质量是0.4g,氧原子的质量是0.2mol×16g/mol=3.2g。石灰水吸收的是CO2,所以CO2的质量是8.8g,其物质的量是,其中碳原子的质量是0.2mol×12g/mol=2.4g氧原子的质量是8.8g-2.4g=6.4g。根据氧原子守恒可知,有机物中含有的氧原子的质量是3.2g+6.4g-4.8g=4.8g,其物质的量是,所以有机物中C、H、O的原子个数之比为2︰4︰3,即最简式为C2H4O3

(2)因为A蒸气的密度是相同条件下H2的38倍,所以A的相对分子质量是38×2=76,所以根据最简式和相对分子质量可知该有机物的分子式为C2H4O3

(3)A既能与碳酸钠溶液反应又能与金属钠反应,且均有气体生成,所以A中一定含有羧基,也可能含有羟基。由于只有3个氧原子,所以一定含有羟基,生成的气体是CO2和H2。因此其结构简式为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9分)乙醛(CH3CHO)在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可以被空气氧化成乙酸。依据此原理设计实验制得并在试管C中收集到少量乙酸溶液(如图所示:试管A中装有40%的乙醛水溶液、氧化铜粉末;试管C中装有适量蒸馏水;烧杯B中装有某液体)。已知在60℃~80℃时用双连打气球鼓入空气即可发生乙醛的氧化反应,连续鼓入十几次,反应基本完全。有关物质的沸点见下: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试管A内在60℃~80℃时发生的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注明反应条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图所示,在实验的不同阶段,需要调整温度计在试管A内的位置,在实验开始时温

度计水银球的位置应在________;当试管A内的主要反应完成后温度计水银球的位置应在_______。

(3)烧杯B内盛装的液体可以是_______。

(4)试管C中收集到的是粗产品,若想进一步提纯,可采用的方法是_____;

   提纯后的产品若在质谱仪中进行测定,其质荷比最大是____(填数值);

   若在核磁共振仪中进行测定,其核磁共振氢谱共有__种峰,峰面积之比为__。

正确答案

(1)2CH3CHO+O2 2CH3COOH。

(2)浸入试管A的反应液中。试管A的支管口处。

(3)甘油。 (4)蒸馏;60;2;3:1或1:3。

(1)在加热并有从;催化剂的条件下乙醛可发生氧化反应生成乙酸,方程式为2CH3CHO+O2 2CH3COOH。

(2)反应开始阶段,需要控制溶液的温度,所以应插入溶液中。当反应结束后需要通过蒸馏分离乙酸,才是需要控制蒸汽的温度,所以应放在试管A的支管口处。

(3)因为乙酸的沸点大于100℃,所以烧杯内液体的温度就必须大于乙酸的沸点,根据表中数据可知需要用甘油。

(4)生成的乙酸会混有没有反应的乙醛,而乙醛的沸点和乙酸的差别很大,所以可以继续通过蒸馏得到乙酸。根据乙酸的分子式CH3COOH可知质荷比最大是是60.乙酸分子中含有2中不同类型的氢原子,其个数比为3:1或1:3。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1,2一二溴乙烷可作抗爆剂的添加剂。下图为实验室制备1,2一二溴乙烷的装置图,图中分液漏斗和烧瓶a中分别装有浓H2SO4和无水乙醇,试管d中装有液溴。

已知:

相关数据列表如下:

(1)实验中应迅速将温度升高到170℃左右的原因是                

(2)安全瓶b在实验中有多重作用。其一可以检查实验进行中导管d是否发生堵塞,请写出发生堵塞时瓶b中的现象                               

如果实验中导管d堵塞,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是                    

安全瓶b还可以起到的作用是                                

(3)容器c、e中都盛有NaOH溶液,c中NaOH溶液的作用是          

(4)某学生在做此实验时,使用一定量的液溴,当溴全部褪色时,所消耗乙醇和浓硫酸混合液的量,比正常情况下超过许多,如果装置的气密性没有问题,试分析可能的原因       ;(写出两条即可)

(5)除去产物中少量未反应的Br2后,还含有的主要杂质为     ,要进一步提纯,下列操作中必须的是      (填入正确选项前的字母);

(6)实验中也可以撤去d装置中盛冰水的烧杯,改为将冷水直接加入到d装置的试管内,则此时冷水除了能起到冷却1,2一二溴乙烷的作用外,还可以起到的作用是           

正确答案

(1)减少副产物乙醚生成(1分)

(2)b中长直玻璃管内有一段液柱上升(1分)   

过度冷却,产品1 , 2-二溴乙烷在装置d中凝固(1分)     防止倒吸(1分)

(3)吸收乙烯气体中含有的CO2、SO2等酸性气体(2分)

(4)①浓硫酸将部分乙醇氧化   ②发生副反应生成乙醚   ③乙醇挥发

④乙烯流速过快,未完全发生加成反应(2分)

(5)乙醚(2分)   D(2分)

(6)液封Br2及1 , 2-二溴乙烷(2分)

试题分析:(1)乙醇在浓硫酸140℃的条件下,发生分子内脱水,生成乙醚,实验中应迅速将温度升高到170℃左右的原因是减少副产物乙醚生成。

(2)根据大气压强原理,试管d发生堵塞时,b中压强的逐渐增大会导致b中水面下降,玻璃管中的水柱上升,甚至溢出,故答案为:b中长直玻璃管内有一段液柱上升。1,2-二溴乙烷的凝固点9℃较低,不能过度冷却,过度冷却,就会在装置d中凝固造成堵塞。b装置导管短进长出,可以防止倒吸。

(3)由于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能够氧化碳,同时被还原成具有刺激性气味的二氧化硫气体,因此乙烯气体中混有CO2、SO2等酸性气体,所以c中NaOH溶液作用是吸收乙烯气体中含有的CO2、SO2等酸性气体

(4)当溴全部褪色时,所消耗乙醇和浓硫酸混合液的量,比正常情况下超过许多的原因可能是乙烯发生(或通过液溴)速度过快,导致大部分乙烯没有和溴发生反应,此外,实验过程中,乙醇和浓硫酸的混合液没有迅速达到170℃(答“控温不当“亦可),会导致副反应的发生和副产物的生成。

(5)1,2-二溴乙烷与乙醚的沸点不同,两者均为有机物,互溶,用蒸馏的方法将它们分离,

(6)溴易挥发,在试管d中加入少量冰水可起到水封的作用,还可降低温度,减少挥发,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6分)某有机物的蒸气对氢气的相对密度为43,取21.5 g此烃在过量氧气中充分燃烧,将其生成物先通过浓硫酸,浓硫酸增重31.5 g,再通过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钠溶液增重66 g。

(1)试通过计算确定该有机物中是否含有氧元素?

(2)请写出此烃含有4个甲基的所有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并用系统命名法进行命名?

正确答案

(1)无氧元素   (2分,说明:过程1分,)

(2)该烃可能的结构简式和命名为:

CH3C(CH3)2CH2CH3(1分)       2,2-二甲基丁烷(1分)

CH3CH(CH3)CH(CH3) CH3(1分)  2,3-二甲基丁烷(1分)

(1)CxHyOz+O2→CO2↑ + H2O↑

有机物中中的C的质量:66×12/44=18g;H的质量:31.5×2/18=3.5g

所以C、H元素的质量和恰好等于烃的质量:18+3.5=21.5,故有机物中无氧元素

(2)CxHy    +    O2  →     xCO2↑    +   y/2 H2O↑

_                                 

可知x=6,y=14,该烃为C6H14,为己烷,关于其同分异构体的书写见答案。

下一知识点 : 烃的含氧衍生物
百度题库 > 高考 > 化学 > 烃和卤代烃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