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烃和卤代烃
- 共11988题
标准状况下,密度为0.717g/L的某气态烃0.56L,在足量氧气中充分燃烧,反应后的气体先通过无水氯化钙,氯化钙增重0.9g;再通过氢氧化钠溶液,溶液增重1.1g.通过计算判断此气态烃的分子式,并画出其分子空间结构的示意图.
正确答案
解法1:
设该烃中C、H元素的质量分别为x、y g.
根据题意和题中数据:
CO2 ~ C H2O ~ 2H
44g 12g 18g 2g
1.1g x 0.9g y
44∶1.1=12∶x 18∶0.9=2∶y
x=0.3(g) y=0.1(g)
烃中C、H元素原子个数比
该烃实验式为CH4,式量为16.
该烃相对分子质量=0.717×22.4=16
该烃分子式为CH4,其分子空间结构示意图见下一解法的解题过程.
解法2:
设该烃为CmHn.此烃1mol完全燃烧生成CO2和H2O分别为xg和yg.
0.56∶22.4=1.1∶x 0.56∶22.4=0.9∶y
x=44(g) y=36(g)
该烃分子式为CH4.其分子空间结构示意图为
解法3:
该烃摩尔质量=0.717×22.4=16(g/mol),只能是有机物中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CH4.
本题是在已知有机物完全燃烧时,涉及的有关物质量关系,判断其分子组成的典型定量计算题.其解法有三种.
第一种解法是通过该烃燃烧生成的CO2和H2O的量,即本题中燃烧生成气体经过NaOH溶液和无水氯化钙后,两者增重的量,计算出烃中的C、H元素的质量比,进而求得实验式.再根据题中该气态烃在标准状况下的密度,求得其相对分子质量.最后由实验式和相对分子质量.判断它的分子组成.然而本题所给数据,求得实验式为CH4.依据烃的分子组成中,C原子个数为n时,H原子的最多个数不大于(2n+2)个的规律,即可确定此实验式就是所求的分子式.
第二种解法是通过烃的燃烧通式:
计算该烃1mol完全燃烧时,生成CO2和H2O物质的量,从而求得烃分子中C、H元素原子个数,求得其分子式
第三种解法是由本题特点决定的解法特例.即通过该烃在标准状况下的气体密度、计算相对分子质量为16.而相对分子质量为16的烃,是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甲烷,其分子式为CH4.
如上各解法均可求得该烃为甲烷,就可画出表示甲烷分子空间结构的正四面体分子构型.
(15分)环丙烷可作为全身麻醉剂,环己烷是重要的有机溶剂。下面是部分环烷烃及烷烃衍生物的结构简式、键线式和某些有机化合物的反应式(其中Pt、Ni是催化剂)。
请完成下列问题:
(1)环烷烃与______________是同分异构体。
(2)从反应①—③可以看出,最容易发生开环加成反应的环烷烃是______________(填名称)。判断依据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环烷烃还可以与卤素单质、卤化氢发生类似的开环加成反应,如环丁烷与HBr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其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需注明反应条件)。
(4)写出鉴别环丙烷和丙烯的一种方法。所用试剂是______________;现象与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烯烃(2)环丙烷环丙烷开环加氢需要的反应温度最低
(3)
(4)溴水(或溴的四氯化碳溶液,或高锰酸钾酸性溶液)
现象:溴水(或溴的四氯化碳溶液,或高锰酸钾酸性溶液)褪色
结论:烯烃能与溴发生加成反应,而环烷烃不能(或烯烃能被高锰酸钾酸性溶液氧化,而环烷烃不能)
(1)烯烃与环烷烃通式都是CnH2n,具有相同碳原子数的烯烃与环烷烃同分异构,如环丙烷与丙烯的分子式都是C3H6,二者同分异构。
(2)反应①—③都是在催化剂、加热条件下进行的反应,但加热温度不一样,温度越高,反应越难进行,温度越低,反应越易进行。
(3)环丁烷与HBr反应时,环丁烷中1个碳碳键断开,溴化氢中氢溴键断开,氢原子和溴原子分别与断键碳原子相连接,得到溴丁烷。
(4)环烷烃与烷烃性质相似,不能使溴水(或溴的四氯化碳溶液)、高锰酸钾酸性溶液褪色,而烯烃能,因此可用溴水(或溴的四氯化碳溶液)或高锰酸钾酸性溶液将环丙烷和丙烯区分开来。
Ⅰ 在①CH2=CH2 ②C6H6 ③CH3CH2OH ④CH3COOH ⑤聚乙烯五种物质中:
(1)能使Br2的CCl4溶液褪色的是________;
(2)属于高分子化合物的是________;
(3)能与Na2CO3溶液反应的是________;
(4)能发生酯化反应的是________;
(5)既能发生取代反应又能发生加成反应的是________。
Ⅱ A、B是相对分子质量不相等的两种烃,无论二者以何种比例混合,只要混合物的总质量一定,完全燃烧后所产生的CO2的质量就不变,试写出两组符合上述情况的烃的结构简式:
(1)第一组 和 。
(2)第一组 和 。
(3)A、B应满足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Ⅰ (1)① (2)⑤ (3)④ (4)③④ (5)② (每空各1分)
Ⅱ(1) CH2=CH—CH3和CH2=CH2 (其他烯烃的组合均可以)
(2)HC≡CH 和 (其他合理答案均可以)
(3)A、B烃中碳的质量分数相等或者两者的最简式相同。
试题分析:Ⅰ 在①CH2=CH2 ②C6H6 ③CH3CH2OH ④CH3COOH ⑤聚乙烯五种物质中:乙烯含有碳碳双键,能使Br2的CCl4溶液褪色;聚乙烯是高分子化合物;乙酸能和碳酸钠溶液反应,方出CO2,乙醇含有-OH,乙酸含有-COOH,都能发生酯化反应,苯即能发生加成,又能发生取代反应。Ⅱ A、B是相对分子质量不相等的两种烃,无论二者以何种比例混合,只要混合物的总质量一定,完全燃烧后所产生的CO2的质量就不变,那么它们的含碳质量分数相同,因此二者最简式相同,符合上述要求的,烯烃和环烷烃,乙炔、苯、苯乙烯等。
CO、CH4均为常见的可燃性气体。
(1)等体积的CO和CH4在相同条件下分别完全燃烧,转移的电子数之比是________。
(2)120 ℃、101 kPa下,a mL由CO、CH4组成的混合气体在b mL O2中完全燃烧后,恢复到原温度和压强。
①若混合气体与O2恰好完全反应,产生b mL CO2,则混合气体中CH4的体积分数为____________(保留2位小数)。
②若燃烧后气体体积缩小了a/4 mL,则a与b关系的数学表示式是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1∶4
(2)①0.33 ②b≥
(1)
n(CO)=n(CH4)时,转移电子数之比为1∶4
(2)①设V(CH4)="x" mL,则
CH4+2O2→CO2+2H2O
x 2x x
2CO + O22CO2
a-x a-x
由题意:
V(CO2)=x+(a-x)=b
解得:x= V(CH4)=
=0.33
②100 ℃以上,CH4燃烧前后气体体积不变,则
2CO + O22CO2 V前-V后
2 mL 1 mL 2 mL 1 mL
mL
mL
mL
CH4 + 2O2→CO2+2H2O
mL a mL
(10分)请完成下列两小题
(1)下面列出了几组物质,请选择合适物质的序号填在空格上。
同位素 ;同系物 ;同分异构体 。
① 金刚石和石墨 ②CH3CH2CH2CH3和(CH3)2CHCH3
③和
④CH3CH3和CH3CH2CH2CH3
⑤ ⑥CH2=CHCH3和CH2=CH2;
⑦D与T ⑧甲酸乙酯和乙酸甲酯
(2)中国的酒文化渊源流长,古代人们便懂得利用粮食、果实等酿制美酒,请写出①葡萄糖转化为乙醇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
②乙醇催化氧化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共10分,每空2分)(1) ③⑦ ④⑥ ②⑧
(2)①C6H12O62CH3CH2OH+2CO2↑
②2C2H5OH+O22CH3CHO+2H2O
(1)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的同一种元素的不同核素互称为同位素,所以答案是③⑦;结构相似,分子组成相差若干个CH2原子团的同一类有机物的,互称为同系物,因此答案是④⑥;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的化合物互为同分异构体,所以答案选②⑧。
(2)葡萄糖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分解即生成乙醇,同时还生成CO2。乙醇含有羟基,发生催化氧化生成乙醛。
小题1:给出下列四种化合物的化学名称
A: B:
A的名称: B的名称:
C: D:
C的名称: D的名称:
小题2:写出下列每步反应的主要产物(A、B、C)的结构式
正确答案
小题1:A:2-(对-异丁基苯基)丙酸或:布洛芬 B:2,4-戊二酮 或:乙酰丙酮
C:α-甲基丁二酰亚胺 D:丙酮缩乙二醇(各1分)
小题2:A: B:
C:
(各2分)
小题1:有机化合物命名前,首先要对有机化合物进行分类,以便确定母体的名称:
A属于羧酸,因此母体的名称为丙酸,2号碳上存在支链。由于苯基上还有支链—异丁基(或2-甲基丙基),所以A命名为2-(4-异丁基苯基)丙酸。当然也可以用它的俗名——布洛芬来进行命名。
B属于二羰基化合物,可以命名为2,4-戊二酮,也可以看成是丙酮的衍生物,即乙酰丙酮。
C属于丁二酰亚胺类,羰基α位上有支链甲基,因此命名为α-甲基丁二酰亚胺。
D该物质是丙酮与乙二醇发生反应后生成的缩酮,它常用于羰基的保护。该类物质的命名方式为,酮类物质名称+“缩”+醇名,因此可命名为丙酮缩乙二醇。
小题2:该反应重点需要考虑的是反应能够进行的动力是什么?如果考虑活性亚甲基的性质,反应在进行到B处后就没有机会继续进行下去的可能。而作为一个不稳定的大环(七元环)化合物,有形成稳定的五元、六元环的趋势。因此第一步为C2H5O-作为亲核试剂进攻羰基,发生加成反应,生成;A→B发生离去,碳链断裂开环,生成
,反应进行到此,是一个典型的加成-消去反应过程,绝大多数的羰基化合物都是按此反应机理进行反应。最后一步是强碱性条件下的酯缩合反应,生成1,3-二羰基化合物——
。
人们对烷烃分子空间结构的研究发现,某一系列烷烃分子中只有一种一卤代物。如
这一系列烷烃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当一种分子的氢原子全部被甲基取代后,它的一卤代物异构体的数目不变。试回答:
(1)这一系列烷烃的化学式的通式是 _____________。
(2)这一系列烷烃中第6种烷烃的化学式是_________。
(3)上述一系列烷烃中,其中含碳量最高的烷烃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
正确答案
(1)(n≥1,且为正整数)
(2)C485H972
(3)85.7%
丁基橡胶可用于制造汽车内胎,合成丁基橡胶的一种单体A的分子式为C4H8,A氢化后得到2-甲基丙烷。完成下列填空:
(1)A可以聚合,写出A的两种聚合方式(以反应方程式表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
(2)A与某烷发生烷基化反应生成分子式为C8H18的物质B,B的一卤代物只有4种,且碳链不对称。写出B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将A通入下列两种溶液后出现的现象。
A通入溴水:__________________。 A通入溴的四氯化碳溶液: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烯烃和NBS作用,烯烃中与双键碳相邻碳原子上的一个氢原子被溴原子取代。分子式为C4H8的烃和
NBS作用,得到的一溴代烯烃有________种。
正确答案
(1)、
(2)
(3)红棕色褪去且溶液分层;红棕色褪去
(4)3
请根据官能团的不同对下列有机物进行分类。
(1)芳香烃:______;(2)卤代烃:______;
(3)醇:______;(4)酚:________;(5)醛:________;
(6)酮:____________;(7)羧酸:____________;
(8)酯: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⑨ (2)③⑥ (3)① (4)⑤ (5)⑦⑧ (6)② (7)⑧⑩ (8)④
(1)从结构分析,芳香烃必须含有苯环,从元素组成看,芳香烃只含有碳、氢两种元素。符合这两个条件的上述有机化合物只有⑨。
(2)从元素组成来看,卤代烃含有碳、氢、卤素(F、Cl、I)等元素,但不含其他原子。符合该条件的上述有机化合物有③⑥。
(3)、(4)醇、酚中都含有羟基,而且元素组成为碳、氢、氧。醇中羟基连接在非苯环碳原子上,如上述有机化合物①;而酚就像上述有机化合物⑤,羟基是直接连接在苯环碳原子上。
(5)、(6)醛、酮中都含有羰基,但醛中的羰基碳原子连有氢原子,而酮中羰基(也叫酮基)碳原子连接的是两个碳原子。因此上述有机化合物⑦⑧为醛,②为酮。
(7)羧酸含有羧基,元素组成只有碳、氢、氧,⑧、⑩就是羧酸。
(8)酯含有酯基,元素组成只有碳、氢、氧,上述有机化合物④就是一种酯。
在下列化合物
中
(1)属于环状化合物的有________,
(2)属于脂环化合物的有________,
(3)属于芳香化合物的有________,
(4)属于脂肪烃的有________。
正确答案
(1)③⑤⑦⑧⑨ (2)⑤⑦ (3)③⑧⑨ (4)①②④⑥
有机化合物可分为链状化合物和环状化合物,据此可知①②④⑥为链状化合物,③⑤⑦⑧⑨属于环状化合物;环状化合物包括脂环化合物(分子中没有苯环)和芳香化合物(分子中有苯环),故⑤⑦为脂环化合物,③⑧⑨为芳香化合物。将链状烃称为脂肪烃,包括①②④⑥。
(6分)写出下列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⑴4g CH4在氧气中燃烧生成CO2和液态水,放出222.5kJ热量。写出CH4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 。
⑵乙醇催化氧化成乙醛的化学方程式 。
⑶苯与溴发生取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正确答案
⑴CH4(g)+2O2(g)=CO2(g)+2H2O(l) △H= -889.0kJ/mol
⑵
⑶
(1)根据题意可知,1mol甲烷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是222.5kJ×16÷4=889.0kJ,所以热化学方程式为CH4(g)+2O2(g)=CO2(g)+2H2O(l) △H= -889.0kJ/mol。
(2)乙醇在铜作催化剂并加热的条件下发生催化氧化生成乙醛,方程式为
(3)在铁作催化剂的条件下,苯和液溴发生取代反应,生成溴苯,方程式为
(8分) 某烃分子式为C6H14,根据下列信息写出该烃的结构简式.
(1)若该烃不可能由炔烃与氢气加成得到,则该烃是__________________.
(2)若该烃只能由一种烯烃与氢气加成得到,则该烃是________________.
(3)若该烃可由两种烃炔与氢气加成得到,则该烃是__________________.
(4)若该烃可由三种烯烃与氢气加成得到,则该烃可能是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CH3)2CHCH(CH3)2(2)(CH3)3CCH2CH3(3)(CH3)2CHCH2CH2CH3
(4)CH3CH2CH2CH2CH2CH3或CH3CH2CH(CH3)CH2CH3
(1)若炔烃加氢得到烷烃,则相应的烷烃可以通过分别去掉相邻碳原子上的2个氢原子,再得到炔烃。既然该烷烃不可能由炔烃与氢气加成得到,所以该烷烃的结构简式为(CH3)2CHCH(CH3)2。
(2)若烯烃加氢得到烷烃,则相应的烷烃可以通过分别去掉相邻碳原子上的1个氢原子,再得到烯烃。由于该烃只能由一种烯烃与氢气加成得到,说明该烷烃分子中只存在2个相邻碳原子上含有氢原子,所以结构简式为(CH3)3CCH2CH3。
(3)和(4)可依据以上分析得到其结构简式。
正确答案
(1)CH4、C3H6
(2)CH4:75% C3H6:25%
(1)
n(H2O)="0." 225 mol,n(CO2)="0." 15 mol
平均组成为C1.5H4.5,一定有CH4。0.1 mol烃中含碳1.8 g,含氢0.45 g,该烃相对分子质量为22.5 。设烯烃分子式为CnH2n,
,n=3,烯烃为C3H6。
(2)
φ(CH4)=75%,φ(C3H6)=25%。
请写出C4H9Cl的同分异构体(每个2分,共10分)
(1) (2)
(3) (4)
(5)
正确答案
CH3CH2CH2CH2Cl、CH3CH2CHClCH3、CH2ClCH(CH3)2、(CH3)3CCl
考查同分异构体的书写。C4H9Cl可以看作是丁烷中的1个氯原子被氯原子所代替的产物。丁烷有正丁烷和异丁烷两种,若是正丁烷被取代,正丁烷中的氢原子分为2类,所以一氯代物有2种。如果是异丁烷被取代,异丁烷中的氢原子也分为2类,所以一氯代物也有2种。因此共有4种同分异构体,结构简式分别为CH3CH2CH2CH2Cl、CH3CH2CHClCH3、CH2ClCH(CH3)2、(CH3)3CCl。
(1)某烃类化合物A的质谱图表明其相对分子质量为84,红外光谱表明分子中含有双键,核磁共振氢谱表明分子中只有一种类型氢。则分子式为 ,分子中所有碳原子是否全部在一平面上 (填是、否)。
(2)在有机物分子中碳原子所连的4个原子或原子团均不相同时,该碳原子叫手性碳原子。右边有机物具有光学活性,试用*C标出手性碳原子。若要消除其光学活性,可选用下列哪些化学反应 (填字母)a还原、b氧化、c消去、d酯化、e水解。
(3)某有机物的结构简式见右,等物质的量的该物质,消耗Na、NaOH、NaHC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消耗H2、Cu(OH)2、Br2(水)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正确答案
(12分)(1)C6H12 是 (2) abcde
(3)3: 2: 1 ;4:3:2
试题分析:(1)由于84÷14=6,即该烃是烯烃或环烷烃,所以分子式是C6H12。又因为红外光谱表明分子中含有双键,核磁共振氢谱表明分子中只有一种类型氢,这说明该烃是烯烃,且分子中的氢原子完全是相同的,所以其结构简式是(CH3)2C=C(CH3)2。由于碳碳双键是平面型结构,则分子中的所有碳原子在同一个平面上。
(2)在有机物分子中碳原子所连的4个原子或原子团均不相同时,该碳原子叫手性碳原子,据此可知,该有机物分子中的手性碳原子只有1个,如图所示。分子中含有酯基、羟基和醛基,所以要消除手性碳原子,则可以将羟基氧化生成醛基,或通过羟基的消去反应生成碳碳双键,或将醛基还原生成羟基,或者将羟基发生酯化反应,或将酯基水解生成羟基,答案选abcde。
(3)羟基均能和钠反应,则1mol该有机物需要消耗3mol金属钠。酚羟基、羧基能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则1mol该有机物需要消耗2mol氢氧化钠。只有羧基能和碳酸氢钠反应,则1mol该有机物需要消耗1mol碳酸氢钠,所以消耗Na、NaOH、NaHCO3的物质的量之比3: 2: 1;苯环和醛基均和氢气发生加成反应,则1mol该有机物需要消耗4mol氢气。1mol醛基需要2mol氢氧化铜,由于醛基被氧化生成羧基,所以包括原来的羧基又需要1mol氢氧化铜,共计是3mol氢氧化铜。酚羟基的邻位有1个氢原子可以发生取代反应,另外单质溴还能氧化醛基,所以共计是2mol,则消耗H2、Cu(OH)2、Br2(水)的物质的量之比为4: 3: 2。
点评:该题是高考中的常见题型,属于中等难度的试题。试题贴近高考,综合性强,在注重对学生基础知识巩固与训练的同时,侧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与解题方法的指导和训练。该类试题能较全面地考查学生的有机化学基础知识和逻辑思维能力、创造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和答题效率,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知识的迁移能力。该题的关键是记住常见官能团的结构、性质以及官能团之间的相互转化,然后结合题意灵活运用即可。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