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烃和卤代烃
- 共11988题
本学期,同学们在实验室进行了乙炔的制取及性质实验,如图1所示
(1)实验室制取乙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实验时滴加饱和食盐水而不滴加水,目的是______.
(2)为检验乙炔的性质,乙、丙试管中的液体分别是______,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
(3)以乙炔为原料,一定条件下按如图2所示进行反应.
①A的结构______;上述反应中属于消去反应的有______(填数字代码).
②写出反应⑤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③若反应⑥为取代反应,则F可能的结构简式为______(一种即可);反应③与反应⑤中,B的断键位置是否完全相同?______(填“相同”或“不同”).
正确答案
解:(1)实验室制取乙炔是利用电石和水反应制取的,方程式是CaC2+2H2O→C2H2↑+Ca(OH)2;由于电石与水反应很剧烈,所以必须控制反应速率,使水缓慢滴下;
故答案为:CaC2+2H2O→C2H2↑+Ca(OH)2;减缓电石与水的反应速率;
(2)乙炔含有碳碳双键,能够和溴的四氯化碳溶液(或溴水)发生加成反应而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或溴水)褪色,也可以和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故答案为:溴的四氯化碳溶液(或溴水)、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和高锰酸钾溶液均褪色;
(3)①乙炔和氯化氢发生加成反应①生成物质A(CH2=CHCl),A(CH2=CHCl)和氢气在催化剂作用下发生加成反应②生成B(CH3CH2Cl),B(CH3CH2Cl)和氢氧化钠的醇溶液发生消去反应③生成C(CH2=CH2),C(CH2=CH2)和足量溴水发生加成反应④生成D(CH2BrCH2Br),D(CH2BrCH2Br)在氢氧化钠醇溶液加热条件下发生消去反应⑦生成乙炔,B(CH3CH2Cl)和氢氧化钠水溶液发生反应⑤CH3CH2Cl+NaOHCH3CH2OH+NaCl.故答案为:CH2=CHCl;③⑦;
②B(CH3CH2Cl)和氢氧化钠水溶液发生反应⑤CH3CH2Cl+NaOHCH3CH2OH+NaCl,故答案为:CH3CH2Cl+NaOH
CH3CH2OH+NaCl;
③苯和液溴发生取代反应生成溴苯().
B(CH3CH2Cl)和氢氧化钠的醇溶液发生消去反应③生成C(CH2=CH2),此反应断裂的是C-Cl键和-CH3上的C-H键;
B(CH3CH2Cl)和氢氧化钠水溶液发生反应⑤生成E(CH3CH2OH),此反应断裂的只有C-Cl键.
故答案为:;不同.
解析
解:(1)实验室制取乙炔是利用电石和水反应制取的,方程式是CaC2+2H2O→C2H2↑+Ca(OH)2;由于电石与水反应很剧烈,所以必须控制反应速率,使水缓慢滴下;
故答案为:CaC2+2H2O→C2H2↑+Ca(OH)2;减缓电石与水的反应速率;
(2)乙炔含有碳碳双键,能够和溴的四氯化碳溶液(或溴水)发生加成反应而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或溴水)褪色,也可以和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故答案为:溴的四氯化碳溶液(或溴水)、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和高锰酸钾溶液均褪色;
(3)①乙炔和氯化氢发生加成反应①生成物质A(CH2=CHCl),A(CH2=CHCl)和氢气在催化剂作用下发生加成反应②生成B(CH3CH2Cl),B(CH3CH2Cl)和氢氧化钠的醇溶液发生消去反应③生成C(CH2=CH2),C(CH2=CH2)和足量溴水发生加成反应④生成D(CH2BrCH2Br),D(CH2BrCH2Br)在氢氧化钠醇溶液加热条件下发生消去反应⑦生成乙炔,B(CH3CH2Cl)和氢氧化钠水溶液发生反应⑤CH3CH2Cl+NaOHCH3CH2OH+NaCl.故答案为:CH2=CHCl;③⑦;
②B(CH3CH2Cl)和氢氧化钠水溶液发生反应⑤CH3CH2Cl+NaOHCH3CH2OH+NaCl,故答案为:CH3CH2Cl+NaOH
CH3CH2OH+NaCl;
③苯和液溴发生取代反应生成溴苯().
B(CH3CH2Cl)和氢氧化钠的醇溶液发生消去反应③生成C(CH2=CH2),此反应断裂的是C-Cl键和-CH3上的C-H键;
B(CH3CH2Cl)和氢氧化钠水溶液发生反应⑤生成E(CH3CH2OH),此反应断裂的只有C-Cl键.
故答案为:;不同.
已知CaC2+2H2O→Ca(OH)2+CH≡CH↑、CH≡CH+2Br2→CHBr2-CHBr2、SO2+Br2+2H2O=H2SO4+2HBr、H2S+Br2=2HBr+2S↓.为探究乙炔与溴的加成反应,甲同学设计并进行了如下实验:先取一定量工业用电石与水反应,将生成的气体通入溴水中,发现溶液褪色,即证明乙炔与溴水发生了加成反应.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判断中说法错误的是______.
A.炔烃能燃烧 B.炔烃的官能团是碳碳三键(-C≡C-)
C.炔烃属于不饱和烃 D.炔烃没有官能团
(2)甲同学设计的实验______(填“能”或“不能”)验证乙炔与溴发生加成反应,其理由是______.
A.使溴水褪色的反应不一定是加成反应 B.使溴水褪色的反应就是加成反应
C.使溴水褪色的物质不一定是乙炔 D.使溴水褪色的物质就是乙炔
(3)实验室制取的乙炔气体中常混有少量H2S、CO2和水蒸气,乙同学发现在甲同学的实验中,褪色的溶液里有少许淡黄色浑浊,他认为必定含有的杂质气体是______(填化学式).为了得到干燥纯净的乙炔气体,他提出必须先除杂.选择最简便的实验方案为______.
A.通过NaOH后,通过浓H2SO4,再通过石灰水
B.通过CuSO4溶液后再通过石灰水
C.通过五氧化二磷,再通过无水CaCl2D.通过足量的碱石灰.
正确答案
解:(1)炔烃含有官能团碳碳三键(-C≡C-),属于不饱和烃,能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故答案为:D;
(2)生成的乙炔混有硫化氢气体,可与溴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使溴水褪色;
故答案为:不能;AC;
(3)电石中含有硫化物,与水反应生成硫化氢气体,硫化氢气体具有还原性,可与溴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硫和溴化氢;H2S、CO2属于酸性氧化物,可以用碱性干燥剂除去.
故答案为:H2S;D.
解析
解:(1)炔烃含有官能团碳碳三键(-C≡C-),属于不饱和烃,能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故答案为:D;
(2)生成的乙炔混有硫化氢气体,可与溴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使溴水褪色;
故答案为:不能;AC;
(3)电石中含有硫化物,与水反应生成硫化氢气体,硫化氢气体具有还原性,可与溴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硫和溴化氢;H2S、CO2属于酸性氧化物,可以用碱性干燥剂除去.
故答案为:H2S;D.
为探究乙炔与溴的加成反应,
甲同学设计并进行了如下实验:先取一定量工业用电石ag(含CaC290%)与水反应,将生成的气体通入溴水中,发现溶液褪色,即证明乙炔与溴水发生了加成反应.
乙同学发现甲同学实验中,褪色后的溶液里有少许淡黄色浑浊,推测在制得的乙炔中还有可能含有少量还原性的杂质气体,由此他提出必须先除去之,再与溴水反应.请回答问题:
(1)写出甲同学实验中两个主要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
(2)乙同学推测此乙炔中必定含有的一种杂质气体是______,它与溴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验证过程中必须全部除去.
(3)请你选用下列四个装置(可重复使用)来实现乙同学的实验方案,将它们的编号填入方框,并写出装置内所放的化学药品.
(4)为验证这一反应是加成而不是取代,丙同学提出可用pH试纸来测试反应后溶液的酸性,理由是______.
(5)如果忽略杂质气体体积,理论上可以产生乙炔的体积为______.(标准状况下)
正确答案
CaC2+2H2O→Ca(OH)2+C2H2↑
CH≡CH+2Br2→CHBr2-CHBr2
H2S
Br2+H2S═S↓+2HBr
如若发生取代反应,必定生成HBr,溶液酸性将会明显增强,故可用pH试纸验证
0.315aL
解析
解:(1)碳化钙能与水反应生成乙炔和水,反应方程式为CaC2+2H2O→Ca(OH)2+C2H2↑,乙炔具有不饱和键,能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而使溴水褪色,反应方程式为CH≡CH+2Br2→CHBr2-CHBr2,
故答案为:CaC2+2H2O→Ca(OH)2+C2H2↑;CH≡CH+2Br2→CHBr2-CHBr2;
(2)电石中含有硫化物,与水反应生成硫化氢气体,硫化氢气体具有还原性,能与溴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硫和溴化氢,反应方程式为Br2+H2S═S↓+2HBr,
故答案为:H2S;Br2+H2S═S↓+2HBr;
(3)实现乙同学的方案应用硫酸铜溶液除去硫化氢并检验是否完全除尽,之后再用溴水检验是否生成乙炔,方案为,
故答案为:;
(4)为验证这一反应是加成而不是取代,丙同学提出可用pH试纸来测试反应后溶液的酸性,如若发生取代反应,必定生成HBr,溶液酸性将会明显增强,故可用pH试纸验证;
故答案为:如若发生取代反应,必定生成HBr,溶液酸性将会明显增强,故可用pH试纸验证;
(5)根据方程式计算:
CaC2 +H2O═C2H2↑+Ca(OH)2
64g 22.4L
ag×90% VL
=
V=0.315aL,
故答案为:0.315aL.
某化学兴趣小组欲选用下列装置和药品制取纯净乙炔并进行有关乙炔性质的探究,试回答下列问题.
(1)A中制取乙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2)制乙炔时,旋开分液漏斗的活塞,使水缓慢滴下的原因是______.
(3)用电石制得的乙炔中常含有H2S、PH3等杂质,除去杂质应选用______(填序号,下同)装置,气体应从______进;干燥乙炔最好选用______装置.
(4)为了探究乙炔与HBr发生加成反应后的有关产物,进行以下实验:
纯净乙炔气混合液
有机混合物Ⅰ
混合液
有机混合物Ⅱ
①操作b的名称是______;
②有机混合物Ⅰ可能含有的物质是______ (写出其中一种的结构简式).
正确答案
解:(1)制取乙炔使用电石(碳化钙)和水反应生产乙炔和氢氧化钙:CaC2+2H2O→C2H2↑+Ca(OH)2,
故答案为:CaC2+2H2O→C2H2↑+Ca(OH)2;
(2)由于CaC2与H2O反应剧烈,产生C2H2的速率很快,故应控制H2O的滴速来达到控制反应速率,防止产生的泡沫进入导气管,
故答案为:控制反应速率,使产生的气流稳定,避免产生的泡沫进入导管;
(3)H2S、PH3等杂质均能被CuSO4溶液吸收,硫化氢和硫酸铜反应生成CuS沉淀,PH3易溶于水.根据“长进短出”的原则,气体应从C装置中的d导入.碱石灰是NaOH、CaO的混合物,其干燥效率优于CaCl2,故用D装置干燥C2H2,
故答案为:C;d;D;
(4)CH≡CH与HBr发生加成反应时,若CH≡CH中断裂一个键,则与HBr加成可得CH2═CHBr,CH2═CHBr能继续与HBr加成得到CH3-CHBr2、BrCH2-CH2Br.分离有机物一般是根据其沸点差异,采用蒸馏或分馏方法,
故答案为:①蒸馏或分馏;②CH2═CHBr、CH3-CHBr2、CH2Br-CH2Br.
解析
解:(1)制取乙炔使用电石(碳化钙)和水反应生产乙炔和氢氧化钙:CaC2+2H2O→C2H2↑+Ca(OH)2,
故答案为:CaC2+2H2O→C2H2↑+Ca(OH)2;
(2)由于CaC2与H2O反应剧烈,产生C2H2的速率很快,故应控制H2O的滴速来达到控制反应速率,防止产生的泡沫进入导气管,
故答案为:控制反应速率,使产生的气流稳定,避免产生的泡沫进入导管;
(3)H2S、PH3等杂质均能被CuSO4溶液吸收,硫化氢和硫酸铜反应生成CuS沉淀,PH3易溶于水.根据“长进短出”的原则,气体应从C装置中的d导入.碱石灰是NaOH、CaO的混合物,其干燥效率优于CaCl2,故用D装置干燥C2H2,
故答案为:C;d;D;
(4)CH≡CH与HBr发生加成反应时,若CH≡CH中断裂一个键,则与HBr加成可得CH2═CHBr,CH2═CHBr能继续与HBr加成得到CH3-CHBr2、BrCH2-CH2Br.分离有机物一般是根据其沸点差异,采用蒸馏或分馏方法,
故答案为:①蒸馏或分馏;②CH2═CHBr、CH3-CHBr2、CH2Br-CH2Br.
图是实验室制取乙炔气体并验证其性质的装置.请回答以下问题:
(1)写出仪器①的名称:______.
(2)实验室制取乙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3)①中用饱和食盐水的作用是______.
(4)试管Ⅰ中应盛放______溶液来除去乙炔气体中混有的H2S等杂质气体.
(5)图中乙炔依次通入两种溶液,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的现象为______,发生反应的类型是______;溴的四氯化碳溶液中的现象为______,发生反应的类型是______.
正确答案
解:(1)仪器①为分液漏斗,
故答案为:分液漏斗;
(2)碳化钙(CaC2)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Ca(OH)2]和乙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2+2H2O=Ca(OH)2+C2H2↑,
故答案为:CaC2+2H2O=Ca(OH)2+C2H2↑;
(3)由于电石和水的反应很剧烈,所以实验中常用饱和食盐水代替水,目的是减缓电石与水的反应速率,得到平稳的乙炔气流,
故答案为:适当减缓反应速率,得到平稳的乙炔气流;
(5)此反应中会产生杂质气体硫化氢,会对乙炔性质实验造成干扰,利用硫酸铜或氢氧化钠溶液吸收硫化氢气体,以避免干扰乙炔的检验,
故答案为:CuSO4或NaOH;
(5)乙炔分子中含有官能团碳碳三键,能够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该反应为氧化反应;乙炔还能够与溴发生加成反应,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该反应为加成反应,
故答案为:溶液褪色;氧化反应;溶液褪色;加成反应.
解析
解:(1)仪器①为分液漏斗,
故答案为:分液漏斗;
(2)碳化钙(CaC2)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Ca(OH)2]和乙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2+2H2O=Ca(OH)2+C2H2↑,
故答案为:CaC2+2H2O=Ca(OH)2+C2H2↑;
(3)由于电石和水的反应很剧烈,所以实验中常用饱和食盐水代替水,目的是减缓电石与水的反应速率,得到平稳的乙炔气流,
故答案为:适当减缓反应速率,得到平稳的乙炔气流;
(5)此反应中会产生杂质气体硫化氢,会对乙炔性质实验造成干扰,利用硫酸铜或氢氧化钠溶液吸收硫化氢气体,以避免干扰乙炔的检验,
故答案为:CuSO4或NaOH;
(5)乙炔分子中含有官能团碳碳三键,能够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该反应为氧化反应;乙炔还能够与溴发生加成反应,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该反应为加成反应,
故答案为:溶液褪色;氧化反应;溶液褪色;加成反应.
为探究乙炔与溴的加成反应,甲同学设计并进行了如下实验:先取一定量的工业电石与水反应,将生成的气体通入溴水中,发现溶液褪色,即证明乙炔和溴发生了加成反应.乙同学发现甲同学的实验中,褪色的溶液里有少许淡黄色浑浊,推测甲在制得的气体中还含有少量的还原性杂质气体,由此乙同学提出必先将其除去,再与溴水反应.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甲同学实验中两个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
(2)甲同学设计的实验______(填“能”或“不能”)验证乙炔与溴发生加成反应,其理由是______(多选扣分)
A 使溴水褪色的反应,未必是加成反应 B 使溴水褪色的反应就是加成反应
C 使溴水褪色的物质,未必是乙炔 D 使溴水褪色的物质,就是乙炔
(3)乙同学推测乙炔气体中必定含有一种杂质气体是(填化学式)______,它与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验证乙炔气体的过程中必须全部除去.
(4)如果选用下列编号为A、B、C、D的四种装置(有的可重复使用)来实现乙同学的实验方案.
请你写出所选择装置编号(填在方框中)及装置中的化学药品名称(填在括号内)
正确答案
解:(1)碳化钙能与水反应生成乙炔和水,反应方程式为CaC2+2H2O→Ca(OH)2+C2H2↑,乙炔具有不饱和键,能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而使溴水褪色,反应方程式为CH≡CH+2Br2→CHBr2-CHBr2,故答案为:CaC2+2H2O→Ca(OH)2+C2H2↑;CH≡CH+2Br2→CHBr2-CHBr2;
(2)生成的乙炔中混有硫化氢气体,可与溴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使溴水褪色,故答案为:不能;AC;
(3)电石中含有硫化物,与水反应生成硫化氢气体,硫化氢气体具有还原性,能与溴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硫和溴化氢,反应方程式为Br2+H2S═S↓+2HBr,
故答案为:H2S;Br2+H2S═S↓+2HBr;
(4)实现乙同学的方案应用硫酸铜溶液除去硫化氢并检验是否完全除尽,之后再用溴水检验是否生成乙炔,
故答案为:
解析
解:(1)碳化钙能与水反应生成乙炔和水,反应方程式为CaC2+2H2O→Ca(OH)2+C2H2↑,乙炔具有不饱和键,能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而使溴水褪色,反应方程式为CH≡CH+2Br2→CHBr2-CHBr2,故答案为:CaC2+2H2O→Ca(OH)2+C2H2↑;CH≡CH+2Br2→CHBr2-CHBr2;
(2)生成的乙炔中混有硫化氢气体,可与溴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使溴水褪色,故答案为:不能;AC;
(3)电石中含有硫化物,与水反应生成硫化氢气体,硫化氢气体具有还原性,能与溴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硫和溴化氢,反应方程式为Br2+H2S═S↓+2HBr,
故答案为:H2S;Br2+H2S═S↓+2HBr;
(4)实现乙同学的方案应用硫酸铜溶液除去硫化氢并检验是否完全除尽,之后再用溴水检验是否生成乙炔,
故答案为:
为探究乙炔与溴的加成反应,甲同学设计并进行如下实验:先在实验室制取一定量的乙炔气体,并将气体通入溴水中,发现溶液褪色,即证明乙炔与溴水发生了加成反应;乙同学发现在甲同学的实验中,褪色后的溶液里有少许淡黄色浑浊物质,推测甲制取的乙炔气体中可能含有少量还原性气体杂质,由此他提出必须先除去杂质,然后乙炔再与溴水反应.
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1)有同学认为甲同学设计的实验不能验证乙炔与溴发生加成反应,其理由是______.(填写序号)
①使溴水褪色的反应未必是加成反应
②使溴水褪色的反应就是加成反应
③使溴水褪色的物质未必是乙炔
④使溴水褪色的物质就是乙炔
(2)乙同学推测此乙炔中必定含有一种杂质气体是______,它与溴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3)为验证这一反应是加成反应而不是取代反应,丙同学提出可用pH试纸来测试反应后溶液的酸性,理由是______.
正确答案
解:(1)生成的乙炔中混有硫化氢气体,可与溴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使溴水褪色,所以①③正确,
故答案为:①③;
(2)电石中含有硫化物,与水反应生成硫化氢气体,硫化氢气体具有还原性,能与溴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硫和溴化氢,反应方程式为Br2+H2S═S↓+2HBr,
故答案为:H2S;Br2+H2S═S↓+2HBr;
(3)乙炔与溴的反应中,若发生取代反应,必定生成HBr,溶液酸性将会明显增强,故可用pH试纸验证,这一反应是加成反应而不是取代反应
故答案为:如果乙炔与Br2发生取代反应,必定生成HBr,溶液的酸性会明显增强,故可用pH试纸予以验证.
解析
解:(1)生成的乙炔中混有硫化氢气体,可与溴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使溴水褪色,所以①③正确,
故答案为:①③;
(2)电石中含有硫化物,与水反应生成硫化氢气体,硫化氢气体具有还原性,能与溴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硫和溴化氢,反应方程式为Br2+H2S═S↓+2HBr,
故答案为:H2S;Br2+H2S═S↓+2HBr;
(3)乙炔与溴的反应中,若发生取代反应,必定生成HBr,溶液酸性将会明显增强,故可用pH试纸验证,这一反应是加成反应而不是取代反应
故答案为:如果乙炔与Br2发生取代反应,必定生成HBr,溶液的酸性会明显增强,故可用pH试纸予以验证.
某兴趣小组采用HgSO4作催化剂,使乙炔水化为乙醛(在75℃左右).但HgSO4遇到某些特定物质常会发生催化剂中毒而失去催化作用,H2S就是其中一种.现选用块状电石、浓H2SO4、水、NaOH溶液、HgO粉末五种物质制乙醛,装置图如下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开始时,仪器A中盛放电石,B中应装入______,其作用是______.
(2)仪器D中盛放水,其作用是______.
(3)蒸馏烧瓶F中应加入HgO 和另外两种试剂,若将三者分别直接加入,请按加入的先后顺序写出包括HgO在内的各种试剂的名称______,将HgO加入F中的操作方法是______.
(4)装置图中,加热F的方式叫______.所选用温度计G的量程表示正确的是______
A.0℃~50℃B.0℃~100℃C.0℃~200℃D.50℃~100℃
(5)检验乙醛已制出的操作、现象是______.
正确答案
解:(1)H2S具有酸性,能与碱液反应,如不除去,会导致催化剂中毒;故答案为:NaOH溶液;除去混合气体中H2S等气体,避免催化剂中毒;
(2)本实验目的是制备乙醛,乙醛易溶于水,可用蒸馏水收集,故答案为:吸收生成的乙醛蒸气;
(3)加入药品时应先加固体药品,浓硫酸和水加入时要注意防止液体飞溅,应将密度大的加入到密度小的液体中,加入固体药品时要用纸槽或药匙,防止固体药品打破仪器,
故答案为:氧化汞→水→浓H2SO4;将蒸馏烧瓶横放,用药匙或纸槽将HgO粉末送至烧瓶底,再慢慢竖立;
(4)由反应所需的温度(75℃),可以选择水浴加热方式同时选择量程为0~100℃的温度计较适宜,故答案为:水浴加热; B
(5)乙醛的检验,一般是利用了醛类物质的通性--跟新制的Cu(OH)2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故答案为:取D中溶液少量,加入新制Cu(OH)2悬浊液,加热,若产生砖红色沉淀即可证明乙醛已制得.
解析
解:(1)H2S具有酸性,能与碱液反应,如不除去,会导致催化剂中毒;故答案为:NaOH溶液;除去混合气体中H2S等气体,避免催化剂中毒;
(2)本实验目的是制备乙醛,乙醛易溶于水,可用蒸馏水收集,故答案为:吸收生成的乙醛蒸气;
(3)加入药品时应先加固体药品,浓硫酸和水加入时要注意防止液体飞溅,应将密度大的加入到密度小的液体中,加入固体药品时要用纸槽或药匙,防止固体药品打破仪器,
故答案为:氧化汞→水→浓H2SO4;将蒸馏烧瓶横放,用药匙或纸槽将HgO粉末送至烧瓶底,再慢慢竖立;
(4)由反应所需的温度(75℃),可以选择水浴加热方式同时选择量程为0~100℃的温度计较适宜,故答案为:水浴加热; B
(5)乙醛的检验,一般是利用了醛类物质的通性--跟新制的Cu(OH)2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故答案为:取D中溶液少量,加入新制Cu(OH)2悬浊液,加热,若产生砖红色沉淀即可证明乙醛已制得.
图中的实验装置可用于制取乙炔.
①图中,A管的作用是______.
制取乙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②乙炔通入KMnO4酸性溶液中,现象是______,发生反应的反应类型是______.
③乙炔通入溴的CCl4溶液中,现象是______,发生反应的反应类型是______.
④乙炔通过反应可以生成溴乙烷,写出用溴乙烷合成HOCH2-CH2OH的有关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
正确答案
解:(1)图示装置可通过调节A管的高度,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将A管提高,右管中水面上升,与电石接触发生反应;将A管降低,右管中水面下降,水与电石脱离接触,反应停止,则制取乙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CaC2+2H2O→Ca(OH)2+CH≡CH↑,
故答案为:调节水面的高度来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CaC2+2H2O→Ca(OH)2+CH≡CH↑;
(2)乙炔中含有碳碳三键,所以乙炔容易被酸性高锰酸钾氧化,使酸性高锰酸钾褪色,
故答案为: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氧化反应;
(3)乙炔分子中含有官能团碳碳三键,所以乙炔能够和溴水发生加成反应,导致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故答案为: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加成反应;
(4)以CH3CH2Br为原料合成HOCH2CH2OH步骤为:CH3CH2Br在氢氧化钠的醇溶液、加热条件下发生消去反应生成CH2=CH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3CH2Br+NaOHCH2=CH2↑+NaBr,乙烯与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1,2-二溴乙烷:CH2=CH2+Br2→CH2BrCH2Br,1-2二溴乙烷在氢氧化钠水溶液、加热条件下发生水解反应生成乙二醇:CH2BrCH2Br+2NaOH
HOCH2CH2OH+2NaBr,
故答案为:CH3CH2Br+NaOHCH2=CH2↑+NaBr、CH2=CH2+Br2→CH2BrCH2Br、CH2BrCH2Br+2NaOH
HOCH2CH2OH+2NaBr.
解析
解:(1)图示装置可通过调节A管的高度,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将A管提高,右管中水面上升,与电石接触发生反应;将A管降低,右管中水面下降,水与电石脱离接触,反应停止,则制取乙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CaC2+2H2O→Ca(OH)2+CH≡CH↑,
故答案为:调节水面的高度来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CaC2+2H2O→Ca(OH)2+CH≡CH↑;
(2)乙炔中含有碳碳三键,所以乙炔容易被酸性高锰酸钾氧化,使酸性高锰酸钾褪色,
故答案为: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氧化反应;
(3)乙炔分子中含有官能团碳碳三键,所以乙炔能够和溴水发生加成反应,导致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故答案为: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加成反应;
(4)以CH3CH2Br为原料合成HOCH2CH2OH步骤为:CH3CH2Br在氢氧化钠的醇溶液、加热条件下发生消去反应生成CH2=CH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3CH2Br+NaOHCH2=CH2↑+NaBr,乙烯与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1,2-二溴乙烷:CH2=CH2+Br2→CH2BrCH2Br,1-2二溴乙烷在氢氧化钠水溶液、加热条件下发生水解反应生成乙二醇:CH2BrCH2Br+2NaOH
HOCH2CH2OH+2NaBr,
故答案为:CH3CH2Br+NaOHCH2=CH2↑+NaBr、CH2=CH2+Br2→CH2BrCH2Br、CH2BrCH2Br+2NaOH
HOCH2CH2OH+2NaBr.
(2015春•嘉定区期中)实验室以电石(主要成分是CaC2)为原理制备乙炔:
(1)实验室制取乙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2)为避免电石和水反应过于激烈,除用饱和食盐水代替水外,还需采取的措施是______.
(3)为除去乙炔中混有的少量硫化氢杂质,可将气体通过______(选填编号).
a.酸性KMnO4溶液 b.CCl4 c.NaOH溶液
(4)乙炔在一定条件下三聚得到CH2=CH-C≡C-CH=CH2,写出与该三聚物具有相同化学式且不易发生加成反应的物质的结构简式.
(5)乙炔聚合得到聚乙炔,聚乙炔______导电(选填“能”或“不能”).
(6)乙炔在不同的催化条件下加氢可得到不同的产物.下列物质与乙炔加氢得到的某种产物互为同系物的是______(选填编号).
a.C2H4 b.C2H6 c. d.CH2=CHCH3.
正确答案
解:(1)实验室制备乙炔利用碳化钙和水反应生成乙炔和氢氧化钙,反应为CaC2+2H2O→Ca(OH)2+C2H2↑,
故答案为:CaC2+2H2O→Ca(OH)2+C2H2↑;
(2)碳化钙和水之间的反应十分剧烈,为减慢反应速率,可以将水换成饱和食盐水,可以利用分液漏斗的活塞调节滴加饱和食盐水的速率,以减慢化学反应速率,
故答案为:控制分液漏斗的活塞,使液体缓慢滴下;
(3)a.酸性KMnO4溶液能氧化硫化氢,也能氧化乙炔为二氧化碳,故a错误;
b.四氯化碳不吸收硫化氢,氢氧化钠与乙炔不反应,故b错误;
c.氢氧化钠和硫化氢反应生成硫化钠和水,氢氧化钠和乙炔不反应,故c正确;
故答案为:c;
(4)CH2=CH-C≡C-CH=CH2的分子式为C6H6,不饱和度为4,不易发生加成反应,说明不含有典型的双键、三键,所以结构简式为;
故答案为:;
(5)乙炔生成聚乙炔:nC2H2-[-CH=CH-]n-,聚乙炔中碳碳单键、碳碳双键交替出现,所以能导电;
故答案为:能;
(6)乙炔在不同的催化条件下加氢可得到乙烯、乙烷,而C2H4为乙烯,C2H6为乙烷,与乙烯、乙烷的结构都不相似,不属于同系物,CH2=CHCH3与乙烯结构相似,在分子组成上相差1个CH2,属于同系物,
故选d.
解析
解:(1)实验室制备乙炔利用碳化钙和水反应生成乙炔和氢氧化钙,反应为CaC2+2H2O→Ca(OH)2+C2H2↑,
故答案为:CaC2+2H2O→Ca(OH)2+C2H2↑;
(2)碳化钙和水之间的反应十分剧烈,为减慢反应速率,可以将水换成饱和食盐水,可以利用分液漏斗的活塞调节滴加饱和食盐水的速率,以减慢化学反应速率,
故答案为:控制分液漏斗的活塞,使液体缓慢滴下;
(3)a.酸性KMnO4溶液能氧化硫化氢,也能氧化乙炔为二氧化碳,故a错误;
b.四氯化碳不吸收硫化氢,氢氧化钠与乙炔不反应,故b错误;
c.氢氧化钠和硫化氢反应生成硫化钠和水,氢氧化钠和乙炔不反应,故c正确;
故答案为:c;
(4)CH2=CH-C≡C-CH=CH2的分子式为C6H6,不饱和度为4,不易发生加成反应,说明不含有典型的双键、三键,所以结构简式为;
故答案为:;
(5)乙炔生成聚乙炔:nC2H2-[-CH=CH-]n-,聚乙炔中碳碳单键、碳碳双键交替出现,所以能导电;
故答案为:能;
(6)乙炔在不同的催化条件下加氢可得到乙烯、乙烷,而C2H4为乙烯,C2H6为乙烷,与乙烯、乙烷的结构都不相似,不属于同系物,CH2=CHCH3与乙烯结构相似,在分子组成上相差1个CH2,属于同系物,
故选d.
如图是某课外小组制取乙炔并测定乙炔的某些性质的实验.
(1)写出实验室制取乙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2)实验室制取乙炔时,分液漏斗中的液体a通常是______.
(3)CuSO4溶液的作用是______.
(4)装置D中的现象是:______.
(5)乙炔点燃之前必须进行的操作是______.
正确答案
CaC2+2H2O→Ca(OH)2+C2H2↑
饱和食盐水
吸收杂质气体硫化氢、磷化氢等
酸性KMnO4溶液褪色
验纯
解析
解:(1)实验室制备乙炔利用碳化钙和水反应生成乙炔和氢氧化钙,反应为CaC2+2H2O→Ca(OH)2+C2H2↑,
故答案为:CaC2+2H2O→Ca(OH)2+C2H2↑;
(2)电石与水反应速率太快,通常利用饱和食盐水代替水以减慢化学反应速率,
故答案为:饱和食盐水;
(3)此反应中会产生杂质气体,硫化氢、磷化氢,会对乙炔性质实验造成干扰,利用硫酸铜溶液吸收硫化氢、磷化氢气体,以避免干扰,
故答案为:吸收杂质气体硫化氢、磷化氢等;
(4)乙炔含有碳碳三键,能与高锰酸钾溶液反应C2H2+2KMnO4+3H2SO4=K2SO4+2MnSO4+2CO2+4H2O,使其褪色,
故答案为:酸性KMnO4溶液褪色;
(5)可燃性的气体与空气混合,点燃易发生爆炸,所以需在点燃前验纯,
故答案为:验纯.
为探究乙炔与溴的加成反应,甲同学设计并进行了如下实验:先取一定量工业用电石与水反应,将生成的气体通入溴水中,发现溶液褪色,即证明乙炔与溴水发生了加成反应.乙同学发现在甲同学的实验中,褪色后的溶液里有少许淡黄色浑浊,推测在制得的乙炔中还可能含有少量还原性的杂质气体,由此他提出必须先除去之,再与溴水反应.
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甲同学实验中两个主要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2)甲同学设计的实验______(填能或不能)验证乙炔与溴发生加成反应,其理由是______.
(a)使溴水褪色的反应,未必是加成反应
(b)使溴水褪色的反应,就是加成反应
(c)使溴水褪色的物质,未必是乙炔
(d)使溴水褪色的物质,就是乙炔
(3)乙同学推测此乙炔中必定含有的一种杂质气体是______,它与溴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在验证过程中必须全部除去.
(4)请你选用下列四个装置(可重复使用)来实现乙同学的实验方案,将它们的编号填入括号,并写出装置内所放的化学药品.
(______)→(b)→(______)→(d)(硫酸铜)______ (溴水)
(5)为验证这一反应是加成而不是取代,丙同学提出可用pH试纸来测试反应后溶液的酸性,理由是______.
正确答案
解:(1)碳化钙能与水反应生成乙炔和水,反应方程式为CaC2+2H2O→Ca(OH)2+C2H2↑,乙炔具有不饱和键,能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而使溴水褪色,反应方程式为CH≡CH+2Br2→CHBr2-CHBr2,
故答案为:CaC2+2H2O→Ca(OH)2+C2H2↑;CH≡CH+2Br2→CHBr2-CHBr2;
(2)生成的乙炔中混有硫化氢气体,可与溴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使溴水褪色,故答案为:不能;ac;
(3)电石中含有硫化物,与水反应生成硫化氢气体,硫化氢气体具有还原性,能与溴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硫和溴化氢,反应方程式为Br2+H2S═S↓+2HBr,
故答案为:H2S;Br2+H2S═S↓+2HBr;
(4)实现乙同学的方案应用硫酸铜溶液除去硫化氢并检验是否完全除尽,之后再用溴水检验是否生成乙炔,
故答案为:
(5)为验证这一反应是加成而不是取代,丙同学提出可用pH试纸来测试反应后溶液的酸性,如若发生取代反应,必定生成HBr,溶液酸性将会明显增强,故可用pH试纸验证;
故答案为:如若发生取代反应,必定生成HBr,溶液酸性将会明显增强,故可用pH试纸验证;
解析
解:(1)碳化钙能与水反应生成乙炔和水,反应方程式为CaC2+2H2O→Ca(OH)2+C2H2↑,乙炔具有不饱和键,能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而使溴水褪色,反应方程式为CH≡CH+2Br2→CHBr2-CHBr2,
故答案为:CaC2+2H2O→Ca(OH)2+C2H2↑;CH≡CH+2Br2→CHBr2-CHBr2;
(2)生成的乙炔中混有硫化氢气体,可与溴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使溴水褪色,故答案为:不能;ac;
(3)电石中含有硫化物,与水反应生成硫化氢气体,硫化氢气体具有还原性,能与溴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硫和溴化氢,反应方程式为Br2+H2S═S↓+2HBr,
故答案为:H2S;Br2+H2S═S↓+2HBr;
(4)实现乙同学的方案应用硫酸铜溶液除去硫化氢并检验是否完全除尽,之后再用溴水检验是否生成乙炔,
故答案为:
(5)为验证这一反应是加成而不是取代,丙同学提出可用pH试纸来测试反应后溶液的酸性,如若发生取代反应,必定生成HBr,溶液酸性将会明显增强,故可用pH试纸验证;
故答案为:如若发生取代反应,必定生成HBr,溶液酸性将会明显增强,故可用pH试纸验证;
某化学兴趣小组欲选用下列装置和药品制取纯净乙炔并进行有关乙炔性质的探究,试回答下列问题.
I.(1)A中制取乙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
(2)制乙炔时,旋开分液漏斗活塞,使水缓慢滴下的原因是______;
(3)用电石制的乙炔中常含有H2S、PH3等杂质,除去杂质应选用______ (填序号,下同)装置,气体应从______进;干燥乙炔最好选用______装置.(提示:PH3与CuSO4反应可生成Cu3P沉淀)
Ⅱ.为了探究乙炔与HBr发生加成反应后的有关产物,进行以下实验:
纯净乙炔气混合液
有机混合物Ⅰ
混合液
有机混合物Ⅱ
(1)操作b的名称是______;
(2)有机混合物I可能含有的物质是______(写结构简式).
(3)最后得到的有机混合物Ⅱ中含两种有机物,其中一种是饱和一元醛,其结构简式为______.
正确答案
解:Ⅰ(1)制取乙炔使用电石(碳化钙)和水反应生产乙炔和氢氧化钙:CaC2+2H2O→C2H2↑+Ca(OH)2,故答案为:CaC2+2H2O→C2H2↑+Ca(OH)2;
(2)由于CaC2与H2O反应剧烈,产生C2H2的速率很快,故应控制H2O的滴速来达到控制反应速率,防止产生的泡沫进入导气管,
故答案为:控制反应速率,使产生的气流稳定,避免产生的泡沫进入导管.
(3)H2S、PH3等杂质均能被CuSO4溶液吸收,硫化氢和硫酸铜反应生成CuS沉淀,PH3易溶于水.根据“长进短出”的原则,气体应从C装置中的d导入.碱石灰是NaOH、CaO的混合物,其干燥效率优于CaCl2,故用D装置干燥C2H2,
故答案为:C;d;D;
Ⅱ(1)乙炔与溴化氢加成产物是溴代烃,溴代烃不溶于水可以通过分馏或蒸馏;
故答案为:蒸馏或分馏;
(2)CH≡CH与HBr发生加成反应时,若CH≡CH中断裂一个键,则与HBr加成可得CH2═CHBr,CH2═CHBr能继续与HBr加成得到CH3-CHBr2、BrCH2-CH2Br.
故答案为:CH2═CHBr、CH3-CHBr2、CH2Br-CH2Br.
(3)含有2个碳的饱和一元醛只能是乙醛,结构简式为:CH3CHO.
故答案为:CH3CHO.
解析
解:Ⅰ(1)制取乙炔使用电石(碳化钙)和水反应生产乙炔和氢氧化钙:CaC2+2H2O→C2H2↑+Ca(OH)2,故答案为:CaC2+2H2O→C2H2↑+Ca(OH)2;
(2)由于CaC2与H2O反应剧烈,产生C2H2的速率很快,故应控制H2O的滴速来达到控制反应速率,防止产生的泡沫进入导气管,
故答案为:控制反应速率,使产生的气流稳定,避免产生的泡沫进入导管.
(3)H2S、PH3等杂质均能被CuSO4溶液吸收,硫化氢和硫酸铜反应生成CuS沉淀,PH3易溶于水.根据“长进短出”的原则,气体应从C装置中的d导入.碱石灰是NaOH、CaO的混合物,其干燥效率优于CaCl2,故用D装置干燥C2H2,
故答案为:C;d;D;
Ⅱ(1)乙炔与溴化氢加成产物是溴代烃,溴代烃不溶于水可以通过分馏或蒸馏;
故答案为:蒸馏或分馏;
(2)CH≡CH与HBr发生加成反应时,若CH≡CH中断裂一个键,则与HBr加成可得CH2═CHBr,CH2═CHBr能继续与HBr加成得到CH3-CHBr2、BrCH2-CH2Br.
故答案为:CH2═CHBr、CH3-CHBr2、CH2Br-CH2Br.
(3)含有2个碳的饱和一元醛只能是乙醛,结构简式为:CH3CHO.
故答案为:CH3CHO.
大多金属碳化物能与水剧烈反应,生成相应氢氧化物和气态烃,如:Na4C+4H2O→4NaOH+CH4↑, MgC2+2H2O→Mg(OH)2+C2H2↑
现有CaC2与某常见金属碳化物A的混合物,与足量盐酸反应,得一澄清溶液,并有大量气体产生,将气体通过碱石灰干燥除杂后,测其体积为V1,将所得气体充分燃烧,生成的CO2的体积为V2,相同条件下,V1:V2=5:7:向澄清溶液中逐渐加入足量Na2CO3溶液后,再继续加入NaOH溶液,沉淀物质的量变化如下图所示,试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A中的金属元素是短周期元素,则该元素是:(写元素符号),写出CaC2与浓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根据Vl:V2=5:7,可算出混合烃中平均每Imol烃分子含有____mol C,由此可知气态混合烃中含有乙炔和 ,
(3)A的化学式为 ;
(4)原混合物中CaC2的物质的量为mol, A的质量为 g。
正确答案
略
(12分)为探究乙炔与溴的加成反应,甲同学设计并进行了如下实验:先取一定量工业用电石与水反应,将生成的气体通入溴水中,发现溶液褪色,即证明乙炔与溴水发生了加成反应。
乙同学发现在甲同学的实验中,褪色后的溶液里有少许淡黄色浑浊,推测在制得的乙炔中还可能含有少量还原性的杂质气体,由此他提出必须先除去之,再与溴水反应。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甲同学实验中两个主要的化学方程式1
2 。
(2)为了减缓电石与水的反应速率,实验时常用 代替水。
(3)乙同学推测此乙炔中含有杂质气体H2S,实验时,常用硫酸铜溶液除去该杂质气体,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 。
(4)乙炔是重要的化工材料,常见的塑料聚氯乙烯()就是以乙炔为原材料制得的。写出以乙炔和HCl为原料制聚氯乙烯的化学方程式。
(1) ,(2)
正确答案
略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