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共17分)读下图,完成下列要求:

(1)图中①地区是我国的________沙漠,该地区荒漠化的自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4分)

(2)图中②地区荒漠化的人为原因是                                  ___  。(3分)

(3)图中③地区(即水土流失严重地区)是我国的_________(省级行政区名),当地资源开发的有利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目前该区本资源输出的主要运输方式是________      _。(5分)

(4)图中④河流名称是_______,开发该河流能产生哪些效益?_______________(至少2个)我国水能资源极为丰富,应大力加以开发与利用。水能作为能源与煤炭对比,最突出的优点有哪些? _____________         __ 。(5分)

正确答案

(共17分)

(1)  塔克拉玛干    (1分); 深居内陆,气候干旱,地表水缺少,土质疏松,大风多,植被稀少 (任答3点给3分)

(2)过度农垦,过度放牧,过度樵采,工矿交通建设(任答3点给3分)

(3) 山西 (1分); 煤炭资源丰富;开采条件好市场广阔;位置适中,交通比较便利 (答对3点3分)铁路运输(1分)

(4) 长江 (1分);防洪、发电、灌溉、航运、养殖、旅游(任答2点给2分);清洁;可再生 (2点给2分)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1)图中①地区荒漠化的自然原因是               人为原因是             。

图中①地区绿洲退化严重,对这一现象形成的原因,下列推测成立的是 (   )

E.水资源污染严重

(2)图中②地区荒漠化的人为原因是                 

合理利用该处土地资施是:                                                  

(3)导致土地退化的不合理的人类活动主要有哪些?

正确答案

(1)气候干旱,风化和风蚀作用强烈(1分) ;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1分) ;ABCD(2分)

(2)过度放牧、过度开垦(2分);制定合理的载畜量,防止过度放牧;退耕还林还草,植树造林;生态措施和工程措施相结合。(答对其中3点给3分)

(3)过度樵采、过度放牧、过度开垦;不合理利用水资源等(答对其中3点给3分)

本题考查我国的生态环境问题。(1)图示①位于塔里木盆地,故荒漠化的主要自然原因从地理位置和气候等方面分析;人为原因主要从人类活动破坏植被和过度用水等方面分析。水资源的污染与绿洲退化没有直接联系。(2)图示②位于内蒙古高原,该地区主要是由于草原牧区的过度放牧、过度开垦导致的草原退化。故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的主要措施的合理放牧,退耕还草等。(3)导致土地退化的主要人类活动从破坏植被和过度用水导致生态退化分析。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4分)

一般而言,单位土地面积上植物的叶片总面积越大,生长速度和蒸腾量越大。下图所示区域50多年来,年年植树,但因成活率低,目前森林覆盖率不到1%。

(1)根据干湿地区的划分,图示区域属于             区。

(2)在该区域进行生态建设,如果有①植树造林、②种草、③自然恢复三种措施,你倾向于哪一种?请说明理由。

正确答案

⑴干旱、半干旱地区 

⑵选①  选②或③ 理由:该区域自然植被为草原和荒漠 森林生态耗水量远大于草原(森林单位土地面积上的叶片总面积与生长速度大于草本植物),过量植树,会加重区域旱情 种草或自然恢复,较植树造林更符合自然规律,且投入较少

试题分析:

(1)由图中降水量可以判断,低于400毫米,属于干旱、半干旱地区

(2)选①、选②或③并结合所选措施讲述理由。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要求学生熟练掌握我国的干旱、半干旱地区的判断及该区域进行生态建设的措施。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图为一幅名为“颁奖会”的漫画。

材料二 循环经济是指将生产所需的资源通过回收、再生等方法再次获得使用价值,实现循环利用,减少废弃物排放的经济生产模式。材料三下图为经济与环境关系模式图。

(1)材料一揭示了什么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图为某工业园中的生产链示意图,请根据材料二中循环经济的概念分析该生产链的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析材料三所示模式是否合理并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公众参与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你在日常生活中打算采取哪些有益于可持续发展的行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漫画中的三家企业均会对环境造成严重破坏,说明某些地区为了获取高额利润而忽视了对环境的保护, 造成了严重的大气污染、水污染。

(2)减少资源消耗,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污染物的排放,避免“先污染后治理”,促进经济、社会和生态的协调发展。

(3)合理   该模式具有良好的综合效益,可以提高环境质量,使社会经济产品的数量增大、质量提高;提高人类生活水平,实现生态、经济和社会三者之间的协调发展。

(4)坐公交车:使用再生纸;垃圾分类回收;少用一次性用品;提倡重复利用;节约用水用电等。(答案不唯一 3点即可)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萍乡工业以1898年安源煤矿的开办为标志,属我国最老的工矿城市之一。读下图与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1:萍乡附近地区地图。

材料2:被誉为“江南煤都”的萍乡,已探明煤炭资源可开采量为4.01亿吨,经过100多年大规模机械化开采后,现已累计开采原煤2.8亿吨,剩余可开采储量中近四成为劣质煤,且基本处于地层深部。

材料3:多年来,萍乡主要工业产品都是利用当地资源发展起来的原煤、焦炭、水泥、陶瓷、玻璃、钢铁等。

材料4:资源型城市发展机制和发展轨迹示意图。

(1)乙图中E河的大致流向为________。

(2)该市早期发展煤炭工业的最主要阻力是________。

(3)近年来,该市煤炭工业的发展呈现下滑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

(4)请列举该市在发展煤炭工业中会出现哪些环境问题。

(5)该市为促进经济转型拟建一高新技术开发区,请在乙图中A、B、C、D四处选一合适位置并简述理由。

正确答案

(1)自北向南 (1分)

(2)交通不便 (1分)

(3)资源枯竭 (1分)

(4)①煤矸石、粉尘等固体废弃物污染;②煤炭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硫进入大气后造成酸雨危害;③地下水位下降;④地面沉降;⑤水土流失;⑥诱发泥石流等地质灾害;⑦导致荒漠化。(答对其中3点给3分)

(5)C (1分);处在垂直于主导风向的郊外和河流的上游,附近有公园,环境优美。(3分)

本题考查区域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1)结合该地区的地势分布判断河流流向。(2)该地区的早期煤矿兴办的时区为1898年,当地煤炭资源丰富,故限制煤炭工业发展的主要阻力主要考虑交通。(3)材料3反映近年来,该市的煤炭资源减少。(4)煤炭工业发展的环境问题主要从大气污染、水污染、侵占土地、导致地面下沉等方面分析。(5)影响高新技术工业发展的主导因素为交通和环境,图示C靠近公园和铁路。且位于与季风风向相垂直的郊外。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28分)巴西是拉丁美洲面积最大的国家,北部的亚马孙平原有世界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但能源矿产不多。根据巴西及周边区域图(下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5)题

(1)巴西铁矿储量大、质地优良,是我国重要的铁矿供应国。从巴西把铁矿运至中国,最适宜的运输方式是______,此种运输方式的特点是__                  _。(6分)

(2)巴西的首都原在里约热内卢,1956年巴西决定将首都迁至中部高原上的巴西利亚。巴西利亚四季如春,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2分)

(3)分析亚马孙平原热带雨林面积世界最大的自然原因。(6分)

(4)据报道,近年来亚马孙平原所在区域非法牧场扩张对生态环境产生负面影响。你认为主要有哪些负面影响?(6分)

(5)巴西盛产甘蔗,产量居世界首位。2012年4月至2013年3月,巴西甘蔗产量达5.6亿吨,其中一半以上用于生产乙醇,是世界第二大乙醇生产国,该国近半数汽车使用乙醇汽油。分析巴西种植甘蔗的有利气候条件与大量生产乙醇的主要原因。(8分)

正确答案

(1)海运(2分);运量大、运费低、速度慢(4分)

(2)地处热带,海拨高(2分)

(3)亚马孙平原位于赤道附近,全年受赤道低压控制,盛行上升气流,高温多雨(4分);平原面积广阔;西高东低,受东面(巴西)暖流影响较大。(4分)

(4)热带雨林被大面积砍伐,生物多样性减少;全球温室气体浓度上升,气候变暖加剧;水土流失,河流泥沙增加等。(6分)

(5)地处热带,光热充足(2分,答案合理可给分)

原料丰富;石油资源短缺;市场需求量大(6分)

试题分析:

(1)巴西和中国隔海洋,铁矿运输无时间要求,海洋运输量大,运费低,最适宜的运输方式为海运;海洋运输特点:运输量、运费低但速度慢。

(2)用逆向思维,通过读图可知:巴西利亚属于热带,热带的城市四季如春,只有海拔高。

(3)主要从三个方面来分析:①大气环流:气压带和风带;②地形:平原平坦开阔;③洋流:暖流增温增湿。

(4)考察森林的生态环境效应:分值为6分,答3点就可以。从生物的多样性;气候你变暖和水土流失入手即可。

(5)影响农业布局中的自然因素中的气候因素:甘蔗是热带和亚热带的经济作物,生长需要充足的光照、热量和降雨。第二问考查影响工业布局的因素:从原料、市场、交通、劳动力和政策等方面分析即可。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2008年9月23日宁夏各界人士在银川举行盛大集会,庆祝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五十周年。结合宁夏部分地区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4分)

(1)图中Q、R两地的荒漠化类型分别为                  。(4分)

(2)分析两地荒漠化出现差异的原因。(6分)

(3)贺兰山是我国西北地区的一条重要的地理界线,试举两例。(4分)

正确答案

(1)由图中信息可以判断,Q、R两地的荒漠化类型分别为土地盐渍化和土地荒漠化。

(2)两地荒漠化出现差异的原因:Q地地处宁夏平原,西侧的贺兰山地阻挡了西北方向的寒流风沙;农业生产中由于大水漫灌和干旱的气候特征导致了土地次生盐渍化的发生。由于没有山脉的阻挡,R地能够受到西北风沙的影响,因而土地沙漠化现象严重。

(3)贺兰山是我国西北地区的一条重要的地理界线,是温带荒漠与温带荒漠草原的分界线;是我国内流区与外流区的分界线;是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干旱地区与半干旱地区的分界线;2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宁夏回族自治区和内蒙古自治区的分界线。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10分)

(1)A地区沙漠化的原因是?(4分)

(2)近年来A周边地区沙尘暴频繁出现,对此应采取哪些治理措施?(2分)

(3)B地区酸雨现象严重,其原因是_______,治理措施是__________。(4分)

正确答案

(1)A地在我国的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荒漠化的原因包括自然原因:气候干旱是基本条件,大风频繁是动力条件,地表物质疏松,植被覆盖率低,缺乏植被保护是物质基础。人为原因是:人类不合理的生产活动:过度樵采、过度放牧、过度开垦、水资源利用不当。

(2)沙尘暴防治的措施:加强环境的保护,把环境的保护提到法制的高度来;恢复植被:退耕还草,植树种草等。

(3)B地区工业发达,有色金属的冶炼,排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硫等气体,容易形成酸雨。

酸雨治理措施:根据酸雨形成原因,应减少二氧化硫排放,可以变废气再利用,二氧化硫回收利用制成硫酸。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资源利用不合理会造成严重的生态问题。读下面生态问题联系图,完成下列要求:(14分)

(1)将下列备选答案的代号(字母)填入图中空格,完成联系图。(6分)

(2)图示国家多为______________国家,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3)依据联系图,结合中国图,回答下列地区的突出环境问题:

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依据联系图,简述解决甲地区生态环境问题的具体措施。(不少于三点)(3分)

正确答案

(1)每填对1空得1分,计6分。如下图。

(2)发展中国家  人口增长速度过快为发展中国家的共同特点  (每点1分,共2分)

(3)风沙侵蚀(荒漠化、土地沙化、草原退化)  水旱灾害频繁(破坏水产资源)   水土流失加剧(3分)

(4)控制人口增长;退耕还林还草;规定草场合理载畜量;加强草场建设;(3分)

(1)根据图示:人口增长导致扩大耕地。导致开垦草场,牧业缩小;导致毁林开荒、破坏植被。围湖造田造成破坏水利及水产资源,水旱灾害日益频繁。

(2)本题考查世界不同国家的人口问题。根据人口增长速度过快为发展中国家的共同特点,所以图示为发展中国家。

(3)本题考查中国生态问题的分布。根据图示:甲为内蒙古高原,开垦草地导致的生态问题是风沙侵蚀;乙为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围湖造田造成水旱灾害频繁;丙为南方低山丘陵地区,植被破坏导致水土流失加剧。

(4)本题考查协调人地关系的措施。该地区应控制人口增长;退耕还林还草;规定草场合理载畜量;加强草场建设。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10分)人口、资源、环境等要素与一个国家发展息息相关。确保国家的资源安全,倡导发展低碳经济和低碳生活是各国的共识。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 从材料一分析我国与世界十个人口大国相比,在资源环境要素中最具优势的是    。材料二中资源环境安全系数最高的国家是    ,资源环境安全系数最低的国家是    。(3分) 

(2) 资源环境安全系数≥10的国家,从资源环境要素看,有哪些共同特点?(3分)

(3)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自然资源的现实基础明显脆弱。为确保未来国家的资源安全,应采取的举措有哪些?(4分)

正确答案

(1)能源矿产 俄罗斯 日本(每空各1分)

(2)人均耕地面积大,水资源、森林资源和矿产资源都很丰富,环境良好。(3分)

(3)控制人口增长,加大科技投入,切实保护耕地、合理利用水资源和森林资源等。(4分)

试题分析:

(1)读表格和图中数据可知:我国在资源环境要素中最具优势的是能源矿产;资源环境安全系数最高的国家是俄罗斯;资源环境安全系数最低的国家是日本。

(2)资源环境安全系数≥10的国家是俄罗斯、美国和巴西,联系它们的资源状况可知其共同点:人均耕地面积大,水资源、森林资源和矿产资源都很丰富,环境良好。

(3)我国是人口大国,人均资源的占有更低,资源环境的安全系数低,所以应采取的措施应从控制人口,加大科技投入,合理利用和保护资源角度去分析。

百度题库 > 高考 > 地理 > 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0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