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济秩序呼唤诚信伦理
- 共7032题
开学初,小源到建设银行营业网点兑换了此前在网上预约的中国高铁纪念币。这枚纪念币由中国人民银行发行,面额10元,每人限兑20枚,且需要提前预约。小源打算与班上同学分享自己的喜悦。他可以向大家这样介绍
①纪念币面额和实际购买力都是由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
②纪念币可以直接购买商品,也具有支付手段等货币职能
③纪念币发行量有限,具有一定的收藏价值和升值空间
④纪念币不能与同面额人民币等值流通,必须在规定时间地点使用
正确答案
解析
①错误,国家无权规定纪念币的实际购买力;④错误,纪念币与同面额人民币等值流通,在任何时间地点都可使用;由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纪念币属于法定货币,可以直接购买商品,也具有支付手段等货币职能,因其发行量有限,具有一定的收藏价值和升值空间,故②③正确。
知识点
(18分)某校高一(2)班学生针对用工荒、就业难、电荒等热门问题,进行了研究型学习,下面是他们搜集的资料,请你一同参与探讨。
话题一“用工荒”主要表现在企业招工难、用工成本大幅上升。由于农村劳动力供给总量减少、供给结构中第二代农民工比重增加、作用于劳动力转移的比较利益所形成的流出地“推力”和流入地“拉力”弱化。
(1)有人认为劳动力成本上升对中小企业来说是一把“双刃剑”。请你运用经济生活有关知识评析该观点的合理性。(4分)
话题二某省就“创业带动就业”方面指出,“通过一系列的优惠政策促进、增强劳动者的创业意识,鼓励更多的劳动者通过自主创业实现就业。”通过制定鼓励投资农业、农村的优惠政策,推动农民自主创业,引导各种资源要素流向农业、农村,大力推进农业的现代化建设和农村企业的发展。同时通过对返乡农民工开展科技培训,使他们学习各种技能,尽快实现再就业。
(2)请你结合该省解决农民就业的措施,为推进农民工就业,提出自己的建议。(8分)
话题三煤炭价格上涨过高,电力企业亏损不愿发电,且所谓煤炭价格上涨过高,也不是经济过热导致对煤炭需求过旺,而是国际上能源价格提高推动国内煤炭价格的提高。现在电力改革仍不合理,电力企业还希望国家干预,用计划价格供给煤炭。煤炭价格上涨,电力改革又相对滞后,这些因素促使电力企业消极怠工,出现电荒现象,进而影响到人们的正常生活和许多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3)依据材料,谈谈我们应该采取哪些措施解决电荒问题。(6分)
正确答案
(1)劳动力成本上升有利于企业主动调整结构,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升产品附加值;(2分)劳动力成本过快增长直接导致企业收益下降,又会削弱企业竟争力,甚至面临倒闭破产。(2分)
(2)①要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和现代农业,促进农民在当地就业。(2分)②要帮助农民工转变就业观念,树立多种方式就业观,鼓励返乡农民工开展自主创业。(2分)③要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农民科学文化和技术水平。(2分)④要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努力改善农民工就业和自主创业的环境。(2分)
(3)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进一步推动资源价格体制改革,理顺价格机制;(3分)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把立足国内开发与加强国际合作结合起来,充分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不断增强经济社会发展的能源资源保障能力。(3分)
略
一段时间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呈现良好态势的同时,部分行业出现了投资过热的现象。针对存在的矛盾和问题,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宏观调控。
运用所学经济生活知识回答: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为什么要加强宏观调控?(10分)
正确答案
①市场的调节作用并不是万能的。
②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存在着固有的弱点和缺陷(或市场调节具有自发性、盲目性和滞后性)。
③只有加强宏观调控,才能保证市场经济健康有序地发展(或才能把“有形的手”与“无形的手”结合起来。促进市场经济的发展)。
略
材料一:
材料二:
为了促进科技进步,激发企业的创新积极性,国家出台“研发费加计扣除政策”,即企业研发投入,可以减免税收。2008年,仅上海就有千余企业享受到减免税30多亿元,而“少交”的这笔税收,又能被用于新一轮的研发。就这样,研发、免税、再研发,形成了良性循环。
(1)材料一的两个图表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两图所示现象之间有何联系?(4分)
(2)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常识有关知识对材料二呈示的国家鼓励企业研发投入政策的正确性加以分析说明。(10分)
正确答案
(1)图表一反映了发达国家科技发展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大大高于中国;图表二反映了世界500强企业的研发投入大大高于中国500强企业。(2分)这反映了研发投入与科技发展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呈正相关关系。(2分)
(2)①国家鼓励企业研发投入政策,是符合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必须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正确措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必须把经济发展建立在科技进步基础上,提高科技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率。(4分)②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国家鼓励企业研发投入政策,有利于促进科技进步,从而发挥科技对经济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4分)③国家鼓励企业研发投入政策,对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和建设创新型国家具有重大意义。自主创新是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的关键,增加研发投入,才能提高自主创新水平。(2分)
略
材料一:如今,网络与经济的关联度越来越高。国家工商、物价、卫生、农林等部门通过网络与遍布全国各地的检测点相联,及时掌握信息,对大宗物资储备、工农业产品价格波动、疾病防治等实施监控。众多企业通过网络在国内外建立了技术研发、市场调查、产品销售和售后服务体系。2012年底,我国网民规模达5.64亿,网络购物、网络教育、网络服务、刷卡消费等已经走进百姓生活。
材料二:现在,常有手机用户收到一些以“老朋友”名义发来的短信,这些短信极易引诱收信人回复或回电,手机用户一旦回复或回电,一笔不小的话费就会被冠以“某某业务”的名义扣除。
请运用所学经济生活知识,回答:
(1)材料一表明,网络对我们的经济生活有什么积极意义?
(2)结合材料二,谈谈如何促进短信市场的健康发展。
正确答案
(1)政府利用网络能够更好地掌握经济社会发展的动态,以便对经济实施有效的宏观调控。企业通过网络可以更好地把握市场信息,优化资源配置,推动科学技术和经营管理的进步,提高生产效率和服务水平。消费者通过网络改变了消费方式,使生活消费更加便利和丰富多彩。(政府、企业、消费者三个角度中,答到任意一个角度给2分,本小题共4分)
(2)①国家要加强宏观调控,综合运用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严厉打击利用短信进行的违法犯罪、扰乱市场秩序的行为。②建立健全信用监督和失信惩戒制度。③电信运营企业要遵守职业道德,树立诚信意识,开展正当竞争。(答到其中一点给2分,本小题共4分)
试题分析:第一问,网络对我们的经济生活的积极意义,考查学生调动知识的能力。材料涉及到了三个不同的主体,国家、企业和网民(消费者),学生可从网络对这三方面的作用进行回答。第二问,面对手机欺诈短信或来电,如何制止这些不良行为的发生,促进市场的健康发展。可以从国家加强宏观调控,企业遵守职业道德,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等角度回答。
点评:第一问,网络对我们的经济生活的积极意义,是通过解读材料内容领会课本原理的题目,要求学生要全面解读材料,对知识要灵活迁移运用。考查学生调动知识的能力。第二问,如何促进市场的健康发展,要从国家、企业、消费者、治本之策等角度作答。这两问对学生的能力要求比较高,难度较大。
一段时间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呈现良好态势的同时,部分行业出现了投资过热的现象。针对存在的矛盾和问题,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宏观调控。
运用所学经济生活知识回答: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为什么要加强宏观调控?(10分)
正确答案
①市场的调节作用并不是万能的。
②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存在着固有的弱点和缺陷(或市场调节具有自发性、盲目性和滞后性)。
③只有加强宏观调控,才能保证市场经济健康有序地发展(或才能把“有形的手”与“无形的手”结合起来。促进市场经济的发展)。
略
(18分)“民以食为天”,食品安全关乎千家万户。某校高三学生进行以“关注食品安全”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获得以下资料:
材料一 2011年 5月24日,国家六大部委领导齐聚北京,直面食品安全问题。针对食品安全事件屡禁不止问题,强调要建立严格的责任追究制度,制定重点整治严厉打击的措施,既严格的落实食品生产经营者的主体责任,又严格落实地方政府和职能部门的监管执法责任,共同来保障食品消费安全。
(1)运用《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的知识,分析国家六大部委领导直面食品安全问题的哲学依据。(12分)
材料二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蓬勃发展,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但恶性食品安全事件的频发,表明市场秩序的混乱和诚信的缺失已经到了相当严重的地步。市场经济是竞争经济,也应该是法治和道德经济,只有把它们有机地统一起来,才能实现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2)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请谈谈你对“市场经济是竞争经济,也应该是法治和道德经济。”的认识(6分)
正确答案
(1)①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国家六大部委领导直面食品安全问题是基于屡禁不止的食品安全问题。(4分)
②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正确的意识对事物的发展具有推动作用。强调既要严格的落实食品生产经营者的主体责任,又要严格落实地方政府和职能部门的监管执法责任,共同保障食品消费安全体现了这一点。(4分)
③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发现问题食品安全问题立即采取措施严厉整顿表明认识来源于实践又服务于实践。(4分)
(2)①市场经济是竞争经济。商品生产经营者在利益杠杆的作用下,能够根据价格涨落反映的供求关系变化调整生产经营活动,从而推动科技和管理进步,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资源的有效利用。(2分)
②市场经济也应该是法治和道德经济。市场竞争中,市场调节的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等固有的弊端也会带来市场秩序的混乱,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需要法律、道德的规范和引导。(2分)
③良好的市场秩序要依赖市场规则来维护,形成以道德为支撑,以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是规范市场秩序的治本之策。(2分)
略
在1974—1975年的经济危机以后,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出现了失业与通货膨胀并存的“滞胀”局面,多年受冷落的新自由主义适应这一需要,在否定凯恩斯主义的声浪中占据了美英等国主流经济学地位。20世纪70年代,新自由主义思潮流入拉丁美洲,进入80年代后在拉美迅速流行。而目前,在拉美赞同新自由主义学说的政治家、经济学家已屈指可数,在各种场合都可以看到对新自由主义的批判。
(1)新自由主义的基本主张是什么?(6分)
(2)为什么新自由主义在拉美各种场合受到批判?这对我国经济实践有什么启示?(6分)
正确答案
(1)他们都坚持经济人假设、完全市场信息假设和完全竞争市场假设;(2分)都反对政府对经济的过多干预,主张政府作用最小化、市场自由化;(2分)都认为私有制是最有效率、最符合人性的永恒制度,是市场经济的唯一基础,反对社会主义和公有制,主张私有化。(2分)
(2)在新自由主义指导下拉美国家的改革,造成财富分配严重不均,对外资高度依赖,国际竞争与合作的能力严重弱化,社会矛盾加剧。(2分)我国政府应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加强国家宏观调控,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2分)实践行包容性增长,维护社会公平,遏制新自由主义的各种不利影响。(2分)
略
(26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A县曾经是重要的粮食产区,近年来,该县粮食生产发生了很大变化。
材料一 2004—2013年A县粮食生产状况及价格走势图
材料二 为了促进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A县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取得了明显成效。2008年以来,该县在周密市场调研的基础上,制定了多种优惠政策,积极推动农村土地合理流转,鼓励扶持种粮大户承包被村民抛荒的农田,实行规模化和机械化耕作;县农粮局和农技站等部门为粮农及时提供技术指导,帮助粮农解决实际问题;有关部门加强了对农业生产资料市场的治理整顿,依法打击哄抬农资价格的行为;创造良好发展环境,提供各种便利条件,吸引了多家农业种植公司和众多加工企业入驻,大批农民就近务工,增加了收入。
(1)概括材料一反映的经济现象。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经济生活知识,分析A县政府采取的措施对化解“粮价上涨”与“弃耕抛荒”的矛盾所起的作用。(14分)
(2)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当地政府是如何履行经济职能,促进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的?(12分)
正确答案
(1)2004年以来,A县粮食价格和农资价格呈上涨趋势,其中农资价格2008年后涨势趋缓;(3分)2004至2008年A县粮食生产收益率不断下降,土地撂荒率不断提高,2008年以来则相反。(3分)
种粮成本不断攀升,粮价上涨不足以抵消成本增加,种粮收益率低,是农民弃耕抛荒的重要原因;(2分)县政府鼓励扶持种粮大户承包荒田,实行规模化和机械化耕作,提高了规模效益,既降低生产成本也减少了土地撂荒;(2分)加强对农资市场治理整顿,有利于稳定农资价格,控制种粮成本,提高种粮收益;(2分)相关部门为粮农及时提供技术等各项服务,有利于提高粮食生产科技水平,提高种粮效益。(2分)
(2)进行经济调节,制定优惠政策,吸引公司和企业入驻;(3分)加强市场监管,对农资市场治理整顿,依法打击哄抬农资价格的行为;(3分)搞好社会管理,创造良好发展环境,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促进招商引资;(3分)提供公共服务,提供技术指导,帮助粮农解决实际问题,扩大就业。(3分)
试题分析:
(1)考生在概括信息时,一定要明确解题的步骤。首先是读表头,把握主旨;其次是读数,据了解具体内容;在读数据时要坚持纵向找规律,横向找差距的原则;本题涉及的图标比较多,因此在分析时要逐个进行说明,最后还要做出概括,总结彼此之间的关系。在回答后面一个问题时,要注意的是首先要明确县政府的做法是什么,然后说明有何作用。县政府的做法是鼓励扶持种粮大户承包荒田,实行规模化和机械化耕作、加强对农资市场治理整顿、相关部门为粮农及时提供技术等各项服务,然后结合材料说明具体的意义即可。
(2)本题的知识限定较小,只是要求考生分析是如何履行经济职能的。考生在回答时,可以结合材料围绕着政府经济职能的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描述材料中政府具体的措施即可。
发挥政府在农业科技投入中的主导作用,加大各级财政对农业科技的投入力度,确保农业科技投入增长速度高于财政经常性支出的增长速度;完善农业科技创新机制。打破部门、区域、学科界限,有效整合科技资源,建立协同创新机制,推动产学研、农科教紧密结合;加快培养农业科技人才,进一步完善农业科研人才激励机制、自主流动机制。
鼓励社会力量投入农业科技,引导农业龙头企业加大技术研发投入强度。同时加大农村实用科技金融政策支持力度,持续增加农村信贷投入,积极引导农民和社会资金投入“三农”科技创新中。
——《2012中央一号文件节选》
(1)在推动农业科技创新中,如何发挥“无形的手”的的作用?(6分)
(2)在推动农业科技创新中,如何发挥“有形的手”的的作用?(8分)
正确答案
(1)完善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大力发挥市场机制在推动农业科技创新中的作用。(3分)通过完善价格机制、供求机制、竞争机制,引导人才自主流动,吸引更多资源进入农业科技领域。(3分)
(2)综合运用经济、法律等手段,推动科技进步,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3分)积极发挥财政在促进资源合理配置中的作用。加大国家对农业科技的投入力度,确保农业科技投入增长速度高于财政经常性支出的增长速度。(3分)货币政策是宏观调控常用的经济手段,当前要持续增加农村信贷投入,实现农业增长。(2分)
试题分析:本题首先审读设问理解“无形的手”和“有形的手”分别是什么。结合课本知识可知“无形的手”是市场。“有形的手”是政府宏观调控。第(1)问发挥“无形的手”的作用也就是发挥市场的作用,就是完善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通过完善价格机制、供求机制、竞争机制发挥作用。第(2)问发挥“有形的手”的作用也就是发挥国家宏观调控的作用。综合运用经济、法律等手段利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推动农业科技创新。
点评:做主观题:第一步,审读设问,明确答题方向。依据设问,明确答题的知识范围和答题方向,可以通过设问中的关键词或者所涉及的主体进行定位。第二步,审读材料,提取有效信息。依据设问限定,审读材料,提取有效地材料信息。第三步,依据材料信息与设问限定,整合知识,组织答案。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