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内容
- 共1229题
A公司2009年的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如下所示:
资产负债表 2009年12月31日 单位:万元
资产 年末 年初 负债及股东权益 年末 年初
流动资产: 流动负债:
货币资金 10 7 短期借款 30 14
交易性金融资产 5 9 交易性金融负债 8 6
应收利息 0.2 0.1 应付票据 2 11
应收票据 6.8 26.9 应付账款 14 40
应收账款 80 60 应付职工薪酬 1 1
应收股利 20 12 应交税费 3 4
其他应收款 10 0 应付利息 5 4
存货 40 85 应付股利 10 5
其他流动资产 28 11 其他应付款 9 14
流动资产合计 200 211 其他流动负债 8 0
流动负债合计 90 99
非流动负债:
长期借款 105 69
非流动资产: 应付债券 80 48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5 15 长期应付款 40 15
持有至到期投资 10 0 预计负债 0 0
长期股权投资 100 100 递延所得税负债 0 0
长期应收款 0 0 其他非流动负债 0 0
固定资产 170 87 非流动负债合计 225 132
在建工程 12 8 负债合计 315 231
固定资产清理 0 0 股东权益:
无形资产 9 0 股本 30 30
长期待摊费用 4 6 资本公积 3 3
递延所得税资产 0 0 盈余公积 30 12
其他非流动资产 5 4 未分配利润 137 155
非流动资产合计 315 220 股东权益合计 200 200
资产总计 515 431 负债及股东权益总计 515 431
利润表 2009年 单位:万元
项目 本期金额 上期金额
一、营业收入 750 700
减:营业成本 640 585
营业税金及附加 27 25
销售费用 12 13
管理费用 8.23 10.3
财务费用 22.86 12.86
资产减值损失 0 5
加:公允价值变动收益 0 0
投资收益 1 0
二、营业利润 40.91 48.84
加:营业外收入 16.23 11.16
减:营业外支出 0 0
三、利润总额 57.14 60
减:所得税费用 17.14 18.00
四、净利润 40 42
(2)A公司2008年的相关指标如下表。表中各项指标是根据当年资产负债表中有关项目的年末数与利润表中有关项目的当期数计算的。
指标 2008年实际值
净经营资产净利率 15.70%
税后利息率 7.21%
净财务杠杆 62.45%
杠杆贡献率 5.30%
权益净利率 21%
(3)计算财务比率时假设:“货币资金”全部为金融资产;“应收票据”、“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不收取利息,“应收股利”全部是长期股权投资的;“应付票据”等短期应付项目不支付利息;“长期应付款”是由融资租赁引起的;“应付股利”全部是普通股的应付股利;“投资收益”均为经营资产的收益,财务费用全部为利息费用。
要求:
1.计算2009年的净经营资产、净金融负债和税后经营净利润;
正确答案
2009年权益净利率-2008年权益净利率=20%-21%=-1%
2008年权益净利率=15.70%+(15.70%-7.21%)×62.45%=21%
替代净经营资产净利率:12.79%+(12.79%-7.21%)×62.45%=16.27%
替代税后利息率:12.79%+(12.79%-6.73%)×62.45%=16.57%
替代净财务杠杆:12.79%+(12.79%-6.73%)×118.9%=20%
净经营资产净利率变动影响=16.27%-21%=-4.73%
税后利息率变动影响=16.57%-16.27%=0.3%
净财务杠杆变动影响=20%-16.57%=3.43%
结论:由于净经营资产净利率降低,使权益净利率下降4.73%;由于税后利息率下降,使权益净利率上升0.3%;由于净财务杠杆上升,使权益净利率上升3.43%。因此,可以判断是企业的基础盈利能力出现了问题。
解析
[提示] “应收股利”全部是长期股权投资的(意味着是经营资产,如果是短期权益投资形成的应收股利,则属于金融资产,权益类项目均属于经营项目,只有短期权益投资是一个例外,属于金融项目);“应付票据”等短期应付项目不支付利息(注意不能认为都是经营负债,其中的应付利息属于金融负债);“长期应付款”是由融资租赁引起的(意味着属于金融负债);“应付股利”全部是普通股的应付股利(意味着是经营负债,如果是优先股股利,则属于金融负债)。
发行人最近1期末持有金额较大的( )等财务性投资的,应分析其投资目的、对发行人资金安排的影响、投资期限、发行人对投资的监管方案、投资的可回收性及减值准备的计提是否充足。
A.交易性金融资产
B.短期国债
C.借与他人款项
D.委托理财
正确答案
A,C,D
解析
[解析] 发行人最近1期末持有金额较大的交易性金融资产、可供出售的金融资产、借与他人款项、委托理财等财务性投资的,应分析其投资目的、对发行人资金安排的影响、投资期限、发行人对投资的监管方案、投资的可回收性及减值准备的计提是否充足。
下列各项中,应确认投资收益的事项有( )。
A.交易性金融资产在资产负债表日的公允价值大于账面价值
B.交易性金融资产在持有期间获得现金股利
C.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在资产负债表日的公允价值大于账面价值的差额
D.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在持有期间按摊余成本和实际利率计算确认的利息收入
E.持有至到期投资在持有期间按摊余成本和实际利率计算确认的利息收入
正确答案
B,D,E
解析
[解析] 选项A,应计入公允价值变动损益;选项C,应计入资本公积。
A股份有限公司(本题下称A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不考虑增值税以外的其他相关税费。A公司2006年至2009年与投资有关的资料如下:
(1)2006年11月2日,A公司与B公司签订股权购买协议,购买B公司40%的股权。购买价款为3000万元(不考虑相关税费)。该股权购买协议于2006年11月20日分别经A公司临时股东大会和B公司董事会批准;股权过户手续于2007年1月1日办理完毕;A公司已将全部价款支付给B公司。2007年1月1日,B公司的可辨认净资产的账面价值总额为7650万元,公允价值为8100万元,取得投资时B公司的无形资产公允价值为900万元,账面价值为450万元,无形资产的预计剩余使用年限为10年,净残值为零,按照直线法摊销。此外2007年1月1日B公司其他各资产公允价值等于账面价值,双方采用的会计政策、会计期间相同。
(2)2007年3月20日,B公司宣告发放2006年度现金股利500万元,并于2007年4月20日实际发放。2007年度,B公司实现净利润600万元。
(3)2008年12月10日,B公司因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上升增加资本公积220万元(已扣除所得税的影响)。2008年度,B公司实现净利润900万元。
(4)2009年1月20日,A公司与D公司签订资产置换协议,以一幢房屋及部分库存商品换取D公司所持有E公司股权的40%(即A公司取得股权后将持有E公司股权的40%)。 A公司换出的房屋账面原价为2200万元,已计提折旧为300万元,已计提减值准备为100万元,公允价值为2000万元;换出的库存商品实际成本为200万元,未计提存货跌价准备,该部分库存商品的市场价格(不含增值税)和计税价格均为240万元。上述协议于2009年3月30日经A公司临时股东大会和D公司董事会批准,涉及的股权及资产的所有权变更手续于2009年4月1日完成。2009年4月1日,E公司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总额与账面价值均为5500万元,双方采用的会计政策、会计期间相同。2009年度,E公司实现净利润的情况如下:1月份实现净利润120万元;2月至3月份实现净利润220万元;4月至12月份实现净利润800万元。
(5)2009年8月29日,A公司与C公司签订协议,将其所持有B公司40%的股权全部转让给C公司。股权转让协议的有关条款如下:
①股权转让协议在经A公司和C公司股东大会批准后生效;
②股权转让的总价款为6300万元,协议生效日C公司支付股权转让总价款的60%,协议生效后2个月内支付股权转让总价款的30%,股权过户手续办理完成时支付其余10%的款项。
2009年9月30日,A公司和C公司分别召开股东大会并批准了上述股权转让协议。当日,A公司收到C公司支付的股权转让总价款的60%。2009年10月31日,A公司收到C公司支付的股权转让总价款的30%。截止2009年12月31日,上述股权转让的过户手续尚未办理完毕。
2009年度,B公司实现净利润的情况如下:1月至9月份实现净利润700万元;10月份实现净利润100万元;11月至12月份实现净利润220万元。除上述交易或事项外,B公司和E公司未发生导致其所有者权益变动的其他交易或事项。假定投资双方均未发生任何内部交易。
A公司因对B公司长期股权投资对2007年利润的影响金额为( )元。
A.480
B.462
C.240
D.222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析] (1)①2007年1月1日
借:长期股权投资――B公司(成本) 3000
贷:银行存款 3000
长期股权投资成本3000万元小于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的份额3240(8100×40%)万元的差额,需要调整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投资成本。
借:长期股权投资――B公司(成本) 240
贷:营业外收入 240
②2007年3月20日
借:应收股利――B公司 (500×40%)200
贷:长期股权投资――B公司(成本) 200
③2007年4月20日
借:银行存款 200
贷:应收股利――B公司 200
④2007年末
B公司按公允价值调整后的净利润=600-(900-450)/10=555(万元)
投资方应确认的投资收益=555×40%=222(万元)
借:长期股权投资――B公司(损益调整) 222
贷:投资收益 222
可见,对2007年利润的影响金额=240+222=462(万元)
(一)甲公司为上市公司,2008~2009年发生如下交易或事项:
(1) 2008年1月1日,甲公司从证券市场上购入乙公司于2007年1月1日发行的5年期债券,票面年利率为5%,每年1月5日支付上年度的利息,到期日为2012年1月1日,到期日一次归还本金和最后一次利息。甲公司购入债券的面值为1000万元,实际支付价款为1005.35万元,另支付相关费用10万元。甲公司购入后将其划分为持有至到期投资。购入债券的实际利率为6%。假定按年计提利息。2008年12月31日,该债券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为930万元。2009年1月2日,甲公司将该持有至到期投资重分类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其公允价值为925万元。2009年12月31日,该债券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为910万元(属于暂时性的公允价值变动)。
(2) 2008年10月10日,甲公司自证券市场购入丙公司发行的股票100万股,共支付价款860万元,其中包括交易费用4万元。购入时,丙公司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为每股0.16元。甲公司将购入的丙公司股票作为交易性金融资产核算。2008年12月2日,甲公司出售该交易性金融资产,收到价款960万元。
下列关于甲公司2008年度财务报表中有关项目的列示金额,正确的有( )。
A.持有的乙公司债券投资在资产负债表中列示的金额为973.27万元
B.持有的乙公司债券投资在资产负债表中列示的金额为930万元
C.因持有的乙公司债券投资影响利润表中利润总额的金额为57.92万元
D.因持有的乙公司债券投资影响利润表中利润总额的金额为-43.27万元
E.因持有的乙公司债券投资影响利润表中利润总额的金额为14.65万元
正确答案
B,E
解析
[解析] (1) 2008年1月1日持有至到期投资的账面价值=1005.35+10-50=965.35(万元)
借: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 1000
应收利息 (1000×5%)50
贷:银行存款 1015.35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 34.65
(2) 2008年12月31日应确认的投资收益=(1000-34.65)×6%=57.92(万元),应收利息=1000×5%=50(万元),应调整的“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的金额=57.92-50=7.92(万元)。2008年12月31日计提的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准备=(965.35+7.92)-930=43.27(万元)。
借:应收利息 50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 7.92
贷:投资收益 57.92
借:资产减值损失 [(965.35+7.92)-930]43.27
贷: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准备 43.27
债券投资在资产负债表中列示的金额=1000-34.65+7.92-43.27=930(万元),影响利润表中利润总额的金额=57.92-43.27=14.65(万元)。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