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离子反应
- 共16288题
(1)FeCl3与H2S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
(2)硫酸铝溶液与过量氨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
(3)为探究NH4HCO3和NaOH的反应,设计实验方案如下:含0.1mol NH4HCO3的溶液中加入0.1mol NaOH,反应完全后,滴加氯化钙稀溶液.若有沉淀,则NH4HCO3与NaOH的反应可能为______(写离子方程式).
正确答案
2Fe3++H2S═2Fe2++S↓+2H+
Al3++3NH3.H2O═Al(OH)3↓+3NH4+
HCO3-+OH-=CO32-+H2O
解析
解:(1)Fe3+具有氧化性,能够氧化硫离子,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3++H2S═2Fe2++S↓+2H+,
故答案为:2Fe3++H2S═2Fe2++S↓+2H+;
(2)硫酸铝溶液与氨水反应可生成氢氧化铝沉淀和硫酸铵,氢氧化铝不能溶于弱碱,则该反应方程式为:Al2(SO4)3+3NH3.H2O═2Al(OH)3↓+3(NH4)2SO4,其离子反应为:Al3++3NH3.H2O═Al(OH)3↓+3NH4+,
故答案为:Al3++3NH3.H2O═Al(OH)3↓+3NH4+;
(3)含0.1mol NH4HCO3的溶液中加入0.1mol NaOH,反应完全后,滴加氯化钙稀溶液,若有沉淀生成,则说明碳酸氢根离子与氢氧根离子反应生成碳酸根离子,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CO3-+OH-=CO32-+H2O,
故答案为:HCO3-+OH-=CO32-+H2O.
下列离子方程式表达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熔融氯化钠中没有水分子,只有钠离子和氯离子,则电解熔融的氯化钠生成钠和氯气,故A错误;
B、氧化铝是两性氧化物,可以和强碱反应得到对应的盐和水,故B正确;
C、二氧化氮是酸性氧化物并具有氧化性和还原性,稀氢氧化钠溶液和二氧化氮反应的产物有硝酸钠、亚硝酸钠及水,离子方程式中电荷不守恒,故C错误;
D、水垢中的碳酸钙是难溶物,不能拆成离子形式,应用分子式,故D错误.
故选B.
(1)将AgNO3溶液分别与HCl、NaCl、KCl溶液混合,均有______产生,它们的离子反应方程式______.
(2)锌粒投入稀硫酸中,溶液里______离子的量减少,______离子的量增加,______离子的量没有变化.
正确答案
白色沉淀
Ag++Cl-═AgCl↓
H+
Zn2+
SO42-
解析
解:(1))将AgNO3溶液分别与HCl、NaCl、KCl溶液混合后,银离子和氯离子反应会生成氯化银白色沉淀,实质是:Ag++Cl-═AgCl↓,故答案为:白色沉淀;Ag++Cl-═AgCl↓;
(2)金属锌和硫酸的反应实质为:Zn+2H+=Zn2++H2↑,所以氢离子的量减少,锌离子的量增加,硫酸根离子没有参与反应,其量没有变化,故答案为:H+;Zn2+;SO42-.
试写出工业上海水提溴、实验室中海带提碘过程中所发生的主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根据上述事实,关于Cl2、Br2、I2、H202、SO2五种物质的氧化性相对强弱,你可以明确得出的结论有哪些?推测下列过程的结果,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将氯气通入溴化钠溶液中;
(2)将氯气通入氟化钠溶液中;
(3)将氯气通入碘化钠溶液中;
(4)将碘加入溴化钠溶液中.
正确答案
解:工业上用空气吹出法从海水中提取溴涉及的离子反应为:①Cl2+2I-=I2+2Cl-、②SO2+Br2+H2O═4H++SO42-+2Br-;实验室中海带提碘过程中所发生的离子反应为:2I-+2H++H2O2═I2+2H2O,根据上面的反应可知氧化性:Cl2>Br2>SO2、H202>I2,
(1)将氯气通入溴化钠溶液中,由于氧化性:Cl2>Br2,则二者发生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l2+2NaBr=2aCl+Br2,
故答案为:发生反应:Cl2+2NaBr=2aCl+Br2;
(2)将氯气通入氟化钠溶液中,由于氯气的氧化性小于氟气,则二者不发生反应,
故答案为:不反应;
(3)将氯气通入碘化钠溶液中,由于氧化性:Cl2>I2,则二者发生反应生成氯化钠和碘,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l2+2NaI=2aCl+I2,
故答案为:发生反应:Cl2+2NaI=2aCl+I2;
(4)将碘加入溴化钠溶液中,由于氧化性:Br2>I2,则二者不发生反应,
故答案为:不反应.
解析
解:工业上用空气吹出法从海水中提取溴涉及的离子反应为:①Cl2+2I-=I2+2Cl-、②SO2+Br2+H2O═4H++SO42-+2Br-;实验室中海带提碘过程中所发生的离子反应为:2I-+2H++H2O2═I2+2H2O,根据上面的反应可知氧化性:Cl2>Br2>SO2、H202>I2,
(1)将氯气通入溴化钠溶液中,由于氧化性:Cl2>Br2,则二者发生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l2+2NaBr=2aCl+Br2,
故答案为:发生反应:Cl2+2NaBr=2aCl+Br2;
(2)将氯气通入氟化钠溶液中,由于氯气的氧化性小于氟气,则二者不发生反应,
故答案为:不反应;
(3)将氯气通入碘化钠溶液中,由于氧化性:Cl2>I2,则二者发生反应生成氯化钠和碘,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l2+2NaI=2aCl+I2,
故答案为:发生反应:Cl2+2NaI=2aCl+I2;
(4)将碘加入溴化钠溶液中,由于氧化性:Br2>I2,则二者不发生反应,
故答案为:不反应.
已知部分钡盐的溶度积如下:Ksp(BaCO3)=8.1×10-9,Ksp[Ba(IO3)2]=6.5×10-10,Ksp(BaSO4)=1.1×10-10,Ksp(BaCrO4)=1.6×10-10.一种溶液中存在相同浓度的CO32-、CrO42-、IO3-、SO42-,且浓度均为0.001mol/L,若向该溶液中逐滴滴入BaCl2溶液,首先发生的离子方程式为(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相同类型的离子,溶度积越小,溶解度越小,相同条件下优先生成沉淀,BaCO3、BaCrO4、BaSO4都属于同种类型的难溶物,可以直接根据它们的溶度积判断溶解度大小:BaCO3>BaCrO4>BaSO4,所以相同浓度时优先生成硫酸钡沉淀;
浓度均为0.001mol/L时,生成BaSO4沉淀需要钡离子浓度为:c(Ba2+)=mol/L=1.1×10-8mol/L;
生成Ba(IO3)2沉淀需要钡离子浓度为:mol/L=6.5×10-4mol/L>1.1×10-8mol/L,
显然生成硫酸钡沉淀需要的钡离子浓度远远小于生成Ba(IO3)2沉淀需要的钡离子浓度,
所以向该溶液中逐滴滴入BaCl2溶液,首先生成的是硫酸钡沉淀,
故选D.
下列离子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将少量铜屑放入浓硝酸中的反应为Cu+4HNO3═Cu(NO3)2+2NO2↑+2H2O,离子反应为Cu+4H++2NO3-=Cu2++2NO2↑+2H2O,故A正确;
B、氯气与水反应为Cl2+H2O=HCl+HClO,离子反应为Cl2+H2O=H++Cl-+HClO,故B错误;
C、向氯化亚铁溶液中通入氯气的反应为2FeCl2+Cl2=2FeCl3,离子反应为2Fe2++Cl2=2Fe3++2Cl-,故C错误;
D、氨气通入盐酸中的反应为NH3+HCl=NH4Cl,其离子反应为NH3+H+=NH4+,故D正确;
故选AD.
写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1)向澄清石灰水中加硝酸:______;
(2)用石灰石与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______;
(3)锌粉加入硫酸氢钠溶液中:______;
(4)向Na2CO3溶液中滴加几滴稀盐酸:______;
(5)实验室制氯气:______;
(6)工业上电解食盐水制氯气______.
正确答案
解:(1)向澄清石灰水中加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钙和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OH-=H2O,故答案为:H++OH-=H2O;
(2)用石灰石与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aCO3+2H+=Ca2++H2O+CO2↑,
故答案为:CaCO3+2H+=Ca2++H2O+CO2↑;
(3)锌粉加入硫酸氢钠溶液中,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Zn+2H+=Zn2++H2↑,
故答案为:Zn+2H+=Zn2++H2↑;
(4)向Na2CO3溶液中滴加几滴稀盐酸,反应生成碳酸氢钠,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O32-+H+=HCO3-,
故答案为:CO32-+H+=HCO3-;
(5)加热条件下,实验室用浓盐酸和二氧化锰制取氯气,二者反应生成氯化锰、氯气和水,离子方程式为:MnO2+4H++2Cl-Mn2++Cl2↑+2H2O,
故答案为:MnO2+4H++2Cl-Mn2++Cl2↑+2H2O;
(6)用惰性电极电解饱和氯化钠溶液时,阳极上氯离子放电、阴极上氢离子放电,同时阴极附近还生成氢氧根离子,电解的离子反应式为:2Cl-+2H2O2OH-+Cl2↑+H2↑,
故答案为:2Cl-+2H2O2OH-+Cl2↑+H2↑.
解析
解:(1)向澄清石灰水中加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钙和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OH-=H2O,故答案为:H++OH-=H2O;
(2)用石灰石与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aCO3+2H+=Ca2++H2O+CO2↑,
故答案为:CaCO3+2H+=Ca2++H2O+CO2↑;
(3)锌粉加入硫酸氢钠溶液中,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Zn+2H+=Zn2++H2↑,
故答案为:Zn+2H+=Zn2++H2↑;
(4)向Na2CO3溶液中滴加几滴稀盐酸,反应生成碳酸氢钠,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O32-+H+=HCO3-,
故答案为:CO32-+H+=HCO3-;
(5)加热条件下,实验室用浓盐酸和二氧化锰制取氯气,二者反应生成氯化锰、氯气和水,离子方程式为:MnO2+4H++2Cl-Mn2++Cl2↑+2H2O,
故答案为:MnO2+4H++2Cl-Mn2++Cl2↑+2H2O;
(6)用惰性电极电解饱和氯化钠溶液时,阳极上氯离子放电、阴极上氢离子放电,同时阴极附近还生成氢氧根离子,电解的离子反应式为:2Cl-+2H2O2OH-+Cl2↑+H2↑,
故答案为:2Cl-+2H2O2OH-+Cl2↑+H2↑.
以下是依据一定的分类标准,对某些物质与水反应情况进行分类的分类图.
请根据你所学的知识.按要求填空:
(1)上述第一级分类标准(分成A、B组的依据)是______.
(2)D组物质包括______(填化学式).
(3)C组物质中某一物质在常温时能与冷水反应,其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4)F组物质中某一物质的水溶液呈弱碱性,用电离方程式表示呈弱碱性的原因:______.
(5)D组中某一物质与E组中某一物质在水中反应生成两种强酸,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
正确答案
是否与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或化合反应)
Cl2、Na2O2、NO2
2Na+2H2O═2NaOH+H2↑
NH3•H2O⇌NH4++OH-
Cl2+SO2+2H2O═2Cl-+SO42-+4H+
解析
解:(1)溶于水分成AB两组的依据,分析反应过程可知,NH3、Na2O、SO2、CO2溶于水发生化合反应生成对应酸或碱,NH3+H2O⇌NH3•H2O;Na2O+H2O═2NaOH;SO2+H2O⇌H2SO3;CO2+H2O⇌H2CO3;是非氧化还原反应;
Cl2、Na、Fe、Na2O2、NO2,溶于水反应Cl2+H2O⇌HCl+HClO、2Na+2H2O═2NaOH+H2↑、3Fe+4H2OFe3O4+4H2、2Na2O2+2H2O═4NaOH+O2↑、3NO2+H2O═2HNO3+NO发生的是氧化还原反应,所以依据是否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故答案为:是否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2)Cl2、Na、Fe、Na2O2、NO2,溶于水反应发生的是氧化还原反应,
Cl2+H2O⇌HCl+HClO 氯气自身氧化还原;
2Na+2H2O=2NaOH+H2↑ 钠做还原剂被水氧化;
3Fe+4H2OFe3O4+4H2 铁做还原剂被水氧化;
2Na2O2+2H2O=4NaOH+O2↑ Na2O2自身氧化还原;
3NO2+H2O=2HNO3+NO 二氧化氮自身氧化还原反应;
所以水既不是氧化剂也不是还原剂D组物质包括Cl2、Na2O2、NO2,
故答案为:Cl2、Na2O2、NO2;
(3)钠在常温时能与冷水反应,反应生成过氧化钠和氢气,反应为2Na+2H2O═2NaOH+H2↑,
故答案为:2Na+2H2O═2NaOH+H2↑;
(4)F组物质中某一物质的水溶液呈弱碱性是氨气,NH3+H2O⇌NH3•H2O,氨水呈弱碱性是因为一水合氨存在电离平衡电离出氢氧根离子,电离方程式为:NH3•H2O⇌NH4++OH-,
故答案为:NH3•H2O⇌NH4++OH-;
(5)E组水溶性呈酸性的是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D组包括Cl2、Na2O2、NO2,SO2、Cl2与水能反应生成硫酸和盐酸,所以D组中某一物质与E组中某一物质在水中反应生成两种强酸,为二氧化硫和氯气的反应,离子反应方程式为:Cl2+SO2+2H2O═2Cl-+SO42-+4H+,
故答案为:Cl2+SO2+2H2O═2Cl-+SO42-+4H+.
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为(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二氧化碳过量应生成碳酸氢根,离子方程式应为SiO32-+2CO2+2H2O=H2SiO3↓+2HCO3-,故A错误;
B、应生成氢氧化铝沉淀,不是偏铝酸根,应为Al3++3NH3•H2O=Al(OH)3↓+3NH4+,故B错误;
C、澄清石灰水中滴加过量碳酸氢钙,氢氧化钙与碳酸氢钙按1:1反应,生成碳酸钙、水为1:1,反应离子方程式为Ca2++HCO3-+OH-=CaCO3↓+H2O,故C正确;
D、电子转移不守恒、电荷不守恒,应为3Fe2++4H++NO3-=3Fe3++NO↑+2H2O,故D错误.
故选C.
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离子反应遵循电荷守恒,硝酸银溶液与铜反应为:Cu+2Ag+=Cu2++2Ag,故A错误;
B、氧化铜是金属氧化物,不能拆成离子,应改为:CuO+2H+=H2O+Cu2+,故B错误;
C、碳酸钡是难溶性的盐,不能拆成离子,应改为:BaCO3+2H+=H2O+CO2↑+Ba2+,故C错误;
D、Cu(OH)2能和H2SO4溶液发生酸碱中和反应,实质是:2H++Cu(OH)2=Cu2++2H2O,故D正确.
故选D.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