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1)下列物质中能导电的是______,属于强电解质的是______

①H2SO4,②熔融硫酸钠,③NH3•H2O,④CO2,⑤碳酸钙,⑥CH3COOH,⑦氯气,⑧石墨.

(2)某温度下,将50mL 0.2mol/L MgCl2溶液与50mL 0.2mol/LNaOH溶液充分混合.经判断:______(选填有或无)沉淀生成,依据是______已知此温度下(KSP[Mg(OH)2]=1.8×10-12

(3)常温下,0.lmol•L-1NaHCO3溶液的pH大于8,则溶液中c(H2CO3______c(CO32-)(填“>”、“=或“<”),原因是______(用恰当的化学用语和必要的文字说明回答).

正确答案

解析

解:(1)②熔融硫酸钠含有自由移动离子能导电,⑧石墨能导电;①H2SO4,②熔融硫酸钠,⑤碳酸钙是可以在水溶液中完全电离的电解质,属于强电解质,

故答案为:②⑧;①②⑤;

(2)将50mL 0.2mol/L MgCl2溶液与50mL 0.2mol/L NaOH溶液充分混合,混合后c(Mg2+)=0.1mol/L,c(OH-)=0.1mol/L,则溶液中c(Mg2+)×c(OH-2=0.1×0.12=10-3>KSP[Mg(OH)2]=1.8×10-12,所以有沉淀生成;

故答案为:有; QC=0.1mol/L×0.12mol2/L2=1×10-3mol3/L3>KSP

(3)0.1mol•L-1NaHCO3 溶液的pH大于8,溶液显碱性,水解大于其电离,则c(HCO3-)>c(CO3 2-),故答案为:>;HCO3-水解大于其电离.

1
题型: 多选题
|
多选题

把0.05mol NaOH固体分别加入到下列100mL液体中,溶液导电性变化较大的是(  )

A0.5mol/L盐酸

B自来水

C0.5mol/L硫酸

D0.5mol/L 氢氧化钡

正确答案

B,D

解析

解:A.向盐酸溶液中加入0.05molNaOH固体,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电解质氯化氢转变为氯化钠,都是强电解质,溶液离子浓度变化不大,只是离子的转化,所以溶液导电能力变化不大,故A错误;

B.水中离子浓度较小,加入少量的氢氧化钡固体后,离子浓度增大,导电能力增强,故B正确;

C.向硫酸溶液中加入0.05molNaOH固体,硫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电解质硫酸转变为硫酸钠水溶液水,离子浓度几乎不变,溶液导电能力几乎不变,故C错误;

D.氢氧化钡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固体,体积不变,得到的是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钡的混合液,溶液中增加了钠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浓度,离子浓度加倍,导电性增大,故D正确.

故选B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浓度均为0.1mol/L的下列各组溶液,将溶液(Ⅱ)滴加到溶液(Ⅰ)中,测得溶液(I)的导电能力变化符合如图变化趋势的是(  )

AA

BB

CC

DD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A、浓度均为0.1mol/L的盐酸,滴加同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生成氯化钠,溶液的体积变大,导致浓度减小,导电能力减弱,故A错误;

B、醋酸是弱电解质部分电离,向其中滴入氢氧化钠,促进醋酸的电离,生成强电解质,自由移动离子浓度增大,导电能力增强,恰好完全反应后生成0.05mol/L的CH3COONa溶液,若此时继续滴加0.1mol/LNaOH溶液,溶液导电性增加更快,故B正确;

C、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入氨水,碱性溶液中氨水的电离程度减小,自由移动离子的物质的量增加不明显,但溶液的体积变大,导电能力减弱,故C错误;

D、硝酸银溶液滴到氨水中时开始阶段没有沉淀生成,AgNO3+3NH3•H2O=Ag(NH32OH+NH4NO3+2H2O,离子浓度增大导电能力增加,到一定量时开始出现沉淀,当沉淀不再增加,继续滴加,沉淀不消失,Ag++OH-=AgOH↓,离子浓度基本不变,因此导致导电能力不会有明显增强,故D错误;

故选B.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1)下列物质能导电的是______,属于电解质的是______(填序号).

①NaCl晶体 ②液态SO2 ③液态醋酸  ④汞 ⑤BaSO4固体 ⑥纯蔗糖(C12H22O11) ⑦氨水 ⑧熔化的KNO3

(2)按要求写出下列方程式:

KHSO4熔融状态电离方程式:______

(3)已知砒霜As2O3与Zn可以发生如下反应:As2O3+6Zn+6H2SO4═2AsH3↑+6ZnSO4+3H2O

①请用双线桥法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______

②As2O3在上述反应中显示出来的性质是______

A.氧化性  B.还原性  C.酸性  D.碱性

③该反应的氧化产物是______

④若生成0.2mol AsH3,则转移的电子数为______

(4)当溶液中X2O与SO数目之比为1:3时正好完全发生氧化还原反应,X在还原产物中的化合价为______

正确答案

解析

解:(1)④汞中含有自由电子,所以能导电,⑦氨水⑧熔化的KNO3含有自由移动的离子,所以能导电,故选④⑦⑧,①NaCl晶体③液态醋酸⑤BaSO4固体⑧熔化的KNO3

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是电解质;

故答案为:④⑦⑧;①③⑤⑧.

(2)硫酸氢钾电离生成钾离子和硫酸氢根离子,电离方程式为:KHSO4=K++HSO4-,故答案为:KHSO4=K++HSO4-

(3)①As2O3+6Zn+6H2SO4═2AsH3↑+6ZnSO4+3H2O中,每个Zn原子失去2个电子,6个Zn失去12个电子,As元素得到12个电子,则双线桥法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为,故答案为:

②As2O3+6Zn+6H2SO4═2AsH3↑+6ZnSO4+3H2O中,As元素的化合价降低,则As2O3为氧化剂,表现氧化性,故答案为:A;

③As2O3+6Zn+6H2SO4═2AsH3↑+6ZnSO4+3H2O中中,As元素的化合价降低,则As2O3为氧化剂,被还原,还原产物为AsH3;Zn元素的化合价升高,Zn元素被氧化,则ZnSO4为氧化产物,

故答案为:ZnSO4

④As2O3+6Zn+6H2SO4═2AsH3↑+6ZnSO4+3H2O中生成2molAsH3转移12mol电子,则生成0.2molAsH3,则转移的电子数为1.2mol电子,即转移的电子数为1.2NA

故答案为:1.2NA

(4)X2O72-离子中X的化合价为+6价,SO32-离子被氧化生成SO42-,S元素化合价由+4价→+6价,设X2O72-离子中X在还原产物中化合价为n,根据得失电子数目相等,则有:1×2×(6-n)=3×(6-4),解得:n=3,

故答案为:+3价.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在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装置(如图所示)中,若向某一电解质溶液中逐滴加入另一溶液,则灯泡由亮变暗,至熄灭后又逐渐变亮的是(  )

A向盐酸中逐滴加入食盐溶液

B向硫酸溶液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

C向硫酸溶液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钡溶液

D向醋酸溶液中逐滴加入氨水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A.盐酸溶液中逐滴加入食盐溶液,溶液电荷浓度不为0,灯泡不可能熄灭,故A错误;

B.硫酸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生成硫酸钠,溶液电荷浓度不为0,灯泡不可能熄灭,故B错误;

C.向硫酸溶液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钡溶液,完全反应时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水,溶液电荷浓度接近0,灯泡熄灭,符合题目要求,故C正确;

D.醋酸中逐滴加入氨水,生成醋酸铵,溶液电荷浓度不为0,灯泡不可能熄灭,故D错误.

故选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金属单质靠电子导电,电解质靠离子导电.NaCl离子晶体的基本微粒就是离子,为什么它不能导电?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离子的导电一定要在溶液中进行

B它的离子不是自由离子

C电离是电解质导电的前提

D热量是破坏离子键的有效条件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A.离子的导电不一定要在溶液中进行,如熔融状态下的氯化钠中含有自由移动的离子,所以熔融态氯化钠能导电,故A错误;

B.氯化钠晶体中的阴阳离子不是自由离子,所以氯化钠晶体不导电,故B正确;

C.电解质电离才能生成自由移动的阴阳离子,所以电离是电解质导电的前提,故C正确;

D.化学键的断裂需要吸收能量,所以热量是破坏离子键的有效条件,故D正确;

故选A.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各组物质反应后,溶液的导电性比反应前明显增加的是(忽略溶液体积变化)(  )

A向0.1mol/L NaOH溶液滴加醋酸

B向氢硫酸饱和溶液中通入氯气

C向氯化铜溶液中加入适量氢氧化钡溶液

D向硝酸银溶液通入氯化氢气体

正确答案

B

解析

A.NaOH是强电解质,加入醋酸后,二者反应生成强电解质醋酸钠,离子浓度变化不大,所以溶液导电性与反应前变化不大,故A错误;

B.氢硫酸为弱电解质,加入氯气后,二者反应生成氯化氢和S,弱电解质变为强电解质,溶液中离子浓度变化较大,所以其溶液导电性比反应前明显增加,故B正确;

C.向氯化铜溶液中加入适量氢氧化钡溶液,二者反应生成氢氧化铜程度和氯化钡,氯化钡和氯化铜都是强电解质,因为体积体积增大,所以反应前后离子浓度减小,则溶液导电性减弱,故C错误;

D.硝酸银是强电解质,硝酸银溶液中通入氯化氢,生成氯化银沉淀和硝酸,硝酸是强电解质,反应前后离子浓度变化不大,所以溶液导电性变化不大,故D错误;

故选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描述与图象相对应的是(  )

A图①表示向乙酸溶液中通入氨气至过量的过程中溶液导电性的变化

B图②表示向1 L l mol•L-1.FeBr2溶液中通入Cl2时Br-物质的量的变化

C图③表示向Ca(HCO32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时沉淀质量的变化

D图④表示向一定浓度的Na2CO3溶液中滴加盐酸,生成CO2的物质的量与滴加盐酸物质的量的关系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A、乙酸溶液中通入氨气,由弱电解质变为强电解质,溶液导电性增强,与图象不符,故A错误;

B、FeBr2溶液中通入Cl2时,Cl2优先氧化Fe2+,则开始时Br-的量先不变,当Fe2+完全被氧化后,Br-开始被氧化,物质的量逐渐减少,最终为0,与图象相符,故B正确;

C、向Ca(HCO32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立即就会产生白色的沉淀碳酸钙,故C错误;

D、定浓度Na2CO3溶液中滴加盐酸,开始反应生成HCO3-,没有CO2生成,与图象不符,故D错误.

故选B.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现有以下物质:①KOH固体②液态HCl ③盐酸 ④熔融KCl ⑤蔗糖 ⑥铜⑦CO2 ⑧H2SO4请将序号填在横线上

(1)以上物质中能导电的是______

(2)以上物质中属于电解质的是______

(3)以上物质中属于非电解质的是______

正确答案

③④⑥

①②④⑧

⑤⑦

解析

解:①KOH固体属于电解质,但没有自由移动的阴阳离子,所以不导电;

②液态HCl属于电解质,但不含自由移动的阴阳离子,所以不导电;

 ③盐酸属于混合物,所以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但溶液中含有自由移动的阴阳离子,所以能导电;

 ④熔融KCl属于电解质,因为含有自由移动的阴阳离子,所以能导电;

 ⑤蔗糖属于非电解质,不含自由移动的阴阳离子或自由电子,所以不导电;

 ⑥铜是单质,所以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因为含有自由移动的电子,所以能导电;

⑦CO2 属于非电解质,不能导电;

⑧H2SO4属于电解质,因为不含自由移动的阴阳离子,所以不导电;

(1)能导电的物质是盐酸、熔融氯化钾、铜,故答案为:③④⑥;

(2)所以电解质的是①②④⑧,故答案为:①②④⑧;

(3)属于非电解质的是⑤⑦,故答案为:⑤⑦.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含有自由移动Cl-的纯净物的是(  )

ANaCl溶液

B熔融的NaCl

C液态HCl

DNaCl晶体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A.氯化钠溶液中含有氯离子,但氯化钠溶液是混合物,故A错误;

B.熔融状态下,氯化钠能电离出自由移动的氯离子,且氯化钠是纯净物,故B正确;

C.液体氯化氢中只存在氯化氢分子,不含氯离子,故C错误;

D.氯化钠中含有氯离子,但没有自由移动的氯离子,故D错误;

故选B.

下一知识点 : 氧化还原反应
百度题库 > 高考 > 化学 > 离子反应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0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