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2015秋•淮安校级期末)关于下列各图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甲可表示乙酸溶液中通入氨气至过量过程中溶液导电性(I)的变化

B乙可表示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反应“2SO2(g)+O2(g)⇌2SO3(g)△H<0”的平衡常数K正、K逆随温度的变化

C丙表示A、B两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情况,将t1℃时A、B的饱和溶液分别升温至t2℃时,溶质的质量分数B>A

D丁表示常温下,稀释pH相同的HA、HB两种酸的稀溶液时,溶液pH随加水量的变化,则HA的酸性比HB的酸性强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A、乙酸是弱电解质,随通入氨气发生反应生成醋酸铵,CH3COOH+NH3=CH3COONH4,CH3COONH4是盐,水溶液中完全电离,溶液导电性应先增强,图象中导电性减弱,故A错误;

B、升高温度平衡向吸热方向进行,该反应正反应放热,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进行,K减小,K增大,故B错误;

C、由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可知,A、B的溶解度都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所以,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若把t1℃时A、B的饱和溶液分别升温至t2℃,饱和溶液都变成了不饱和溶液,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不变,由于在t1℃时,A的溶解度等于B的溶解度.故此时两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关系为A=B,故C错误;

D、稀释pH相同的HA、HB两种酸的稀溶液时,溶液pH随加水量的变化,HA的pH变化幅度大于HB的,所以HA的酸性比HB的酸性强,故D正确.

故选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2015秋•廊坊校级期末)在100ml下列溶液中,分别加入0.05molNaOH固体,溶液的导电性变化不大的是(  )

A0.5mol/L的HCl

B0.5mol/L的CH3COOH

C蒸馏水

D0.5mol/L的氨水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A.盐酸是强酸,向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后,氢氧化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氯化钠是强电解质,所以离子浓度变化不大,所以溶液导电能力变化不大,故A选;

B.醋酸是弱电解质,氢氧化钠和醋酸反应生成醋酸钠,溶液中的溶质由弱电解质变成强电解质,离子浓度增大,溶液的导电能力增大,故B不选;

C.水是弱电解质且水的电离程度很小,所以水中自由移动离子浓度很小,向水中加入氢氧化钠固体,氢氧化钠是强电解质,导致溶液中离子浓度增大,所以导电能力变化较大,故C不选;

D.一水合氨是弱电解质,氢氧化钠是强电解质,向氨水中加入氢氧化钠固体后,溶液中离子浓度增大,所以导电能力增大,故D不选.

故选A.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有以下几种物质:①CO2气体  ②稀硫酸  ③熔融的氢氧化钠  ④BaSO4晶体  ⑤水银  ⑥氯水    ⑦液态乙醇    ⑧Ba(OH)2固体   ⑨H2S气体

填空回答(填序号):

(1)以上物质所构成的微粒只能在固定位置振动的是______;以上物质可以导电的是______;以上物质中属于强电解质的是______

(2)上述九种物质中有两种物质之间可发生离子反应:H++OH-⇌H2O,该离子反应对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3)⑨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为______

正确答案

④⑧

②③⑤⑥

③④⑧

2NaOH+H2SO4=Na2SO4+2H2O

H2S⇌HS-+H+,HS-⇌H++S2-

解析

解:(1)组成物质的微粒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各微粒之间既有相互吸引力,又有相互排斥力,当微粒距离较近时,排斥力的作用明显,将微粒推开,当微粒距离较大时,吸引力的作用明显,将微粒拉近,所以通常微粒在较平衡的位置上做极小的运动,即只能在各自平衡位置附近做微小振动,故选④⑧;

②稀硫酸、③熔融的氢氧化钠、⑥氯水中含有自由移动的阴阳离子,⑤水银中含有自由移动的电子,所以这几种物质能导电,故选②③⑤⑥;

③熔融的氢氧化钠  ④BaSO4晶体 ⑧Ba(OH)2固体在水溶液里完全电离,所以是强电解质,故选③④⑧,

故答案为:④⑧;②③⑤⑥;③④⑧;

  (2)离子反应:H++OH-⇌H2O,则该酸、碱都是强电解质,且除了生成水外,不再生成难溶物、气体等,所以符合该离子反应对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OH+H2SO4=Na2SO4+2H2O,

故答案为:2NaOH+H2SO4=Na2SO4+2H2O;

(3)硫化氢是二元弱酸,在水溶液里分步电离,其电离方程式为:H2S⇌HS-+H+,HS-⇌H++S2-

故答案为:H2S⇌HS-+H+,HS-⇌H++S2-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用图示所示装置分别进行如下实验,测定导电性变化,按照要求选择填空.

A、导电性变化不大

B、导电性明显增强

C、导电性明显减弱

D、导电性由强到弱再到强

(1)向AgNO3溶液中通入少量HCl______

(2)H2SO3溶液中通入Cl2______

(3)向FeI2溶液中通入少量的Cl2______

(4)向NaOH溶液中通入少量Cl2______

(5)向NH3•H2O中通入HCl气体______

(6)向饱和石灰水中不断通入CO2______

(7)向FeBr2溶液中通入少量Cl2______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溶液导电性与离子浓度成正比、与电荷成正比,离子浓度越大、电荷越多其导电能力越强,

(1)向AgNO3溶液中通入少量HCl,二者反应生成AgCl沉淀和HNO3,溶液中离子浓度变化不大,所以溶液导电能力变化不大,故选A;

(2)H2SO3溶液中通入Cl2,二者反应生成HCl和H2SO4,亚硫酸是弱电解质,溶液中离子浓度较小,硫酸和HCl是强电解质,离子浓度很大,溶液导电能力明显增强,故选B;

(3)向FeI2溶液中通入少量的Cl2,碘化亚铁和氯化铁都是强电解质,二者反应生成FeCl3和I2,溶液中离子浓度变化不大,所以溶液导电能力变化不大,故选A;

(4)向NaOH溶液中通入少量Cl2,二者反应生成NaCl和NaClO,NaOH、NaCl、NaClO都是强电解质,在水溶液里完全电离,溶液中离子浓度变化不大,所以溶液导电能力变化不大,故选A;

(5)向NH3•H2O中通入HCl气体,二者反应生成NH4Cl,一水合氨是弱电解质,氯化铵是强电解质,通入HCl前后溶液中离子浓度增大,所以溶液导电能力增强,故选B;

(6)向饱和石灰水中不断通入CO2,二者反应生成CaCO3和H2O,碳酸钙不溶于水,氢氧化钙是强电解质,通入二氧化碳后溶液离子浓度先减小,当完全生成沉淀,再通入二氧化碳,生成碳酸氢钙,溶液中离子浓度增大,所以溶液导电能力先减小后增大,故选D;

(7)向FeBr2溶液中通入少量Cl2,二者反应生成FeCl3,溴化亚铁和氯化铁都是强电解质,通入氯气前后,溶液中离子浓度增大,所以溶液导电能力增强,故选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向澄清石灰水中不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的过程中,该溶液的导电性的变化是(纵坐标表示导电性,横坐标表示二氧化碳气体的物质的量)(  )

A

B

C

D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由题意知,随着不断通入CO2发生的化学反应为:Ca(OH)2+CO2=CaCO3↓+H2O ①

 CaCO3+H2O+CO2=Ca(HCO32

当CO2不足量或恰好反应时,发生的反应是①,碳酸钙是沉淀,水是弱电解质溶液中l导致溶液中离子浓度逐渐减小,导电能力逐渐减弱;

当继续通入二氧化碳时发生的反应是②,生成的碳酸氢钙是强电解质,易溶于水,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溶液中离子浓度逐渐增大,导电能力逐渐增强;

当溶液饱和水,离子浓度最大,导电能力最强,继续通入二氧化碳对导电能力无影响.

故选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2011秋•许昌县月考)下面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相同条件下浓度相同的氨水和氢氧化钠溶液的导电能力相同

B向1L 0.1 mol•L-1醋酸溶液中通入0.1mol氨气后,溶液的导电能力明显增强

C在1L 0.1mol•L-1的盐酸溶液中加入0.1mol的硝酸银固体后,溶液的导电能力明显变化

D相同条件下等浓度的硫酸钠溶液和氯化钠溶液的导电能力相同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A、由于氨水是弱电解质,部分电力,氢氧化钠是强电解质,完全电离,因此相同条件下浓度相同的氨水和氢氧化钠溶液,后者离子浓度大,后者导电能力强,故A错误;

B、醋酸溶液中通入氨气后,反应生成醋酸铵,从原来的弱电解质变为强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明显增强,故B正确;

C、盐酸溶液中加入硝酸银固体后,发生反应生成氯化银和硝酸,硝酸的导电能力和盐酸相近,溶液的导电能力几乎无明显变化,故C错误;

D、相同条件下等浓度的硫酸钠溶液比氯化钠溶液的离子浓度大,导电能力强,故D错误.

故选B.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向电解质溶液中加入新物质时,其导电性符合如图所示变化趋势的实验操作是______

①NaOH溶液中通入Cl2至过量

②硫酸镁溶液中加入Ba(OH)2溶液至过量

③氨水中加入乙酸溶液至过量

④磷酸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至过量.

正确答案

解析

解:①由2NaOH+Cl2═NaCl+NaClO+H2O 可知,离子浓度基本不变,导电能力基本不变,当氯气过量时,Cl2+H2O=HCl+HClO,溶液中离子浓度增大,导电能力增强,与图象不符;

②由MgSO4+Ba(OH)2═BaSO4↓+Mg(OH)2↓可知,离子浓度减小,导电能力减小,Ba(OH)2溶液过量时,离子浓度开始增大,导电能力增强,与图象相符;

③乙酸和一水合氨都是弱电解质,二者反应生成强电解质醋酸铵,增大了溶液中的离子浓度,导电能力增强,与图象不符;

④磷酸是弱电解质,磷酸和过量NaOH反应生成强电解质磷酸钠,使溶液中离子浓度增大,导电能力增强,与图象不符;

故答案为:②.

1
题型: 多选题
|
多选题

下列物质中,不能导电的是(  )

A澄清石灰水

B硝酸钾溶液

C干冰

D酒精

正确答案

C,D

解析

解:A、澄清石灰水溶液中存在自由移动的钙离子和氢氧根离子,能够导电,故A不选;

B、硝酸钾溶液中存在自由移动的钾离子和硝酸根离子,能够导电,故B不选;

C、干冰中只有分子,没有自由移动的离子,不能导电,故C选;

D、酒精属于非电解质,其中只存在酒精分子,不能导电,故D选.

故选:C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向某A溶液中加入一种物质B,其导电能力变化与加入B物质的质量关系符合如图曲线的是(  )

A盐酸中滴加Ba(OH)2溶液至过量

BCaCl2溶液中滴加浓Na2CO3溶液至过量

CAgNO3溶液中滴加NaCl溶液至过量

D稀硫酸中滴加Ba(OH)2溶液至过量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与离子浓度成正比、与电荷成正比,根据图知,随着B物质的加入,溶液的导电性降低,说明溶液中离子浓度减小,当导电性为0时,溶液中没有溶质,只有水,继续加入B物质,溶液中离子浓度增大,溶液的导电性增大,则在加入B物质过程中,A、B反应生成难溶性固体和水,

A.盐酸中滴加Ba(OH)2溶液至过量,二者反应方程式为2HCl+Ba(OH)2=BaCl2+2H2O,反应过程中溶液中溶质转化为可溶性氯化钡,离子浓度变化不变,则导电性变化不大,故A不选;

B.CaCl2溶液中滴加浓Na2CO3溶液至过量,二者反应方程式为CaCl2+Na2CO3=CaCO3↓+2NaCl,溶液中溶质转化为可溶性NaCl,离子浓度变化不大,则溶液导电性变化不大,故B不选;

C.AgNO3溶液中滴加NaCl溶液至过量,二者反应方程式为AgNO3+NaCl=AgCl↓+NaNO3,溶液中溶质转化为可溶性NaNO3,离子浓度变化不大,则溶液导电性变化不大,故C不选;

D.稀硫酸中滴加Ba(OH)2溶液至过量,二者反应方程式:H2SO4+Ba(OH)2=BaSO4↓+2H2O,反应过程中离子浓度变化较大,溶液导电性变化较大,当二者恰好反应时溶液不导电,符合图象,故D选;

故选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物质导电性最强的是(  )

ANaCl晶体

B液态氯化氢

C0.2mol•L-1NaCl溶液

D0.1mol•L-1AlCl3溶液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A、晶体中离子在静电作用的束缚下不能自由移动,所以不导电;

B、液态氯化氢中不存在自由移动的离子,不导电;

C、0.2mol•L-1NaCl溶液中,钠离子和氯离子浓度分别是0.2mol•L-1、0.2mol•L-1

D、0.1mol•L-1AlCl3溶液中,氯离子和铝离子的浓度分别是0.3mol•L-1、0.1mol•L-1

所以自由移动离子浓度最大、电荷浓度最大的是氯化铝,即D中导电性最强.

故选D.

下一知识点 : 氧化还原反应
百度题库 > 高考 > 化学 > 离子反应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0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