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稀有气体形成的晶体属于分子晶体

B原子晶体中只存在非极性共价键

C干冰升华时,分子内共价键会发生断裂

D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A、稀有气体通常条件下为气体,形成的晶体属于分子晶体,故A正确;

B、原子晶体中可能存在非极性共价键,如金刚石;也可能存在极性键,如二氧化硅,故B错误;

C、干冰属于分子晶体,干冰升华时,只是物质的状态发生变化,由固体变为气体,破坏的是氢键与分子间作用力,分子内共价键不发生断裂,故C错误;

D、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不一定是离子化合物,若氯化铝,故D错误.

故选:A.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固体分类中正确的一组是(  )

AA

BB

CC

DD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A.Ar属于分子晶体,NaOH属于离子晶体,SO2属于分子晶体,故A错误;

B.石墨属于混合晶体,H2SO4、S属于分子晶体,故B错误;

C.Na2CO3属于离子晶体,水晶是SiO2属于原子晶体,P4O10属于分子晶体,故C正确;

D.Ba(OH)2属于离子晶体,金刚石属于原子晶体,玻璃属于玻璃态物质,不属于晶体,故D错误;

故选: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关于晶体的说法一定正确的是(  )

A分子晶体中都存在共价键

B金属晶体的熔点都比分子晶体的熔点高

CSiO2晶体中每个硅原子与两个氧原子以共价键相结合

D

某物质晶胞结构如图,该物质的化学式为CaTiO3(图中Ca2+、O2-、Ti4+分别位于立方体的体心、面心和顶点)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A.稀有气体都是单原子分子,无共价键,故A错误;

B.金属汞的熔点比I2、蔗糖等的熔点都低,故B错误;

C.在SiO2的晶体中Si、O以单键相结合,因此每个硅原子与4个氧原子结合,故C错误;

D.在题目所给晶体结构模型中每个Ti4+周围有3个O2-与之相邻,用均摊法不难求得晶体中每个Ti4+离子周围 共有:3×8×=12个O2-,故D正确.

故选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如图是已经合成的著名的硫-氮化合物的分子结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物质的分子式为SN

B该物质的分子中只有极性键,没有非极性键

C该物质分子中N-S键键能很大,故其晶体有很大的硬度

D该物质与化合物S2N2互为同素异形体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A.由图知该物质的分子式为S4N4,故A错误;

B.该物质的分子中只有极性键(N-S),没有非极性键,故B正确;

C.该物质是分子晶体,分子晶体的熔沸点一般较低,硬度小,故C错误;

D.由同种元素组成的不同单质互称同素异形体,S2N2和S4N4都是化合物,故D错误.

故选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科学家新发现的两种分子COS和C3O2(均为新型可燃性碳的化合物)的结构式分别为S=C=O和O=C=C=C=O,则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C3O2和COS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的产物均是CO2

BCO、C3O2、CO2都是碳的氧化物,它们互为同素异形体

CCOS和C3O2均是含极性键的非极性分子

DCO2、COS、C3O2三分子中碳原子均采取sp杂化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A.根据O=C=C=C=O可知,C3O2中C的平均化合价为+不是最高价态,具有还原性,能被氧气氧化生成二氧化碳,根据元素守恒,硫化碳S=C=O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故A错误;

B.CO、C3O2和CO2是化合物,同素异形体是指同元素组成的不同单质,故B错误;

C.COS的结构式为S=C=O,含有极性键,结构不对称,正负电荷的中心不重合,属于极性分子;C3O2的结构式为O=C=C=C=O,含有极性键和非极性键,结构对称,分子中正负电荷重心重叠,为非极性分子,故C错误;

D.CO2分子结构为O=C=O,碳原子含有四个共价键,不含孤电子对,一个双键中有一个参与杂化的б键和一个π键,所以含有2个σ键且不含孤电子对,中心原子以sp杂化轨道成键;COS的结构式为S=C=O,一个双键中有一个参与杂化的б键和一个π键,所以含有2个σ键且不含孤电子对,中心原子以sp杂化轨道成键;C3O2的结构式为O=C=C=C=O,一个双键中有一个参与杂化的б键和一个π键,中心原子以sp杂化轨道成键,故D正确;

故选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氯化硼的熔点为-107℃,沸点为12.5℃,在其分子中键与键之间的夹角为120°,它能水解,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氯化硼液态时能导电而固态时不导电

B硼原子以sp杂化

C氯化硼遇水蒸气会产生白雾

D氯化硼分子属极性分子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A.氯化硼是共价化合物液态时不能导电,故A错误;

B.三氯化硼中的硼为sp2杂化,无孤对电子,故B错误;

C.三氯化硼水解生成的HCl在空气中形成白雾,故C正确;

D.三氯化硼中的硼为sp2杂化,无孤对电子,分子中键与键之间的夹角为120°,是平面三角形结构,为非极性分子,故D错误.

故选C.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水是生命之源,它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在化学实验和科学研究中,水也是一种常用的试剂.请回答下列问题:

(1)水分子中氧原子在基态时核外电子排布式为______

(2)H2O分子中氧原子采取的是______杂化.写出与H2O分子互为等电子体的微粒______.(写一个即可)

(3)水分子容易得到一个H+形成水合氢离子(H3O+).对上述过程的下列描述不合理的是______

A.氧原子的杂化类型发生了改变         B.微粒的形状发生了改变

C.水分子仍保留它的化学性质           D.微粒中的键角发生了改变

(4)下列是钠、碘、金刚石、干冰、氯化钠晶体的晶胞图(未按顺序排序).与冰的晶体

类型相同的是______(请用相应的编号填写)

(5)在冰晶体中,每个水分子与相邻的4个水分子形成氢键(如图所示),已知冰的升华热是51kJ/mol,除氢键外,水分子间还存在范德华力(11kJ/mol),则冰晶体中氢键的“键能”是______kJ/mol;

(6)将白色的无水CuSO4溶解于水中,溶液呈蓝色,是因为生成了一种呈蓝色的配合离子.请写出生成此配合离子的离子方程式:______

(7)已知下列元素的电负性数据:H:2.1,O:3.5,F:4.0.OF2与水的立体结构相似,但水分子的极性比OF2强得多,其原因有:①OF2中氧原子上有两对孤对电子,抵消了F一O键中共用电子对偏向F而产生的极性;②从电负性上看,______

(8)分析下表数据,请写出你的最具概括性的结论:

______;②______

正确答案

解:(1)氧的原子序数是8,基态时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4,故答案为:1s22s22p4

(2)水分子中O原子的价层电子数=2+(6-2×1)=4,且含有2对孤电子对,所以采取SP3方式杂化;H2O分子中的原子数为3,价电子数为10,H2S、NH2-的原子数目均为3,价电子数目均为10,则与水互为等电子体,故答案为:sp3;H2S、NH2-

(3)A.水中氧的杂化为sp3,H3O+中氧的杂化为sp3,则氧原子的杂化类型没有改变,故A错误;

B.水分子为V型,H3O+为三角锥型,则微粒的形状发生了改变,故B正确;

C.因结构不同,则性质不同,微粒的化学性质发生了改变,故C正确;

D.水分子为V型,H3O+为三角锥型,微粒中的键角发生了改变,故D正确;

故答案为:A;

(4)冰属于分子晶体,由晶胞图可知,B为干冰的晶胞图,构成微粒为分子,C为碘的晶胞图,构成微粒为碘分子,则与冰的晶体类型相同的是BC,故答案为:BC;

(5)冰的升华热是51kJ/mol,水分子间还存在范德华力(11kJ/mol),根据图象知,1mol水中含有2mol氢键,升华热=范德华力+氢键,所以冰晶体中氢键的“键能”是20kJ/mol,故答案为:20;

(6)将白色的无水CuSO4溶解于H2O中,溶液呈蓝色,是因为生成了一种呈蓝色的配合离子,生成此配合离子的离子方程式:Cu2++4H2O=[Cu(H2O)4]2+

故答案为:Cu2++4H2O=[Cu(H2O)4]2+

(7)氧与氢的电负性差大于氧与氟的电负性差,电负性的差越小,其极性越弱,故答案为:氧与氢的电负性差大于氧与氟的电负性差;

(8)氢化物的中心原子半径越大、键长越长,分子越易断键;氢化物氢原子间相离越远、分子越对称,物质的熔沸点越低,分子间作用越弱,

故答案为:上述氢化物的中心原子半径越大、键长越长(短),分子越易(难)断键;上述氢化物氢原子间相离越远、分子越对称,分子间作用越弱.

解析

解:(1)氧的原子序数是8,基态时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4,故答案为:1s22s22p4

(2)水分子中O原子的价层电子数=2+(6-2×1)=4,且含有2对孤电子对,所以采取SP3方式杂化;H2O分子中的原子数为3,价电子数为10,H2S、NH2-的原子数目均为3,价电子数目均为10,则与水互为等电子体,故答案为:sp3;H2S、NH2-

(3)A.水中氧的杂化为sp3,H3O+中氧的杂化为sp3,则氧原子的杂化类型没有改变,故A错误;

B.水分子为V型,H3O+为三角锥型,则微粒的形状发生了改变,故B正确;

C.因结构不同,则性质不同,微粒的化学性质发生了改变,故C正确;

D.水分子为V型,H3O+为三角锥型,微粒中的键角发生了改变,故D正确;

故答案为:A;

(4)冰属于分子晶体,由晶胞图可知,B为干冰的晶胞图,构成微粒为分子,C为碘的晶胞图,构成微粒为碘分子,则与冰的晶体类型相同的是BC,故答案为:BC;

(5)冰的升华热是51kJ/mol,水分子间还存在范德华力(11kJ/mol),根据图象知,1mol水中含有2mol氢键,升华热=范德华力+氢键,所以冰晶体中氢键的“键能”是20kJ/mol,故答案为:20;

(6)将白色的无水CuSO4溶解于H2O中,溶液呈蓝色,是因为生成了一种呈蓝色的配合离子,生成此配合离子的离子方程式:Cu2++4H2O=[Cu(H2O)4]2+

故答案为:Cu2++4H2O=[Cu(H2O)4]2+

(7)氧与氢的电负性差大于氧与氟的电负性差,电负性的差越小,其极性越弱,故答案为:氧与氢的电负性差大于氧与氟的电负性差;

(8)氢化物的中心原子半径越大、键长越长,分子越易断键;氢化物氢原子间相离越远、分子越对称,物质的熔沸点越低,分子间作用越弱,

故答案为:上述氢化物的中心原子半径越大、键长越长(短),分子越易(难)断键;上述氢化物氢原子间相离越远、分子越对称,分子间作用越弱.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各组物质各自形成的晶体,均属于分子晶体的化合物是(  )

ANH3,碘片,干冰

B蔗糖,CO2,H2SO4

CSO2,水晶,P2O5

DCCl4,Na2S,H2O2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A.NH3,碘片,干冰都属于分子晶体,但碘片是碘单质,不属于分子晶体的化合物,故A错误;

B.蔗糖,CO2,H2SO4都属于分子晶体的化合物,故B正确;

C.SO2,P2O5属于分子晶体的化合物,水晶成分为SiO2为原子晶体,不是分子晶体,故C错误;

D.CCl4,H2O2属于分子晶体的化合物,Na2S是离子晶体,不是分子晶体,故D错误;

故选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物质的变化中,需克服分子间的作用力的是(  )

A二氧化硅的熔化

B碳酸钙受热分解

C冰熔化

D氧化铝熔化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A、二氧化硅属于原子晶体,二氧化硅的熔化时破坏共价键,故A错误;

B、碳酸钙属于离子晶体,碳酸钙受热分解时破坏离子键,故B错误;

C、冰属于分子晶体,冰熔化时破坏分子间作用力,故C正确;

D、氧化铝属于离子晶体,熔化时破坏离子键,故D错误;

故选: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支持固体氨是分子晶体的事实是(  )

A氮原子不能形成阳离子

B氨离子不能单独存在

C常温下氨是气态物质

D氨极易溶于水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常温下氨是气态物质.说明NH3的熔点和沸点低,微粒之间的结合力小,所以固态的氨是分子晶体.只有分子晶体在常温下才可能呈气态,反之,常温下呈气态的物质一定属于分子晶体.

故选:C.

下一知识点 : 金属晶体
百度题库 > 高考 > 化学 > 分子晶体与原子晶体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0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