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民直接参与民主决策的意义
- 共3609题
2011年1月,《人民日报》以“社区好与坏,居民说了算”为题对天津市基层民主建设经验进行了介绍:一是综合评价社区居委会及其成员。2010年河西区178个社区居委会接受了9960名居民代表的民主评议。二是建立社区居民参与评议监督机制,将知情、表达、决策、监督权全部交给居民。尖山街辖区一个大院138户居民家暖气不热,居委会在听取居民意见后,约请各方代表共商解决办法;督促有关单位改造了输热管道。三是公开与居民利益密切相关的事情,遇到难题充分与群众协商。和平区尚有里有200多辆车,而车位仅有130多个。为解决争抢车位的问题,居委会邀请各方代表召开恳谈会,听证会,促成了问题的解决。
运用公民政治参与的知识,说明上述经验的政治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①有利于实现民主监督,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②有利于推进民主决策,提高决策的科学性、民主性。③有利于加强民主管理,保证人民群众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调动公民参与管理公共事务的积极性。④有利于扩大基层民主,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材料一:在2012年全国“两会”上,“网络反腐”、“网络监督”成为参会代表、委员频频提及的“热词”。“中国网络反腐实名举报第一人”周文彬、朱小红、杨志伟……一件件贪污腐败案件被网友捞出水面。 在第十七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七次全体会议公报中提出:健全网上舆论引导机制,发挥互联网等新兴媒体在促进反腐倡廉建设中的积极作用。
材料二:近日,北京市公安机关依法查处了网上编造传播谣言行为,对在网上编造谣言的李某、唐某等6人依法予以拘留,对在网上传播相关谣言的其他人员进行了教育训诫;电信管理部门依法对梅州视窗网、兴宁528论坛、E京网等16家造谣、传谣,疏于管理造成恶劣社会影响的网站予以关闭。对此,社会各界反响强烈,广大人民群众拍手称快,抵制网络谣言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也是网络媒体义不容辞的责任。
(1)从民主监督角度说明“网络反腐”、 “网络监督”的政治意义?(6分)
(2)结合材料二,谈谈对网上编造传播谣言行为的认识。(8分)
正确答案
(1)①有利于克服官僚主义和不正之风,改进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工作(2分); ②有利于维护国家利益和公民的合法权益;(2分)③有利于激发广大公民关心国家大事,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出谋划策的主人翁精神(2分)。(2)①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民主具有广泛性和真实性。公民在网上发表言论是公民享有民主权利的表现。(2分)②公民在行使权利时要坚持坚持权利与义务相统一、坚持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网上编造传播谣言行为,危害社会的稳定(2分)③公民在行使权利时要遵守国家法律,要坚持有序的政治参与。网上编造传播谣言行为必须加以抵制。(2分)④国家必须履行好职能、加强监管、正确引导,还互联网一片净空。(2分)
本题以“网络反腐”、“网络监督”成为参会代表、委员频频提及的“热词”为背景。考查学生对民主监督知识的理解。
(1)民主监督的政治意义可以从改进国家机关工作、维护国家利益、公民关心国家大事等方面回答。
(2)网上编造传播谣言可以从国家性质、民主特点、民主权利、行使政治权利应该遵循的原则、履行好职能等方面回答。
材料一:2012年9月10日,日本政府宣布“购买”钓鱼岛及其附属的岛屿,实施所谓“国有化”。日本的行径激起了中国人民的无比愤慨,各地陆续掀起了游行示威、抵制日货活动;然而在游行过程中极少数市民无视党和国家的有关规定,制造了打砸商店、焚烧日系车辆、甚至殴打在华日本人等不和谐事件。
(1)请运用公民的有关知识,阐明你对上述事件的态度。(8分)
材料二:据IHS Automotive的估算,截至9月20日,中国反日示威活动已使日系车企停产造成的产量损失达到1.4万辆左右,日系车企损失估计超过2.5亿美元。有网友认为,抵制日货,打砸日系车辆可以严重打压日本经济是“保钓”的最好表现。
(2)请运用有关经济生活知识指出这种观点的错误性。(7分)
正确答案
(1).①公民有维护国家统一、安全、荣誉和利益的义务。日本购岛侵害了中国的领土主权完整,每个公民都要采取实际行动加以反对,这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职责。(2分)
②公民有集会、游行和示威的自由和权利。针对日本“购岛”事件组织抗日游行,这是人民参与国家政治生活,行使当家作主权利的重要体现。(2分)
③公民有遵守宪法和法律的义务,参与政治生活要坚持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借口抗日游行而打砸商店等,是无序政治参与的表现,要坚决反对。(2分)
④公民政治参与应依法有序进行,要自觉接受党的领导、接受政府管理、遵循相应程序和要求。(2分)
(2)抵制日货打砸日系车辆,违背了经济全球化趋势,违背了中国作为世贸组织成员的义务承诺,违背了我国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3分)不利于我国资源的优化配置,不利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不利于我国参与国际经济竞争与合作,不利于我国综合国力的提高。(4分)
试题分析:本题以社会热点钓鱼岛事件为切入点考查课本基础知识。时政性较强。材料比较新鲜,学生比较关注。第(1)问是政治生活角度。限定知识范围是公民的有关知识。从公民的权利、义务、参与政治生活应坚持的原则三方面组织答案即可。第(2)问是经济生活角度。结合材料抵制日货打砸日系车辆大的错误是违背了中国作为世贸组织成员的义务承诺,违背了我国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小到不利于我国资源的优化配置,不利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不利于我国参与国际经济竞争与合作,不利于我国综合国力的提高。从大到小分析。
点评:做主观题:第一步,审读设问,明确答题方向。依据设问,明确答题的知识范围和答题方向,可以通过设问中的关键词或者所涉及的主体进行定位。第二步,审读材料,提取有效信息。依据设问限定,审读材料,提取有效地材料信息。第三步,依据材料信息与设问限定,整合知识,组织答案。
(1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实现中国梦,需要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成就中国梦,需要你我共同努力,中国梦是民族复兴之梦,也是在复兴过程中每个个体自我实现之梦,强国梦属于国家,也属于每个中国人,我们追逐自己的梦,本身构成了中国梦的一块块基石;中国梦的建构,又为我们放飞自己的梦想提供了平台和土壤。某高中生小李围绕“三农”问题积极建言献策:向村委会建议发展特色乡村旅游;向人大代表反映“三农”资金使用的违规情况;就农民工就业问题通过发帖形式在县政务微博上留言……
结合材料,运用“公民政治参与”有关知识,谈谈小李为实现中国梦而做出的努力。(10分)
正确答案
①树立公民意识,提高公民素养,珍惜公民权利,自觉承担公民义务(1分);②向村委会建议发展乡村旅游,是积极参加民主管理,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的表现(3分);③向人大代表反映“三农”资金使用的违规情况,是通过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制度实行民主监督,保障了公民合法权益(3分);④向县政府就如何解决农民工就业问题提出自己的意见,是通过社情民意反映制度参与民主决策,促进决策科学民主(3分)。
试题分析:审题,由设问可知,知识范围的限定为“公民的政治参与”,试题类型为措施类试题,我们可以把设问转化为“公民如何参与政治生活”。这一知识体系的建构包含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准则(行使政治权利、履行政治性义务)、参与政治生活应坚持的原则(权利与义务相统一、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等)和参与的途径(民主选举、民主管理、民主决策、民主监督)以及参与的要求(提高素养、依法有序参与等)。然后分层解读材料,依据材料关键词选择和调用原理。由材料“强国梦属于国家,也属于每个中国人成就中国梦,需要你我共同努力”说明公民要积极行使政治权利,履行义务,提升素养;向村委会建议发展乡村旅游,是积极参加民主管理的表现;向人大代表反映“三农”资金使用的违规情况,是参与民主监督的体现;向县政府就如何解决农民工就业问题提出自己的意见,是参与民主决策的表现。
(15分) 在现代社会网络已经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14年全国两会召开之际,中国网继续推出两会品牌栏目《我有问题问总理》。新华网特别推出“我向总理说改革”大型征集,这是该网两会为总理建言活动的第10年。广大网民纷纷借助这一平台发出“好声音”,对深化改革、改善民生、国家治理、反腐等问题积极建言献策。
(1)从政治生活的角度,谈谈你对广大网民参与上述活动的认识。(7分)
材料二 随着网络等新兴媒体的迅速发展,通过微信、微博获取信息沟通交流受到越来越多人的欢迎。但同时,一些诸如“秦火火”“立二拆四”等不法分子也将贪婪的目光瞄向了浩瀚的网络海洋,妄图制造流言,浑水摸鱼,获取非法利益。面对网络虚假信息,一方面,互联网管理者要加强积极引导和监管;另一方面,公民要对法律有敬畏之心。公民造谣后要有惩罚机制,让谣言传播者不能有恃无恐。
(2)结合材料二,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公民在防止网络虚假信息方面应该如何承担公民责任。(8分)
正确答案
(1)①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广大网民参与上述活动是公民意识和政治素养的体现。(2分)②广大网民参与上述活动是公民通过社情民意反映制度参与政府决策的体现。有助于决策充分反映民意,体现决策的民主性;有利于决策广泛集中民智,增强决策的科学性。(4分) ③公民要坚持权利和义务相统一的原则。不断增强权利意识和义务意识,进行有序的政治参与。(1分)
(2)①公民坚持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任何网民在互联网上都没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任何违法犯罪行为都要受到法律制裁。(2分)②公民坚持权利和义务相统一的原则,旅行遵守宪法和法律的义务,依法行使自己的言论自由权利,自觉抵制网络虚假信息。(2分)③公民坚持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有序发布网络信息,维护国家安全、安全和利益,不得危害国家利益。(2分)④公民要支持、监督政府治理网络环境,有效防止网络虚假信息传播。(2分)(考生若答出“有序参与”也可酌情给分,但总分不超过12分)
试题分析:(1)作答时注意认识类的题目属于综合型的题目,需要从三个角度进行全面分析,即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做。首先指出题中广大网民参与上述活动是公民通过社情民意反映制度参与政府决策的体现。其次,这是由我国的国家性质决定的;公民参与民主决策有助于决策充分反映民意,体现决策的民主性;有利于决策广泛集中民智,增强决策的科学性。最后,公民要坚持权利和义务相统一的原则。
(2)此问的答题范围为政治生活的相关知识,主体是公民,公民应如何承担责任。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组织答案,公民坚持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公民坚持权利和义务相统一的原则,公民坚持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也可以从公民要加强监督和有序参与等角度进行分析,结合相关材料即可。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