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民直接参与民主决策的意义
- 共3609题
开学初,小源到建设银行营业网点兑换了此前在网上预约的中国高铁纪念币。这枚纪念币由中国人民银行发行,面额10元,每人限兑20枚,且需要提前预约。小源打算与班上同学分享自己的喜悦。他可以向大家这样介绍
①纪念币面额和实际购买力都是由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
②纪念币可以直接购买商品,也具有支付手段等货币职能
③纪念币发行量有限,具有一定的收藏价值和升值空间
④纪念币不能与同面额人民币等值流通,必须在规定时间地点使用
正确答案
解析
①错误,国家无权规定纪念币的实际购买力;④错误,纪念币与同面额人民币等值流通,在任何时间地点都可使用;由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纪念币属于法定货币,可以直接购买商品,也具有支付手段等货币职能,因其发行量有限,具有一定的收藏价值和升值空间,故②③正确。
知识点
材料 2013年初,某市政府法制办就《城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草案送审稿)》向社会征求意见,在结束时,共收到326条市民建议,主要涉及机动车尾气管理、限行方案以及烟花燃放等。经过反复调研和修改的条例(草案)在7月24日召开的市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上进行审议。据悉,该条例经市人大常委会审议后,有望于年内发布,届时将成为全国首部地方性大气污染防治法案。
结合材料,谈谈我国公民是如何与决策机关“同历决策过程,共享决策成果”的。(12分)
正确答案
(1)公民通过民主选举,选出代表人民意志的人进入决策机关,间接参与、审议、监督、制定决策。(4分)(2)我国公民通过社情民意反映制度、专家咨询制度、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和社会听证制度等直接参与民主决策。 (4分)
(3)决策机关审慎行使权力,坚持科学民主依法决策,增强决策的透明度和公众的参与度,使决策更好地反映民意。 (4分)
试题分析:该题要准确把握好两个主体及其二者在决策中的角色、任务。公民可以通过直接和间接途径参与民主决策,决策机关听取民意,审慎行使权力,科学民主制定决策,这就是我国公民与决策机关同历决策过程,共享决策成果。
为进一步加快“美丽河东、大美运城”建设步伐,全面提升城市管理水平,运城市盐湖区创卫办按照区委、区政府建设“六大平台”,推进“五项工作”,办好“八件实事”的总体部署,在2013年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工作基础上,根据《国家卫生城市标准》和运城市创卫要求,制定了《创建国家卫生城市2014年实施方案》。
结合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民主决策方式的知识分析该方案应如何通过?(10分)
正确答案
①将草案向社会公布,通过社情民意反映制度广泛征集群众意见。(2分)②召开专家座谈会或者论证会,通过专家咨询制度征集专家意见。(2分)③将初步形成的方案通过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向社会公示。(2分)④也可以召开社会听证会,听取各方代表的意见。(2分)最后综合各方面意见,形成最终的决策。(2分)
试题分析:该题考查学生对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途径的综合理解和运用,通过分析决策方案的制定与通过过程,对应回答所学知识。学生在回答该问题时要注意其内在的逻辑性,按照草案、论证、公示、社会听证,形成决策的逻辑顺序回答。
材料 中国梦是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强国梦属于国家,也属于每个中国人。我们追逐自己的梦,本身构成了“中国梦”的一块块基石。“中国梦”的建构,又为我们放飞自己的梦想提供了平台和土壤。
(1)结合公民的政治生活知识,谈谈实现中国复兴的伟大梦想公民如何担当? (8分)
(2)结合我国的政府有关知识,谈谈实现中国复兴的伟大梦想政府应尽的责任。(8分)
正确答案
(1)公民:树立公民意识,提高自身素养;(2分)珍惜公民权利,自觉履行公民义务;(2分)依法有序参与政治生活;(2分)支持、监督政府工作。(2分)
(2)政府:认真履行管理与服务职能,推动经济社会的发展;(2分)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维护人民的合法权益;(2分)依法行政,科学民主依法决策;(2分)自觉接受监督,与人民群众保持和谐关系。(2分)
试题分析:(1)该题是从公民的角度,围绕实现中国复兴的伟大梦想,提出可行的措施,要从多个角度考虑,从公民享有的权利、应该履行的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原则等角度组织答案。
(2)该题是从政府的角度提出可行的措施,可以从政府的职能、政府工作的原则、政府权力的行使等方面考虑,只需要回答纲要性的要点即可,不需要对每个内容具体论述。
材料一:2013年1月以来,我国华北东北大部分地区出现严重雾霾天气,面积一度达到143万平方公里,雾霾天气甚至波及周边国家。这些地区居民呼吸道疾病发病率明显上升。这次雾霾天气直接原因是该时间段冷空气较弱和持续干旱,大气扩散条件非常差。根本原因是大气污染严重。
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考量着党和政府平衡短期利益和长期发展的智慧。十八大报告指出,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材料二: 目前我国环境法规体系还不健全,1989年全国人大制定的《环境保护法》已不能适应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如《环境保护法》第16条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对本辖区的环境质量负责,采取措施改善环境质量”。然而一些地方政府盲目追求地方GDP的增长,环境监管有名无实,环境法的实施处于有法不依、执法不严和违法不究的状况。由于地方保护主义的庇护,一些企业长期违法排污而得不到应有的制裁;我国司法制度对公民环境权益的保障较为贫弱,在面对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矛盾冲突时,司法机关往往无法有效保护公民的环境权益;在环境保护的具体过程中,公众的作用没有得到很好地发挥,导致公民在环保的方面积极性受到打击。
(1)结合材料一,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分析党提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美丽中国”的必要性。(14分)
(2)结合材料二,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谈谈我国应如何依法进行环境保护。(12分)
正确答案
20(1)①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美丽中国是贯彻科学发展观,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要求;(4分)
②践行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理念,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权益;(4分)
③坚持科学执政,遵循发展规律,推动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呵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促进可持续发展;(4分)
④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美丽中国,有利于推动我国自主创新,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增强综合国力。(2分)
(2)①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要严格按照立法程序完善环境法规体系,确保环境保护有法可依。(3分)
②地方各级政府应当切实履行政府职能,加强环境监管,严格依法行政。(3分)
③司法机关要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加大对企业违法排污的惩治力度,切实保护公民环境权益。(3分)
④提高公民的环境意识,提高公民参与环保的积极性,公民通过民主决策、民主监督等形式充分发挥公民在环境保护方面的作用。(3分)
试题分析:
(1)考生子回到本题时,一定要注意本题的设问指向说说明必要性,属于原因类的解答题;其次要注意本题的设问主体是中国共产党,设问的内容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美丽中国”。考生可以首先从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的角度分析说明;其次可以从党的性质、宗旨的角度分析说明;再次可以从中国共产党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的角度分析说明;最后可以从当今国际竞争的实质的角度分析说明。
(2)本题的设问指向是谈谈我国应如何依法进行环境保护,并没有明确设问主体,因此考生可以从中国共产党、人大、政府、司法机关、公民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说明;从党的角度可以从制定正确的方针道路的角度说明;从人大的角度,可以从立法和监督的角度分析说明;从政府的角度,可以从履行政府职能的角度分析说明;从司法机关的角度可以从打击环境犯罪的角度分析说明;从公民的角度可以从自觉行使监督权并自觉履行相应的义务的角度分析说明。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