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 共3064题
  •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 共3064题

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不管城邦大小,人们的整个生活都是由本性和法律统治的。本性是没有秩序因人而异的,而法律却是共同一致的,对所有人都是适用的。──为什么全体公民要参加公民大会?为什么人们要立法庭?原因就是法律,人人都要服从法律,如果抛弃了法律,每个人都为所欲为,不仅政制遭到破坏,人们的生活也会降低到野蛮的水平。

──(古希腊)《德谟斯提尼演讲集》

       材料二 难道农民的儿子生来颈上戴着圈,而贵族的儿子生来在腿上带着踢马刺吗?……一切享有各种天然能力的人,显然是平等的。……除了法律之外,不依赖任何别的东西,这就是自由人。

──《伏尔泰语录》

       材料三 政治上的自由是公共自由,要保障公共自由,就应该避免把权力单独委托一个人、几个人或多数人,因为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变的一条经验。为此,提出一条原则,要防止滥用权力,权力来约束权力,形成一种能联合各种权力的政体,其各种权力既调节配合,又相互制约,即权力要分开掌握和使用。    

──孟德斯鸠《罗马盛衰原因论》

       材料四 当立法权和行政权集中在同一个人或同一个机关之手,自由便不复存在了;因为人们将要害怕这个国王或议会制定暴虐的法律,并暴虐地执行这些法律。如果司法权不同立法权和行政权分立,自由也就不存在了……如果司法权同行政权合而为一,法官便将握有压迫者的力量。

──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

请回答:

(1)材料一表达了怎样的思想?联系必修1所学知识,指出这一思想出现的政治背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完整地概述材料二表达的思想。根据材料二的思想推断作者所处时代的政治背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材料三表达了孟德斯鸠的政治主张,其核心思想是什么?材料四是材料三的思想主张的继续和延伸,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指出材料三和材料四所表达的政治主张的积极影响,并且举必修1所学的史实来佐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自由这个问题上,材料二与材料三各侧重于什么?在提高人类社会政治生活的质量问题上,从古希腊时代到18世纪的思想家寻找了一个共同的武器,它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从材料一到材料四的思想是否违背了西方人文主义精神?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人的自然状态(本性)是没有秩序的,人必须遵守法律,否则城邦民主制要遭破坏,人的生活也会因为本性的没有秩序而降低到野蛮的水平。希腊城邦的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

(2) 自由平等,天赋人权,人的自由是法律框架内的自由。法国的封建专制和等级社会。

(3) 材料三表达的核心思想是权力的“制约与平衡”。材料四论述了行政权、立法权、司法权三权分立,是分权思想的具体化,因而是继续和延伸。

(4)奠定了资产阶级有关国家和法的理论基础,为资本主义确立了一套政治体制的构想。美国的1787年宪法就是这一思想的具体运用。

(5)材料二侧重于要求获得自由平等,天赋人权;材料三侧重于如何保卫自由与人权。共同的武器是法律(或者答民主政治)。

(6)没有。因为人文主义不仅是人的感性(本性)的解放,还在于人的“理性”的获得,从材料一到材料四,思想家们探讨法律的规范正是为了使人的尊严、自由和平等获得保障。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公元前8世纪~公元前3世纪,在一些重要古典文化中心,如中国、印度、希腊,人类精神开始了觉醒,提出人与自然和人与人关系的大问题,并进行研究和回答。人的理性精神也从而得到了发扬。

回答:

(1)列举公元前8世纪~公元前3世纪儒家学派和希腊先哲对人与自然和人与人关系问题的主要观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一  人是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        

——莎士比亚

灵魂得救在于心中信仰,而不在于表面仪式。      

——马丁?路德

我不同意你说的每一个字,但我愿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

——伏尔泰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西方人文精神发展的历程及其核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二  以体育为载体的奥林匹克运动也有其鲜明的人文精神特性,“人文奥运”成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基本理念和灵魂。2007年9月28日,孔子诞辰2558周年盛大祭典于山东曲阜举行。此次祭孔大典向北京奥组委推荐了五句《论语》经典,希望能成为奥运会迎宾语:“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德不孤,必有邻”,“礼之用,和为贵”。  

——2007年9月30日星岛网

(3)此次 祭孔大典向北京奥组委推荐的奥运会迎宾语,体现了怎样的人文奥运理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综上所述,扼要谈谈你对人文精神的认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人与自然关系:儒家学派:孔子:敬鬼神而远之;荀子:制天命而用之。希腊先哲:泰勒斯:万物皆由水生成;亚里士多德:自然界是客观的存在。人与人关系:儒家学派:孔子:仁,礼,德治;孟子:仁政,性善说;荀子:性恶论,治国以礼为主,礼法并施。希腊先哲:智者学派:人是万物的尺度;苏格拉底:认识你自己,知识即美德。

(2)人文精神复苏,文艺复兴,提倡人性,反对神性,提倡个性解放;宗教改革:信仰得救。 人文精神发展:启蒙运动:科学理性。    

(3)理念:团结友爱,崇尚道德,和睦相处,和平发展。

(4)自由、平等、科学、理性的人文精神是人类精神的共同家园。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在古代希腊、罗马文明之后,基督教会对西方世界近千年的思想统治,使人们的个人意识受到极大的压制。为此,不同国家、不同领域的杰出人士不顾教会势力的迫害和世俗的误解,在欧洲掀起了三次影响巨大的思想解放潮流,带领着人们迈进科学的理性时代。请回答:

(1)古代希腊的哲学家是如何关注人自身发展的,举两例加以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4——18世纪的西欧,出现了哪三次影响巨大的思想解放潮流?它们能够兴起的相同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其共同性质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三次思想解放潮流各自具有怎样的特点?请结合各自的内容加以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三次思想解放潮流产生的共同影响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智者学派(或普罗泰格拉)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苏格拉底提出“认识自己”(或“美德即知识”)。

(2)14——18世纪的西欧,出现了文艺复兴运动、宗教改革运动、启蒙运动三次影响巨大的思想解放潮流。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共同性质:都注重人的价值,性质上都是资产阶级思想文化运动。

(3)文艺复兴运动:以复兴古希腊、罗马文化为名,以人文主义为旗帜,提倡人性,反对神性,倡导个性解放。宗教改革:以宗教改革的形式,进行反封建斗争,挑战教皇为首的宗教权威,以反映时代特征的宗教理论实行宗教改革。启蒙运动:斗争矛头直指封建专制,提出“天赋人权”“三权分立”“主权在民”,宣扬资产阶级的自由、平等、博爱。

(4)冲破了宗教神学的思想束缚,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为资产阶级革命作了思想上的发动。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人文精神是世界思想文化领域的瑰宝,推动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他的出名主要的是由于他的学说,即“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

一一罗素《西方哲学史》

(1)材料一中的“他”指的是谁?他的学说在西方思想史上有何地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二 下图是文艺复兴时期的作品

(2)材料二两幅作品的核心思想是什么?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文艺复兴时期所包含的思想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三 灵魂得救只须靠个人虔诚的信仰,根本不需要教会的繁琐仪式。上帝的恩典是上帝给人的礼物,只有上帝才能赦免罪人。信徒得救不靠行为,全凭信仰。要得救上天堂,不靠教会或行善,更不靠赎罪券。

——《路德选集》

(3)据材料三指出其核心主张。归纳材料二、三所反映的思想有何相似之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四 欧洲的启蒙时代,是伟大人物辈出的时代。他们是封建制度的批判者,是新的资本主义制度的设计者……他们的著作的确影响了世界许多地区的热爱思考和正义的人们。

——摘编自《马克思选集》

(4)孟德斯鸠和卢梭都是当时启蒙思想家的杰出代表,他们分别为新的资本主义制度提出了怎样的设想?对人文主义思想发展的主要表现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综合上述材料,指出不同历史阶段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特征及其重大事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普罗泰戈拉(普罗塔戈拉);他的学说强调了人的价值,是西方人文精神起源的重要标志。

(2)人文主义。提倡人性,反对神性;主张人生的目的是追求现世的幸福,倡导个性解放,反对盲从盲信的愚昧思想。

(3)核心:“因信称义”(“信仰得救”)。相似:都体现了人文主义或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都抨击教会、教皇、抨击中世纪的神学统治。

(4)孟德斯鸠(在《论法的精神》中)提出了三权分立(分权制衡)的学说;卢梭(在《社会契约论》中阐述了“天赋人权”学说,)提出了“主权在民”的思想,主张建立共和国。把反封建、反宗教神学的斗争推进到反对封建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政治制度的高度。

(5)特征:起源(或萌芽):智者运动(或古希腊思想家的思想);复兴(或发展):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成熟:启蒙运动。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社会的发展总是与人类思想的进步联系在一起的。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古希腊智者学派的普罗塔戈拉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哲人苏格拉底认为人类的第一要务是“认识自己”;著名学者柏拉图认为人类的正确目标就是在自己的灵魂中发现理念,他的学生亚里士多德则强调,在整个自然界人类是最高级的。依据材料,结合所学概括古希腊哲学家的思想内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以启蒙运动为先导,近代西方主要国家先后建立了新的政权体制。试说明这些新体制体现的启蒙思想的核心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人民英雄纪念碑“五四运动”浮雕,再现了青年学生宣传“外争国权,内惩国贼”的爱国形象。有人认为,这也体现了当时中国青年的思想解放。试说明这种思想解放的文化背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内涵:突破了人对神的崇拜,肯定人的价值,这是人文精神之源。

(2)内容:“三权分立”“天赋人权”“人民主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社会契约思想等。

(3)背景:倡导民主、科学的新文化运动;马克思主义开始在中国传播。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至于神,我既不知道他们是否存在,也不知道他们像什么东西,有许多东西我们认识不了的,问题是晦涩的,人生是短促的。”

——普罗塔戈拉

材料二 “世俗权力是受上帝的委托来惩治奸邪,保护善良的。因此,我们应当让世俗政权在整个基督教世界中执行它的职务,不要加以任何阻碍,无论什么人,不管他是教皇、主教、传教士、或是修士、修女,世俗权力都有权来管他。”

——马丁·路德在《致德意志贵族书》

材料三 (启蒙运动)在宗教方面,主要口号是“砸烂可耻的东西”,即消灭宗教的狂热和不容异说。……在政治方面,哲人们也有一个关键性的用语——“社会契约”……“行政权的受托人不是人民的主人,而是人民的办事员;它(人民)能如心所愿地使他们掌权和把他们拉下台;对受托人来说,不存在契约的问题,只有服从。”……这些口号破坏了传统的制度和习俗。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请回答:

(1)材料一表明普罗塔戈拉对神持何态度?分析其产生的社会根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二反映了马丁·路德的什么观点?分析其产生的思想因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依据材料三,概括启蒙运动的主要思想主张。说明它是如何破坏了“传统的制度和习俗”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纵观西方人文主义发展历程,谈谈你对人类思想文化发展的认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态度:怀疑神灵。社会根源:古希腊奴隶制工商业的繁荣;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

(2)观点:世俗权力高于教会权力。思想因素:文艺复兴运动促进人文主义复苏。

(3)主要思想主张:宗教上:反对神权统治,主张宗教自由。政治上:社会契约论、人民主权说。冲击了封建专制主义,天赋人权、自由平等观念日益深人人心,为早期资产阶级革命做了思想舆论准备。

(4)思想具有自身的历史继承性,随着时代的进步,思想不断向前发展。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人文精神是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体现。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

——普罗塔戈拉

材料二 l4世纪时,意大利中、北部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崛起的商人阶级由于拥有财富而创造了为财富服务的新思维,提出了关照人的生命与尊严的价值观。古希腊、古罗马文化的传统更多地保留在意大利。……而且意大利各城市同拜占庭、阿拉伯一直有着经济和文化上的联系。因此意大利人更容易接触古希腊手稿和艺术古迹。

——摘自岳麓版高中教材

材料三 l8世纪启蒙学者高举理性与科学大旗,猛烈抨击宗教神学和封建专制主义,宣扬自由、平等、博爱、人权和法制,强调发展科学、张扬个性、追逐功利、享受生活、建立“理性王国”。

——摘自高九江《启蒙推动下的欧洲文明》

请回答:

(1)材料一包含的人文精神的基本内涵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据材料二,概括西方人文精神发展的条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据材料三,概括启蒙运动对人文主义思想的新发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谈谈人文精神的不断发展对人类社会进步的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强调人的价值、人的决定作用。

(2)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资产阶级兴起;古希腊罗马文化遗存;东西方文化交汇。

(3)民主;法治;“理性王国”。

(4)促进思想解放;促进经济发展;推进民主进程;推动科技创新。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耳朵有耳朵的限制,哪些是可以听见的,哪些是不可能听见的;舌头有舌头的限制,哪些是可以说出的,哪些是无法说出的……至于心灵也有可以探求的和无法探求的界限。仅此而已,岂有他哉!不存在何者更近人意,何者更接近自然的问题。然而法律所作的限制却使人们越来越背离自己,它教唆人们逆自然而动,其实人的生存本身就是属于自然的…… 

——《德谟斯提尼演讲集》第二十五号的《反阿里司托格通》

(1)材料一如何看待法律与人性的关系?根据所学知识,判断这是哪个学派的观点?你如何看待法律与人性的关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二  这些权利乃是:人身和财产的全部自由;用笔向国家提意见的自由;只能在一个由自由人所组成的陪审员会面前才可受刑事审问的自由;不管什么案件,只能按照法律条文和明确规定来裁判的自由;放弃英国圣公会信徒对某些职位的特权,信仰的自由。……在英国,一个外国人享受同样的财产自由与人身自由;倘使他被人控告了,他可以要求在审他的陪审员中,一半是外国人,就是说不仅是英国人。

──伏尔泰《哲学通信》

(2)依据材料二,概括伏尔泰认为人的权利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三  近代欧洲之所以优越他族者,科学之兴,其功不在人权说下,若舟车之有轮焉。今且日新月异,举凡一事之兴,一物之细,罔不诉之科学法则,以定其得失从违;其效将使人间之思想云为,一遵理性,而迷信斩焉,而无知妄作之风息焉。国人而欲脱蒙昧时代,羞为浅化之民也,则急起直追,当以科学与人权并重。

──陈独秀《敬告青年》

(3)根据材料三,说明陈独秀认为“近代欧洲之所以优越他族者”的因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法律是人性的桎梏,是违背自然的;智者学派;看待:法律违背人性,不足取;人的自然性状态是没有秩序的,法律是社会和谐与发展的保障。

(2)人身和财产的自由;言论自由;按照法律条文裁判案件的自由;信仰的自由;外国人和本国人平等。

(3)因素:科学与人权。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大约公元前5世纪中叶,希腊城邦的民主政治高度发展,公民的社会生活丰富多彩,思想活跃,孕育出一个新的思想流派一…智者学派。普罗泰格拉是智者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Man is the measure of all thirigs”是他不朽的名言。   

材料二  14世纪时,意大利人对古希腊罗马文化非常热爱……1535年,某画家写道:“许多已经湮没的事物将要再生。”   

材料三  18世纪启蒙学者高举理性与科学大旗,猛烈抨击宗教神学和封建专制主义,宣扬自由、平等、博爱、人权和法制,强调发展科学、张扬个性,追逐功利、享受生活,建立“理性王国”。不难看出,启蒙运动实质上正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文艺复兴运动的延续,是人文精神的继续弘扬。   

请回答:

(1)普罗泰格拉的这一名言在当时有何积极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二反映了怎样的文化现象?试分析上述现象出现的原因及其实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怎样理解材料三中“启蒙运动实质上正是……对文艺复兴运动的延续,是人文精神的继续弘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把人置于世界和社会的中心,是在原始宗教和自然统治之下人类自我意识的第一次觉醒;有利于雅典民主政治的进一步发展。   

(2)文化现象:复兴希腊罗马古典文化。原因:随着西欧经济的复苏和商品经济的发展,人们一方面极度厌恶基教神权地位及其虚伪的禁欲主义主张,开始追求世俗人生的乐趣;另一方面又没有成熟的文化体系以取代基督教文化。实质:是一场资产阶级的新文化运动。   

(3)启蒙运动把人文主义发展到理性主义,主张构建“理性王国”(即资本主义的社会制度)。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在教会的教父们的无数著作中有不少表面的矛盾甚至难解之处。我们崇拜他们的权威,不应使自己追求真理的努力停滞不前。……教父们会有错误是毫无疑问的。即使彼得,教徒中的名人,也曾陷入错误中;……读所有这一类著作都要有充分的自由进行批判,而没有不加怀疑地接受的义务,否则一切研究的道路都要被阻塞,后人用以讨论语法和叙述中难题的优秀的智慧就要被剥夺。

——人文主义者阿贝《是与否》

材料二 上帝赋予了人按自己的意志塑造自身的能力,也可以下降为动物,也可以上升到与上帝相似的东西。

——人文主义者皮阿《论人的尊严》

材料三 阿尔帕说:“……大多的时候,落在人们头上的幸福或不幸取决于他们自己。”彼特拉克说:“真正高贵并非天成,而是自为的。”

——《世界史?中古部分》

材料四 观察《蒙娜丽莎》《大卫》《西斯廷圣母》三幅名作《蒙娜丽莎》《大卫》《西斯廷圣母》

(1)据三个材料所述,人文主义者极力反对什么,提倡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依据以上材料,说明人文主义思想的核心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人文主义有何重大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反对封建神学、神权、宗教束缚和等级观念。提倡个性解放和自由平等、强调人的价值。

(2)肯定人,注重人性,把人和人性从宗教束缚下解放出来,强调人的作用和以人为中心。

(3)①打破了中世纪神学对人们思想和文学、艺术等创造的桎梏,掀起了一股思想解放的大潮;②适应了西欧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为近代自然科学和各种学术的发展清除了思想障碍;③动摇了神学的无上权威,对宗教改革运动也起了一定推动作用。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因为法律的规定是任意的(人为的),而自然的指示则是必然的。”“根据自然,并且无论是蛮族人,还是希腊人,都是如此。…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至于神,我既不知道他们是否存在,也不知道他们像什么东西。有许多东西是我们认识不了的;问题是晦涩的,人生是短促的。”

——普罗塔戈拉

材料二 但丁(1265——1321)说:“神圣的种子不落在家庭,而落在众人身上。”彼特拉克(1304——1374)说:“真正的高贵并非天成,而是自为。”阿尔伯(1404——1472)说:“大多的时候,落在人们头上的幸福或不幸取决于他们自己。”

——《世界历史中古部分》

材料三 启蒙运动就是人类脱离自己所加之于自己的不成熟状态……要有勇气运用自己的理智!这就是启蒙运动的口号。

——康德

材料四 (启蒙思想家们)不承认任何外界的权威,不管这种权威是什么样的。宗教、自然观、社会、国家制度,一切都受到了最无情的批判……从今以后,迷信、偏私、特权和压迫,必将为永恒的真理、为永恒的正义、为基于自然的平等和不可剥夺的人权所排挤。

——恩格斯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普罗塔戈拉的思想核心是什么?有何积极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二体现了怎样的思想主张?反映了哪一历史事件?其性质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据材料三、材料四,概括启蒙运动时期人文精神的含义,指出其对欧洲社会发展产生的深远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思想核心:“人是万物的尺度”。意义:否定神的意志是衡量一切的尺度,树立了人的尊严和权威,体现了古希腊文化人文主义的本质。

(2)主张:人文主义。事件:文艺复兴运动。性质:资产阶级思想文化运动。

(3)含义:独立思考,理性判断;反对专制和特权;主张自由,平等、真理和正义。影响:是欧洲社会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冲击了封建专制统治,为资产阶级革命和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提供了思想武器和理论基础。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人是万物的尺度”

——普罗塔哥拉

材料二、(中世纪)天主教神学把世俗的封建国家制度神圣化,它是当时唯一的意识形态,天主教会无孔不入地渗透在中世纪欧洲社会、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的每一个毛孔,钳制着人们的一切活动。

——《历史必修3教师教学用书》岳麓书社

材料三、莎士比亚《哈姆雷特》台词:“人是……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

材料四、“……信徒就一不靠教皇,二不靠圣礼,只有靠终生”悔改“,才是基督的正道”。

——《路德选集》

材料五、“我不同意你说的每一个字,但我愿意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

——伏尔泰

请结合上述材料,概述西方人文主义思想发展的简要历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古希腊先哲从实际出发,以人为本,洞察宇宙,探索人生,他们的思想主张是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

古希腊、古罗马文明之后,封建神学统治西方近千年,个人意识惨遭压制,人成了上帝的羔羊,人文主义思想几近湮灭。

文艺复兴中的思想巨人,以自己的作品抨击封建教会的虚伪和腐败,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提倡追求自由和幸福,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人文主义”旗帜高高飘扬。

宗教改革中“因信称义”“先定论”,否定了教皇的绝对权威,是人获得精神上的自由和灵魂得救的自主权,人文主义思想得到进一步弘扬。

启蒙运动思想家高举理性的旗帜,批判宗教迷信、封建制度和一切不合理的现象,强调人的尊严,追求自由平等、主张人权神圣不可侵犯,人文主义思想达到新的高度。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图一是公元前3世纪前后古希腊的著名雕像《维纳斯》。作品透露出女性体态丰满,具有协调性,反映了人体之美。

材料二 图二是中古时期的《三女神》画像。中古时期,由于受到宗教上的束缚,人们并不欣赏人体美。作品中的三女神平板、单调、僵硬且面无表情。

材料三 图三是文艺复兴时期的《三女神》画像。作品极力赞扬人体之美,将世俗生活中人的形象注入神的形象中,所塑造的宗教人物是有血有肉有思想感情的人。

(1)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古希腊能够诞生像《维纳斯》这样杰出艺术作品的原因。

                                                                                                                                                                 

(2)从材料二到材料三作品的思想发生了什么变化?这一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3)分别列举一位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家、艺术家及其作品,并简要说明他们是如何体现人文精神的。

                                                                                                                                                                 

正确答案

(1)思想:古希腊对人的重视(或古希腊文化充溢着人文主义精神)。政治:自由民主的政治氛围。经济:工商业发展为艺术创作提供了物质基础。

(2)变化:从材料二的无视人体之美到材料三的赞美人体之美。原因:14世纪以来,资本主义工商业在西欧出现、发展。新兴资产阶级追求财富与人生享乐,要求打破天主教会的精神束缚;古希腊、罗马文化的影响。

(3)薄伽丘:《十日谈》,抨击了教会的腐败,肯定了人性。达·芬奇:《最后的晚餐》,画中人物一扫中世纪呆板拘谨的宗教气息,突出了人性。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阅读下列材料(22分)

材料一:

  

材料二:“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在理性上多么高贵!在才能上多么无限!多么文雅的举动!在行为上多么像一个大使: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

材料三:政治上的自由是公共自由,要保障公共自由,就应该避免把权力委托给一个人、几个人,因为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为此,提出一条原则,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用权力来约束权力,形成一种能联合各种权力的政体,其各种权力既调节配合,又相互制约,即权力要分开掌握和使用。                                         

----孟德斯鸠

材料四:我不同意你说的每一个字,但是我愿意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  

----伏尔泰

材料五:如果我仅仅考虑强力,以及强力所得出的结果,我就要说:“当人民被迫服从而服从时,他们做的对,但是,一旦人民可以摆脱自己身上的桎梏而摆脱它时,他们就做得更对。……社会秩序乃是为其他一切权利提供了基础的一项神圣权利。然而这项权利决不是出于自然,而是建立在约定之上的 。”

——卢梭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西方思想史上的三次思想解放运动是什么?(6分)

(2)苏格拉底的哲学思想是什么?(2分)

(3)根据材料三、四、五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启蒙运动主要思想主张。(4分)

(4)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别指出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反对的是什么,即思想家们的矛头对准什么?(6分)

(5)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孟德斯鸠学说产生了什么影响?(4分)

正确答案

(1)智者运动、文艺复兴、启蒙运动(6分)

(2)认识你自己,美德即知识。(2分)

(3)三权分立,社会契约论、天赋人权,人民主权说。(4分)

(4)文艺复兴:反对封建神学,主要是思想上的封建神学思想(2分)

宗教改革:反对教会权威(即教权),提倡王权,是一场政治运动(2分)

启蒙运动:反对教会权威,更反对封建君主专制,提倡资产阶级的政治制度(2分)

(5)其分权制衡的思想成为资产阶级政治制度的基本原则。(2分)美国1787年宪法以三权分立的政治学说为基本政治原则。(2分)

试题分析:

(1)实际上考查的是人文精神的发展历程,结合所学,主要是智者运动、文艺复兴、启蒙运动。

(2)考查对苏格拉底主张的记忆,依据课本内容作答即可,主要是认识你自己,美德即知识。

(3)“形成一种能联合各种权力的政体,其各种权力既调节配合,又相互制约,即权力要分开掌握和使用”反映的是三权分立;“然而这项权利决不是出于自然,而是建立在约定之上的”反映的是社会契约论;“我不同意你说的每一个字,但是我愿意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反映的是天赋人权;“当人民被迫服从而服从时,他们做的对,但是,一旦人民可以摆脱自己身上的桎梏而摆脱它时,他们就做得更对。”反映的是人民主权。

(4)联系所学知识回答即可。文艺复兴反对封建神学,主要是思想上的封建神学思想。宗教改革反对教会权威,提倡王权,是一场政治运动。启蒙运动反对教会权威,更反对封建君主专制,提倡资产阶级的政治制度。

(5)对照美国的政治制度的特点,主要是对以后美国政体和整个资本主义政体的影响,其分权制衡的思想成为资产阶级政治制度的基本原则,美国1787年宪法以三权分立的政治学说为基本政治原则。。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

——普罗塔哥拉

材料二 柏拉图在《泰阿泰德篇》中曾对“人是万物的尺度”这个命题作过解释。他认为,普罗塔哥拉命题的意思是说:“事物对于你就是它向你显现的那样,对于我就是它向我显现的那样。”

材料三 柏拉图着手设计他的理想国家时,首先规定公民所具有的四种德性(品质),即智慧、勇武、节制和正义。他认为,一个国家应该有三部分人:一是护国者,有智慧之德,担当统治者;二是卫国者,有勇武之德,负责保卫;三是供养者,有节制之德,从事生产。前两个等级不得蓄有私产,也不许持有金银,他们的生活所需全由第三等级供养;而第三等级可以保有私产,经营适合他们的那种经济,但亦限制其财富的膨胀,以防止贫富过度分化。 ——朱庭光主编《外国历史名人传》(古代部分上册)

(1)材料一中,普罗塔哥拉的“人是万物的尺度”这一命题是针对什么问题而提出的,有何进步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人是万物的尺度”这一命题的局限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材料三,概括柏拉图设计的理想国家的特征,他的理想国家是否符合当时的实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材料一和材料三的观点有何共同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这一命题是针对宗教迷信对世界和人类的解释而提出的。它强调人作为认识客观事物的主体的意义,否定了神或命运等超自然的力量对社会人生的作用,树立了人的尊严和权威。 (2)它夸大了人的主观作用,忽视了客观规律的存在和人们认识的共同性,这样的思想方法给主观随意性和极端个人主义打开了方便之门。

(3)特征:公民需要具有四种品质,居民划分为护国者、卫国者、供养者三个等级,护国者由哲学家担任,卫国者由武士担任,供养者即农民和手工业者等劳动者,前两个等级不得蓄有私产,第三等级可以拥有私产,但要防止贫富过度分化。不符合实际。

(4)都重视人的价值和作用。

下一知识点 :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百度题库 > 高考 > 历史 >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