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欧洲的宗教改革
- 共565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中世纪的罗马天主教会是封建主阶级的统治工具,它为封建制度披上了神圣的外衣,为封建统治辩护。天主教会也是各国最有势力的封建领主,它拥有天主教世界地产的 1/3。教会还是各国的特权组织,成为西欧国家实现统一的障碍。
——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
材料二 天主教会的腐败和搜刮,引起各阶级各阶层的强烈不满……而教会的欺诈和无耻掠夺行为,最终落到人民群众身上……他们对天主教会的不满与日俱增。城市市民也不满天主教会的统治,这不仅是因为教会是封建制度的强大支柱,而且天主教会的许多清规戒律对工商业发展不利。世俗君主和贵族则垂涎教会的财产,出于个人利益的打算,也站到反对天主教会的行列中来。
——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
材料三 中世纪只知道一种意识形态,即“宗教和神学”。
——恩格斯
请回答:
(1)结合材料一回答,天主教会在西欧起到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材料二回答,有哪些阶层反对天主教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上述材料说明,西欧反封建斗争为什么首先表现为反天主教神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天主教会是封建统治的理论来源;大约占有欧洲地产的1/3;在各国享有特权。这一切都严重地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2)人民群众、城市市民、资产阶级、世俗君主与贵族。
(3)内因是资产阶级因资本主义发展尚不充分而力量较弱,外因是天主教会势力强大。
中世纪曾被人们称之为“黑暗时代”,其主要理由是
[ ]
正确答案
中世纪的一位教皇把他的母校巴黎大学称作“为整个世界烤制面包的烤妒”,这一比喻的含义是希望母校
[ ]
正确答案
在中世纪的欧洲,天主教会俨然是一个国家组织。造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是
[ ]
正确答案
“十字军东征”的实质是
[ ]
正确答案
中世纪的欧洲,教皇确立大一统神权统治的主要原因是
[ ]
正确答案
伊拉斯谟说:“许多个修道院与公共妓院无甚差别。”这反映了中世纪的欧洲
[ ]
正确答案
基督教由一个小教派最终发展成为罗马帝国国教的根本原因是
[ ]
正确答案
“卡诺莎之辱”本质上体现了
[ ]
正确答案
宗教改革的必要性有
①天主教会奢侈腐化,引起人们不满
②天主教会的统治阻碍了社会的进一步发展
③资产阶级力量兴起
④文艺复兴运动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
[ ]
正确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
恩格斯说:“封建制度的巨大的国际中心是罗马天主教会。它在尽管发生各种内部战争的条件下还是把整个封建的西欧联合为一个大的政治体系,同闹分裂的希腊东正教和伊斯兰教的国家相对抗。它给封建制度绕上了一圈神圣的灵光。它按照封建的方式建立了教阶制。最后,它本身就是最有势力的封建领主,拥有天主教世界的地产的整整三分之一。要想把每个国家的世俗的封建制度成功地各个击败,就必须先摧毁它的这个神圣的中心组织。”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
请回答:
(1)天主教会是如何把整个封建的西欧联合为一个大的政治体系的?这一体系的实质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恩格斯为什么说“要想把每个国家的世俗的封建制度成功地各个击败,就必须先摧毁它的这个神圣的中心组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整顿教会,建立封建性的等级森严的教阶制度,加强对教会组织的控制;与封建王权进行权力争夺,迫使各国统治者听命于教廷;组织“十字军东征”,对抗东正教和伊斯兰教国家,以扩张天主教的势力;对民众进行蒙昧和禁欲的说教,以加强对民众的思想控制。这一体系的实质是天主教的神权统治。
(2)罗马天主教会既是欧洲最大的封建主,又是欧洲封建制度的精神支柱,它给封建制度绕上了一圈神圣的灵光,因此,要推翻阻碍欧洲社会发展的封建制度,就必须打破天主教会的势力。
阅读下列有关马丁·路德及其宗教改革的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称义及随之而来的全部拯救只有因信,因为称义和得救都赖上帝的怜悯,这点只有在信的行动中才能领受。人的伦理性活动的“善行”在此无任何地位。它们既不会给我们带来拯救,也不会为我们保住拯救。只有因信,才能使我们保持永生。
——(德)保罗·阿尔托依兹《马丁·路德的神学》
材料二 所以我说:世俗权力是受上帝的委任来惩治奸邪、保护善良的。因此,我们应当让世俗政权在整个的基督教世界中执行它的职务,不要加以任何阻碍。无论什么人,不管他是教皇、主教、传教士,或是修士、修女,世俗权力都有权来管他……
——齐思和译《马丁·路德致德意志贵族书》(1520年6月24日)
(1)简要概括材料一中两种相反的主张并说出马丁·路德提倡的其中一种主张的含义。
(2)简要概括材料二中马丁·路德的基本主张并指出这一主张在当时的主要意义。
正确答案
(1)主张:“因信称义”和“因行称义”。“因信称义”的含义:灵魂得到拯救,不在于遵守教会规条和本人的“善行”所积下的功德,而在于上帝的恩典和个人对上帝的信仰,一个人应该通过对上帝和《圣经》虔诚的信仰来获得免罪,达到“灵魂得救”。
(2)世俗权力大于教权。否定了罗马教皇的绝对权威,有利于加强王权,也反映了新兴资产阶级的要求。
加尔文认为“当我们仅从天赋方面看一个人,我们会发现他从头到脚,一无是处。如果在他身上还有一些值得赞扬的,那也来自上帝的恩赐。”由此,他要求人们
①信仰上帝②严格道德标准③过节俭生活④放弃自身奋斗
[ ]
正确答案
卡尔文宗教改革和路德宗教改革的重要相同点是
①坚持《圣经》是最高权威②主张简化宗教仪式③反对教皇权威④主张先定论
[ ]
正确答案
卡尔文学说传播到欧洲许多地区,日内瓦成了宗教改革一个重要的国际中心,被称为“新教的罗马”。卡尔文学说之所以能够在西欧广泛传播,主要是因为
[ ]
正确答案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