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芳香烃的结构与性质
- 共2775题
(6分)某同学为制取乙酸乙酯,在试管A中加入3 mL 乙醇,然后边振荡试管边慢慢加入2 mL 浓硫酸和2 mL 乙酸,按下图所示连接好装置进行实验。请回答:
(1)试管B中盛放的溶液是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完成后,试管B的液面上有透明的不溶于水的油状液体产生。 若分离该液体混合物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是____________。
(3)乙醇与乙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室中用30 g乙酸与46 g乙醇反应,如果实际产率是理论产率的60%,则可得到的有机产物的质量是 。
正确答案
(6分)(1)_饱和碳酸钠溶液___________。
(2)分液漏斗__。
(3)___略__; 26.4g
略
化合物A相对分子质量为86,碳的质量分数为55.8%,氢为7.0%,其余为氧。A的相关反应如下图所示:
已知R-CH=CHOH(烯醇)不稳定,很快转化为
。
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 A的分子式为 ;
(2) 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是 ;
(3) A的结构简式是 ;
(4) 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是
;
(5) A有多种同分异构体,写出四个同时满足(i)能发生水解反应(ii)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两个条件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 、 、
;
(6)A的另一种同分异构体,其分子中所有碳原子在一条直线上,它的结构简式为
。
正确答案
本题考查有机物的结构推断和性质,注意结构简式、同分异构体、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根据题意,A分子中碳的原子数为4个,氢原子的个数为6个,则氧原子的个数为2个,即A的分子式为C4H6O2。由于A可以发生聚合反应,说明含有碳碳双键,在硫酸存在条件下生成两种有机物,则为酯的水解,即A中含有酯基。根据不饱和度,没有其他功能团。由A的水解产物C和D的关系可判断C与D中的碳原子数相等,均为两个。则A的结构为CH3COOCH=CH2,因此A在酸性条件下水解后得到CH3COOH和CH2=CHOH,碳碳双键的碳原子上接羟基不稳定,转化为CH3CHO。A聚合反应后得到的产物B为,在酸性条件下水解,除了生成乙酸和
。
为实现以下各步的转化,请在括号内填入适当试剂的化学式
正确答案
(5分) ①NaHCO3 ②H2SO4或HCl ③NaOH或Na2CO3 ④H2CO3 ⑤Na
试题分析:根据官能团的性质以及变化判断反应条件,-COOH具有酸性,可与NaHCO3反应生成-COONa。但需要注意的是酚羟基不与NaHCO3反应,只能和金属钠或碳酸钠或氢氧化钠反应,生成酚羟基钠。-COONa与HCl或H2SO4等强酸反应又可生成-COOH,酚羟基钠可与CO2反应生成酚羟基,醇羟基只能与金属钠反应,所以加入的化学试剂为:①NaHCO3,②H2SO4或HCl,③NaOH或Na2CO3,④H2CO3,⑤Na。
点评:该题是高考中的常见考点,属于基础性试题的考查,试题紧扣教材基础知识,旨在培养学生灵活运用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该题的关键是明确羟基的活泼性顺序,即羧基的酸性强于碳酸的,碳酸酸性大于酚羟基,酚羟基酸性大于碳酸氢钠。
(11分)实验室用乙酸和正丁醇(CH3CH2CH2CH2OH)制备乙酸正丁酯。有关物质的相关数据如下表。
请回答有关问题。
Ⅰ.乙酸正丁酯粗产品的制备(图见右上)
在三孔圆底烧瓶中加入沸石、18.5 mL正丁醇和15.4 mL冰醋酸,再加3~4滴浓硫酸。然后安装分水器
(作用:实验过程中不断分离除去反应生成的水)、温度计及冷凝管(起回流作用),加热使之反应。反应时加热有利于提高酯的产率,但温度过高酯的产率反而降低,其可能的原因是: (答一点即可)
Ⅱ.乙酸正丁酯粗产品的精制
(1)①将圆底烧瓶中的液体转入分液漏斗中,并用饱和Na2CO3溶液洗涤有机层,该步操作的目的是 ②用分液法可分离上述有机层和水层,取出有机层的操作是
(2)将酯层进行蒸馏。蒸馏收集乙酸正丁酯产品时,应将温度控制在 左右
Ⅲ.计算产率
称量制得的乙酸正丁酯的质量为12.76 g,则乙酸正丁酯的产率为
正确答案
I.温度过高,丁醇与乙酸易挥发,副反应增加(2分)
Ⅱ(1)①除去产品中含有的乙酸等杂质(2分)
②将有机层从分液漏斗上口倒入一个干燥的蒸馏烧瓶中(2分)
(2)126.1℃(2分)
III.55%(3分)
略
仔细阅读下图,已知B、D、E、F、G是氧化物,F、K是氢化物;C、H是日常生活中最为常见的金属单质,J是气态非金属单质,O是白色沉淀,且B、H、L、M、N、O中含有同种元素(图中部分反应物或产物已略去)。
请按要求回答:
(1)反应①既是分解反应,又是氧化还原反应,产物B、D、E、F的物质的量之比1:1:1:14。A强热分解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
(2)写出反应②在工业生产上的一种用途: 。
(3)反应③的离子方程式为 ;
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为 。
(4)常以C或H制成容器盛装和运输I的浓溶液,其原理是
。
正确答案
(1)2FeSO4·7H2OFe2O3+SO2↑+SO3↑+14H2O
(2)野外焊接钢轨
(3)Cl2+SO2+2H2O==4H++SO+2Cl
4Fe(OH)2+O2+2H2O==4Fe(OH)3
(4)冷的浓硫酸与铁或铝制容器接触时,在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阻止金属继续与酸反应而使金属“钝化”,所以可用铁或铝制容器储运浓硫酸
暂无解析(1)2FeSO4·7H2OFe2O3+SO2↑+SO3↑+14H2O
(2)野外焊接钢轨
(3)Cl2+SO2+2H2O==4H++SO+2Cl
4Fe(OH)2+O2+2H2O==4Fe(OH)3
(4)冷的浓硫酸与铁或铝制容器接触时,在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阻止金属继续与酸反应而使金属“钝化”,所以可用铁或铝制容器储运浓硫酸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