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电池是人类生产和生活中重要的能量来源。电池的发明是化学对人类的一项重大贡献。下列有关电池的叙述正确的是

A锂离子电池已成为笔记本电脑、移动电话等低功耗电器的主流电源

B氢氧燃料电池可将化学反应的热能直接转变为电能

C铅蓄电池放电时铅在负极被氧化成二氧化铅

D锌锰干电池工作一段时间后碳棒变细

正确答案

A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镁燃料电池以镁合金作为电池的一极,另一极充入过氧化氢,电解质溶液是酸化的氯化钠溶液,放电时总反应:Mg+2H++H2O2=Mg2++2H2O.关于该电池说法正确的是(  )

①镁合金为电源负极,发生氧化反应 ②放电时H+在正极反应得电子

③正极方程式为:H2O2+2e-=2OH-④放电时正极的pH升高.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正确答案

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对外加电流的保护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被保护的金属与电源的正极相连

B被保护的金属与电源的负极相连

C在被保护的金属表面上发生氧化反应

D被保护的金属表面上不发生氧化反应,也不发生还原反应

正确答案

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一种新型燃料电池,一极通入空气,另一极通入C4H10气体,电解质是掺杂氧化钇(Y2O3)的氧化锆(ZrO2)晶体,在熔融状态下能传导O2。下列对该燃料电池说法正确的是()

A在熔融电解质中,O2由负极向正极

B电池工作时,消耗1mol C4H10最多转移16mol e

C通入空气的一极是正极,电极反应式为:O2+4e=2O2

D通入丁烷的一极为正极;电极反应式为:C4H10+13O2+26e=4CO2+5H2O

正确答案

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微型纽扣电池在现代生活中是广泛应用的一种银锌电池,其电极分别是Ag2O和Zn,电解质溶液为KOH溶液,电极反应式分别为:Zn+2OH--2e-═ZnO+H2O,Ag2O+H2O+2e-═2Ag+2OH-,电池总反应式为Ag2O+Zn═2Ag+ZnO.根据上述反应式,判断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在使用过程中,电池负极区溶液pH增大

B在使用过程中,电子由Ag2O极经外电路流向Zn极

C在使用过程中,Zn电极发生还原反应,Ag2O电极发生氧化反应

D外电路中每通过0.2mol电子,正极的质量理论上减小1.6g

正确答案

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有关铅蓄电池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该电池充电时的反应是一个自发反应

B该电池放电过程发生的反应是一个自发反应

C电池放电时,阳极发生还原反应

D电池放电时,电解质溶液的PH下降

正确答案

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电子计算器所用的纽扣式电池为银锌电池,其电极分别为Ag2O和Zn,电解质溶液为KOH溶液,电极反应为Zn+2OH--2e-=Zn(OH)2、Ag2O+H2O+2e-=2Ag+2OH-.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电子由锌经导线流向Ag2O

BZn是正极发生氧化反应;Ag2O是负极发生还原反应

CZn是负极,发生氧化反应;Ag2O是正极,发生还原反应

D工作时,负极区域溶液的pH减小,正极区域溶液的pH增大

正确答案

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燃料电池是燃料(例如CO、H2、CH4等)跟氧气或空气起反应,将此反应的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装置,电解质溶液通常是KOH溶液.下列关于甲烷燃料电池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负极反应式为CH4+10OH--8e-═CO32-+7H2O

B正极反应式为O2+2H2O+4e-═4OH-

C随着不断放电,电解质溶液碱性不变

D甲烷燃料电池的能量利用率比甲烷燃烧的能量利用率大

正确答案

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阿波罗号飞船”所用的氢氧燃料电池的电极应为:负极:2H2+4OH-4e=4H2O正极 O2+2H2O+4e=4OH该电池工作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氢气发生还原反应

B每转移4摩电子,电池内增加4摩水

C负极附近溶液的PH值降低

D正极附近C(H+)增大

正确答案

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关于铅蓄电池的说法正确的是:

A充电时外接电源的正极与铅蓄电池的正极相联,电极上发生还原反应。

B放电时,正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Pb(s)+SO42-(aq)==PbSO4(s)+2e-

C放电过程中,正极附近溶液的PH增大。

D充电时,阳极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PbSO4(s)+2e-="=" Pb(s)+SO42-(aq)

正确答案

C
下一知识点 : 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限度
百度题库 > 高考 > 化学 > 化学能与电能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0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