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近来科学家研制了一种新型的乙醇电池(DEFC),它用磺酸类质子作溶剂,在200℃左右时供电,乙醇电池比甲醇电池效率高出32倍且更加安全.电池总反应式为C2H5OH+3O2═2CO2+3H2O,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C2H5OH在电池的负极上发生氧化反应

B1mol乙醇被氧化转移6 mol电子

C在外电路中电子由负极沿导线流向正极

D电池正极的电极反应为4H++O2+4e-═2H2O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A、在燃料电池中,燃料乙醇在负极发生失电子的反应,故A正确;

B、根据电池反应:C2H5OH+3O2=2CO2+3H2O,反应转移电子数为12,所以1mol乙醇被氧化时就有12mol电子转移,故B错误;

C、在燃料电池中,燃料乙醇是负极,在燃料电池的外电路中,电子由负极沿导线流向正极,故C正确;

D、燃料电池中,正极上是氧气得电子的还原反应,磺酸类质子作溶剂时,即酸性介质下,电极反应为:4H++O2+4e-═2H2O,故D正确.

故选B.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镍镉(Ni-Cd)可充电电池在现代生活中有广泛应用.已知某镍镉电池的电解质溶液为KOH溶液,其充、放电按下式进行:Cd+2NiOOH+2H2OCd(OH)2+2Ni(OH)2

则:

(1)充电时阳极反应是______

(2)充电过程是______能转化为______能的过程.

(3)放电时负极附近溶液的OH-浓度______(填“增大”、“减少”、或“不变”)

(4)放电时电解质溶液中的OH-______极移动.

正确答案

Ni(OH)2-e-+OH-=NiOOH+H2O

化学

减少

解析

解:(1)充电时是电解池的工作原理,电解池中,与直流电源正极相连的电极是阳极,阳极发生失电子的氧化反应,即发生Ni(OH)2转化为NiO(OH)的反应:Ni(OH)2-e-+OH-=NiOOH+H2O,

故答案为:Ni(OH)2-e-+OH-=NiOOH+H2O;

(2)充电时是电解池的工作原理,电解池是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装置,故答案为:电;化学;

(3)放电时是原电池工作原理,负极上发生失电子的氧化反应,即Cd-2e-+2OH-=Cd(OH)2,负极附近溶液的OH-浓度减少,

故答案为:减少;

(4)放电时是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原电池工作时,电解质中的阴离子OH-向负极移动,

故答案为:负.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氢氧燃料电池已用于航天飞机.关于氢氧燃料电池,下列说法错误的(  )

AH2在负极发生氧化反应

B供电时的总反应为:2H2+O2=2H2O

C产物为无污染的水,属于环境友好电池

D燃料电池的能量转化可达100%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A、由电极反应式可知,通入氢气的一极为电池的负极,发生氧化反应,故A正确;

B、电池总反应与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一致,供电时的总反应为2H2+O2═2H2O,故B正确;

C、氢氧燃料电池产物是水,对环境物污染,且能量转化率高,属于环境友好电池,故C正确;

D、氢氧燃料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装置,还会伴有热能等能量的释放,能量转化率不会达100%,故D错误.

故选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2005年年底,一辆以新型清洁能源“锌-空燃料电池”为动力装备的、美观干净的新型公共电车,亮相于上海浦东街头,已投入试运行阶段.“锌-空燃料电池”是金属-空气电池的一种,属于半燃料电池,具有能量高、原材料丰富、价格低等优点.下列有关“锌-空燃料电池”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该电池可能被广泛使用

B该电池不工作时壳体应该是密封的

C该电池使用后填埋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D该电池的负极反应为:2Zn+4OH-→2ZnO+2H2O+4e-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A.“锌-空燃料电池”具有能量高、原材料丰富、价格低等优点,所以该电池可以广泛使用,故A正确;

B.电池在不工作时,为了避免电池放电,需要隔离空气,所以将电池的壳体密封,故B正确;

C.该电池的电解液为氢氧化钾溶液,填埋后会对地下水、土壤等造成污染,所以不能直接填埋,应该专门处理,故C错误;

D.该电池的负极锌失去电子,与氢氧根离子反应生成氧化锌,负极反应为:2Zn+4OH-→2ZnO+2H2O+4e-,故D正确;

故选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高铁电池是一种新型可充电电池,与普通高能电池相比,该电池能长时间保持稳定的放电电压.高铁电池的总反应为:3Zn+2K2FeO4+8H2O3Zn(OH)2+2Fe(OH)3+4KOH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放电时负极反应为:Zn-2e-+2OH-=Zn(OH)2

B放电时每转移3 mol电子,正极有1mol K2FeO4被还原

C充电时阳极反应为:Fe(OH)3-3e-+5 OH-=FeO42-+4H2O

D放电时正极附近溶液的碱性减弱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A.放电时,Zn失去电子,发生Zn-2e-+2OH-=Zn(OH)2,故A正确;

B.放电时Zn元素失去电子,正极K2FeO4中Fe元素得到电子,转移电子数为1mol×(6-3)=3mol,故B正确;

C.充电时,阳极上铁离子失去电子,发生Fe(OH)3转化为FeO42-的反应,电极反应为Fe(OH)3-3e-+5OH-=FeO42-+4H2O,故C正确;

D.放电时正极反应为:FeO42-+4H2O+3e=Fe(OH)3-+5OH-,生成氢氧根离子,所以正极附近溶液的碱性增强,故D错误;

故选D.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最近有人制造了一种燃料电池,一个电极通入空气,另一电极通入汽油蒸气,电池的电解质是掺杂了Y2O3的ZrO2晶体,它在高温下能传导O2-离子.回答如下问题:

(1)以丁烷代表汽油,这个电池放电时发生的化学反应的方程式是:______

(2)这个电池的正极发生的反应是:______;负极发生的反应是:______

(3)固体电解质里的O2-的移动方向是______;向外电路释放电子的电极是:______

正确答案

2C4H10+13O2=8CO2+10H2O

O2+4e-=2O2-

2C4H10+26O2--52e-=8CO2+10H2O

通汽油蒸气的电极(或移向负极)

通汽油蒸气的电极(或负极)

解析

解:(1)燃料电池的总反应和燃料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一致,电池总反应为2C4H10+13O2═8CO2+10H2O,

故答案为:2C4H10+13O2═8CO2+10H2O;

(2)丁烷燃料电池放电时发生反应2C4H10+13O2═8CO2+10H2O,正极发生还原反应,为氧气得到电子的反应,反应式为O2+4e-=2O2-;负极发生的是燃料丁烷失电子的氧化反应,负极反应=总反应-正极反应,所以负极反应是:2C4H10+26O2--52e-=8CO2+10H2O,

故答案为:O2+4e-=2O2-;2C4H10+26O2--52e-=8CO2+10H2O;

(3)在燃料电池中,电解质里的阳离子移向正极,阴离子移向负极,所以电解质里O2-向移向通汽油蒸气的电极(或移向负极),通汽油蒸气的电极(或负极)向外电路释放电子,

故答案为:通汽油蒸气的电极(或移向负极);通汽油蒸气的电极(或负极);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Ⅰ写出乙醇燃料电池碱性条件下的负极反应式:______

Ⅱ将0.3mol的气态高能燃料乙硼烷(B2H6)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固态三氧化二硼和液态水,放出649.5kJ热量,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又已知:H2O(g)=H2O(l)△H2=-44.0kJ/mol,

则11.2L(标准状况)乙硼烷完全燃烧生成气态水时放出的热量是______kJ.

正确答案

C2H6O-12e-+16OH-═2CO32-+11H2O

B2H6(g)+3O2(g)═B2O3(s)+3H2O(l)△H=-2165kJ/mol

1016.5

解析

解:Ⅰ.乙醇燃料电池中,负极上乙醇失电子和氢氧根离子反应生成碳酸根离子和水,电极反应式为:C2H6O-12e-+16OH-═2CO32-+11H2O,

故答案为:C2H6O-12e-+16OH-═2CO32-+11H2O;

Ⅱ.0.3mol气态高能燃料乙硼烷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固态三氧化二硼和液态水,放出649.5KJ的热量,则1mol气态高能燃料乙硼烷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固态三氧化二硼和液态水,放出2165KJ的热量,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B2H6(g)+3O2(g)═B2O3(s)+3H2O(l)△H=-2165kJ/mol,

①B2H6(g)+3O2(g)═B2O3(s)+3H2O(l)△H=-2165kJ/mol,

②H2O(l)→H2O(g);△H=+44kJ/moL,

由盖斯定律可知①+②×3得:B2H6(g)+3O2(g)═B2O3(s)+3H2O(g)△H=-2033kJ/mol,

11.2L(标准状况)即0.5mol乙硼烷完全燃烧生成气态水时放出的热量是2033kJ×0.5=1016.5kJ,

故答案为:B2H6(g)+3O2(g)═B2O3(s)+3H2O(l)△H=-2165kJ/mol;1016.5.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近年来,科学家研制了一种新型的乙醇电池,它用酸性电解质(H+)作溶剂.电池总反应为:C2H5OH+3O2=2CO2+3H2O,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乙醇在电池的负极上参加反应

B1mol CH3CH2OH被氧化转移6mol电子

C在外电路中电子由负极沿导线流向正极

D电池正极的电极反应为4H++O2+4e-→2H2O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A.由反应的总方程式可知乙醇被氧化,在负极上失去电子,故A正确;

B.负极反应式为C2H5OH-12e-+3H2O=2CO2+12H+,1molCH3CH2OH被氧化转移12mol电子,故B错误;

C.电子经外电路流向正极,故C正确;

D.正极氧气得电子生成H2O,电极反应式为4H++O2+4e-=2H2O,故D正确.

故选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人们利用原电池原理,制作了多种电池,如电子计算机所用纽扣电池就是其中一种.它的两极材料为锌和氧化银,电解质溶液为KOH溶液,其电极反应是:

Zn+2OH--2e-═ZnO+H2O        Ag2O+H2O+2e-═2Ag+2OH-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锌为正极,Ag2O为负极

B锌为负极,Ag2O为正极

C原电池工作时,负极区溶液pH增大

D原电池工作时,溶液中K+向负极移动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根据电池反应式Ag2O+Zn=2Ag+ZnO知,失电子的物质作负极则Zn为负极,得电子的物质作正极,则Ag2O为正极,原电池放电时,溶液中K+向正极移动;

A、锌为负极,Ag2O为正极,故A错误;

B、锌为负极,Ag2O为正极,故B正确;

C、原电池放电时,负极上锌失电子和氢氧根离子反应生成氧化锌和水,导致负极附近氢氧根离子浓度降低,溶液的pH值减小,故C错误;

D、原电池工作时,溶液中K+向正极移动,故D错误.

故选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某模拟“人工树叶”电化学实验装置如图所示,该装置能将H2O和CO2转化 为O2和燃料(C3H8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装置将化学能转化为光能和电能

B该装置工作时,H+从b极区向a极区迁移

C每生成1 mol O2,有44 g CO2被还原

Da 电极的反应为:3CO2+18H+-18e-═C3 H8O+5 H2 O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A、该装置是电解池装置,是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所以该装置将光能和电能转化为化学能,故A错误;

B、a与电源负极相连,所以a是负极阴极,而电解池中氢离子向阴极移动,所以H+从阳极b极区向阴极a极区迁移,故B正确;

C、电池总的方程式为:6CO2+8H2O2C3H8O+9O2,即生成9mol的氧气,阴极有6mol的二氧化碳被还原,也就是1mol的氧气,阴极有mol的二氧化碳被还原,所以被还原的二氧化碳为29.3g,故C错误;

D、a与电源负极相连,所以a是阴极,发生还原反应,电极反应式为:3CO2+18H++18e-=C3H8O+5H2O,故D错误;

故选B.

下一知识点 : 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限度
百度题库 > 高考 > 化学 > 化学能与电能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0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