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 共168题
当地时间2016年1月10日下午,我国自主研发4 500米级无人无缆水下机器人“潜龙二号”完成大洋“首秀”。“潜龙二号”第一次在西南印度洋热液区下潜至1 600米,在无人无缆下自主探索深海,获得精细海底地形地貌,实现我国自主研发水下机器人首次在洋中脊海底勘探。“潜龙二号”虽然名字里带“龙”,但造型却像鱼,酷似电影《海底总动员》里的小丑鱼Nemo;回答下列问题。
10. “潜龙二号”潜水器设计成鱼形,考
虑的主要因素是( )
11.当日,处在测试区的“潜龙二号”的母船(30°S附近)上桅杆的日影( )
正确答案
解析
“潜龙二号”是水下自助潜水器,设计成鱼形,主要目的是增强其机动性能,更好地适应水底复杂的地形、水流状况。答案选A项。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我国的“潜龙二号”无缆水下机器人设计成鱼形的原因,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解题思路
“潜龙二号”设计成鱼形,主要目的是增强其机动性能,更好地适应水滴复杂的地形、水流状况。
易错点
设计成鱼形,更能适应海底的地形和复杂的水流状况,适应性更强。
正确答案
解析
母船位于南半球且在太阳直射点以南,1月份是太阳从东南方升起,正午时太阳在正北方向。再在西南方向落霞,所以日出影从西北方开始。逆时针旋转,正午影朝南,日落时指向东北方,转过的角度超过180°。答案选A项。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2016年1月10日下午,无人无缆水下机器人“潜龙二号”下潜时,地球运动状况,考查学生对地球运动知识的把握,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解题思路
母船位于南半球且在太阳直射点以南,1月份是太阳从东南方升起,正午时太阳在正北方向。再在西南方向落霞,所以日出影从西北方开始。逆时针旋转,正午影朝南,日落时指向东北方,转过的角度超过180°。
易错点
本题如果按照北半球的知识来回答,就会得出错误的答案,潜龙二号”下水时在南半球,并且在太阳直射点的南边,所以影子的方向是逆时针旋转的。
2015年11月7日上午,我国第32次南极科学考察队乘“雪龙”号破冰船从上海出发,赴南极执行科考任务。下图为此次科考计划航线示意图。读图,完成7~9题。
7.此次南极科考出发时,矗立在北京天安门广场的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影子朝向为
8.我国第32次南极科学考察队出发两个月后
9.科考队完成任务回国,经过④地时为次年4月初,此时的航行状况是
正确答案
解析
2015年11月7日上午,我国科考队出发时,正处在北半球的冬季,北半球的冬季日出总在东南方向,故影子朝向西北,故选D。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我国冬季日出的方向,考查学生对知识的记忆能力,思维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解题思路
2015年11月7日上午,我国科考队出发时,正处在北半球的冬季,北半球的冬季日出总在东南方向,故影子朝向西北,故D正确。
易错点
本题注意题设要求回答的是影子的朝向,不要只得出日出东南方就作答,答题时要仔细,按照题目要求作答。
正确答案
解析
本题考查我国科考队出发两个月后,即1月7日后即北半球冬季最寒冷的时段,各地出现的现象,①位于地中海沿岸,多数是发达国家,人口自然增长率低;②中南半岛位于北半球,1月河流正值枯水期;③是非洲东部的马达加斯加岛,岛屿的西侧为南半球的热带草原气候,1月份正处于当地的夏季,草木葱绿;⑤澳大利亚忙着剪羊毛不在1月份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我国科考队出发两个月后,即1月7日后即北半球冬季最寒冷的时段,各地出现的现象,考查学生的记忆能力,读图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解题思路
本题考查我国科考队出发两个月后,即1月7日后即北半球冬季最寒冷的时段,各地出现的现象,①位于地中海沿岸,多数是发达国家,人口自然增长率低;②中南半岛位于北半球,1月河流正值枯水期;③是非洲东部的马达加斯加岛,岛屿的西侧为南半球的热带草原气候,1月份正处于当地的夏季,草木葱绿;⑤澳大利亚忙着剪羊毛不在1月份。
易错点
本题解答时需要对各地的地理位置和特征有全面的把握,掌握各地1月份的特点是解题关键。
正确答案
解析
④处为澳大利亚的西北海域,我国科考队的船只航向向北,西澳大利亚寒流的流向自南向北,4月初,东南信风,吹向西北,总体上顺风顺水,故选B。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我国科考队4月初经过④地时的航行状况,考查学生对风带和气压带分布规律的掌握情况,考查学生的读图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
解题思路
④处为澳大利亚的西北海域,我国科考队的船只航向向北,西澳大利亚寒流的流向自南向北,4月初,东南信风,吹向西北,总体上顺风顺水。
易错点
本题要从东南信风的风向,西澳大利亚寒流的流向和科考队船的航向结合解题。
2015年某日山梨县山中湖村(如左下图)湖畔惊现“钻石富士”的奇景(如右下图),太阳落至富士山山顶,如钻石般闪耀,美景持续约1分钟。据此回答1~2题。
1.摄影爱好者观赏到这一美妙瞬间,可能是在当地时间的
2.若想在图中甲湖处欣赏到类似“钻石富士”美景,需要的条件是
正确答案
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摄影爱好者观赏景物的山中湖春位于富士山的东北方向,可知此时太阳位于西南方向,应为当地的下午,结合选项,可能是当地时间的16:30,故选C。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判断出摄影爱好者与富士山的相对位置
易错点
不清楚不同季节不同时间的太阳方位
正确答案
解析
“钻石富士”是由太阳与富士山共同组成的美妙景观,需要晴朗的天气,C选项错误;图中甲湖位于富士山的西北方向,需要太阳在东南方,夏季的早晨太阳位于东北方向,A错误;冬季的早晨位于东南方向,B正确;夏天万里无云的傍晚太阳位于西北方向,D错误;结合选项,故选B。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判断出甲湖与富士山的相对位置,然后结合天气状况判断。
易错点
不清楚不同季节不同时间的太阳方位
风险 对于 ( ) 相当于 制度 对于 ( )
A.巨大 激进
B.信用 管理
C.规避 完善
D.减少 缺少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析] 规避风险,完善制度。故选C。
(八)下图中阴影部分为黑夜,据图完成16-17题。
16.观测者从甲、乙、丙、丁四个角度能够观测到图Ⅱ所示昼夜状况的是
17.此时与a点日期相同的经度范围是
正确答案
解析
从太阳与地球的方位关系可以看出,此时太阳直射点在南回归线附近,说明此时是在冬至日前后,此时晨昏线正好与极圈相切,所以D正确。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地球运动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的读图能力,空间想象能力。
解题思路
从太阳与地球的方位关系可以看出,此时太阳直射点在南回归线附近,说明此时是在冬至日前后,此时晨昏线正好与极圈相切,所以D正确。
易错点
本题转移掌握地球运动的相关知识即可解题。
正确答案
解析
此时是在冬至日前后,a点的经度为135°W,在日界线的东侧,应为较晚的一天,0时所在的经线即是与135°E相对的那条经线即45°W,故与a点日期相同的经度范围是45°W向西至180°,所以A正确。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日期的划分,日期的划分标准是从0时向东到日界线为今天,从0时向西到日界线为左图,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解题思路
此时是在冬至日前后,与a点日期相同的经度范围是45°W向西至180°,所以A正确。
易错点
本题要正确掌握两个日期分界线,一个为0时,另一个为国际日期变更线即日界线即可解题。
滇越铁路是中国目前使用时间最长的铁路,建于l903~1910年,全长854千米,工程艰巨浩大。读滇越铁路走向及某路段示意图,完成8~9题。
图4
8.在河口车站,某旅客看到烈日下的电线杆没有影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9.图中M--N段铁路绕行Q地,主要目的是
正确答案
解析
根据材料,结合太阳直射点的规律,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此时太阳直射点直射在河内,昆明的物影朝北,故答案选C。
考查方向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解题思路
根据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地球运动产生的地理意义即可得出答案。
易错点
南北回归线之内一年有两次太阳直射;河内在北半球,一年之内白昼最长时间是在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时;此时昆明的的白昼时间比河内要长。
教师点评
考查地理现象规律,分析和应用的能力。
正确答案
解析
根据图示和交通线建设的目的,发展经济和方便人们出行,即可得出答案B。
考查方向
交通线选址目的
解题思路
交通线建设的目的是发展经济和方便人们出行。
易错点
交通线建设的原则是尽可能走平坦直线,尽可能降低成本,不占用耕地和保护环境。
教师点评
考查读图分析和获取信息的能力,地理规律运用能力。
滇越铁路是中国目前使用时间最长的铁路,建于l903~1910年,全长854千米,工程艰巨浩大。读滇越铁路走向及某路段示意图,完成8~9题。
图4
8.在河口车站,某旅客看到烈日下的电线杆没有影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9.图中M--N段铁路绕行Q地,主要目的是
正确答案
解析
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地点,每年都有两次太阳直射;越南河口的纬度大约在10°N,白昼最长的时间是北半球的夏至日,不是太阳直射该地的时间;由题设可知,该日太阳直射河口车站,昆明正午太阳方向在南方,河内看正午太阳在北方,次日应该属于北半球的夏半年,越向北白昼时间越长,故ABD错误,C准确。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考查学生获取有效信息,分析综合能力。
解题思路
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地点,每年都有两次太阳直射;越南河口的纬度大约在10°N,白昼最长的时间是北半球的夏至日,不是太阳直射该地的时间;由题设可知,该日太阳直射河口车站,昆明正午太阳方向在南方,河内看正午太阳在北方,次日应该属于北半球的夏半年,越向北白昼时间越长。
易错点
本题对太阳直射点的运动规律掌握准确,不难得出答案。
正确答案
解析
根据图中聚落的分布规律可知,图中M-N段铁路绕行Q地,主要目的是为了连接更多的聚落,以提高铁路的运行效率,故ACD错误,B正确。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交通运输线路布局的主要影响因素,考查学生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解题思路
从图中可以看出,根据图中聚落的分布规律可知,图中M-N段铁路绕行Q地,主要目的是为了连接更多的聚落,以提高铁路的运行效率。
某研究小组对我国南沙群岛进行了考察,并观测绘制了该地正午太阳高度年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10—11题。
10.在一年的观测中,该小组看到正午太阳在北方的时间大约是( )
11.太阳从c到d的时段内,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根据南沙群岛的纬度位置和该地的正午太阳高度年变化示意图可知,图中图中a、c、d分别表示6月22日、9月23日或3月21日、12月22日,该小组看到正午太阳在南方的时间应大于半年小于一年,故C正确,ABD错误。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地球公转引起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低纬度地区正午太阳方向的变化规律。
解题思路
根据南沙群岛所处的地理位置和该地正午太阳高度年变化示意图,可以推出结论。
易错点
本题试题难度较大,做题时主要正午太阳在南方的时间大于半年而小于一年,从而得出正确答案。
正确答案
解析
太阳从c到d的时段,即9月23日到12月22日,太阳直射点从赤道移向南回归线,时间处于我国的秋分至冬至时间段,北半球的白昼时间逐渐变短,A错误;台湾各地的正午影子在变长,B错误;南海地区东北面盛行东北季风,C正确;钓鱼岛日出方位偏向东南,D错误。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太阳直射的位置与季节的关系,考查季节变化对不同地点的影响,考查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解题思路
从该地正午太阳高度年变化示意图可以看出,太阳从c到d的时段内,太阳知识点从赤道移向南回归线,时间处于我国的秋分至冬至时间段,北半球的白昼时间逐渐变短,台湾各地的正午影子在变长,南海地区东北面盛行东北季风,钓鱼岛日出方向偏向东南。
易错点
本题不易由c-d时间段,分析得出时间在北半球的秋分日到冬至日之间,即冬半年,由此解题就较容易了。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