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12 分

其中第29.30题为物理题,第31.32题为化学题,考生 从两道物理题。两道化学题中各任选一题作答。

29.[物理—选修3-3](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201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科学家安德烈•海姆和康斯坦丁•诺沃肖洛夫,以表彰他们对石墨烯的研究.石墨烯被证实是世界上已经发现的最薄、最坚硬的物质,具有很好的导电、导热等性能,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单层石墨烯分子排列紧密,是由于分子间只存在引力

B.知道石墨的摩尔质量和密度就可估算石墨分子的体积

C.石墨和石蜡都是晶体

D.利用石墨烯的强导热性可将内能全部转化为其他形式能而不引起其他变化

 

(2)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的状态发生变化,经历了图示A→B→C→A的循环过程,则(   )

A.气体在状态C和状态A的内能相等

B.从状态C变化到状态A的过程中,气体一定放热

C.从状态B变化到状态C的过程中,气体一定吸热

D.从状态B变化到状态C的过程中,气体分子平均动能减小

30.[物理—选修3-5](1)据2011年3月14日法新社报道,日本核泄漏事故正在加剧,福岛第一核电站3号机组可能已经出现“堆芯熔毁”现象,3号机组所用核燃料为铀和钚 ,下列关于该核泄漏事件的分析正确的是(     )

A.铀238俘获中子形成铀239,再经一次β衰变,可成为原子反应堆中的燃料钚239

B.钚的半衰期为24100年,则24100年后泄漏物质中钚原子的总数将降低为原来的

C. 衰变时放出的α射线比β射线的贯穿本领强

D.在核泄漏的地区由于受到大剂量辐射,会出现癌症、甲状腺病患者增多的现象

(2)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有a、b两球,其质量分别是ma、mb,两球在t1时刻发生正碰,并且在碰撞过程中无机械能损失,两球在碰撞前后的速度图象如图所示.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29.[物理—选修3-3](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201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科学家安德烈•海姆和康斯坦丁•诺沃肖洛夫,以表彰他们对石墨烯的研究.石墨烯被证实是世界上已经发现的最薄、最坚硬的物质,具有很好的导电、导热等性能,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单层石墨烯分子排列紧密,是由于分子间只存在引力

B知道石墨的摩尔质量和密度就可估算石墨分子的体积

C石墨和石蜡都是晶体

D利用石墨烯的强导热性可将内能全部转化为其他形式能而不引起其他变化

(2)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的状态发生变化,经历了图示A→B→C→A的循环过程,则( )

第(1)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15 分

请考生从给出的3道物理题、3道化学题、2道生物题中每科任选一题做答。

33.(1)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墒增加原理说明一切自然过程总是向着分子热运动的无序性减少的方向进行

B.在绝热条件下压缩气体,气体的内能一定增加

C.封闭气体的密度变小,单位时间内打到器壁单位面积上的分子数减少,分子动能增加,气体的压强可能不变

D.由于液体表面分子间距离小于液体内部分子间的距离,液面分子间表现为引力,所以液体表面具有收缩的趋势

(2)如图所示,一导热性能良好、内壁光滑的气缸水平放置,横截面积为S=2×10-3m2、质量为m=4kg厚度不计的活塞与气缸底部之间封闭了一部分气体,此时活塞与气缸底部之间的距离为600px,在活塞的右侧300px处有一对与气缸固定连接的卡环,气体的温度为300K,大气压强P0=1.0×105Pa。现将气缸开口向上竖直放置,取g=10m/s2 。求:

     ①活塞与气缸底部之间的距离;

     ②加热到675K时封闭气体的压强。

34.(1)一细束复色光(含红、蓝两种单色光)沿PO射向半圆形玻璃砖圆心O,观察到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分别为OQ、OR。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OQ一定是蓝光,OR一定是红光

B.OQ、OR都可能是复色光

C.OQ一定是复色光,OR一定是红光

D.OQ一定是复色光,OR一定是蓝光

(2)一列简谐横波上有A、O、B三点,OA间距离为4.0m,OB间距离为2.4m,以O为波源上下振动,振幅为0.2m,某时刻O点处在波峰位置,观察发现经过2s此波峰传到A点,此时0点正通过平衡位置向下运动,OA间还有一个波峰。

①求此波的传播速度、周期和波长;

②以O点处在波峰位置为0时刻,画出B点振动图象。

35.(1)已知金属钙的逸出功为2.7eV,氢原子的能级图如图所示,一群氢原子处于量子数n=4能量状态,则()   

A.氢原子可能辐射6种频率的光子

B.氢原子可能辐射5种频率的种子

C.有3种频率的辐射光子能使钙发生光电效应

D.有4种频率的辐射光子能使钙发生光电效应

(2)如图2-4-6所示,光滑的水平面上有mA=2kg,mB=mC=1kg的三个物体,用轻弹簧将A与B连接.在A、C两边用力使三个物体靠近,A、B间的弹簧被压缩,弹簧获得弹性势能72J,然后从静止开始释放,求:

①当物体B与C分离时,C的速度是多大?

②B、C分离后,弹簧可获得的最大弹性势能为多少?



33.(1)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墒增加原理说明一切自然过程总是向着分子热运动的无序性减少的方向进行

B在绝热条件下压缩气体,气体的内能一定增加

C封闭气体的密度变小,单位时间内打到器壁单位面积上的分子数减少,分子动能增加,气体的压强可能不变

D由于液体表面分子间距离小于液体内部分子间的距离,液面分子间表现为引力,所以液体表面具有收缩的趋势

(2)如图所示,一导热性能良好、内壁光滑的气缸水平放置,横截面积为S=2×10-3m2、 质量为m=4kg厚度不计的活塞与气缸底部之间封闭了一部分气体,此时活塞与气缸底部之间的距离为24cm,在活塞的右侧12cm处有一对与气缸固定连接的卡环,气体的温度为300K,大气压强P0=1.0×105Pa。现将气缸开口向上竖直放置,取g=10m/s2 。求:

①活塞与气缸底部之间的距离;

②加热到675K时封闭气体的压强。34.(1)一细束复色光(含红、蓝两种单色光)沿PO射向半圆形玻璃砖圆心O,观察到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分别为OQ、OR。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第(1)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15 分

请考生从给出的3道物理题、3道化学题、2道生物题中每科任选一题做答。

33.[物理一选修3-3](15分)

(1)(6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入正确选项前的字母,选对1个给3分,选对2个给4分,选对3个给6分,每选错1个扣3分,最低得分为0分)。

       A.液体表面张力产生的原因是:液体表面层分子较密集,分子间引力大于斥力

       B.晶体有一定的熔化温度,非晶体没有一定的熔化温度

       C.扩散现象和布朗运动的剧烈程度都与温度有关,但扩散现象和布朗运动并不是热运动

       D.第二类永动机不可能制成是因为它违反了能量守恒定律

       E.两个分子从很远处逐渐靠近,直到不能再靠近为止的过程中,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合力先变大后变小,再变大

   (2)(9分)今有一质量为M的气缸,用质量为m的活塞封有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当气缸水平横放时,空气柱长为L0(如图甲所示),着将气缸按如图乙悬挂保持静止时,求气柱长度为多少?已知大气压强为P0,活塞韵横截面积为S,它与气缸之间无摩擦且不漏气,且气体温度保持不变.

(2)(9分)一列简谐横波沿直线传播,在波的传播方向上有P-Q两个质点,它们相距0.8m,当  t=0时,P、Q两点位移恰好都是正的最大值,且P、Q间只有一个波谷。当t=0.6s时,P、Q两点正好都处于平衡位置,且P、Q两点间第一次出现一个波峰和一个波谷,此时波峰与Q点平衡位置间的距离为0.2m,试求:

       ①若波由P传到Q,波的周期;

       ②若波由Q传到P,波的速度;

         ③若波由Q传到P,从t=0时开始观察、哪些时刻P、Q间(P、Q除外,)只有一个质点的位移大小等于振幅。

35.[物理一选修3-5](15分)

   (1)(6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填入正确选项前的字母。选对一个给3分,选对两个给4分,选对3个给6分:每选错一个扣3分,最低得分为0分)

   (2)(9分)如图所示,在光滑水平面上,质量为m的小球B连接着一个轻质弹簧,弹簧与小球  均处于静止状态.质量为2m的小球A以大小为v0的水平速度向右运动,接触弹簧后逐渐压缩弹簧并使B运动,经过一段时间,A与弹簧分离.

   (1)当弹簧压缩至最短时,弹簧的弹性势能Ep为多大?

   (2)若开始时,在B球的右侧某位置固定一块挡板,在A与弹簧未分离前使B球与挡板发生碰撞,并在碰撞后立即将挡板撤走.设B球与挡板碰撞时间极短,碰后B球的速度大小不变,但方向与原来相反.欲使此后弹簧被压缩到最短时弹簧的弹性势能能达到第(1)问中Ep的3倍,必须使两球在速度达到多大时与挡板发生碰撞?



33.[物理一选修3-3](15分)

(1)(6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入正确选项前的字母,选对1个给3分,选对2个给4分,选对3个给6分,每选错1个扣3分,最低得分为0分)。

A液体表面张力产生的原因是:液体表面层分子较密集,分子间引力大于斥力

B晶体有一定的熔化温度,非晶体没有一定的熔化温度

C扩散现象和布朗运动的剧烈程度都与温度有关,但扩散现象和布朗运动并不是热运动

D第二类永动机不可能制成是因为它违反了能量守恒定律

E两个分子从很远处逐渐靠近,直到不能再靠近为止的过程中,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合力先变大后变小,再变大

(2)(9分)今有一质量为M的气缸,用质量为m的活塞封有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当气缸水平横放时,空气柱长为L0(如图甲所示),着将气缸按如图乙悬挂保持静止时,求气柱长度为多少?已知大气压强为P0,活塞韵横截面积为S,它与气缸之间无摩擦且不漏气,且气体温度保持不变.

34.(物理一选修3--4](15分)

(1)(6分)如图所示,AOB是由某种透明物质制成的圆柱体横截面(O为圆心),透明物质折射率为.今有一束平行光以45°的入射角射向柱体的OA平面,这些光线中有一部分不能从柱体的AB面上射出,设凡射到OB面的光线全部被吸收,也不考虑OA面的反射,则进入圆柱的折射光线与OA间的夹角为     ,圆柱AB面上能射出光线的部分占AB表面的    (填几分之几).

(2)(9分)一列简谐横波沿直线传播,在波的传播方向上有P-Q两个质点,它们相距0.8m,当  t=0时,P、Q两点位移恰好都是正的最大值,且P、Q间只有一个波谷。当t=0.6s时,P、Q两点正好都处于平衡位置,且P、Q两点间第一次出现一个波峰和一个波谷,此时波峰与Q点平衡位置间的距离为0.2m,试求:

①若波由P传到Q,波的周期;

②若波由Q传到P,波的速度;

③若波由Q传到P,从t=0时开始观察、哪些时刻P、Q间(P、Q除外,)只有一个质点的位移大小等于振幅。35.[物理一选修3-5](15分)

(1)(6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填入正确选项前的字母。选对一个给3分,选对两个给4分,选对3个给6分:每选错一个扣3分,最低得分为0分)

A在关于物质波的表达式中,能量和动量p是描述物质的粒子性的重要物理量,波长λ或频率v是描述物质的波动性的典型物理量

B光电效应既显示了光的粒子性,又显示了光的波动性

C天然放射现象的发现,揭示了原子核有复杂结构

Dγ射线是波长很短的电磁波,它的穿透能力比β射线要强

E一个氘核()与一个氦核()聚变生成一个氦核()的同时,放出一个质子

(2)(9分)如图所示,在光滑水平面上,质量为m的小球B连接着一个轻质弹簧,弹簧与小球  均处于静止状态.质量为2m的小球A以大小为v0的水平速度向右运动,接触弹簧后逐渐压缩弹簧并使B运动,经过一段时间,A与弹簧分离.

(1)当弹簧压缩至最短时,弹簧的弹性势能Ep为多大?

(2)若开始时,在B球的右侧某位置固定一块挡板,在A与弹簧未分离前使B球与挡板发生碰撞,并在碰撞后立即将挡板撤走.设B球与挡板碰撞时间极短,碰后B球的速度大小不变,但方向与原来相反.欲使此后弹簧被压缩到最短时弹簧的弹性势能能达到第(1)问中Ep的3倍,必须使两球在速度达到多大时与挡板发生碰撞?

第(1)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第(2)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12 分

第28、29题为物理题,第30、31题为化学题,考生从两道物理题、两道化学题中各任选一题作答。

28.[物理—选修3-3] (1)下列关于热现象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压缩密闭绝热容器中的气体时,其内能一定增大

B.只要满足能量守恒的物理过程,都可以自发地进行

C.布朗运动就是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D.当质量一定的理想气体膨胀时,气体分子间的势能减小,因而气体的内能减少

(2)如图喷雾器内有10 L水,上部封闭有1 atm 的空气2 L。关闭喷雾阀门,用打气筒向喷雾器内再充入1 atm的空气3 L(设外界环境温度一定,空气可看做理想气体). 则针对喷雾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打气过程是等压过程

B.打气过程是等容过程

C.打气过程是等温过程

D.打入空气后水面上方空气压强为2.5atm

29.[物理—选修3-5]

(1)普朗克在1900年将“能量子”引入物理学,开创了物理学的新纪元。人们在解释下列哪组实验现象时,利用了“量子化”的观点()      

A.氢原子发光现象          B.α 粒子散射实验

C.光的偏振现象             D.天然放射现象

(2)如图(a)所示,在光滑水平面上轻弹簧两端固定小球A、B,质量比为mA:mB=1:2,用细线栓连使弹簧处于压缩状态。现将细线烧断,小球A、B在弹力作用下做往复运动。以向左为速度的正方向,A球的v-t图象如图(b)所示,则B球对应的v-t图象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动量守恒定律能量守恒定律与能源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14 分

24.如图所示的装置,其中AB部分为一水平传送带,并以v = 6m/s速度顺时针匀速转动;BCD部分为一半径R=0.5m,竖直放置的光滑半圆形轨道,直径BD恰好竖直,并与传送带相切于B点。现将一质量为0.4kg的可视为质点的小滑块无初速地放在传送带的左端A点上,已知滑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μ=0.5。(g=10m/s2)。

⑴要使小滑块通过轨道上的D点,求传送带AB的长度L至少多长。

⑵若传送带的长度L = 4m,仍使小物块轻放在传送带左端A点,求传送过程中小滑块与传送带间的摩擦产生的热量和电动机因传送小物块多消耗的电能。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牛顿运动定律的综合应用能量守恒定律与能源
百度题库 > 高考 > 物理 > 能量守恒定律与能源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