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 共1972题
化学方程式能够很直接形象的表示化学反应的过程与特征的一种符号,书写化学方程式是我们必须掌握一项基本技能.请按照要求完成下列方程式.
Ⅰ,生活中很多现象和原理都可以用化学反应来解释:
(1)写出 泡沫灭火器反应原理的离子方程式:______.
(2)氨气是重要的化工原料,请写出 实验室制氨气 的反应方程式:______.
Ⅱ,某一反应体系有反应物和生成物共六种物质:N2O、FeSO4、Fe(NO3)3、HNO3、Fe2(SO4)3和H2O.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Ⅲ,有一些反应,表面上似乎违背了反应的基本原理,事实上他们是完全符合反应基本原理的.请完成下列反应:
①写出两种弱酸溶液混合反应后,溶液的酸性减弱 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②写出一种弱酸溶液与一种盐溶液混合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强酸 的离子反应方程式______.
正确答案
解:Ⅰ、(1)泡沫灭火器反应原理是硫酸铝和碳酸氢钠溶液混合产生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铝沉淀,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l3++3HCO3-=Al(OH)3↓+3CO2↑,
故答案为:Al3++3HCO3-=Al(OH)3↓+3CO2↑;
(2)实验室制取氨气是用氢氧化钙和氯化铵固体加热反应生成,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NH4Cl+Ca(OH)2CaCl2+2NH3↑+2H2O,
故答案为:2NH4Cl+Ca(OH)2CaCl2+2NH3↑+2H2O;
Ⅱ、一反应体系有反应物和生成物共六种物质:N2O、FeSO4、Fe(NO3)3、HNO3、Fe2(SO4)3和H2O,硝酸做氧化剂被还原为N2O,能做还原剂的化合价升高,FeSO4被氧化为硫酸铁
硝酸铁,依据氧化还原反应的电子守恒和反应的原子守恒书写配平化学方程式:24FeSO4+30HNO3=8Fe(NO3)3+8Fe2(SO4)3+3N2O+15H2O,
故答案为:24FeSO4+30HNO3=8Fe(NO3)3+8Fe2(SO4)3+3N2O+15H2O;
Ⅲ①两种弱酸溶液混合反应后,溶液的酸性减弱,依据所学弱酸混合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还原性酸为H2S,氧化性弱酸为H2SO3;化学方程式为:2H2S+H2SO3=3S↓+3H2O,
故答案为:2H2S+H2SO3=3S↓+3H2O;
②一种弱酸溶液与一种盐溶液混合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强酸,依据复分解反应条件分析:硫酸铜和氢硫酸反应生成硫化铜沉淀,难溶于强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u2++H2S=CuS↓+2H+,故答案为:Cu2++H2S=CuS↓+2H+.
解析
解:Ⅰ、(1)泡沫灭火器反应原理是硫酸铝和碳酸氢钠溶液混合产生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铝沉淀,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l3++3HCO3-=Al(OH)3↓+3CO2↑,
故答案为:Al3++3HCO3-=Al(OH)3↓+3CO2↑;
(2)实验室制取氨气是用氢氧化钙和氯化铵固体加热反应生成,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NH4Cl+Ca(OH)2CaCl2+2NH3↑+2H2O,
故答案为:2NH4Cl+Ca(OH)2CaCl2+2NH3↑+2H2O;
Ⅱ、一反应体系有反应物和生成物共六种物质:N2O、FeSO4、Fe(NO3)3、HNO3、Fe2(SO4)3和H2O,硝酸做氧化剂被还原为N2O,能做还原剂的化合价升高,FeSO4被氧化为硫酸铁
硝酸铁,依据氧化还原反应的电子守恒和反应的原子守恒书写配平化学方程式:24FeSO4+30HNO3=8Fe(NO3)3+8Fe2(SO4)3+3N2O+15H2O,
故答案为:24FeSO4+30HNO3=8Fe(NO3)3+8Fe2(SO4)3+3N2O+15H2O;
Ⅲ①两种弱酸溶液混合反应后,溶液的酸性减弱,依据所学弱酸混合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还原性酸为H2S,氧化性弱酸为H2SO3;化学方程式为:2H2S+H2SO3=3S↓+3H2O,
故答案为:2H2S+H2SO3=3S↓+3H2O;
②一种弱酸溶液与一种盐溶液混合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强酸,依据复分解反应条件分析:硫酸铜和氢硫酸反应生成硫化铜沉淀,难溶于强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u2++H2S=CuS↓+2H+,故答案为:Cu2++H2S=CuS↓+2H+.
请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乙烷和氯气混合光照生成一氯代烷______.
(2)苯与浓硫酸的混合共热______.
(3)由丙烯合成聚丙烯______.
(4)苯酚溶液与NaOH溶液反应______.
(5)丙烯和氯气在加热条件下发生α-H 取代反应______
(6)苯酚稀溶液中滴加溴水______.
(7)溴乙烷与NaOH的乙醇溶共热______.
(8)乙醛与银氨溶液发生银镜反应______.
(9)______.
(10)
______.
正确答案
解:(1)甲烷与氯气在光照的条件下发生取代反应,第一步是1个氯原子替换出1个氢原子,另一个氯原子则与氢原子结合生成氯化氢,化学反应方程式为:CH3CH3+Cl2CH3CH2Cl+HCl,
故答案为:CH3CH3+Cl2CH3CH2Cl+HCl;
(2)苯与浓硫酸反应,苯环上的氢原子被磺酸基取代,化学反应方程式为:C6H6+H2SO4(浓硫酸)C6H5SO3H (苯磺酸)+H2O,
故答案为:C6H6+H2SO4(浓硫酸)C6H5SO3H (苯磺酸)+H2O;
(3)丙烯能发生加聚反应得到聚丙烯,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故答案为:;
(4)苯酚具有弱酸性,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苯酚钠和水,化学反应方程式为:+NaOH→
+H2O;
故答案为:+NaOH→
+H2O;
(5)丙烯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α-H被取代,化学反应方程式为:CH3-CH═CH2+Cl2Cl-CH2-CH═CH2+HCl,
故答案为:CH3-CH═CH2+Cl2Cl-CH2-CH═CH2+HCl;
(6)苯酚与溴水反应,是苯酚分子中羟基对苯环影响,邻对位氢原子活泼,易于取代反应,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故答案为:;
(7)溴乙烷与氢氧化钠的醇溶液共热发生消去反应生成乙烯和溴化钠,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3CH2Br+NaOHCH2═CH2↑+NaBr+H2O,
故答案为:CH3CH2Br+NaOHCH2═CH2↑+NaBr+H2O;
(8)乙醛与银氨溶液的反应,醛基具有还原性,被弱氧化剂氧化为乙酸,同时生成单质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3CHO+2Ag(NH3)2OHCH3COONH4+2Ag↓+3NH3+H2O,
故答案为:CH3CHO+2Ag(NH3)2OHCH3COONH4+2Ag↓+3NH3+H2O;
(9)乙炔含有碳碳三键,被酸性高锰酸钾氧化成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CH2CO2,
故答案为:CO2;
(10)与高锰酸钾溶液反应生成苯甲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故答案为:.
解析
解:(1)甲烷与氯气在光照的条件下发生取代反应,第一步是1个氯原子替换出1个氢原子,另一个氯原子则与氢原子结合生成氯化氢,化学反应方程式为:CH3CH3+Cl2CH3CH2Cl+HCl,
故答案为:CH3CH3+Cl2CH3CH2Cl+HCl;
(2)苯与浓硫酸反应,苯环上的氢原子被磺酸基取代,化学反应方程式为:C6H6+H2SO4(浓硫酸)C6H5SO3H (苯磺酸)+H2O,
故答案为:C6H6+H2SO4(浓硫酸)C6H5SO3H (苯磺酸)+H2O;
(3)丙烯能发生加聚反应得到聚丙烯,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故答案为:;
(4)苯酚具有弱酸性,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苯酚钠和水,化学反应方程式为:+NaOH→
+H2O;
故答案为:+NaOH→
+H2O;
(5)丙烯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α-H被取代,化学反应方程式为:CH3-CH═CH2+Cl2Cl-CH2-CH═CH2+HCl,
故答案为:CH3-CH═CH2+Cl2Cl-CH2-CH═CH2+HCl;
(6)苯酚与溴水反应,是苯酚分子中羟基对苯环影响,邻对位氢原子活泼,易于取代反应,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故答案为:;
(7)溴乙烷与氢氧化钠的醇溶液共热发生消去反应生成乙烯和溴化钠,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3CH2Br+NaOHCH2═CH2↑+NaBr+H2O,
故答案为:CH3CH2Br+NaOHCH2═CH2↑+NaBr+H2O;
(8)乙醛与银氨溶液的反应,醛基具有还原性,被弱氧化剂氧化为乙酸,同时生成单质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3CHO+2Ag(NH3)2OHCH3COONH4+2Ag↓+3NH3+H2O,
故答案为:CH3CHO+2Ag(NH3)2OHCH3COONH4+2Ag↓+3NH3+H2O;
(9)乙炔含有碳碳三键,被酸性高锰酸钾氧化成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CH2CO2,
故答案为:CO2;
(10)与高锰酸钾溶液反应生成苯甲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故答案为:.
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由2-溴丙烷转化为丙烯;
(2)由1-溴丁烷和必要的无机试剂制取1,2-二溴丁烷.
正确答案
解:(1)2-溴丙烷在氢氧化钠的醇溶液中发生消去反应生成丙烯、溴化钠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3-CHBr-CH3+NaOHCH3-CH=CH2↑+NaBr+H2O,
故答案为:CH3-CHBr-CH3+NaOHCH3-CH=CH2↑+NaBr+H2O;
(2)1-溴丁烷在氢氧化钠的醇溶液中加热生成1-丁烯,反应方程式为:Br(CH2)3CH3CH2=CHCH2CH3+HBr;
1-丁烯与溴水加成生成1,2-二溴丁烷,反应方程式为:CH2=CHCH2CH3+Br2→BrCH2CHBrCH2CH3 ,
故答案为:Br(CH2)3CH3CH2=CHCH2CH3+HBr;CH2=CHCH2CH3+Br2→BrCH2CHBrCH2CH3.
解析
解:(1)2-溴丙烷在氢氧化钠的醇溶液中发生消去反应生成丙烯、溴化钠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3-CHBr-CH3+NaOHCH3-CH=CH2↑+NaBr+H2O,
故答案为:CH3-CHBr-CH3+NaOHCH3-CH=CH2↑+NaBr+H2O;
(2)1-溴丁烷在氢氧化钠的醇溶液中加热生成1-丁烯,反应方程式为:Br(CH2)3CH3CH2=CHCH2CH3+HBr;
1-丁烯与溴水加成生成1,2-二溴丁烷,反应方程式为:CH2=CHCH2CH3+Br2→BrCH2CHBrCH2CH3 ,
故答案为:Br(CH2)3CH3CH2=CHCH2CH3+HBr;CH2=CHCH2CH3+Br2→BrCH2CHBrCH2CH3.
W、M、X、Y、Z五种短周期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如表所示,其中只有M为金属元素.请回答下列问题:
(1)M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______,比较Y与Z两种元素的简单离子的半径大小:______(用离子符号表示)
(2)写出X的氧化物与W的氢化物的水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3)科学家研制出一种英文名为sulflower的新型分子C16Y8(结构如图所示).1mol C16Y8最多能与______mol H2发生加成反应.
(4)托帕石是一种名贵黄玉,其组成为M2[XO4]WOH,托帕在强碱溶液中会发生腐蚀,写出托帕石粉末与过量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正确答案
解:根据题意:其中只有M为金属元素,所以M是Al,X是Si,Y是S,Z是Cl,W是F.
(1)根据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Al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示意图为,硫离子和氯离子电子层数一样,核电荷数越多,半径越小,所以微粒半径:S2->Cl-;故答案为:
;S2->Cl-;
(2)硅的氧化物与F的氢化物的水溶液反应生成四氟化硅和水,即SiO2+4HF=SiF4↑+2H2O;故答案为:SiO2+4HF=SiF4↑+2H2O;
(3)1mol C16Y8双键的数目是8mol,所以最多能与 8molH2发生加成反应;故答案为:8;
(4)根据推断结果,M2[XO4]WOH的分子式为:Al2[SiO4]FOH,托帕石粉末与过量NaOH溶液反应偏铝酸钠、硅酸钠、氟化钠以及水,根据质量守恒来配平方程式为:
Al2[SiO4]FOH+5NaOH=2NaAlO2+Na2SiO3+NaF+3H2O;故答案为:Al2[SiO4]FOH+5NaOH=2NaAlO2+Na2SiO3+NaF+3H2O.
解析
解:根据题意:其中只有M为金属元素,所以M是Al,X是Si,Y是S,Z是Cl,W是F.
(1)根据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Al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示意图为,硫离子和氯离子电子层数一样,核电荷数越多,半径越小,所以微粒半径:S2->Cl-;故答案为:
;S2->Cl-;
(2)硅的氧化物与F的氢化物的水溶液反应生成四氟化硅和水,即SiO2+4HF=SiF4↑+2H2O;故答案为:SiO2+4HF=SiF4↑+2H2O;
(3)1mol C16Y8双键的数目是8mol,所以最多能与 8molH2发生加成反应;故答案为:8;
(4)根据推断结果,M2[XO4]WOH的分子式为:Al2[SiO4]FOH,托帕石粉末与过量NaOH溶液反应偏铝酸钠、硅酸钠、氟化钠以及水,根据质量守恒来配平方程式为:
Al2[SiO4]FOH+5NaOH=2NaAlO2+Na2SiO3+NaF+3H2O;故答案为:Al2[SiO4]FOH+5NaOH=2NaAlO2+Na2SiO3+NaF+3H2O.
苯环上原有的取代基对新取代导入苯环上的取代基的位置有一定的影响,其规律是:
(1)苯环上新导入的取代基所占的位置主要决定于原有取代基的性质.
(2)可以把原有取代基分成两类:第一类取代基主要使新导入的取代基进入苯环的邻位和对位,如-OH、-CH3(或烃基)、-Cl、-Br、-O-COR等,第二类取代基主要使新导入的取代基进入苯环的间位.例如-NO2、-SO3H、-CHO等.
请写出下图中②④⑤三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解:苯与浓硝酸在浓硫酸、加热条件下发生硝化反应生成A为,与溴发生取代反应,由信息可知,Br取代硝基间位氢原子生成B为
;苯与溴在催化剂条件下发生取代反应生成溴苯,由信息可知,溴苯与浓硝酸、浓硫酸条件下发生取代反应,硝基取代溴原子邻位、或对位位置氢原子,故C为
,C与溴发生取代反应,取代溴原子邻位或对位位置,故生成D、E为
、
,
第②步反应为与溴在催化剂存在条件下反应生成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第④步:溴苯与浓硝酸、浓硫酸条件下发生取代反应,硝基取代溴原子邻位、或对位位置氢原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第⑤步:C为,C与溴发生取代反应,取代溴原子邻位或对位位置,故生成D、E为
、
,反应的方程式为:
或
,
故答案为:;
;
或
.
解析
解:苯与浓硝酸在浓硫酸、加热条件下发生硝化反应生成A为,与溴发生取代反应,由信息可知,Br取代硝基间位氢原子生成B为
;苯与溴在催化剂条件下发生取代反应生成溴苯,由信息可知,溴苯与浓硝酸、浓硫酸条件下发生取代反应,硝基取代溴原子邻位、或对位位置氢原子,故C为
,C与溴发生取代反应,取代溴原子邻位或对位位置,故生成D、E为
、
,
第②步反应为与溴在催化剂存在条件下反应生成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第④步:溴苯与浓硝酸、浓硫酸条件下发生取代反应,硝基取代溴原子邻位、或对位位置氢原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第⑤步:C为,C与溴发生取代反应,取代溴原子邻位或对位位置,故生成D、E为
、
,反应的方程式为:
或
,
故答案为:;
;
或
.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