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1 分

女,35岁。5年前出现痛经并逐渐加重,经量较多。妇科检查子宫如60天妊娠大小,质韧,触痛明显,活动好,盆底无触痛结节。考虑诊断为

A子宫肌瘤

B子宫肉瘤

C子宫内膜癌

D子宫腺肌病

E子宫内膜异位症

正确答案

A

解析

子宫肌瘤的表现:月经改变是最常见的症状,有腹部包块,白带增多,腰痛腰酸,下腹坠胀。妇科检査:子宫增大,可触及结节状突起。根据患者病史、临床表现及查体可诊断为子宫肌瘤。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1 分

根头部有多数疣状突起的茎的残基,习称“珍珠盘”的是

A防风

B柴胡

C太子参

D银柴胡

E商陆

正确答案

D

解析

本题考查药材性状。银柴胡表面浅棕黄色至浅棕色,有扭曲的纵皱纹及支根痕,多具孔穴状或盘状凹陷,习称“砂眼”;从砂眼处折断可见棕色裂隙中有细砂散出,根头部略膨大,有密集的呈疣状突起的芽苞、茎或根茎的残基,习称“珍珠盘”。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图1是三种射线穿透能力的示意图,图2是工业上利用射线的穿透性来检查金属内部伤痕的示意图,则图2的检查中所利用的射线是()

Aα射线

Bβ射线

C射线

D三种射线都可以

正确答案

C
1
题型: 多选题
|
多选题

关于天然放射现象,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若使放射性物质的温度升高,其半衰期将减小

B衰变所释放的电子是原子核内的中子转变为质子时产生的

C这三种射线中,射线的穿透能力最强,射线的电离能力最强

D铀核(U)衰变为铅核(Pb)的过程中,要经过8次衰变和10次衰变

正确答案

B,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卢瑟福通过粒子散射实验提出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

B射线是核外电子由外层轨道向内层轨道跃迁时发出的

C核反应:,符号“X”表示中子

D放射性材料存放时间越长,放射线的穿透力越弱

正确答案

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关于天然放射现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若使放射性物质的温度升高,其半衰期将减少

Bβ衰变所释放的电子是原子核外的电子电离形成的

C在α、β、γ这三种射线中,γ射线的穿透能力最强,α射线的电离能力最强

D铀核()衰变为铅核()的过程中,要经过8次α衰变和10次β衰变

正确答案

C
1
题型: 多选题
|
多选题

下图为卢瑟福和他的同事们做α粒子散射实验的装置示意图,荧光屏和显微镜一起分别放在图中的A、B、C、D四个位置时,关于观察到的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相同时间内放在A位置时观察到屏上的闪光次数最多

B相同时间内放在B位置时观察到屏上的闪光次数只比放在A位置时稍少些

C放在C、D位置时屏上观察不到闪光

D放在D位置时屏上仍能观察到一些闪光,但次数极少

正确答案

A,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根据α粒子散射实验,卢瑟福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图中虚线表示原子核所形成的电场等势线,实线表示一个α粒子的运动轨道.在α粒子从a运动到b?再运动到c的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动能先增大,后减小

B电势能先减小,后增大

C电场力先做负功,后做正功,总功等于零

D加速度先变小,后变大

正确答案

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太阳内部持续不断地发生着热核反应,质量减少.核反应方程是,这个核反应释放出大量核能.已知质子、氦核、X的质量分别为m1、m2、m3,真空中的光速为c.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方程中的X表示中子(

B方程中的X表示电子(

C这个核反应中质量亏损Δm=4m1-m2

D这个核反应中释放的核能ΔE=(4m1-m2-2m3)c2

正确答案

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某科学家提出年轻热星体中核聚变的一种理论,其中的两个核反应方程为++++X+方程式中1表示释放的能量,相关的原子核质量见下表:

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X是

BX是

CX是

DX是

正确答案

B
下一知识点 : 放射性衰变
百度题库 > 高考 > 物理 > 原子与原子核的结构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0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