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1840年英国对中国发动了鸦片战争,有学者在谈到这次战争之后中外交往的历史时曾说:“在鸦片战争以前,我们不肯给外国平等待遇;在以后,他们不肯给我们平等待遇。”

问题:

(1)“我们不肯给外国平等待遇”指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简要叙述中国在19世纪是如何受到“不平等待遇”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如何评价这位学者的观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清朝前期盲目自大,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2)史实:包括近代侵略中国的战争、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以及对中国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影响。

(3)“略”(言之成理即可得分)。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一份护照

《天津条约》签订后,游历护照开始出现。通商口岸的外国人从领事馆取得护照,经当地海关道盖印,即可凭此护照进入内地游历。以下是一份护照的主要内容:

本领事遵行两国议定争约章程第八款,内裁:准许法国人请照赴内地游历等因.兹有本国人名口口请照赴十八省游历,本领事深知系我国良民,为此给熙,准其前往.故请顿大清执政大臣及各省文武官员验照放行,丝毫不得留难,并望以宾礼相待,随时照料,庶臻妥协,以示照给本成遵约章毋违,永垂不朽也。

问题:

(1)除法国外,与清政府签订《天津条约》的还有哪些国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认为当时外国人持这类护照游历有哪些弊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英、美、俄。

(2)护照土所填游历地区很广,也没有确定的有效期,等于让外国人持此一照,周游全国!为其侵略活动提供方便;护照上要求地方官“随对照料”的措辞十分含混。

给外国人敲诈地方官吏提供了口实;护照上要求地方官对外国人“宾礼相待”,却只字未提外国人进入内地应遵守的法律和义务,如果外图人寻衅滋葶,地方官难以裁办。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一份对外“和约” 义和团运动期间,一位团民私自替政府拟了一份对外“和约”。“和约”虽不具法律效力,作为历史材料却真实的反映了作者的思想。内容如下:

一、各国前所索赔款,一概作废。

二、各国应偿还中国兵费四百兆两。

三、各国兵船已在中国口者,不准驶出。

四、各国租价照今加倍。

五、将总署交还中国。

六、康有为回国治罪。

七、所有各国教堂一律充公。

八、日本将台湾交还中国。

九、德国将胶州交还中国。

十、俄罗斯将大连湾交还中国。

十一、所有教士各归其国,不准再来。

十二、中国仍有管理高丽安南之权。

十三、中国海关仍归华人处理。

十四、各国使臣来中国者,照乾隆时所定之例,不许进京。

十五、另赔义和拳兵费四百兆。

十六、日本亦照乾隆时例入贡。

十七、华人交通西人,及不遵官场约束着,归朝廷治罪。

十八、所有东西洋人与中国官场相见,须行叩头之礼。

十九、外人不准在中国游历。

二十、俄罗斯西伯利亚及各处铁路,均需拆毁。

二十一、英国须将新安九龙交还中国。

二十二、各国运来中国货物合应加倍收税。

二十三、洋人商船到口者,须先禀明该处守口中国兵官,方准入口。

二十四、大米不准出口。

二十五、凡货物运往外国者,亦须加倍收税。

问题:

(1)“和约”中第八、第十九项是针对两个不平等条约而提出来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者在“和约”中提出了哪几类要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是如何看待这份“和约”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第八条-《马关条约》;第十九条-《天津条约》。

(2) 正义的要求:收回国家主权、废除赔款、收回关税主权

保守的观念:恢复朝贡体系;实行闭关锁国 各国与中国的外交恢复到乾隆时期 日本照乾隆时期入贡

(3)“合约”反映了作者的排外心理(反帝、抗争、反对基督教文化);或者“合约”和与反映了作者的爱国主义精神;“合约”反映了作者的保守心理。(言之有理即可)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历史上的诸文明并不是封闭的体系,它本身在不断地变动,同时各文明之间也在不断地交流。……亨廷顿在《文明的冲突和世界秩序的重建》一书中把人类文明的交流划分为三个时期,1500年以前称之为遭遇,1500年—19世纪末是冲击时期,而19世纪末到20世纪则是相互作用时期。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1)导致1500年前后“文明遭遇”的主要历史事件对欧洲与世界产生了什么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500年—19世纪末”,西方工业文明对东方农业文明形成巨大冲击。试以中国为例,从政治、经济上概括其主要表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0世纪二三十年代,以美国为代表的资本主义文明和以苏联为代表的社会主义文明在经济上是如何“相互作用”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结合材料及对本题第(1)(2)(3)问的回答,谈谈你对“文明的交流”的认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对欧洲:新航路的开辟导致欧洲社会出现重大变革,加速了西欧封建社会的解体,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对世界:新航路的开辟打破了世界各地间的相互孤立状态,促使世界逐渐连成整体,为世界市场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2)政治:①西方列强发动侵华战争,通过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使中国一步步沦为西方列强的半殖民地;②随着时局的变化,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兴起。经济:①西方列强的经济侵略,把中国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②随着国门被迫打开,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变动,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出现并在曲折中发展。

(3)1921年苏俄借鉴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实施新经济政策,在苏维埃掌握国家经济命脉的前提下,利用市场和商品贷币关系恢复与发展生产。1933年罗斯福借鉴苏联计划经济,实施新政,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全面干预。

(4)文明的交流,使各文明创造的成果在短期内即为人类共享,使人类前进的步伐大大加快;文明的交流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它时常要遇到各种阻碍、挫折和冲突。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长期以来,很多学者将中国近代史的基本线索概括为“两个过程”,即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相结合,把中国变为半殖民地和殖民地的过程,同时也是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过程,主张以这一基本线索作为指导中国近代史研究的重要准则。

材料二 近二三十年来,有些学者注重从文明史角度研究中国近代史。他们以文明类型作为基本研究单位,承认文明的多元性,认为各种文明虽有强弱之分和大小之别,但绝无优劣高下之别,都有同等价值。各文明也不是封闭的、隔绝的,各文明之间多以和平往来与暴力冲突两种形式发生交往,通过这两种形式,加快了不同文明间的整合,促使世界文明由分散走向整体,从区域走向全球。

请回答:

(1)按照材料一的研究角度来研究中国近代史,可能会对1840——1911年间的哪些重要事件评价较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按照材料二的研究角度,分析鸦片战争的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及其他反侵略反封建斗争。

(2)鸦片战争是西方工业文明与中国农业文明间的暴力冲突,战争使中国闭关锁国的局面被打破,并卷入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客观上促使中国近代化起步,工业文明成为不可遏止的历史潮流。

百度题库 > 高考 > 历史 > 《天津条约》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