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分泌、营养及代谢疾病病人的护理
- 共324题
3〜4个月的佝偻病患儿可见的体征有
正确答案
解析
此题属于识记类考题,比较简单。颅骨软化多见于3〜6个月患儿,用四指尖轻压枕骨,拇指轻压顶骨的中央部,可感觉颅骨稍内陷,随手指放松而弹回,似压乒乓球的感觉。故选A。
3岁半,小儿,体检:有鸡胸及轻度“X”形腿。血钙及血磷正常,诊断为
正确答案
解析
佝偻病的后遗症期多见于3岁以后的小儿,临床症状消失,血生化及骨骼X线正常,仅遗留不同程度的骨骼畸形。
患儿,女,1岁。多汗,睡眠不安,方颅及肋骨串珠,X线检查骨骺端临时钙化带消失,呈毛刷样,杯口状改变,骨骺软骨带明显增宽,骨密度减低。 此病的后遗症是
正确答案
解析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临床分为初期、激期、恢复期和后遗症期。活动期(激期)的表现为骨骼改变:1.3~6个月:颅骨软化;2.7月~8个月:方颅;3.1岁左右:胸廓、四肢畸形(胸廓:肋骨串珠、肋膈沟、鸡胸、漏斗胸(1岁);四肢:手镯、脚镯(6个月以上),X、O形腿(1岁)。后遗症多见于2岁以后小儿,临床症状消失,仅遗留不同程度的骨骺畸形。进行康复指导:避免久坐、久站,以防发生骨骼畸形。
佝偻病激期的主要临床表现是
正确答案
解析
激期的临床表现:1骨骼改变2运动功能发育迟缓3神经精神发育迟缓
患儿女,1岁。多汗,睡眠不安。查体:可见枕秃、方颅和肋缘外翻。X线检查长骨钙化带消失,干骺端呈毛刷样、杯口状改变,骨骺软骨带增宽,骨密度减低。 此病的后遗症期可见
正确答案
佝偻病在3~6个月患儿多见的骨骼改变是
正确答案
解析
颅骨软化多见于3~6个月患儿,用四指指尖轻压枕骨、拇指轻压顶骨的中央部,可感觉颅骨稍内陷,随手指放松而弹回,似压乒乓球的感觉。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激期明显升高的酶是
正确答案
解析
血生化检查:血清钙稍降低,血磷明显降低,钙磷乘积<30,碱性磷酸酶增高。
患儿,女,1岁。多汗,睡眠不安,方颅及肋骨串珠,X线检查骨骺端临时钙化带消失,呈毛刷样,杯口状改变,骨骺软骨带明显增宽,骨密度减低。 后遗症常常发生的年龄在
正确答案
解析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临床分为初期、激期、恢复期和后遗症期。活动期(激期)的表现为骨骼改变:1.3~6个月:颅骨软化;2.7月~8个月:方颅;3.1岁左右:胸廓、四肢畸形(胸廓:肋骨串珠、肋膈沟、鸡胸、漏斗胸(1岁);四肢:手镯、脚镯(6个月以上),X、O形腿(1岁)。后遗症多见于2岁以后小儿,临床症状消失,仅遗留不同程度的骨骺畸形。进行康复指导:避免久坐、久站,以防发生骨骼畸形。
佝偻病激期最突出的表现是
正确答案
解析
佝偻病激期除非特异性神经、精神症状外,最主要的是不同年龄段所出现的头部、胸部、四肢的骨骼改变及肌肉、韧带松弛。
佝偻病早期的主要表现是
正确答案
解析
早起主要表现为神经,精神症状。
活动期佝偻病颅骨软化多发生于
正确答案
解析
激期骨骼改变:颅骨软化多发于3-6个月患儿。
佝偻病激期主要临床症状是
正确答案
解析
主要表现为骨骼改变和运动功能及智力发育迟缓。
患儿,女,6个月,体重7.1kg,头围43cm,近日出现多汗、夜啼、易惊。体检:前囟平软、颅骨有乒乓球感,枕秃,克氏征(+),巴氏征(+)。患儿生于冬季,一直母乳喂养,尚未添加辅食。本例最大可能是
正确答案
解析
小儿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临床表现为:激期多发于3-6个月患儿,主要表现为骨骼改变和运动功能激智力发育迟缓。骨骼改变:颅骨软化,出现乒乓球样感觉,前囟增宽及闭合延迟等。
患儿,男,10个月,冬季出生,近1个月来睡眠不安、夜啼、多汗、枕秃,无明显骨骼改变,查血钙正常,血磷稍低,碱性磷酸酶增高,诊断为佝偻病。请判断该患儿的病期
正确答案
解析
小儿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初期临床表现为 3个月左右起病,主要表现为神经,精神症状,如易激惹,烦躁,睡眠不安,夜间啼哭。
患儿,女,3个月,诊断“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初期”,此患儿主要症状是
正确答案
解析
小儿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初期临床表现为 3个月左右起病,主要表现为神经,精神症状,如易激惹,烦躁,睡眠不安,夜间啼哭。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