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2 分

7.图5为“新疆某区域示意图”,图中阴影部分为山前冲积扇绿洲。关于该山前冲积扇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主要形成原因是风力堆积

B主要生态问题是水土流失

C地势特点是南高北低

D气温日较差与年较差较大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流水作业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13 分

27.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图16为陕西省区域图

  材料二:陕西省太白县地处秦岭腹地。境内海拔最高3767米,最低740米,平均海拔在1000米以上,年降水量823mm。表2为太白县四季平均气温资料。

(1)渭河平原与秦岭山地≥10℃积温的差异是  ▲   ,差异形成的原因是   ▲  

(2)渭河平原与黄土高原的形成原因分别是  ▲    ▲   ,它们的地貌特点分别是   ▲     ▲  

(3)太白县的发展方向之一是打造生态休闲产业,其考虑的主要自然条件有 ▲  

(4)汉水谷地城市分布的特点是   ▲  ,原因是   ▲  

正确答案

(1)差异:渭河平原为3500℃-4500℃之间,秦岭为2500℃-3500℃之间(或渭河平原≥10℃积温比秦岭高)

原因:渭河平原地势较秦岭低,积温较高(或秦岭地势较渭河平原高,积温较低)

(2)成因:渭河平原因断裂(或地堑)下陷而成(或断层一侧岩体下降而成);黄土高原因风力堆(沉)积作用而成

特点:渭河平原,地表平坦;黄土高原地表崎岖(或千沟万壑)

(3)地处秦岭山地,地表崎岖,地貌景观丰富;长冬无夏(或夏季凉爽、气候适宜);有良好的生态环境(或植被茂密、空气洁净等)。

(4)分布在河流沿岸  地形平坦;水源充足;水运便利。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气温和降水的时空分布流水作业城市形态与城市区位因素农业的区位选择
1
题型:简答题
|
材料选择 · 12 分

图2为祁连山麓某河流冲积扇及绿洲分布示意图,该绿洲分布着数个玉米种子生产基地。读图完成4~6题。

4.从a到b

A地下水埋藏深度越来越浅

B沉积物颗粒越来越大

C地表径流的水量越来越大

D泥石流风险越来越大

5.发育于祁连山脉的河流水源补给构成中,越往西,冰川融水补给所占的比重越大,最主要的原因是

A光照西强东弱

B地势西高东低

C气温东高西低

D降水东多西少

6.绿洲区发展玉米种子生产的有利条件主要是

A光照充足,祁连山冰雪融水提供了灌溉水源

B耕地辽阔,利于规模生产

C交通便利,靠近玉米产区

D技术先进,劳力资源丰富

第(1)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A

解析

读图可知,图示地形为冲积扇,从a-b海拔逐渐降低,地下水埋藏的越来越浅,故选A。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区域自然环境特征。考查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的能力。考查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的能力。

解题思路

本题题干较为简单,需要结合选项信息和材料内容进行一一对比分析即可。

易错点

读图可知,a-b是从冲积扇的扇顶到扇缘,随着河流落差的减小,颗粒物大的先沉积,颗粒物小的后沉积,故沉积颗粒物的越来越小,B错误;图中河流为内流河,流水来源于河流上游的冰雪融水,从a-b地表径流的水量越来越小,C错误;a-b地势越来越平坦,水量越来越小,泥石流的风险越来越小,D错误。

教师点评

本题考查冲积扇的相关知识,对学生基础知识要求较高,符合考查要求。

第(2)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D

解析

根据题干信息,可知越往西,大气降水越少,在河流补给类型中,大气降水的比重减少,相对冰雪融水的比重会增加,结合选项,故选D。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陆地水体的相互补给。考查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的能力。考查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的能力。

解题思路

解答本题,需要根据河流的补给类型,河流的补给类型主要有大气降水、季节性积雪融水、永久性高山冰雪融水、地下水和湖泊水补给等。

易错点

冰雪融水补给与气温密切相关,与光照、地势等关系不大,A错误,B错误;若西部气温低,则西部的冰雪融水应该减小,C错误。

教师点评

本题考查河流的补给类型,难度简单,符合考查要求。

第(3)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A

解析

根据题干,可知玉米种子的培育,由于种子的特殊性,需要较好的自然条件和科技条件,而绿洲区的光照充足,灌溉条件好,适合玉米种子的生产,结合选项,故选A。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农业区位条件。考查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的能力。考查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的能力。

解题思路

解答本题,需要根据题干,提取关键词,再结合绿洲区的自然地理环境,根据选项信息分析说明即可。

易错点

读图可知,题干设问玉米种子的生产,不需要规模生产,B错误;图中并未反映出交通便利,C错误;该地区技术落后,人口稀少,D错误。

教师点评

区位条件是常考的考点,本题难度较小,适合学生练习。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4 分

10.叠加同一地区不同时期的等高线图,可以用来计算地面高程的空间变化。下图是某地不同时期的等高线图(单位:米),读图完成第10题。

下列图中能够示意该地被侵蚀部分的是

A

B

C

D

正确答案

B

解析

流水侵蚀前后的两幅图对比可知,被侵蚀的部分是原来平坦的地方后来被侵蚀成河谷的区域,前后图对比没有高度增加的地方,故A错误,河谷被侵蚀走的高度规律性不明显,故C错误,峡谷的等值线不会高度反复变化,故D错误,最符合实际情况的是B,故选B。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能力,考查学生的读图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解题思路

对比题设地图和选项中的各个等高线图,可以判断出只有B正确。

易错点

流水侵蚀前后的两幅图对比可知,中间的一大部分形成河谷后被流水侵蚀,侵蚀最严重的是左图60-70米间的区域,可达30多米,左右图相同的部分是不被侵蚀的部分,本题解题是应对等高线地形图的相关知识掌握准确才可完成,试题难度较大。

知识点

等值线的判读流水作业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28 分

墨西哥湾海域油气资源丰富,海岸沙滩、湿地、生物等开发度高,沿海平原种植业规模大。下图为墨西哥湾及密西西比河三角洲示意图。

12.分析墨西哥湾沿海平原发展种植业有利与不利自然条件。(8分)

13.简述密西西比河三角洲生成条件。(6分)

14.韦拉克鲁斯素有墨西哥“东方门户”之称,试分析其原因。(6分)

15.墨西哥湾由于过度开发,海洋生态退化。为应对这种危机,沿岸国家应采取哪些措施?(8分)

第(1)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1)有利:地处热带、亚热带,热量充足;受海洋影响大,雨水较充沛;冲积平原,土壤较肥沃;河流较多,有便利灌溉水源。

不利:多飓风风灾;地势低平易受洪水威胁。

(每点2分,满分8分。如“有利”或“不利”未答,不能得满分)

解析

种植业发展条件主要从气候、水源、土壤、地形等方面分析。墨西哥湾沿海平原地处热带、亚热带,热量充足。受海洋影响大,雨水较充沛。沿海冲积平原,土壤较肥沃。河流较多,有便利灌溉水源。有利于种植业发展。但沿海地区多飓风风灾,地势低平易受洪水威胁。对种植业发展不利。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墨西哥湾沿海平原发展种植业有利与不利自然条件,考查学生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的能力,考查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

解题思路

本题解题时可以从该地发展种植业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两个方面来分析问题,主要从气候、水源、土壤、地形方面分析。

易错点

本题设问简单,回答时应注意结合材料分析,条理清晰,语言规范即可。

第(2)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2)密西西比河携带有大量泥沙;河口地带地势低平,河汊众多,流速减缓;受海水顶托,泥沙沉积在河口前方。(每点2分,满分6分)

解析

密西西比河水量大,携带有大量泥沙,河口地带地势低平,河汊众多,流速减缓,泥沙沉积。受海水顶托,泥沙沉积在河口前方,形成密西西比河三角洲。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密西西比河三角洲生成的条件,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解题思路

密西西比河水量大,携带有大量泥沙,河口地带地势低平,河汊众多,流速减缓,泥沙沉积。受海水顶托,泥沙沉积在河口前方,形成密西西比河三角洲。

易错点

注意部分学生在分析成因上,可能会出现条理不清晰的情况。

第(3)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3)位于墨西哥东海岸中部;交通便捷,对内、对外联系便利;进出口商贸发达。(每点2分,满分6分)

解析

读图,韦拉克鲁斯位于墨西哥东海岸中部,交通便捷,对内、对外联系便利,进出口商贸发达。对墨西哥经济发展意义重大,所以被称为墨西哥“东方门户”。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韦拉克鲁斯素有墨西哥“东方门户”之称的原因,考查学生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的能力。

解题思路

韦拉克鲁斯位于墨西哥东海岸中部,交通便捷,对内、对外联系便利,进出口商贸发达。

易错点

回答时注意结合图中信息分析,注意条理清晰,语言规范即可。

第(4)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4)加强区域合作,统筹规划,共同治理;合理开采油气资源,尽可能降低对海洋生态破坏;控制农业污染,保护河流水质;恢复与保护沿岸地带生态环境,防止过度开发。(每点2分,满分8分)

解析

理海洋生态退化,沿海国家需要加强区域合作,统筹规划,共同治理。合理开采油气资源,尽可能降低对海洋生态破坏。控制农业污染,保护河流水质。恢复与保护沿岸地带生态环境,防止过度开发。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墨西哥湾沿岸国家为解决海洋生态退化采取的措施,考查学生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的能力,考查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

解题思路

理海洋生态退化,沿海国家需要加强区域合作,统筹规划,共同治理。

易错点

本题知识点较多,答题时考虑问题要全面,注意不能遗漏要点。

1
题型:简答题
|
材料选择 · 4 分

(九)“英问桑田事,但看桑落洲。数家新住处,昔日大江流。古岸崩欲尽,平沙长木休。想应百年后,人世史悠悠”。读唐朝诗人胡盼的诗,结合右图,回答18-19题。

18.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曲流的东岸是侵蚀岸

B“数家新住处”应位于乙地

C诗中叙述的情境一般发生在河流的上游

D河流流向为自南向北

19.内力作用主要影响河流的

A流量

B流向

C汛期

D含沙量

第(1)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B

解析

读图并结合所学的知识,可以得出当地地势总体北高南低,后来总体向南流,河流一般在中下游进入形成的中期或后期成熟阶段,会出现河湾,并形成凹岸侵蚀、凸岸堆积的现象,由此可知乙地泥沙堆积,为“数家新住处”的形成提供条件,故选B。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流水的沉积作用及地转偏向力的影响,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解题思路

读图可知,当地地势总体北高南低,后来总体向南流,河流一般在中下游进入形成的中期或后期成熟阶段,会出现河湾,并形成凹岸侵蚀、凸岸堆积的现象,由此可知乙地泥沙堆积,为“数家新住处”的形成提供条件。

易错点

本题掌握河流的凸岸堆积,凹岸侵蚀,即可解题。

第(2)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B

解析

结合所学的知识,可以得出内力作用对河流的影响往往表现为先影响某地地形,并由地形的高低起伏影响河流流向,故选A。

解题思路

结合所学的知识,可以得出内力作用对河流的影响往往表现为先影响某地地形,并由地形的高低起伏影响河流流向。

易错点

本题设问简单,一般都可得出正确答案。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22 分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柴达木盆地原为古海洋的一部分,位于柴达木盆地东缘低洼地带的茶卡盐湖,面积105 km2,天然结晶的湖盐储量丰富,形成深厚且坚硬的盐壳,盐壳以上平均水深约0.2 m。历史上湖区运输湖盐主要采用铁路运输(下图),1989年开掘运盐航道后,水运取代了铁路运输。近几十年来,茶卡盐湖的旅游业和周边地区的畜牧业发展迅速。

16.推断茶卡盐湖湖盐的形成过程。(6分)

17.盐湖边缘的湖盐杂质含量较高,给湖盐加工带来一定困难。说明湖盐中杂质的主要来源。(6分)

18.分析茶卡盐湖的盐壳对修建运盐铁路的影响。(6分)

19.1989年后铁路不再运盐,当时有人提出拆除湖区铁路。你是否赞同,请表明态度并说明理由。(4分)

第(1)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茶卡盐湖原为古海洋;(2分)经地壳运动隆起抬升成高盐度的内陆湖;(2分)随后,气候变干,蒸发旺盛,周边径流汇人少,水量减少,湖水盐度不断上升,盐类物质结晶析出。(2分)

解析

茶卡盐湖原来是古海洋,经过地壳运动的上升运动,形成陆地咸水湖泊;由于位于内陆地区,降水少,河流补给少;周边人类活动用水过多,流入湖泊水减少;地势高,太阳辐射强,蒸发旺盛,湖水盐度不断上升,逐渐析出盐晶。

考查方向

地貌的形形成,盐湖泊的形成过程

解题思路

根据材料所说茶卡盐湖原为古海洋,现为内陆湖,经过地壳运动的海陆变迁,形成内陆湖,湖泊受气候影响,逐渐形成盐湖。

易错点

地壳运动之后海陆变迁成内陆湖;内陆湖受气候影响形成盐湖。

教师点评

考察地理过程知识,地貌的形成过程。

第(2)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深居内陆,大陆性强,盐湖周边多风化碎屑物;(2分)过度放牧,草地退化,多裸露的沙土;(2分)周边生产生活产生的废弃物。(2分)

解析

 题文信息中有提到“盐湖边缘的杂质较高”,因此围绕此处展开,抓住“边缘”一词      图中信息有牧场,联系该地“畜牧业发展迅速”可以得到,.牧牛羊产生的杂草和牛羊粪便;过度放牧导致湖泊周围草地退化,沙土裸露     文中讲到旅游业,因此也有可能有生活垃圾和旅游垃圾;根据经纬网和盐湖位置,可知当地深居内陆,大陆性强,降水少,晴天多,风化作用强;图中信息有入湖河流和铁路,可知河流和铁路也会带来污染物。

考查方向

湖盐杂质的来源,人类活动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

解题思路

根据图中信息和材料信息,有铁路和河流,能带来污染;有牧场,破坏草场,土地沙化,有旅游业,会带来污染;位于大陆内陆地区,降水少,风化作用强,风化物多。

易错点

位于内陆地区,风化作用强,风化物多,碎屑物多,这是自然方面。还包括人文方面的。

教师点评

考察读图和材料分析的能力,信息获取的能力。

第(3)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有利:盐壳表层积水浅,利于铺设铁轨;(2分)盐壳厚且坚硬,铁轨不易塌陷;(2分)

不利:湖盐对铁路设备腐蚀性强,技术要求高。(2分)

解析

从材料中得知,盐壳坚硬且深厚,地壳稳定,利于铺设铁轨;盐壳水深浅,铺设难度小;但盐湖对铁轨的腐蚀性强,故对材质要求高;盐湖吸水性强,不便于铁路运转。

考查方向

盐湖对铁路修建的影响

解题思路

根据材料说明盐壳的性质,结合知识常识,从盐壳对铁路修建的有利和不利方面说明即可

易错点

影响包括有利的和不利两方面,结合材料内容分析说明即可。

教师点评

考察材料和图的分析能力

第(4)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赞同。铁路的运盐功能已经丧失,(2分)铁路运输及废弃的铁路设备破坏湖区自然景观,污染环境。(2分)

或不赞同。拆除铁路,恢复原有环境的成本较高;(2分)铁路可作为客运专线方便游客进入湖区观赏,发展盐湖特色旅游。(2分)(只答“赞同”或“不赞同”不得分)

解析

答案:赞同。铁路的运盐功能已经丧失,分铁路运输及废弃的铁路设备破坏湖区自然景观,污染环境。不赞同。拆除铁路,恢复原有环境的成本较高;铁路可作为客运专线方便游客进入湖区观赏,发展盐湖特色旅游。

考查方向

可持续发展

解题思路

这类可与不可的问题,其实是讨论可行性和必要性问题       赞同——即可行性.从人类活动角度看,其功能已失,从自然环境角度看,它的存在破坏湖区环境【联系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不赞同——即必要性,从人类活动角度看,也可以方便游客进入即还能用,另外可以作为特色旅游方式,从自然环境角度看,拆了又是一次新的人类活动,亦是破坏。

易错点

表明的态度和说明的理由需要相符合。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11 分

29.读我国两大著名三角洲示意图(图13,回答下列问题。

(1)说出两个三角洲形成的共同原因。

(2)分析A三角洲地区没有形成大港口的原因。

(3)说出B三角洲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并分析其形成条件。

正确答案

(1)位于河流入海口,地势低平,流速变慢,河流携带的泥沙在此沉积,形成河口三角洲。

(2)黄河的含沙量大,泥沙淤积严重;阻塞河道,航运条件较差;河道摇摆不定;水量的季节变化大;有断流现象;经济腹地较小。 (3)类型:季风水田农业。条件:位于长江三角洲,地形平坦;土壤肥沃;季风气候,雨热同期;劳动力丰富;历史悠久。

解析

(1)A为黄河三角洲,B为长江三角洲。都靠近海边,河流携带泥沙在此堆积而形成。还有海水的顶托作用。

(2)港口一般都要在水深港阔的地方修建,还要有城市作为依撑。该地位于河流下游,泥沙淤积严重,而且周围没有大城市。

(3)农业地域类型有季风水田农业,商品谷物农业,大牧场放牧业,乳畜业,混合农业等,长江三角洲位于亚热带季风区,适合发展季风水田农业。再根据季风水田农业特点就可以答出形成条件,即气候,地形,水源,土壤,劳动力,饮食爱好,历史等去回答。

考查方向

(1)考察我国黄河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的形成的条件。

解题思路

(1)审题是关键,先找到各个三角洲形成的原因,再找到他们形成的共同点即可。

(2先找到港口形成的有利条件,而题目问该地没有形成港口的有利条件,那就把形成港口的有利条件变为不利条件。

(3)根据图中的杭州可知该地位于长江三角洲,该地区是我国著名的水稻种植区,就应该知道是季风水田农业。结合书本所学知识即可答出。

知识点

流水作业农业地域类型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16 分

26.读华北平原主要冲积扇分布图(图10),回答下列问题。

(1)说出该区域冲积扇的分布特点,并分析该

区域冲积扇形成的原因。

(2)分析该区域冲积扇上多古城的原因。

(3)说出对该区域春季农业生产危害较大的一

种气象灾害,并说明其成因。

正确答案

(1)分布特点:分布在太行山山麓地带或位于第二、三阶梯交界处,河流出山口。成因:河流流经太行山区,(洪水期水流速度快),携带了大量砾石和泥沙。当水流流出出山口时,由于地势突然趋于平缓,河道变得开阔,水流速度减慢,河流搬运的物质逐渐在山麓地带堆积下来,形成冲积扇。

(2)靠近河流,可以提供充足的生产、生活用水;地势平坦,土壤肥沃,利于耕作,可为古城提供丰富的农副产品;气候条件优越。

(3)寒潮。亚洲高压强盛,强冷空气南下,引起剧烈降温、降雪、大风等天气。

或春旱。雨季未到,降水少;气温回升快,蒸发量大,多大风,加快蒸发;作物生长旺盛,需水量大。

解析

(1)冲积扇位于华北平原上,是由流经太行山的河流携带大量了泥沙出了太行山在太行山前的平地堆积起来而形成的冲积扇平原。

(2)古代城市是在自然条件优越,农副产品丰富的地区发展起来,而冲积扇平原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有河流经过,水源丰富,自然灾害少,所以会吸引大量人口在此居住,从而形成大城市。

(3)春季正是北方农作物生长的季节。容易受到各种气象灾害的影响。华北平原农业受到的自然灾害比较多,春季多来自蒙古西伯利亚的寒潮,还有北方春季雨季还未到来,降水少,容易发生春旱。

考查方向

(1)该答题主要考察冲积扇的形成条件。

解题思路

(1)冲积扇在山前,可知冲积扇的泥土来自于山区,山区的泥土被带到山前与河流有关。

(2)城市的发展一般都靠近河流,确实方便,地形平坦,土壤肥沃,便于发展农业的地方,冲积扇刚好满足这些条件。

(3)华北农业受到的自然灾害较多,不同季节都有不同的灾害,题目叫回答是春季的气象灾害,而寒潮春旱是最常见的问题,所以根据这些即可得到答案。

易错点

(1)冲积扇的分布特点容易达成三角形的特点,两边宽,顶部窄。成因答不完整。

(2)不能联系城市的形成与农业之间的关联性,从而答题的时候答不上与农业有关的知识点。

(3)不容易把气象灾害与自然灾害区别看来,从而答题的时候容易把盐碱化等其他灾害也答出来,从而偏离题目。

知识点

流水作业地表形态对聚落和交通的影响自然灾害与防治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2 分

6.对图中区域叙述正确的是(  )

Aa、b两河河谷形态均呈U型

B此地地壳一直处于下降状态

C甲处地貌形成与流水堆积有关

D乙断层可能受张力影响所致

正确答案

D

解析

U型谷的形成是由于冰川侵蚀造成的,一般在高纬度或者高山地区,故A错。此地地壳如果一直处于下降状态,则该地应以外力沉积为主,由图在地层剖面来看,当地是沉积后发生水平挤压,抬升,然后以外力侵蚀作用为主,故B错。由图可以看出,甲处为谷地,应当为流水侵蚀形成,故C错。乙处断层是受内力拉伸或挤压,超过岩层的承受能力,发生断裂形成的,故选D。

考查方向

内外力作用

解题思路

理解辨析各内外力作用的表现形式和形成地貌。

易错点

不能正确辨析U型谷和V型谷

知识点

褶皱断层流水作业
下一知识点 : 冰川作用
百度题库 > 高考 > 地理 > 流水作业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0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