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2 分

4.湖南省委、省政府印发了《湖南省深化户籍管理制度改革方案》,部署和启动了户籍管理制度改革,就逐步取消农业、非农业户口性质,建立城乡统一的“一元化”户口登记、户籍管理制度作出了种种规定。我国户籍管理制度的变化说明(    )

A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B意识具有能动作用

C理性认识比感性认识重要

D主观与客观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9 分

26.2014年上半年,中国经济形势闪耀新亮点,经济运行呈现新特征。种种信号和变化,表明我国经济发展正迈入新的阶段,出现了趋势性、不可逆的新常态。我们要深刻认识新常态,积极适应新常态,才能站上新的历史方位、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结合材料说明我们对待经济新常态的态度中体现了哪些唯物论道理?

正确答案

①坚持一起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根据经济运行的新特征,适应新常态,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②发挥意识能动作用。深刻认识新常态,积极适应新常态。

③尊重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相结合,既要尊重经济运用规律,又要积极主动作为,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意识的内容与形式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2 分

32.2008年下半年以来,国际经济形势急转直下,国内经济困难明显增加,根据形势发展变化,我们果断实施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这启示我们(    )

①客观与主观的统一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②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③要坚持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④真理具有反复性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②④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1 分

14.2013年“两会”期间,有全国人大代表建议国家应当根据人口状况、经济社会发展状况调整持续30多年的计划生育政策,不能一刀切。这给我们的辩证法启示是(    )

①要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

②要坚持实事求是

③做到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④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②③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2 分

24.水资源利用和水环境保护的问题,日益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在水资源的利用和水环境的保护方面,专家呼吁全社会“转变用水观念,创新发展模式”。从哲学上看,这一呼吁要求人们(    )

A要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树立科学的发展观

B要坚持从客观存在的实际条件出发

C要在改造主观世界的同时改造客观世界

D要承认自然规律的客观实在性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3 分

18.2013年3月15日美国《华盛顿邮报》报道,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瑞士研究人员展开的新研究发现,世界许多地区出现了爆炸性的发展。日前发表的该研究报告指出,根据灯光画面显示,全球经济重心已经东移。经济学家克劳斯·施瓦布指出,认清当前复杂多样的新形势,探讨应对共同挑战的新准则是今后全球经济发展的重点问题。克劳斯·施瓦布这句话体现了唯物论的原理是(     )

A物质决定意识,使客观符合主观

B要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按实际情况办事

C实践决定认识,认识对实践具有积极的指导作用

D发挥主观能动性可以改变客观规律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28 分

39.“依法治国”是2014年中国最热的词语之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把党的领导贯彻到依法治国全过程和各方面,是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一条基本经验。我国宪法确立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坚持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要求,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系,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题中应有之义。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法治是一致的,社会主义法治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党的领导必须依靠社会主义法治。

  材料二  实现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个总目标,必须从我国基本国情出发,同改革开放不断深化相适应,总结党领导人民实行法治的成功经验,围绕社会主义法治建设重大实践问题,推进法治理论创新,发展体现社会发展规律的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为依法治国提供理论指导。

(1)结合材料一,运用《政治生活》的有关知识,说明“社会主义法治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党的领导必须依靠社会主义法治”的道理。并运用“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的有关知识,分析材料二包含的哲学道理。

  材料三  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把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在中小学设立法治知识课程,使尊法守法成为全体人民共同追求和自觉行动。

(2)从经济生活的角度,说明企业应如何把尊法守法融入生产经营之中?

正确答案

(1)

政治:宪法确立了党的领导地位;坚持党的领导,才能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才能为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创造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才能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投入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党依法执政有利于保证党始终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

哲学: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从我国国情出发,尊重社会发展规律,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同改革开放不断深化相适应,进行法治理论创新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的动力和目的,总结成功的法治经验,围绕实践推进法治理论创新,为依法治国提供理论指导。

(2)

①诚信经营,树立良好的信誉和企业形象。

②合法经营,遵守市场规则,开展正当竞争。

③承担社会责任,讲求社会效益,自觉维护劳动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④要提高企业生产经营者和职工的素质。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公司经营与公司发展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实践是认识的动力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2 分

9.国家主席习近平颇为钟爱古训:“天下之患,最不可为者,名为治平无事,而其实有不测之忧。坐观其变而不为之所,则恐至于不可救……”这给我们的辩证法启示是(    )

①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②要坚持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

③办事情要善于抓住重点

④要重视事物量的积累,防微杜渐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9 分

26.2014年上半年,中国经济形势闪耀新亮点,经济运行呈现新特征。种种信号和变化,表明我国经济发展正迈入新的阶段,出现了趋势性、不可逆的新常态。我们要深刻认识新常态,积极适应新常态,才能站上新的历史方位、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结合材料说明我们对待经济新常态的态度中体现了哪些唯物论道理?

正确答案

①坚持一起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根据经济运行的新特征,适应新常态,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②发挥意识能动作用。深刻认识新常态,积极适应新常态。

③尊重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相结合,既要尊重经济运用规律,又要积极主动作为,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意识能动性的表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4 分

20. 2015年11月7日,两岸领导人习近平、马英九顺应社会历史潮流在新加坡进行历史性会面,共同描绘推动两岸关系发展的宏伟蓝图。此次会面双方以两岸领导人身份和名义举行,是双方商定的。这是在两岸政治分歧尚未解决情况下,根据一个中国原则作出的务实安排。从唯物论角度看,这体现了:

①一切从实际出发,主观符合客观   

②意识能够推动客观事物的发展

③发挥主观能动性要尊重客观规律   

④尊重历史事实是形成正确价值判断的前提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正确答案

B

解析

本次会面是根据一个中国原则作出的务实安排,体现出一切从实际出发,主观符合客观,所以①符合题意;选项②的表述错误,因为只有正确意识才能够推动客观事物的发展;两岸领导人习近平、马英九顺应社会历史潮流在新加坡进行历史性会面,共同描绘推动两岸关系发展的宏伟蓝图。说明发挥主观能动性要尊重客观规律,故③符合题意;从唯物论角度可以排除④,因为它是从历史观的角度。所以本题的正确答案是B。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一切从实际出发、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的关系等唯物论的知识,主要考查学生对哲理的理解。

解题思路

从唯物论角度先排除④,再通过细节知识的掌握,判断选项②的错误;最后通过对材料的阅读与理解,运用所学唯物论知识,确定①和③为正确选项。

易错点

在知识细节上学生容易出现失误,如意识能够推动客观事物的发展;在哲学知识模块的划分上出现混淆。

知识点

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百度题库 > 高考 > 政治 > 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0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