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牛顿的发现,给人类带来从未有过的自信。曾经匍匐在上帝脚下的人类,终于大胆地抬起头来,开始用自己理性的眼光打量世界。”而达尔文被当时的支持者称为“生物学领域的牛顿”,这说明二者的学说都

①成为了宗教改革的指导思想②否定了基督教神学的权威

③促进了人类的思想解放④反映了工业资产阶级的要求

[ ]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正确答案

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是流淌在人类血液中的两大文艺因子,下列各项中与“浪漫主义——现实主义”的搭配结构不符的是

[ ]

A古代中国《离骚》——《诗经》

B世界近现代《自由引导人民》——《向日葵》

C世界近现代《蓝色多瑙河》——《伏尔加河上的纤夫》

D世界近现代《巴黎圣母院》——《大卫·科波菲尔》

正确答案

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今兹议约,不侵我主权,不割我土地,念列邦之见谅,疾愚暴之无知,事后追思,惭愤交集。”与材料中“议约”有关的侵华战争是

[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中日甲午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正确答案

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在近代中国,民众与外国传教士及信徒的冲突被称为“民族冲突”。据记载,冲突最多的三个年份分别为1884年、1898年、1900年,这表明

[ ]

A中西文化冲突不可调和

B传教活动均以武力为后盾

C清政府对传教活动态度强硬

D民教冲突随民族危机加深而凸显

正确答案

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一位学者在他的著作中说,在20世纪的大幕拉开的时候,当时的世界大国们在东方进行了一次很不光彩的集体亮相,这一“集体亮机”带来的严重后果是

[ ]

A日本挑起甲午中日战争

B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南京条约》

C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D日本制造九一八事变

正确答案

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一个苹果让牛顿吸引了世界,一壶沸水让瓦特转动了世界,一个元素让爱迪生点燃了世界……”该广告词中三位历史人物的贡献是正确的有

①贝尔发明电话②瓦特改良内燃机

③牛顿创立万有引力定律④爱迪生发明电灯

[ ]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③④

正确答案

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电视政论片《大国崛起·工业先声》的解说词说:“牛顿为工业革命创造了一把科学的钥匙,瓦特拿着这把钥匙开启了工业革命的大门”。这表明

[ ]

A牛顿是工业革命的倡导者

B科技为生产发展提供了条件

C改良蒸汽机问世标志着工业革命开始

D科学与技术紧密结合推动生产力进步

正确答案

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1900年以后,在天津老城南门外(南市一带)出现了租界与天津地方当局均不实施管理并一度畸形繁荣的地区,俗称“三不管”。这从本质上反映出近代天津城市的

[ ]

A封建落后性

B治安管理的不合理性

C半殖民地半封建性

D建设的散乱随意性

正确答案

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1759年,一位官员说:“外洋各国夷船到粤,贩运出口货物,均以丝货为重”;“统计所买丝货,一岁之中,价值(白银)七八十万两,或百余万两”;“其货物均系江浙等省商民贩运来粤,转售外夷,载运回国”。这些言辞中包含的信息主要有

①清朝江南地区的丝织业十分发达②丝绸是当时东西方贸易的重要商品

③中国已经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④国内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已经形成

[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正确答案

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在唐诗和唐三彩中,骆驼、胡人成为流行的文化符号,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①民族融合的加强②丝绸之路的畅通③文化政策的开放④古代商帮的推动

[ ]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正确答案

C
百度题库 > 高考 > 历史 > 古罗马城的建筑艺术成就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0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