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在“测玻璃的折射率”实验中(1)为取得较好的实验效果,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2)某同学在量入射角和折射角时,由于没有量角器,在完成了光路图以后,用圆规以O点为圆心,OA为半径画圆,交OO’延长线于C点,过A点和C点作垂直法线的直线分别交于B点和D点,如图所示,若他测得AB=7.5cm,CD=5cm,则可求出玻璃的折射率n=          

(3)有甲、乙、丙三位同学在纸上画出的界面ab、cd与玻璃砖位置的关系分别如图①、②和③所示,其中甲、丙同学用的是矩形玻璃砖,甲同学所画两界面ab和cd间距与玻璃砖宽度一样,乙同学用的是梯形玻璃砖。他们的其它操作均正确,且均以ab、cd为界面画光路图。则甲、乙、丙三位同学测得的折射率与真实值相比分别是                       (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正确答案

(1)CD(2)1.5(3)不变  不变  偏小

(1)玻璃上下表面不平行也能测出折射率,A错;选择的入射角应尽量大一些,以减小测量误差,B错;(2)折射率1.5(3)如图为在③图中分别作出的实际光路图(图中实线)和以 ab、cd为界面、以大头针留的痕迹作为出射光线画的实验光路图(图中虚线)

比较实际光路图的折射角与实验光路图的折射角关系可知:折射角测量值偏大,则折射率偏小; 同理可以画出①②的光路图求解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在利用双缝干涉测定光波波长时,首先调节________和________的中心均位于遮光筒的中心轴线上,并使单缝和双缝竖直并且互相平行.当屏上出现了干涉图样后,用测量头上的游标卡尺测出n条明纹间距离a,则两条相邻明条纹间的距离Δx=________,双缝到毛玻璃屏的距离L用________测量,用公式________可以测出单色光的波长。

正确答案

光源、滤光片、,毫米刻度尺Δx=λ

在利用双缝干涉测定光波波长时,首先调节光源和滤光片的中心均位于遮光筒的中心轴线上

用测量头上的游标卡尺测出n条明纹间距离a,则两条相邻明条纹间的距离Δx=

双缝到毛玻璃屏的距离L用毫米刻度测量,用公式Δx=

故答案为:光源、滤光片、,毫米刻度尺Δx=λ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如图所示,在“用双缝干涉测量光的波长”的实验中,第一次分划板中心刻度线对齐A条纹中心时如图甲,游标卡尺的示数如图丙所示;第二次分划板中心刻度线对齐B条纹中心时如图乙,游标卡尺的示数如图丁所示。已知双缝间距为0.5 mm,从双缝到屏的距离为l.00m,则图丙中游标卡尺的示数为                 mm,由图丙、丁游标卡尺的示数可计算出条纹间距△x=            mm,进而可求出测光波的波长为        m.(波长值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正确答案

11.4   1.325   6.63×10-7

主尺读数为11mm,游标尺读数为4×0.1mm,读数为11mm+0.4mm=11.4mm,丁图读数为16.7mm,条纹间距为mm,由公式 6.63×10-7 m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在《为测定玻璃的折射率》实验中,某同学经过正确操作,得出多组数据后画出如图所示的图象,则该图象斜率大小的物理意义是 (用文字表述)。

正确答案

折射率的倒数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如图甲所示,在“用双缝干涉测光的波长”的实验中,

(1)光具座上放置的光学元件依次为:①光源、②    、③    、④    、⑤遮光筒、⑥光屏.

(2)如果将灯泡换成激光光源,该实验照样可以完成,并测出光波波长.这时可以去掉的部件是    (填数字代号).

(3)转动测量头的手轮,使分划板中心刻线对准第1条亮纹,手轮的示数如图乙所示;继续转动手轮,使分划板中心刻线对准第10条亮纹,手轮的示数如图丙所示,则条纹的间距是 mm.(保留3位有效数字)

   

(4)如果已经测得双缝的间距是0.30 mm、双缝和光屏之间的距离是1 m,则待测光的波长是    m.(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

正确答案

(1)滤光片 单缝 双缝   (2)②③    (3)1.55 提示:

(4)4.65×107 提示:λ=·Δx

百度题库 > 高考 > 物理 > 实验:测定玻璃的折射率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