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实验:测定玻璃的折射率
- 共208题
在用插针法测定玻璃砖折射率的实验中,甲、乙二位同学在纸上画出的界面aa′、bb′与玻璃砖位置的关系分别如图①、②所示,其中甲同学用的是矩形玻璃砖,乙同学用的是梯形玻璃砖。他们的其它操作均正确,且均以aa′、bb′为界面画光路图,则:
(1)甲同学测得的折射率与真实值相比___________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2)乙同学测得的折射率与真实值相比____________________ (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正确答案
偏小;不变
用某种单色光做双缝干涉实验时,已知双缝间距离d=0.25 mm,双缝到毛玻璃屏间距离L的大小由图12-9中毫米刻度尺读出(如图戊所示),实验时先移动测量头(如图甲所示)上的手轮,把分划线对准靠近最左边的一条明条纹(如图乙所示),并记下螺旋测微器的读数x1(如图丙所示),然后转动手轮,把分划线向右边移动,直到对准第7条明条纹并记下螺旋测微器读数x7(如图丁所示),由以上测量数据可求该单色光的波长.
图示中双缝的位置L1,毛玻璃屏的位置L2均以mm作为单位,螺旋测微器的读数x1=________mm,螺旋测微器读数x7=________mm.请用以上测量量的符号表示该单色光波长的表达式________.
正确答案
0.300 14.700 λ=
螺旋测微器的读数等于:整数+半刻度数+(螺旋上的格数x准确度),可知图中读数分别为:0.300mm和14.700mm,由 得到:
在利用插针法测定玻璃折射率的实验中:
(1)甲同学在纸上正确画出玻璃砖的两个界面aa'和bb'后,不小心碰了玻璃砖使它向aa'方向平移了少许,如图所示,则他测出的折射率将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2)乙同学在画界面时,不小心将两界面aa'、bb'间距画得比玻璃砖宽度大些,如图所示,则他测得的折射率__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正确答案
(1)不变
(2)偏小
某同学利用“插针法”测定玻璃的折射率,所用的玻璃砖两面平行。正确操作后,作出的光路图及测出的相关角度如图所示。
(1)此玻璃的折射率计算式为n=________(用图中的θ1、θ2表示);
(2)如果有几块宽度大小不同的平行玻璃砖可供选择,为了减小误差,应选用宽度_______(填“大”或“小”)的玻璃砖来测量。
正确答案
(1)
(2)大
(1)在用双缝干涉测光的波长的实验中:⑴已知双缝到光屏之间的距离是600mm,双缝之间的距离是0.20mm,单缝到双缝之间的距离是100mm,某同学在用测量头测量时,先将测量头目镜中中看到的分划板中心刻线对准某条亮纹(记作第1条)的中心,这时手轮上的示数如左图所示。然后他转动测量头,使分划板中心刻线对准第7条亮纹的中心,这时手轮上的示数如右图所示。这两次示数依次为___ ________mm和___ mm。由此可以计算出这次实验中所测得的单色光的波长为____ ___nm。
(2)以下哪些操作能够增大光屏上相邻两条亮纹之间的距离( )
正确答案
(1) 0.642±0.001mm 、 10.295±0.001mm 、 536 ±2nm
(2)、 B
试题分析:(1)螺旋测微器的固定刻度读数为0.5mm,可动刻度读数为0.01×14.2mm=0.142mm,最终读数为0.642mm.
螺旋测微器的固定刻度读数为10.0mm,可动刻度读数为0.01×29.5=0.370mm,最终读数为10.295mm.
根据可得
(2)根据知,增大单缝和双缝的距离,条纹间距不变,d增大,条纹间距变小;L增大,条纹间距增大;波长变小,条纹间距变小.故B正确,A、C、D错误.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螺旋测微器的读数方法,以及掌握双缝干涉条纹的间距公式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