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萜类和挥发油
- 共27题
中药挥发油中萜类化合物的结构类型
正确答案
解析
萜类在挥发油的组成成分中所占比例最大,主要是单萜、倍半萜及其含氧衍生物,其含氧衍生物多是该油中生物活性较强或具芳香嗅味的主要成分。
评价挥发油质量的物理常数有
正确答案
解析
挥发油多数比水轻,也有的比水重(如丁香油、桂皮油),相对密度一般在0.85~1.065之间。挥发油几乎均有光学活性,比旋度在+97°~-117°范围内。多具有强的折光性,折光率在1.43~1.61之间。挥发油的沸点一般在70~300℃之间。
主要有效成分为倍半萜的中药是
正确答案
解析
吉马酮、莪术醇、莪术二醇、莪术酮及莪术二酮等为倍半萜类化合物,是莪术挥发油的主要有效成分。
挥发油的主要成分有
正确答案
解析
本题考查挥发油的组成成分。挥发油主要由萜类化合物、芳香族化合物、脂肪族化合物和其他类化合物组成。而二萜和三萜分子量大不能随水蒸气蒸馏,故不是挥发油的组成成分。
《中国药典》中,穿心莲质量控制成分的结构类型是
正确答案
解析
柴胡中所含皂苷均为三萜皂苷,柴胡皂苷是柴胡的主要有效成分。《中国药典》以柴胡皂苷a和柴胡皂苷d为指标成分对柴胡药材进行定性鉴定和含量测定。《中国药典》以葛根素为指标成分进行定性鉴定和含量测定,葛根素属于黄酮苷。《中国药典》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药材中五味子醇甲含量不得少于0.40%,五味子醇甲属于木脂素成分。二萜含氧衍生物具有很好的生物活性,如穿心莲内酯、芫花酯、雷公藤内酯、银杏内酯、紫杉醇等。
可用于衡量挥发油质量的重要化学常数有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析:酸值、酯值和皂化值是不同来源挥发油所具有的重要化学常数,也是衡量其质量的重要指标。
《中国药典》中,穿心莲质量控制成分的结构类型是
正确答案
解析
本组题主要考查几种常见中药的质量控制成分。《中国药典》规定前胡的质量控制成分为白花前胡甲素和白花前胡乙素,为香豆素类。苦参和山豆根的质量控制成分为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为生物碱类。五味子的质量控制成分为五味子醇甲,属于木脂素类。《中国药典》规定穿心莲以穿心莲内酯和脱水穿心莲内醋为质量控制成分进行鉴别和含量测定,属于二萜类化合物。
挥发油的主要组成成分有
正确答案
解析
1. 萜类化合物 萜类在挥发油的组成成分中所占比例最大,主要是单萜、倍半萜及其含氧衍生物。2. 芳香族化合物 挥发油中的芳香族化合物多为小分子的苯丙素类衍生物。3.脂肪族化合物 挥发油中的脂肪族化合物多为一些小分子化合物,包括醇、醛、酮、羧酸类等。4.其他类化合物 除以上三类化合物外,有些中药经过水蒸气蒸馏能分解出挥发性成分,如芥子油、原白头翁素、大蒜油等,也常称之为“挥发油"。
薄荷挥发油中含有的主要化学成分的结构类型是
正确答案
解析
薄荷挥发油的化学组成很复杂,油中成分主要是单萜类及其含氧衍生物,还有非萜类芳香族、脂肪族化合物等几十种,如薄荷醇、薄荷酮、醋酸薄荷酯、桉油精、柠檬烯等
《中国药典》中,以挥发油作为质量控制指标的中药是
正确答案
解析
薄荷油的质量优劣主要依据其中薄荷醇(薄荷脑)含量的高低而定,《中国药典》以挥发油作为质量控制指标,要求其含量不得少于0.8%(ml/g)。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