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 共30350题
19世纪80年代,恩格斯指出:“物、物质无非是各种物的总和,而这个概念就是从这一总和中抽象出来的”。“我们就用这种简称把感官可感知的许多不同的事物依照其共同的属性概括起来”。这两句话明确指出了
正确答案
下列对真理的认识正确的是
①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②反复性是真理的最基本的属性
③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④占有真理比追求真理更有意义
正确答案
2012年6月29日“神舟九号”飞船巡天归来,我国首次载人交会对接任务取得圆满成功。这表明
正确答案
专家预测,我国经济将缓慢回升,基本面良好,出现二次探底的可能性不大;但经济运行中存在的问题仍不可忽视。这说明
①想问题、办事情,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②主要矛盾对事物发展的进程起决定作用
③事物的主要矛盾决定事物的性质
④看待事物的性质,要善于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
正确答案
下列观点与“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所体现的认识论观点相同的是
①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②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③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④百闻不如一见,百见不如一试
正确答案
一头驴子又渴又饿,在它面前等距离放着一束干草和一桶水,因为驴子不能确定先喝水还是先吃干草,结果死于饥渴,这就是法国哲学家布里当提出的著名的论点——“布里当的驴”。回答:“布里当的驴”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①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寻求最优目标②抓住时机,促成事物的飞跃
③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及时作出取舍④认识的最终目的在于指导实践活动
正确答案
“眉毛胡子一起抓”的工作方法违背的哲学原理是 ()
正确答案
经过动物实验和临床I、II期实验,甲型HINl流感疫苗在其安全性和有效性得到证明后,截至2010年3月9日24时,我国累计接种甲型HINl流感疫苗8217万人。疫苗的大规模生产并投入使用表明
①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
②人类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造福自身
③从认识到实践的循环是波浪式的前进过程
④真理是推动实践不断发展的源泉
正确答案
网络语言够“雷" 人,也够流行,但是关于网络语言在现实生活中的使用,一直争议不断。据悉,最新的《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对网络词汇并未收录,原因是“不符合普遍性和稳定性的标准”;而由语言学家于根元主编的《中国网络语言词典》早在2001年就面世了,由阿络落实到纸面,网络新词显示出“正规化”的努力。关于网络用语的争议表明()
①网络语言能否在现实生活中使用并无客观依据
②人们获得的正确认识总是有条件的和不完善的
③人们的意识对对象的反映具有主观特性
④人们的认识不能正确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正确答案
2013年4月22日是第44个世界地球日。中国主题确定为“珍惜地球资源转变发展方式——促进生态文明 共建美丽中国”。这一主题表明
①自然界是客观存在的,要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
②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是客观的,要自觉遵循社会发展规律
③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④人应该自觉地按照自然界的客观属性改造世界
正确答案
“尽管人类对月球已作过大量的观测和月球样品的分析,但是对其中的一些基本问题仍然模糊不清”。这说明
正确答案
小李同学在随笔里写道:“放学时,铃声是悦耳的;考试时,铃声是紧张的”。这说明()
正确答案
最近,东北三省提出了拒绝“黑色GDP”的响声口号,浙江也开始从“成长的烦恼”中猛醒,探索出一条低耗、高效的发展路径。这体现了
①矛盾双方的转化是无条件的
②事物的变化发展都是从量变开始的
③创新就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④认识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深化和向前推移
正确答案
党的十八大报告确定的大会主题中提出:“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这与十七大主题中“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的表述不同。从“建设”到“建成”,一字之变,体现了我国发展阶段的重大变化。一词之变表明
①世界是物质的,意识对物质具有推动作用 ②主观与客观要做到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③真理在发展中不断超越自身④实践总要随着认识的变化而变化
正确答案
鲁迅说:“描神画鬼。毫无对证,本可以专靠了神思,所谓‘天马行空’似的挥写了。然而,他们写出来的,也不过是三只眼,长颈子,就是在常见的人体上,增加了眼睛三只,增长了颈子二三尺而已。”这说明
正确答案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