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列强对中国的资本输出“1894年估计约1亿多美元,到1914年时已增至9.6亿多美元……这些投资有很大部分不是来自于国外的资本流入,而是由对中国的暴力掠夺转化而成的。例如‘庚子赔款’(即《辛丑条约》的赔款)有一部分就转化为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企业投资”。(陈争平等著《中国近代经济史教程》)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列强对华资本输出始于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B资本输出基本来源于列强国内的剩余资本

C甲午战争以后列强对华输出资本增长迅速

D资本输出为中国民族经济发展注入了资金

正确答案

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假如你是一位建国前的民族资本家,那么,你的经历可能有

①甲午中日战争后,创办了一家纺织业,发展较快

②一战期间,企业发展势头强劲,利润丰厚

③日本全面侵华时期,企业内迁

④解放战争时期,因多种原因,企业最终倒闭

[ ]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正确答案

A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甲午年状元张謇被甲午战争的败局震惊,毅然挂冠从商。此举表明他

(1)把救亡图强作为时代的使命(2)视创办实业作为救国之要途

(3)用实际行动来批判科举制度(4)认为经济是政治改革的基础

[ ]

A(1)(2)

B(1)(3)

C(2)(3)

D(3)(4)

正确答案

A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近代前期民族工业发展经历了产生、初步发展、进一步发展的“三次热潮”,它们的共同特点是:

①始终受到外国资本主义的束缚,却又对外国资本主义有所依赖

②分布于沿海地区,以轻工业为主

③实业救国思潮始终是推动民族工业发展的精神动力

④始终受到反动政府的严格限制

[ ]

A②④

B①②③

C①②

D②③④

正确答案

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有学者这样描述中国近代经济的基本格局:“第一世界已是马达隆隆、汽笛长鸣,是工业文明曙光初现,而第三世界则依然是‘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是传统的畜牧业经济,第二世界则是农民面朝黄土背朝天,男耕女织,耕织结合的传统农业经济。”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近代工业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②民族工业占绝对优势

③经济发展存在明显区域差别④形成均衡发展的经济格局

[ ]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正确答案

B
下一知识点 :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中短暂的春天
百度题库 > 高考 > 历史 > 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