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美国的特命全权公使委派到世界的那一边(中国),站在树底下,手里拿着筐子,等着接他在树上的伙伴摇撼下来的果子。甚至他还接到训令,万一树上的人和果园的主人发生纠纷,他应当出来调停。”

——泰勒·丹涅特《美国人在东亚》

材料二 在各自势力范围内任何口岸,对他国入港船舶所征收的入港费,不得高于对本国船舶所征收的入港费;在各自势力范围内修筑、管理或经营的铁路,对他国臣民运输的货物,应与对本国臣民运输同样货物、经过同等距离所征收的铁路运费相等。

——1899年美国政府向欧洲、日本列强递交的一项照会

材料三 共产党之占领台湾,势将直接威胁太平洋之安全,并威胁在该区域履行合法而必要之活动的美国部队。因此,本人命令美国第七舰队防止对台湾之任何进攻。

——美国总统杜鲁门的声明(1950年6月)

材料四 苏联在勃列日涅夫领导下不断扩军,大部分兵力部署在中苏边境,对中国的安全构成直接威胁。同时,苏联在与美国对抗中显然占有上风,美国则由于在越南的战争无结果而无力与苏联抗衡。……包括毛泽东在内的中国领导人决心结束“文化大革命”以来的自我孤立,愿意获得外国的技术为中国的现代化服务。此外,与美国关系改善了,不仅可以购买美国的先进设备,也便于从美国的西欧盟国和日本进口类似的技术。此外,许多美国人也认识到,与中国恢复经济与文化联系,能够获得市场。

——摘编自哈里·哈丁《脆弱的关系》

(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二中美国外交政策出台的经济因素。对比材料一、二,概括美国侵华政策所发生的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三反映了当时美国对华政策呈现出怎样的基本特征?简要分析其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材料四简要概括20世纪70年代中美关系好转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综合上述材料,概括美国对华政策变化的轨迹。从中国的角度看,发生这种变化最根本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因素:19世纪末,美国经济实力迅速增强。变化:在侵华问题上,由基本追随欧洲列强到向其他列强提出自己的新要求。

(2)特征:对抗或敌视。原因:意识形态的矛盾;国家利益的冲突;朝鲜半岛形势的紧张。

(3)对抗苏联的需要;发展经济、文化的需要。

(4)侵略——对抗——合作。中国实力的不断上升。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1969年7月25日美国总统尼克松阐述了他的亚洲政策:美国将恪守对亚洲盟国的条约义务,同时希望有亚洲国家自己来承担国内安全和军事防务责任,除非存在某个核大国的威胁。这一政策后来被称为“尼克松主义”,起要点是美国准备从亚太地区收缩力量。

请回答:

(1)“尼克松主义”出台的背景是什么?他的目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推行尼克松主义,美国采取在哪些措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美国实力削弱;苏联实力增强;西欧、日本经济实力增强,与美国三足鼎立。它的目的是继续维持美国的霸权地位。

(2)从越南战争中脱身;谋求与中国改善关系;推行对苏“缓和”外交(转攻为守)。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材料一 1947年 3月12日,美国总统H.S.杜鲁门在致国会的关于援助希腊和土耳其的咨文中,宣称世界已分为两个敌对的营垒,一边是“极权政体”,一边是“自由国家”,每个国家都面临着两种不同生活方式的抉择;因而宣布“美国的政策必须是支持那些正在抵抗武装的少数人或外来压力的征服企图的自由民族”,即美国要承担“自由世界”守护神的使命,充当世界宪兵的角色。

——《战后世界历史长编》

材料二 尼克松说美国不再负起保卫世界自由国家的全部责任。“在涉及其他形式的侵略场合,我们将根据条约的义务,在被要求时提供军事、经济的援助。但我们指望遭受威胁的国家承担为本身防务提供人员的主要责任。”  

——《第二次世界大战经济政治和国际关系》

材料三  美国总统卡特1981年1月在国情咨文中提出:“外部势力攫取控制波斯湾地区的任何企图,都将被看作是对美国根本利益的进攻。对于这种进攻,美国将使用包括军事力量在内的任何必要手段,予以击退。”                

——《战后国际关系史》

(1)根据材料一、二、三,指出美国的对外政策有何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影响美国对外政策变化的主要因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战后初期,美国积极推行遏制苏联,称霸世界的战略;70年代,转为战略收缩;80年代,重新强调实力和军事遏制,采取强硬政策。

(2)国家利益、意识形态、国际力量对比、国内外反战和平运动等。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外交舞台”

材料一 据美国解禁外交文件显示,1972年夏天,美国人在得知日本首相田中角荣即将访华促成日中邦交正常化的计划后,使用了对日本人的蔑称“小日本”一词,破口大骂日本是“最坏的叛徒”。

材料二 2007年4月11日至13日,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应邀访问日本。对此,美国《华盛顿邮报》网站发表评论称,温家宝此次访问的最大意义在于,在北京和东京数年来的疏远和紧张关系之后,访问终于成为现实。

(1)1970年代,新中国外交取得了哪些成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综合材料一、二,分析美国的上述态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1971年第26届联大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1972年2月尼克松访华和《上海公报》发表。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1979年1月1日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1972年9月中日签署《联合声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2)从材料一看,虽然此时美国也开始调整对华政策,谋求与中国改善关系,但世界处在东西方冷战大背景下作为东方的忠实盟友,日本将先于美国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在美国看来是过于着急,甚至是“叛徒”。从材料二看,此时冷战已结束,日本是美国的传统盟友,而中国是正在崛起的重要大国,中日关系直接影响着亚太地区的和平与稳定,也直接关联着美国的利益。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l949年12月美国政府宣布“运用一切努力防止中国共产党人从非苏联的来源获得直接用于军事目的的物资与装备”。1950年12月美国政府要求“所有希望向中国大陆。香港和澳门出口任何商品的个人和公司必须申请出口许可证”。1951年10月美国国会通过了《巴特尔法》,规定违反禁运条例向中国等社会主义国家出口的国家,美国将停止向其提供援助。

——《中美关系史l949——1972)》

材料二:l971年9月22日,美国同日本国一起向联合国大会提出了关于中国代表权问题的提案,既确认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代表权,又确认“中华民国”继续拥有代表权的“双重代表权”提案。

——《中美关系中的台湾问题》

材料三;l978年邓小平就中美关系正常化提出三条:美国从台湾撤军,跟台湾废除共同防御条约,与台湾断交。英国又反过来提出三条:一是卡特政府说必须经过国会参议院讨论,在美中建交的那一天,告诉台湾终止《美台共同防御条约》……。第二条是美国要求中方要发表一个放弃对台湾使用武力的声明……。最严重的争议是美国坚持在两国关系正常化后还要向台湾出售武器。邓小平提出,建交以后,《美台共同防御条约》也废除了,美国就不能再向台湾卖武器。卡特政府承诺,1979年起不再向台湾出售新的武器。

——陶文钊《美国需要中国吗》

材料四:美国政府2010年1月29曰向国会通报了新的对台出售武器计划,包括“黑鹰”直升机.“爱国者一3”反导系统。“鱼鹰”级扫雷艇等总额近64亿美元的武器装备。中方1月30日,31日两天内密集作出强烈回应,采取四项强硬措施,要求美方停止对台军售。

——引自新浪网2010年2月1日。《外媒:美对台军;售中国反应“史无前例”》

材料五:尽管实际情况的发展不会像我们希望的那样迅速,但是中美关系的发展趋势是令人乐观的,多方面的成功是已经被事实证明了的。

——布鲁金斯学会中国问题专家贝特斯·基尔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美国对华政策的表现,并结台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材料三,中美建交过程中,双方围绕的核心问题是什么?从中美谈判可以看出中国坚持的根本原则是什么?美国坚持对台军售体现出其对亚洲怎样的战略意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材料四,指出中国对美国采取强硬态度和立场的主要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材料五,贝特斯·基尔的观点正确吗?请说明理由。概括指出影响中美关系发展的主要因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表现:对中国封锁,禁运;阴谋制造两个中国。原因:美国推行霸权主义;社会制度的对立。

(2)核心:台湾问题。一个中国的原则。美国虽然迫于形势改善与中国的关系,但仍不放弃其在亚洲的战略利益。

(3)干涉中国内政,妨碍国家统一。

(4)正确,由于种种原因,中美双方还存在这样那样的隔阂,误解乃至摩擦,但双方可以保持冷静和理智,加强沟通,减少猜疑,求同存异,发展中美友好合作关系。因素:国家利益,综合国力,社会制度,意识形态,地缘政治,历史传统等。

百度题库 > 高考 > 历史 > 美苏从对峙走向缓和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