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在1972年6月斯德哥尔摩召开的首次人类环境会议上,中国代表团发言:“中国政府和人民……坚决反对美帝国主义侵略越南和印度支那,使用化学武器杀伤印度支那人民,破坏人类环境。”对中国的强烈谴责,美国没有迅速回应。此后,美国国务院要求其代表团对之进行淡化处理。美国这样做是因为

[ ]

A迫于舆论压力,美国对在越南造成的灾难感到内疚

B世界局势发生重大变化,美国需要改善同中国的关系

C实行改革开放后,中国的社会生产力高速发展

D认识到环境问题的重要性,美国希望会议能顺利进行

正确答案

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尼克松说:“当我发表就职演说的时候,我提到一个需要谈判时代,而不是对抗时代。”“谈判时代”提出的原因不包括

[ ]

A日本与西欧的发展

B第三世界逐渐崛起

C社会主义力量壮大

D国际恐怖主义猖獗

正确答案

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基辛格的均势理论即在美苏两极对抗的国际环境下如何运用国家外交手段,建立政治联盟,对抗苏联一极的压力;在美国处于劣势的情况下联合各种力量遏制苏联的强势状态,从而达到两极力量的相对的平衡。这一理论的影响是

[ ]

A直接推动了苏联的解体

B美国逐步放弃其霸权政策

C美国逐步调整其亚洲政策

D多极化政治格局正式形成

正确答案

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当我发表就职演说的时候,我提到一个需要谈判时代,而不是对抗时代。……我们在世界上许多地区正在进行谈判而不是正在对抗,在这些地区,对抗可能导致爆炸性的局面……现在,当我们环顾我们所处的世界时,我们发现美国已经不再处于十分突出的地位或者完全支配的地位了。”(选自1971年7月6日《尼克松在堪萨斯城的讲话》)尼克松认为需要谈判而不是对抗的原因不包括

[ ]

A美苏争霸,美国处于劣势

B欧日崛起,冲击美国地位

C改变策略,建立单极世界

D中国振兴,第三世界崛起

正确答案

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当我发表就职演说的时候,我提到一个需要谈判时代,而不是对抗时代。……我们在世界上许多地区正在进行谈判而不是正在对抗,在这些地区,对抗可能导致爆炸性的局面……现在,当我们环顾我们所处的世界时,我们发现美国已经不再处于十分突出的地位或者完全支配的地位了。”(1971年7月6日《尼克松在堪萨斯城的讲话》)尼克松认为需要谈判而不是对抗的原因不包括

[ ]

A美苏争霸,美国处于劣势

B欧日崛起,冲击美国地位

C改变策略,建立单极世界

D中国振兴,第三世界崛起

正确答案

C
百度题库 > 高考 > 历史 > 美苏从对峙走向缓和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