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
- 共1470题
开学初,小源到建设银行营业网点兑换了此前在网上预约的中国高铁纪念币。这枚纪念币由中国人民银行发行,面额10元,每人限兑20枚,且需要提前预约。小源打算与班上同学分享自己的喜悦。他可以向大家这样介绍
①纪念币面额和实际购买力都是由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
②纪念币可以直接购买商品,也具有支付手段等货币职能
③纪念币发行量有限,具有一定的收藏价值和升值空间
④纪念币不能与同面额人民币等值流通,必须在规定时间地点使用
正确答案
解析
①错误,国家无权规定纪念币的实际购买力;④错误,纪念币与同面额人民币等值流通,在任何时间地点都可使用;由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纪念币属于法定货币,可以直接购买商品,也具有支付手段等货币职能,因其发行量有限,具有一定的收藏价值和升值空间,故②③正确。
知识点
疏通河道,兴修水利能够从根本上解决水灾问题。
正确答案
B或错误
本题考查洪涝灾害的防治。洪灾的防治措施有:工程措施:兴建水库,退耕还湖,提高对洪水的调蓄能力;修筑堤坝;防止洪水漫溢;疏浚河道,加快排洪速度;开辟分洪区,降低洪水水位等。非工程措施:增强人们对灾害问题的认识,提高人们防灾减灾的意识;严格控制滥砍乱伐,提高森林覆盖率,减少水土流失等。洪涝灾害形成的主要原因是自然原因。所以兴修水利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水灾问题。所以本题叙述错误。
读“田纳西河流域的综合开发与治理图”,回答问题。
(1)TVA将河流的______________作为流域开发的核心,并结合______________对流域进行综合开发,同时对流域的______________进行恢复和治理。
(2)1933年以后,TVA在田纳西河干、支流上修建了71座大、小水坝,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提高水质、旅游、土地利用等方面实现了统一开发和管理。
(3)简述田纳西河流域为何重点发展内河航运。
正确答案
(1)梯级开发 资源条件 生态环境
(2)防洪 航运 发电
(3)多山的地形,使得陆路交通不便,河流航运对沟通上、下游地区之间的联系,作用十分突出;水系发达,支流众多,水量丰富,大部分河段可通航。
本题考查读图能力和综合分析问题、归纳问题的能力。田纳西河落差大、水流急,且河流的水量丰富,因此水能资源丰富。为充分开发水能,实行梯级开发是其核心环节;在开发水能的同时,调整了流域内的水资源分布,同时对航运、防洪、旅游等起到重要作用,发挥了其综合效益。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尼日尔河各河段的自然环境差异较大,表现出不同的水文特征,还在库利科罗以下的中游形成了少见的“内陆三角洲”。尼日尔河下游(杰巴以下)每年有两次汛期,一次在6月-9月,另一次在12月-次年2月。下图示意尼日尔河流域概况。
材料二:尼日尔河流域四地气候类型图。
材料三:尼日尔河下游流经尼日利亚,是非洲人口最多的国家,贫困和饥饿问题严重。农业主要分布在中部和北部地区。近些年来,中尼“南南合作”农业项目已开展多期,旨在支持尼日利亚国家粮食安全计划。
﹙1﹚简析尼日尔河下游形成两次汛期的原因,并比较说明两次汛期洪峰流量的大小及原因。(14分)
﹙2﹚分析尼日尔河中游形成内陆三角洲的原因。(6分)
﹙3﹚若派遣你作为农业技术人员参与中尼农业合作项目,请你选取农田水利、水稻种植、滴灌种植技术等三项中的任意一项提出你的指导意见。(6分)
正确答案
﹙1﹚6-9月的汛期来自下游流域的降水(2分),因为6-9月是流域下游湿季,降水量大(2分)。12-次年2月的汛期来自上游(2分),上游的汛期也在6-9月,由于上、中游地势平坦(河床落差小),水流缓慢,(加上中游湖泊、沼泽的滞留作用),上游汛期在12-2月才到达下游(2分),形成第二个汛期。
6-9月汛期的洪峰流量大于12月-次年2月(2分)。因为上游来水流经中游沙漠地带,支流稀少,蒸发、下渗严重,所以水量较小(2分);6-9月汛期的洪峰流量还有下游热带雨林气候区的降水补给,所以流量大(2分)。
﹙2﹚尼日尔河中游流经地势平坦的高原,流速降低(2分),加上水量减少(2分),上游携带的泥沙堆积(2分),形成(河汊众多、湖沼广布的)内陆三角洲。
﹙3﹚农田水利:尼日利亚农业分布区是热带草原气候,干湿季节分明(2分),水旱灾害严重(2分),需要兴修农田水利设施排涝抗旱(2分)。
水稻种植:尼日利亚农业分布区是热带草原气候,雨热同期(2分),雨季水热充沛,适合水稻的生长(2分);尼日利亚水稻种植技术落后(2分)。
滴灌种植技术:尼日利亚农业分布区是热带草原气候,干湿季节分明(2分),干季降水稀少,蒸发旺盛(2分),作物需水量大,发展滴灌种植技术可在旱季节约用水(2分)。
试题分析:
﹙1﹚因尼日尔河在北半球的热带草原气候区,该流域内6-9月迎来降水,为湿季。所以下游6-9月出现一次汛期;但上游6-9月的降水,因上、中游地势平坦(河床落差小),水流缓慢,(加上中游湖泊、沼泽的滞留作用),上游汛期在12-2月才到达下游,形成下游河段第二个汛期。
因上游来水流经中游沙漠地带,支流稀少,蒸发、下渗严重,所以水量较小;6-9月汛期的洪峰流量还有下游热带雨林气候区的降水补给,所以6-9月汛期的洪峰流量大于12月-次年2月。
﹙2﹚因中游流经地势平坦的高原,流速降低,加上水量减少,上游携带的泥沙堆积,所以易形成内陆三角洲。
﹙3﹚农田水利应根据该地的气候类型来分析。因热带草原气候,干湿季节分明,水旱灾害严重,所以需要兴修农田水利设施排涝抗旱。
水稻种植:因热带草原气候,雨热同期,雨季水热充沛,适合水稻的生长;尼日利亚水稻种植技术落后。
滴灌种植技术:因热带草原气候,干湿季节分明,干季降水稀少,蒸发旺盛,水资源缺少;又作物需水量大,应发展喷灌、滴灌种植技术可在旱季节约用水。
阅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22分)
材料一 下图为滇、黔两省区域示意图。
材料二 在黔东南的从江山区,当地侗族形成了一种传统的有机农业生产——“稻鱼鸭”生态农业复合系统。当秧苗插进稻田时,跟着放进鱼苗,等鱼苗体长超过5厘米时,人们再放入雏鸭。该农业生产模式已成为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之一,农产品质量好,有着较广的市场前景。但传统农业产量较低,加之许多年轻人外出务工,成为其发展面临的主要困境。
(1)试评价当地发展“稻鱼鸭”农业模式的发展条件。(10分)
(2)分析云南省近年来航空运输发展较快的主要原因。(8分)
(3)小明建议滇、黔两省区应大力依靠本省水能丰富的条件发展动力指向型工业,小亮则从环境的角度提出了质疑,试为小亮的质疑提出论据。(4分)
正确答案
(1)优势:生态农业模式,市场,效益。6分
劣势:产量,市场,技术。共计4分
(2)成本高,距离远,速度快,需求大;(8分)
(3)略
试题分析:
(1)根据材料二,这种“稻鱼鸭”农业模式是生态农业模式,有较广的销售市场前景,产品质量好,效益高。是农业文化遗产之一。但是这种生产模式产量较低,生产技术水平低,市场经济影响,年轻人外出,导致劳动力不足,影响了该模式的发展。
(2)云南省地形多高山深谷,陆上对外联系不便,城市间距离远,道路工程量大。发展航空运输,速度快,不受地形地质等条件限制。该地经济、旅游业发展快,对航空运输的市场需求大。所以航空运输发展快。
(3)发展动力指向型工业,必然要消耗大量的电能,加剧能源供应的紧张状况。动力指向型工业,主要是有色金属冶炼,对大气、水资源等污染严重。开采矿产,会大量破坏植被,导致或加剧水土流失。本区旅游业发达,环境破坏必然影响旅游业的发展。所以从环境保护角度考虑,不适合大力发展。
建设三峡工程的首要目标是发电
正确答案
B或错误
本题考查长江三峡工程的意义。三峡水库建设的综合意义有:
但是长江中游地区最大的问题洪水,所以建设建设三峡工程的首要目标是防洪。所以本题叙述错误。
三峡工程的首要功能是防洪,并显著提高了库区下游的通航能力。
正确答案
错
本题考查三峡工程的综合效益。三峡工程的综合效益如下:
所以三峡工程的首要功能是防洪,三峡工程对通航能力的改善主要是在上游地区,所以本题叙述错误。
(18分)读“成渝经济开发区发展规划图”和“美国东北地区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成渝经济开发区发展规划中,与北部产业发展带相比,南部产业发展带的城市分布特点和优势分别是什么?(6分)
(2)成渝经济开发区和美国东北部地区都具有发展工业优势,试分析共同的区位条件。(6分)
(3)试比较成都平原与美国东北部农业生产的差别。(6分)
正确答案
(1)沿(长)江分布(2分)水资源丰富(2分)水运便利(2分)
(2)丰富的矿产资源和优质的水源;(2分)便利的水运;(2分)广阔的市场;(2分)
(3)
试题分析:
(1)读图,与北部产业发展带相比,南部产业发展带的城市分布特点是沿长江分布。这样布局的优势是水资源丰富,用水方便,水运便利。
(2)根据图例可以判断,两地都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和优质的水源。靠近大河和湖泊,都有便利的水运,广阔的市场。
(3)成都平原农业地域类型是季风水田农业,或叫水稻种植业。美国东北部农业地域类型是乳畜业。属于家庭农场,由农场主经营,规模大,商品率高,机械化水平、科技水平低高。
结合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淮河流域地处我国南北气候过渡带,降水时空分布不均匀。年降雨量的50%到80%集中在每年的6-9月份。
材料二:淮河干流全长1000Km,总落差约200米,平均比降小。黄河夺淮后,黄河把大量泥沙带到淮河流域,整个淮河水系遭到严重破坏,淮河失去了入海口[独家]。据统计,从16世纪到新中国成立的450年中,百年平均水灾94次,旱灾59次。
材料三:淮河流域人口在新中国成立后持续增长,人们围湖垦田,使淮河流域湖泊与河流的调蓄能力大幅度下降。
(1)a.某地区洪涝灾害频发,你认为可以从哪几个方面探究其发生的原因?
b.试结合材料探究淮河流域多洪涝灾害的原因。
(2)以所给材料为依据,试提出治理淮河水患的措施(至少三条)。
正确答案
(1)可以从自然(气候、地形、水文等)和人为两方面 分析。
降水集中,多暴雨;河网密布,河道淤塞,排水不畅;围湖造田。
(2)上游植树造林,保持水土;中上游兴修水利工程;下游加固堤坝;退田还湖;开挖入海通道等。
略
阅读下列材料及图,回答下列问题。(20分)
河南是目前全国最大的肉类食品、速冻食品、方便面、饼干、调味品生产加工基地,拥有 “思念”“三全”等众多知名品牌,其速冻食品更占据了全国60%的市场。随着食品加工技术的不断升级和产品更新,河南已从“中国粮仓”变成了“国人厨房”。
(1)简述河南省的地形特征。(4分)
(2)分别说出图中①②两项水利工程的作用。(4分)
(3)简析河南省发展食品加工业的社会经济条件。(6分)
(4)为了研究河南省部分地区农业发展状况,有一地理兴趣小组对该省东南部某地的一个农村进行了社会调查,获得下表资料:
以上资料反映该村农业发展中存在一些问题,请你提出合理的改进措施。(6分)
正确答案
(1)西部为山地、丘陵,东部为平原;地势西高东低。(4分)
(2)①水利工程:防洪、除沙(防淤)、防凌汛、发电、灌溉、供水等。②水利工程:缓解华北地区水资源短缺现状。(4分)
(3)河南省地处我国农业(小麦)主产区,原料充足;铁路干线连接南北、贯通东西,交通便利;劳动力资源丰富;市场广阔。(6分)
(4)(主要问题:人多地少、生产规模小;商品率低;机械化水平低。——不需要答出)
合理化建议: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乡镇企业,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适度扩大经营规模,提高机械化水平,提高商品率。(6分。其它答案如果合理也可得分)
试题分析:
(1)根据地形等高线分布可根据该省的地形特征概括为:地势西高东低;以平原和山地丘陵为主;西部为山地丘陵,东部为平原。
(2)①为小浪底水库,其作用可根据田纳西河知识迁移过来即可:防洪、除沙(防淤)、防凌汛、旅游、发电、灌溉、供水等。②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其主要作用为缓解华北地区水资源短缺现状。
(3)影响食品加工业可以从:原料充足(小麦区)、交通便利(铁路众多)、劳动力丰富且廉价、市场广阔等方面入手。
(4)从表中数据分析可知,该村农业发展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人均耕地面积少、生产规模小、商品率低、机械化水平低等。根据以上问题制定以下措施:调整产业结构、扩大生产规模、提高机械化水平、加大科技投入,提高单位面积产量,进而提高商品率。
读田纳西河干流梯级开发示意图3一14,回答(1)一(3)题。
图3一14
(l)田纳西河能实现梯级开发的条件是____________。
(2)田纳西河干流共修建了____座大坝,对航运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田纳西河流域在土地利用方面主要采取了哪些措施进行治理?
正确答案
(l)地势起伏大,相对高度大
(2)9 抬高水位,且每座大坝都建有船闸,改善了通航条件
(3)建立自然保护区;调整农业结构;稳固河、湖岸线;对采矿区的土地生态进行恢复和治理。
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第(1)题,梯级开发的条件是由于田纳西河流域内多山,地形起伏较大。第(2)题,由示意图可知,在田纳西河干流共建了9座大坝,大坝提高了水位,建有船闸,改善了通航条件。第(3)题,早期由于对土地的不合理利用导致生态问题突出,在治理的过程中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建立自然保护区;调整农业结构;稳固河、湖岸线;对采矿区的土地生态进行恢复和治理。
阅读下面材料和中国为持续发展而实施的部分工程图,读图分析回答:
材料:历史上的黄河一泻千里,气势恢宏,“奔流到海不复回”,但谁曾想到时至今日黄河出现了“奔流不到海”的断流景观。从20世纪70年代之初开始,黄河下游时常出现季节性断流现象,而且断流天数逐年增多,1997年达181天,1999年长达226天,断流河段逐年增长。据统计每年因断流和供水 不足造成的经济损失约达60亿元。
(1)黄河下游断流的原因是什么?
① ;② 。
断流对沿岸生态会带来 后果。图中虚线A、B、C中,其中针对断流而采取的措施是 ,该工程名称是 。
(2)除断流和次生盐碱化外,黄河下游地区还面临的最突出环境问题是 ,该问题形成的最根本原因是 。为改变这种情况,在图中乙区域内实施 山绿化工程,图中丙区域内实施 工程。
(3)图中②③④⑤⑥等城市今年出现罕见的沙尘暴天气,其自然原因是 。为改变这种状况应在图中甲地区实施 工程。
正确答案
(1)近年来气候逐渐干旱,降水量有所减少
中上游引黄灌溉用水量大使下游地区缺水更加严重,生态环境恶化。
BC 南水北调
(2)洪涝灾害 黄河中游水土流失严重,引起黄河含沙量增大,泥沙在河流下游沉积形成地上河 太行
黄土高原水土保持林
(3)气候干旱多沙漠,近蒙古高原、戏本风强劲 三北防护林
略
读下图和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智利位于南美洲西南部,安第斯山脉西侧。是世界上铜矿资源最丰富的国家,又是世界上产铜和出口铜最多的国家。
材料二 下图为智利铜矿分布图和P城附近的葡萄园位置图。
材料三 P城位于智利国土中部,处于海拔600多米的安第斯山脉山间盆地,下表为其气候资料。
(l)结合材料一、二,描述智利铜矿的分布特征。
(2)结合材料一、二,指出智利铜矿开发最合理的运输方式,并说明理由。
(3)结合材料三,说明P城的气候对葡萄生长的有利影响。
正确答案
(1)地区分布不均,集中分布在中部和北部地区,南部地区铜矿资源分布较少。
(2)公路和海运。铜矿分布于山区且距海近,由矿区到港口用公路运输,运距短;且公路运输连续性强,受自然条件影响小;。由港口到国外市场用海运运输,因为海运运量大,运价低,智利的海岸线长,多优良港湾,且终年不冻,海运条件优越。。
(3)冬季(6-8月)温和,葡萄可免受冻害;夏季高温(12-2月),降水稀少,热量充足,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适合葡萄生长。
试题分析:
(1)从图中可以读出,智利铜矿集中分布在中部和北部地区。
(2)铜矿主要分布在山区,距海较近,适合用灵活方便的公路运输。智利海岸线长,多优良港湾,铜矿运往国外市场适合用运量大,运价低的海洋运输方式。
(3)P城为地中海气候,冬季温和,使葡萄不受冻灾。夏季干燥,光热充足且昼夜温差大,适合葡萄生长。
阅读下图,回答问题。(13分)
材料一: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于2013年9月29日正式挂牌成立。上海自贸区的分布如下图所示。
材料二:表2为新加坡和上海自由贸易区部分指标对比。
(1)简述上海自贸区的地理位置特征。
(2)根据材料二,简要分析上海应向新加坡学习经验有 。
(3)近期有个别内陆省份也在申请下一轮自贸区的名额,如果完全照搬上海自贸区的做法,
是否可行,请做简单阐述。
(4)20世纪90年代以后,长三角地区城市化发展迅速,形成城市群和城市带,请分析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正确答案
(1)集中分布在上海市的东部及东南部;沿江沿海的分布;位置形态呈点状分布。(3分)
(2)与新加坡相比,上海应进一步大力发展货物贸易;提高服务业的劳动生产率;拓宽渠道,增加服务业的就业比重;进一步加大教育投入力度,尤其是高等教育;加速信息技术的基础建设及应用的普及(3分)
(3) 不可行;把握“内陆省份”与上海在地理位置、经济发展差异、人才资源、历史基础等方面的不足,因此不能简单复制上海自贸区的经验。(3分)
利: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促进社会生活方式和文明程度提高。
不利:可能导致城市环境质量下降,热岛效应增强;带来住房紧张、交通拥堵、就业困难等社会问题。(4分)
试题分析:
(1)从图形可知上海自贸区集中分布在上海市的东部及东南部;主要沿江沿海分布;呈点状分布。
(2)新加坡与上海相比的优势都可以拿来学习。加强货物贸易;提高服务业的劳动效率;增加服务业的就业比重;加大教育投入,尤其是高等教育;加速信息技术的基础建设及应用的普及等等。
(3) 不可行;由于“内陆省份”与上海在地理位置、经济发展差异、人才资源、历史基础等方面的不足,因此不能简单复制上海自贸区的经验。
(4)(4)城市群和城市带的出现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既有有利的一面,也有不利的一面。利: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促进社会生活方式和文明程度提高。不利:可能导致城市环境质量下降,热岛效应增强;带来住房紧张、交通拥堵、就业困难等社会问题。
结合下表,回答问题。
三峡工程和阿斯旺工程情况对比表
三峡工程
阿斯旺工程
坝址
水文
条件
年径流量(亿M3)
4510
820
平均含沙量(Kg/M3)
1.2
1.6
年输沙量(亿T)
5.3
1.34
库区水量损失
库内水面蒸发损失很小,出库水量仍约4510亿M3
年蒸发损失约100亿M3,加之用水量增加,出库年水量减为570亿M3
入海水量(亿M3)
建成前
近10000
330
建成后
近10000
60-18
出库泥沙
建库初10年,每年有1/3左右的泥沙下泄,以后下泄泥沙量逐年增多,90年后每年约90%泥沙出库
建库后进入三角洲的泥沙量仅200-500万吨,百年以内泥沙基本淤在水库里
(1)对比长江和尼罗河的资料,试从气候条件和水系条件分析流经三峡工程的年径流量远高于流经阿斯旺工程的年径流量的原因。
①气候条件:三峡工程
阿斯旺工程
②水系条件:三峡工程
阿斯旺工程
(2) 三峡工程在解决库区泥沙淤积方面采取的应对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 阿斯旺工程建设的首位目标是______________的需要,长江三峡工程建设的首位目标是__________的需要。
(4)结合图中资料反映的问题,为保证本流域经济持续增长,走可持续发展之路,请你提出合理的措施。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气候条件: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湿润,降水丰富,雨水补给量大;地区热带沙漠气候区,气候干燥,降水稀少,雨水补给少 水系条件:支流多,水系庞大,汇集的水量大;支流少,汇入干流的径流少。
(2)蓄清排浑
(3)灌溉防洪
(4)做好中上游的植树造林,防止水土流失;禁止中游围湖造田和下游占用泄洪河道;加强全流域的统一规划管理。
略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