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08年初,世界最长的跨国天然气管道西气东输二线工程正式开工。该工程外连土库曼斯坦的中亚天然气管道,西起我国霍尔果斯,南至广州、深圳和香港,是世界上最长的跨国天然气管道,将国内外天然气输送到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为我国东部地区提供清洁能源,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材料二:西气东输一线和二线工程示意图

材料三:改革开放后,珠江三角洲经济高速发展,但近年来该地优势弱化,竞争压力加大,发展速度落后于长江三角洲。目前,长江三角洲以全国2.2%的陆地面积创造了全国22.1%的国内生产总值,是我国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水平最高的区域。

(1)说出西气东输二线工程需要穿越哪些东西走向的山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西气东输二线工程要穿越河流,描述黄河A河段的水文特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简述西气东输工程对我国“节能减排”的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西气东输终点是我国两个工业基地,分析近年来珠江三角洲发展速度落后于长江三角洲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天山、秦岭、南岭

(2)与中下游相比,水量较小、含沙量较小,有结冰期,有凌汛现象。

(3)提高清洁能源的比重,与煤炭相比,天然气燃烧效率高;减少SO2、CO2、NXOY、粉尘的排放。

(4)产业基础:珠三角薄,长三角厚。人才:珠三角少,长三角多(科技力量:珠三角薄,长三角厚)。市场腹地:珠三角小,长三角大。所以珠三角吸引外商投资的能力下降,产业升级动力弱化。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读下图,回答问题。

(1)图中F、H两地气温比两侧地区高的自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2)图中丹江口水库出口处和北京两地的平均温差约为_______℃,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3)京津地区急需调水,分析其水资源短缺的自然原因和社会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分析华北平原发展农业的有利自然条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河谷地形

(2)8;纬度差异

(3)降水量少,径流量小;人口稠密,人均水资源量少;工农业发达,需水量大;水污染严重。

(4)光热充足;雨热同期;地形平坦;土壤肥沃。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下图分别是我国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经济区示意,读后回答问题。

(1)字母和数字所示的城市。

    A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⑤_____________;⑧_____________;

(2)近两年,两区域都出现了所谓的“民工荒",其产生原因及应对措施的叙述,正确的是(多选)

[     ]

    A、由于计划生育的政策长期实施,我国劳动力市场已经出现供给短缺

    B、由于两地生活成本高,民工更愿意到生活成本低、相对工资高的地方工作

    C、两地企业应在提升工资的同时,加强人性化管理,为工人创造良好的工作生活环境

    D、两地企业应有意识地向技术、资金密集的行业转移,促进产业结构升级

(3)国家采取了哪些措施来解决两地区能源紧张的状况?(至少三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改革开放以来,珠江三角洲经济成为全国经济增长最快、人民生活最富裕、外商投资的热点地区,

    试分析其区位优势。(至少四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广州;香港;上海;杭州

(2)BCD

(3)建核电站(秦山,大亚湾等);西电东送;西气东输。

(4)发达国家和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国家的对外开放政策;良好的区位条件;全国最大的侨乡之一。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下图为我国三大能源调配方向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

(1)据图分析说明我国能源生产与消费的特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C能源在该地区丰富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能源对环境影响的角度来分析,A、B、 C三种能源属于清洁能源的是____________;从蕴藏数量来看,我国居世界首位的是_____________。

(4)近年来,A路输送的能源被大量转化为电能输送,这种做法与传统输送方式和利用方式相比,有哪些优越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结合我国国情,请说明我国能源可持续发展应采取的对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我国中西部地区能源资源丰富,生产大于消费;东部沿海地区能源需求量大,消费大于生产。

(2)该地区年降水量丰富,河流径流量大;该地区地处我国地势第二、三级阶梯转换处,河流落差大。

(3)C;(水电)水能资源

(4)减轻了铁路运输的压力;减少了煤炭运输过程中的损耗和对铁路沿线的污染;减少了京津地区燃煤产生的污染和酸雨的危害。

(5)坚持以煤炭为主的方针,靠科技提高煤炭利用率;大力开发水能,充分利用水能资源;积极稳妥地开发核电;因地制宜的开发风能、太阳能、地热能、潮汐能等清洁的新能源。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内蒙古的经济版图上,河套平原素有"塞上米粮川"之称,呼包鄂区域被誉为内蒙古的"金三角"地区。新兴的鄂尔多斯市在丰富的羊(羊毛和羊绒制品)、煤(煤炭)、土(稀土)、气(天然气)资源基础上工业迅速崛起。

材料二:呼包鄂附近区域图。

材料三:2008年鄂尔多斯市工业产值增加值构成图。

(1)河套平原的年降水量分布特征是___________,其形成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2)河套平原形成"塞上米粮川"主要得益于__________工程,农业生产过程中易产生的环境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简述呼包鄂区域发展经济的优势区位条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鄂尔多斯市规划新建一个工业园区,从产业链构建的角度考虑,最适宜选择的三类工业部门是____________________,简述你选择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自西向东逐渐增多(或自东向西逐渐减少);从西(东)向东(西)距海(或太平洋)越来越近(远),受夏季风影响逐渐增强(减弱)

(2)引黄灌溉;土壤盐渍化

(3)地处河套平原,地势平坦;接近黄河水源地,有煤炭、天然气、稀土等丰富的矿产资源;有京包一包兰铁路线,有国道、高速公路等,交通便利;有国家西部大开发政策的支持;劳动力廉价;离京津唐市场距离近。

(4)电力工业、炼焦工业、煤化学工业。理由:充分利用当地资源,加强生产联系,增强协作;延长产业链,增加产品附加值;共同利用技术及基础设施,降低成本。(任答两点)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下图是我国某地区等高线示意图(单位:米)。读图回答问题。 

(1)M线是我国的_______能源调配工程,其输送的能源和工程选线的主要因素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试分析图示区域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及其治理措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天然气。地形平坦、经过城市多。

(2)土地荒漠化。措施:①植树种草,营造绿洲护田林网和防沙林带,恢复和保护自然植被;②合理分配河流上、中、下游水资源,发展节水农业;③开发利用多种能源,提高能源利用率。

百度题库 > 高考 > 地理 > 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6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