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运动的描述
- 共12550题
汽车沿平直的公路做加速度大小为3m/s2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则(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根据a=可知在任一秒内:
A.汽车的末速度比初速度大3m/s正确,故AC错误,D正确;
B.前一秒末和这一秒初是同一时刻,速度相等,故B错误;
故选:D.
关于速度、速度变化、加速度之间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速度大,而速度变化率不一定大,则加速度不一定大,故A错误.
B、速度变化大,速度变化率不一定大,则加速度一定大.故B错误.
C、加速度很大,而速度可能很小,比如:竖直上抛到最高点.故C正确.
D、加速度表示物体速度变化的快慢,速度增加,则加速度可能不变.故D错误.
故选:C
关于加速度的概念,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加速度等于单位时间内的速度变化量,不是增加的速度,故A错误.
B、加速度是反映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故B错误,C正确.
D、有加速度,速度不一定增加,也可能减小,故D错误.
本题选不正确的,故选:ABD.
下列关于直线运动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加速度与速度方向相同时,物体做加速运动,加速度减小时速度仍在增加,只是增加得变慢了,故A正确;
B、当物体做减速运动时,加速度增大,物体的速度仍在减小,故B错误;
C、速度变化量越大时,加速度的大小还要看所用时间,故不能确定加速度一定越大,故C错误;
D、速度减小时,只要不改变方向,物体的位移在增加,故D错误.
故选:A.
一物体沿斜面匀加速滑下,依次经过A、B、C三点,已知AB=8m,BC=12m,小球经过AB段和BC段所用时间均为2s,则小球的加速度及经过B点时的速度分别为(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由题意可知,A到B和B到C的时间是一样的,由△x=at2 可得:
a==
=1m/s2
由题意知,B是AC的中间时刻,由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得:
vB==
=
=5m/s
故选:B.
关于质点位移、路程、速度、速率和加速度之间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当物体做单向直线运动时,位移的大小与路程相等;做往复直线运动时,位移的大小小于路程.故A错误.
B、对于任何运动,瞬时速度的大小都等于瞬时速率,故B错误.
C、只要物体的加速度不为零,它的速度总是在发生变化的,故C正确.
D、平均速度的大小不表示平均速率,因为平均速度是物体在一段时间内的位移与所用时间的比值,而平均速率等于路程与时间的比值.故D错误.
故选C.
阅读下列内容,回答8-11题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快捷、方便、舒适的家用汽车作为代步工具正越来越多的走进寻常百姓家中.汽车起动的快慢和能够达到的最大速度,是衡量汽车性能的指标体系中的两个重要指标.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根据题意,汽车初速度v0=0,末速度vt=30m/s,0-30m/s内的加速时间t=12s.
由加速度定义知:.
故选:A.
(2015秋•珠海期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早上8:00上课”中的8:00表示时刻,“一节课40分钟”,40分钟对应一个过程,是时间.故A错误.
B、路程是标量,位移是矢量,当物体做单向直线运动时,路程等于位移的大小,其它情况下,物体的路程大于位移的大小.故B错误.
C、当物体做速度很大的匀速运动时,加速度为零,故C正确.
D、平均速率等于路程与时间的比值,平均速度等于位移与时间的比值,平均速度的大小不是平均速率.故D错误.
故选:C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有加速度的物体速度不一定增加,可能只是方向的改变,如匀速圆周运动,故A错误;
B、物体没有加速度,说明其速度没有发生变化,故B正确;
C、物体的速度发生变化,一定产生加速度,故C错误;
D、物体加速度为零,速度不一定为零,如匀速直线运动中物体加速度为零,而速度不为零,故D错误.
故选B.
加速度是描述物体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其单位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根据加速度的定义式a=可知,加速度的单位为m/s2,故D正确.
故选:D
运动学中有人认为引入“加速度的变化率”没有必要,然而现在有人指出“加速度的变化率”能引起人的心理效应,车辆的平稳加速(即加速度基本不变)使人感到舒服,否则人感到不舒服,关于“加速度的变化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加速度的变化率是指加速度的变化与所用时间的比值,即,根据单位制知,其单位为m/s3,故A正确;
B、加速度变化率为0是指加速度保持不变,如果加速度为0则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如果加速度不为0,则物体做匀变速运动,故B错误;
C、若加速度与速度同向,则物体作加速运动,如图示加速度减小,则物体速度增加得变慢了,但仍是加速运动,故C错误;
D、根据v-t图象可知,图象与时间轴所围图形面积表示物体的位移,同理在a-t图象中可知图象与时间轴所围图形的面积表示物体速度的变化量即△v,则得:△v=m/s=3m/s.由于加速度与速度同向,故物体做变加速直线运动,已知初速度为5m/s,则小球在2s末的速度为8m/s,故D正确.
故选:AD
质量为m的物体放在A地的水平面上,用竖直向上的力F拉物体,物体的加速度a与拉力F的关系如图中直线①所示,用质量为m′的另一物体在B地做类似实验,测得a-F关系如图中直线②所示,设两地的重力加速度分别为g和g′,则(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F-mg=ma,则a=-g.
知图线的斜率表示质量的倒数,纵轴截距的大小表示重力加速度.
从图象上看,②图线的斜率大于①图线的斜率,则m′<m,纵轴截距相等,则g′=g.故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酒后驾驶会使驾驶员的“反应时间”变长而增加安全隐患.“反应时间”指驾驶员发现情况到采取制动的时间;“反应距离”指驾驶员从发现前方出现危险情况到开始实施制动汽车行驶的距离;“制动停车距离”指驾驶员从看到危险情况到停车时的距离(假设汽车制动时的加速度大小都相同).下表是某车驾驶测试实验的数据:
分析上述数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制动距离多在思考距离变长,故x=54.1+(62.5-20)=96.6m,故A错误;
B、汽车制动时,加速度大小为a==
=7.94m/s2,故B错误;
C、反映时间内汽车做匀速运动,故从表中数据得到,多出的反应时间为:△t==
=1.7s,故C错误;
D、若汽车以20m/s的速度行驶时,发现前方60m处有险情,酒后驾驶的制动距离为76.6m,大于60m,故不能安全停车,故D正确;
故选:D.
(2015秋•北京校级月考)关于下列如图所示的照片中的物体或人,在运动过程中的一些说法正确(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8:00是指动车发车的时刻,故A错误;
B、由于卫星的位移为零;故平均速度为零;故B正确;
C、运动员在最高点时,速度为零;但是此时他在做圆周运动,有指向圆心的向心加速度;故C错误;
D、研究跳舞的姿态时,其大小和形状不能忽略,故不能看作质点;故D错误;
故选:B.
一个质点做方向不变的直线运动,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但加速度大小逐渐减小直至为零,该物体的运动情况可能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一个质点做方向不变的直线运动,加速度的方向始终与速度方向相反,但加速度大小逐渐减小直至为零,在此过程中,由于加速度的方向始终与速度方向相反,所以速度逐渐减小,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物体将做匀速直线运动.故A正确.
B、根据A选项分析,故B错误.
C、由于质点做方向不变的直线运动,所以位移位移逐渐增大,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速度也恰好为零,此时静止.故C正确.
D、根据A、C选项分析,故D正确.
故选ACD.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