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材料一:图表

注: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国际上反映居民家庭所购买的消费商品和服务价格水平变动情况的指标,并用它来反映通货膨胀程度。

材料二: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温家宝作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综合考虑各方面情况,要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根据形势变化适时适度预调微调,进一步提高政策的针对性、灵活性和前瞻性。我国央行于2011年上半年六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并在2011年6月14日达到历史高位21.5%。   2011年11月、2012年2月两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各0.5个百分点,现为20.5%,第二次下调后有4000多亿的流动资金流入市场。 注:存款准备金是指金融机构为保证客户提取存款和资金清算需要而准备的资金,金融机构按规定向中央银行缴纳的存款准备金占其存款总额的比例就是存款准备金率。

请运用经济常识相关知识回答:

(1)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变动与调整存款准备金率之间有什么关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物价上涨受到工资上涨、货币供应量增加、输入型成本推动、需求拉动和成本推动等诸多因素影响,请联系我国社会经济实际,运用经济常识说明其中两个因素的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存款准备金率调整走势与消费价格指数(CPI)的走势基本同步。2011年上半年,我国的消费价格指数(CPI)增速总体呈上升趋势,上调存款准备金率,2011年下半年起,我国的消费价格指数(CPI)增速总体呈下降趋势,下调存款准备金率。

(2)工资上涨因素:近年来各地政府多次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城镇职工工资上涨,农村务工成本也有所提高,从而抬高了产品的成本价,促使物价上涨。货币供应量增加因素:近年来国家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货币供给量增加较大,社会货币流动量增加,也对物价上涨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输入型成本推动因素:近年来人民币对美元等主要外汇汇率呈现上升趋势,以及大量国际金融资本流入国内,加剧了社会货币流动量增加,也对物价上涨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需求拉动因素:近年来国内基础建设规模较大,对原材料、燃料、钢铁、水泥等需求量猛增,市场上供不应求,导致物价上涨。成本推动因素:生产及服务性企业因工资、水电、房租、原材料价格普遍上场,企业生产和经营成本上升,只能通过商品或服务涨价来消化。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我国的就业形势比任何一个国家都突出和紧迫。

[     ]

正确答案

×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就业是民生之本。扩大就业是我国当前和今后一个相当长时期的中心任务。

[     ]

正确答案

×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阅读下图和注,回答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基尼系数的增长趋势

注:基尼系数是国际上反映居民收入差距的指标,该系数在0和1之间。基尼系数越小,说明分配平均程度越高,贫富差距越小;基尼系数越大,说明分配平均程度越低,贫富差距越大。

材料反映了我国经济生活中的什么问题?运用经济生活的知识提出解决这一问题的合理对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图反映了我国居民收入差距偏大,收入分配存在不公平问题。

(2)①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为实现收入分配的公平提供重要的制度保障。②保证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占合理比重,这是缩小收入差距的重要举措。③再分配更加注重社会公平,为此,国家应加强宏观调控,通过财政、税收等手段调节收入分配。④完善就业、再就业和社会保障制度。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材料一:近年城镇登记失业率变化情况

注:中央财政就业资金支出主要使用方向:提高劳动者就业能力;支持创业;针对农民工及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投入等方面。2009年中央财政就业资金支出为预算数据。2009年城镇登记失业率为预测数据。

材料二:2009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坚持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努力扩大就业。引导和促进劳动密集型企业、中小企业、民营经济、各种服务业加快发展,积极鼓励和支持劳动者自主创业和自谋职业,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城乡基层、中西部地区、中小企业就业。各级政府要鼓励有实力的大企业创造更多智力密集型就业机会。

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经济信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运用《生活与哲学》相关知识,分析上述材料中关于解决就业问题的措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近年来,城镇失业率逐年提高,就业形势严峻。中央不断加大财政对就业的支持力度,表明财政为促进就业改善民生提供物质保障。

(2)①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面对我国严峻的就业形势,中央财政加大就业资金支出力度,实施积极就业政策。②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引导劳动者转变择业观念,提高自身就业能力,采取多种方式就业。

③坚持联系的观点、全面的观点。解决就业问题需要政府、企业和个人共同努力。④坚持人民群众的观点。就业是民生之本,切实做好扩大就业工作,维护劳动者切身利益。(若从其他角度分析,言之有理,酌情给分)

下一知识点 : 依法维护劳动者权益
百度题库 > 高考 > 政治 > 就业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