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某大学一研究生凭借着设计“醒目药瓶”,摘得了素有“设计界奥斯卡”美誉的“国际红点奖”概念设计类奖。在他提供的设计图上,常见的塑料瓶盖的顶上一圈变身为一块圆圆的玻璃——有放大功能的凹凸镜。有了这个药瓶盖,老年人不需要带上老花镜看药的类别、服用量等。他的灵感于生活中对老年人群体的关注。有一天,有位老人要吃药,可是药瓶上的字太小了,原本挂在脖子上的老花镜却不见了,急得这位老人团团转。就这样,该同学很长一段时间沉浸在老人世界中。突然有一天灵感迸发,想到“醒目药瓶”这个点子。有了灵感后,从设计、到写英文翻译说明,再到制作动画,一共才三天时间。这位研究生说他没有想当名人的“野心”,只期望能从生活中的小处入手,用自己的设计改变生活,让生活更加美好。

运用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说明,“用自己的设计改变生活,让生活更加美好”的合理性

正确答案

①认识(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因而“用自己的设计”可以“改变生活,让生活更美好”(4分);②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因而,“自己的设计”应当用“改变生活”(4分);③实践和认识都是不断发展的,因此,需要不断“用自己的设计改变生活,让生活更加美好”。(4分)

试题分析:首先我们要依据设问检索知识库,实践与认识的关系包含两方面:一是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认识的目的和归宿),二是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正确的认识能够指导实践活动取得成功。然后分析设问中关键信息,正确选择和调用原理,“用自己的设计”可以“改变生活,让生活更美好”,体现了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正确的认识能够指导实践活动取得成功,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不断“用自己的设计改变生活,让生活更加美好”,体现了实践是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认识产生于实践的需要,认识是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深化、括展和向前推移的过程。最后组织答案原理结合材料分析即可。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瑞士昆虫学家保罗·米勒因发明DDT,于1948年获得诺贝尔奖。DDT因其稳定性、脂溶性、药效普适性等特点,一度大量生产,普遍使用。后来发现DDT的使用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被绝大多数国家明令禁止使用。化学工作者进行不懈的努力,研制出多种新型杀虫剂,代替了DDT农药,既能杀灭害虫,又能减少污染,避免了对生态平衡的破坏。

从对DDT认识的发展中,我们可以得出什么哲学认识论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有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追求真理是永无止境的。    

(2)通过实践的检验,人们可不断纠正错误的认识,从而获得真理性的认识。

(3)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是我们不懈的追求和永恒的使命。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现代天文学告诉我们,太阳是银河系中的一颗普通的恒星,同时它是太阳系的中心。地球沿着椭圆轨道围绕太阳运行,太阳在椭圆的一个焦点上。 

从认识论的角度看,自地心说到日心说一直到现代天文学的发展对我们有什么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认识具有反复性,由于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受主客观条件的限制和影响,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   

(2)认识具有无限性,人类认识是无限发展的,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3)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2009年4月以来,从墨西哥蔓延开来的流感,最初被诊断为猪流感。后来,世界卫生组织等权威机构研究发现,这种流感病毒实际包含猪流感、人流感和禽流感三种流感病毒的基因片段,于是将这种新型流感改称为A( HINl)型流感,我国称之为甲型HIN1流感。随着研究的深入,诊断技术不断改进,防治手段逐步完善,疫苗研制加速推进。    

对甲型HIN1流感的研究过程体现了有关人类认识的哪些哲学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①实践是认识的基础。②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③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全面深化改革。

材料一 改革开放以来历次党的三中全会一览表

结合材料一,运用“求索真理的历程”的有关知识分析材料所蕴含的哲学道理。(10分)

材料二 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要更加注重各项改革的相互促进、良性互动,整体推进,重点突破,形成推进改革开放的强大合力。加快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和谐社会、生态文明,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2)材料二是如何体现系统优化的方法?(9分)

材料三 2014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创新支撑和引领经济结构优化升级,要促进科技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推动我国产业向全球价值链高端跃升。加大政府对基础研究、前沿技术、社会公益技术、重大共性关键技术的投入,健全公共科技服务平台,完善科技重大专项实施机制。把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股权激励、科技成果处置权收益权改革等试点政策,扩大到更多科技园区和科教单位。

(3)试用“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的有关哲理,分析材料三(12分)

正确答案

(1)①实践具有能动性,具有社会历史性。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发展,党的政策也在不断发展。

②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动力。党的政策源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并随实践的发展而发展;

③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党的政策随着历史条件的变化而丰富、发展和完善。

④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这要求我们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展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全面深化改革,体现了党和人民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的不懈追求和永恒使命。

(2)系统具有整体性、有序性和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要求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

①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材“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调性”就体现了着眼于整体的方法。

②要遵循事物内部结构的有序性,改革开放“在各项改革的协同配合中推进”,体现了遵循内部结构的有序性。

③要注重系统内部结构优化的趋向,“各项改革的相互促进、良性互动”,以形成推进改革开放的强大合力就体现了内部结构实现了优化的趋向。

④要求我们用综合思维方法认识事物,着眼于事物的整体,统筹考虑,优化组合。

(3)①联系具有普遍性,联系构成事物的变化和发展,要求我们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要把科技与社会经济紧密结合,科技与经济社会紧密结合以推动我国产业向全球价值链高端跃升。

②联系具有客观性,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加大政府对基础研究、前沿技术、社会公益技术、重大共性关键技术的投入,健全公共科技服务平台,完善科技重大专项实施机制是建立的新的联系促进改革的发展。

③发展具有普遍性,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要求我们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以创新支撑和引领经济结构优化升级,把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股权激励扩大到更多的单位。

④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二者相互联结,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把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股权激励、科技成果处置权收益权改革等试点政策,扩大到更多科技园区和科教单位体现了这一点。

试题分析:

(1)本题知识限定明确求索真理的历程,题目类型体现类。本题知识限定仅仅是大概范围,具体所运用知识点还需要针对材料进行准确定位,一一对应,并结合材料组织语言。题中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发展,党的政策也在不断发展体现实践具有能动性,具有社会历史性;题中党的政策源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并随实践的发展而发展,体现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动力;题中党的政策随着历史条件的变化而丰富、发展和完善,体现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题中全面深化改革,体现了党和人民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体现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这要求我们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展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2)本题知识限定明确,系统优化,题目类型体现类。本题知识限定较为狭窄,系统优化的基本理论包括系统具有整体性、有序性和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要求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要遵循事物内部结构的有序性,要注重系统内部结构优化的趋向。体现类的题目要结合材料进行一一对应,材料中“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调性”就体现了着眼于整体的方法;改革开放“在各项改革的协同配合中推进”,体现了遵循内部结构的有序性;“各项改革的相互促进、良性互动”,以形成推进改革开放的强大合力就体现了内部结构实现了优化的趋向。

(3)本题知识限定明确,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题目类型体现类。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范围较为宽泛,即唯物辩证法,需要针对材料进行一一对应。题中要把科技与社会经济紧密结合,科技与经济社会紧密结合以推动我国产业向全球价值链高端跃升,体现联系具有普遍性,联系构成事物的变化和发展,要求我们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题中加大政府对基础研究、前沿技术、社会公益技术、重大共性关键技术的投入,健全公共科技服务平台,完善科技重大专项实施机制是建立的新的联系促进改革的发展,体现联系具有客观性,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题中以创新支撑和引领经济结构优化升级,把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股权激励扩大到更多的单位,体现发展具有普遍性,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题中把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股权激励、科技成果处置权收益权改革等试点政策,扩大到更多科技园区和科教单位,体现矛盾的普遍性和殊性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二者相互联结,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

百度题库 > 高考 > 政治 > 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