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晚清诗人赵函在长诗《哀金陵》中写到“华夷抗礼静海寺,俨然白犬丹鸡盟。吁嗟呼!城中歌舞庆太平,城外盗贼仍纵横。”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此事件是中英签订《南京条约》

B诗人抨击清政府的腐败无能

C“城外盗贼”指英法侵略者

D“华夷观念”开始被冲破

正确答案

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据不完全统计,从1689年到1839年,清朝官方正式记载的涉外司法诉讼约有39起,这些案件多数由中国政府依照本国法律审理,但外国人自审案件也有11起。这说明当时

[ ]

A外国已攫取在华领事裁判权

B统治者缺乏近代司法主权观念

C中国的涉外法律较西方先进

D涉外司法诉讼以贸易纠纷为主

正确答案

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在《南京条约》的条款中,对中国民族经济危害最大的是

[ ]

A割香港岛给英国

B开五口通商口岸

C英商进出口关税由双方协定

D赔款2100万银元

正确答案

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有人形象地说南京既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也是中国近代史的终点。下列能够反映这种说法的两个历史片段是

①英国侵略者强迫清政府在南京江面的英舰上签订不平等条约

②孙中山在南京主持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第一次国务会议

③1927年初,北伐军攻克南京

④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国民政府“总统府”

[ ]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④

正确答案

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列强在中国获取特权的先后顺序是

①通商口岸开工厂②片面最惠国待遇③北京设立使馆,由各国派兵把守

[ ]

A①②③

B①③②

C②①③

D③①②

正确答案

C
下一知识点 : 第二次鸦片战争
百度题库 > 高考 > 历史 > 《南京条约》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