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京条约》
- 共247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近代中国历史的前期(晚清时期),其基本特征是“沉沦”,从一个完全的独立国家变为半殖民地的国家;近代中国历史的后期(民国时期),其基本特征是“上升”,进一步发展成一个半封建半资本主义的国家。在“沉沦”和“上升”中间有一个过渡期(1901年到1920年),既是“沉沦”的谷底时期,也是“上升”的起始时期,是“沉沦”到“上升”的转折期。
——张海鹏:《近代中国历史进程概说》
请回答:
(1)请简述近代中国是怎样从一个完全独立国家一步一步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结合必修一内容,简要论述“从1901年到1920年间近代中国既是‘沉沦’的谷底时期,也是‘上升’的起始时期,是‘沉沦’到‘上升’的转折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鸦片战争签订《南京条约》等,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第二次鸦片战争签订《北京条约》、《天津条约》,进一步加深半殖民地程度;甲午中日战争签订《马关条约》,大大加深半殖民地程度;《辛丑条约》签订,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国家。
(2)《辛丑条约》签订,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国家;(沉沦)资产阶级革命运动兴起,辛亥革命推翻清政府统治,结束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使得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觉醒、上升)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果实,破坏民主共和,北洋军阀统治中国极其黑暗;(沉沦)五四运动爆发,成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觉醒、上升)
《南京条约》阴影下的中国
以下为《南京条约》部分条文:
二、自今以后,大皇帝恩准英国人民带同所属家眷,寄居大清沿海之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等五处港口,贸易通商无碍;且大英国君主派设领事、管事等官住该五处城邑,专理商贾事宜……
三、因大英商船远路涉洋,往往有损坏须修补者,自应给予沿海一处,以便修船及存守所用物料。今大皇帝准将香港一岛给予大英国君主暨嗣后世袭主位者常远据守主掌,任便立法治理。
四、因大清钦差大宪等……将大英国领事官及民人等强留粤省,吓以死罪,索出鸦片以为赎命,今大皇帝准以洋银六百万银元偿补原价。
五、凡大英商民在粤贸易,向例全归额设行商,亦称公行者承办,今大皇帝准以嗣后不必仍照向例,乃凡有英商等赴各该口贸易者,勿论与何商交易,均听其便;且向例额设行商等内有累欠英商甚多无措清还者,今酌定洋银三百万银元,作为商欠之数,准明由中国官为偿还。
六、……酌定水陆军费洋银一千二百万银元,大皇帝准为偿补……
八、凡系大英国人,无论本国、属国军民等,今在中国所管辖各地方被禁者,大清大皇帝准即释放。
九、凡系中国人,前在英人所据之邑居住者,或与英人有来往者,或有跟随及俟候英国官人者,均由大皇帝俯降御旨,誊录天下,恩准全然免罪;且凡系中国人,为英国事被拿监禁受难者,亦加恩释放。
十、前第二条内言明开关俾英国商民居住通商之广州等五处,应纳进口、出口货税、饷费,均宜秉公议定则例,由部颁发晓示,以便英商按例交纳;今又议定,英国货物自在某港按例纳税后,即准由中国商人遍运天下,而路所经过税关不得加重税例,……
十一、议定英国住中国之总管大员,与大清大臣无论京内、京外者,有文书来往,用照会字样;英国属员,用申陈字样;大臣批复用札行字样;两国属员往来,必当平行照会。若两国商贾上达官宪,不在议内,仍用禀明字样为着。
问题:
(1)《南京条约》是在怎样的历史背景下签订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依据上述材料,概括《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如何评价《中英南京条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英国完成工业革命,希望获得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中国实行封建专制统治,闭关锁国。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林则徐虎门硝烟。英国以此为借口发动对中国的侵略战争,中国战败,被迫签订《南京条约》。
(2)五口通商;割让香港岛;废除公行垄断贸易制度;赔款2100万银元;协定关税;两国官员平等往来等。
(3)“略”。(言之有理即可)
1906年,美国律师安德鲁在上海会审公廨旁听了一整天的诉讼,随后在《纽约时报》上发表了专题文章,写道:
世界上许多国家,尤其是在文明世界里,都对其人民行使司法管辖权,也对居住在本国的外国公民行使司法权。文明国家在与清国签署条约时,表达了要保留对驻上海和清国其他城市的本国公民行使司法权的愿望。换言之,美、英、法、德、意等国的公民不得在清国法庭被起诉,而必须在这些国家设在上海的法院提起诉讼。几乎所有西方大国都向驻上海的领事馆派出了司法官处理司法事务,英国不久前还建立了拥有一名资深律师的终审法院。英国人在宣判时,特地被允许悬挂英国国旗。美国国会最终也同意在清国建立一个与清国分庭抗礼、拥有更多尊严和权力的法院。
关于建立新法院的初衷,一位先生告诉我:“清国人对事物的判断常常受到其民族文化传统的影响,也受到个性品格的局限。他们断案,不管是肯定或否定,通常都根据审案法官的感觉而定,并不重视证据与严密的逻辑推理。英国政府察觉了这个情况,这成为英国力求在清国乃至全亚洲扩张自己影响的重要原因。”
——摘自《1906年的上海:会审公廨——一个美国律师的观察》
阅读以上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为什么西方国家的公民“不得在清国法庭被起诉”?西方国家在什么情况下获得了这样的特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当时的中西法律体系存在着哪些差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如何理解这位美国律师的观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西方国家获得了领事裁判权;它们通过鸦片战争逼迫清政府签订了《南京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获得了这一特权。(或侵害了司法主权;通过战争签订不平等条约,获得了这一特权。)
(2)中国:以礼入法、礼刑结合;不重事实,不重证据;没有律师和陪审制度。西方:有律师制度;有法院、陪审团;重证据。(或中西在司法制度上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3)西方在中国设立法院,建立起自己的司法制度,是对中国主权的侵犯;中、西两种法律体系存在差异与冲突。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1843年、1844年、1845年北方各商埠刚开放时英国兴奋若狂。舍菲尔德的一家有名商行向中国输出大批刀叉,并声称它准备把刀叉供给全中国。但中国人不懂得刀叉的用途,而是用筷子扒饭,他们对这些器物连看也不看……一家著名的伦敦商行向中国输出大批钢琴,但是中国人仍然热爱自己的锣鼓,不能接受这种美意。
——摘自《中国近代手工业史料》
材料二 1852年英国驻广州的代办密切尔曾经说过:“经过和这么一个大国家开放贸易10年之久,并且双方都已废除了一切独占制度,而拥有如此庞大人口的中国,其消费我们的制品(不合鸦片)竟不及荷兰的一半,也不及我们那人口稀少的北美或澳大利亚殖民地的一半……这好像是一个奇怪的结局。”
——引自1852年密切尔报告书
材料三 我们中国人民,半世纪以来受尽了日本帝国主义的侵凌欺压。一八九四年甲午之役……逼迫满清政府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敌酋田中的奏折竞肆无忌惮地宣布“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东亚,欲征服东亚,必先征服中国”的侵略计划。……一九三七年“七七”以后,日寇进一步进行大规模的侵华战争……日本帝国主义给予我中华民族的损失和耻辱,实在是书不胜书。现在这个万恶的敌人,已被中苏芙英的联合力量所打倒了,中华民族已从日本帝田主义的压迫下解放出来了。……半世纪来,我中国民族所受到的奇耻大辱,血海深仇,现在报仇雪耻了。这的确是我中华民族百年来未有的大事,值得全国同胞的热烈庆祝。
——1945年9月5日《解放日报》社论《庆祝抗战最后胜利》
(1)1843年至1845年,英国人为何对中国开放商埠“兴奋着狂”?请找出材料一中的错误,并结合史实说明你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改变材料三中的“奇怪的结局”,英国当时采取了什么对策?19世纪末《马关条约》的签订对英国改变“奇怪的结局”有帮助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以中国失败而告终;50年盾,中国人民打败了凶残的日本帝国主义。结合史实分析产生这两种不同结果的主要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工业革命后,英国迫切需要更广阔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错误:北方各商埠。理由: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只开辟了东南沿海的通商口岸。
(2)对策:英国向清政府提出“修约”要求;遭拒绝后,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通过《天津条约》十口通商;通过《北京条约》增开天津为商埠。有帮助。原因:通过《马关条约》清政府向日本开放了苏州、杭州、沙市、重庆四个通商口岸和允许其在华办厂等;英国援引“最惠国待遇”中“利益一体均沾”的条款,可在上述四口通商和在华办厂等。
(3)原因:①甲午战争中,清政府腐败无能,单纯依靠官兵抗日;抗日战争中,国共两党合作,实行全民族抗战。②甲午战争中,中国遭受列强侵略,势单力孤;抗日战争中,中国得到海外华侨和反法西斯国家的支援。
根据下列四幅图片回答问题:
请回答:
(1)上述四幅图片分别在什么战争后签订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鸦片战争到甲午中日战争开放的通商口岸呈现什么趋势?这种变化说明了什么?《马关条约》相对前两次战争所获侵略权益所体现的侵略方式有什么新特点?有什么严重危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抗日战争的胜利有什么历史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抗日战争。
(2)由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扩展到沿海各省并延伸向内地。说明了资本主义侵略的加剧,中国一步一步的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新特点:更注重资本输出。危害:严重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3)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最伟大的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中华民族团结一致,共御外敌,洗雪了鸦片鸦片战争以来民族的耻辱,捍卫了民族尊严,并为民主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中国抗战史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