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电解质、非电解质
- 共2267题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NH3是共价化合物,常温下为气态,溶于水后与水反应生成硫酸NH3+H2O=NH3•H2O,NH3•H2O溶于水电离产生导电的NH4+和OH-,所以溶于水能导电,但不是NH3本身电离,不属于电解质,故A错误;
B.硫酸钾既含钾离子又含硫酸根,所以既是钾盐又是硫酸盐,故B正确;
C.向醋酸溶液中加入少量氢氧化钠固体生成醋酸钠和水,溶液由弱电解质转变成强电解质,导电能力增强,故C错误;
D.稀盐酸是混合物不属于电解质,故D错误;
故选B.
下列物质的水溶液能导电,但属于非电解质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HNO3是化合物,在水溶液中能电离出自由移动的氢离子和硝酸根离子,能导电,属于电解质,故A错误;
B.酒精是乙醇,是化合物,在水中存在乙醇分子,没有自由移动的离子,故不能导电,是非电解质,故B错误;
C.NH4NO3是化合物,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电离出自由移动的铵根离子和硝酸根离子,能导电,属于电解质,故C错误;
D.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能电离出阴阳离子而使其溶液导电,二氧化碳本身不发生电离,所以二氧化碳是非电解质,故D正确;
故选D.
2011年1月28日日本雾岛发生火山喷发,将滚热的云状火山气体和火山灰喷向高空.火山气体主要包括①水蒸气 ②CO2 ③SO2 ④SO3 ⑤HCl ⑥Cl2等物质,这些气体对环境造成了极大危害.对①~⑥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氯气是单质,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故A错误;
B.Cl2+2H2O+SO2=H2SO4+2HCl,氯化氢和硫酸都是强电解质,故B正确;
C.①和⑥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l2+H2O═Cl-+HClO+H+,故C错误;
D.盐酸酸性大于碳酸、亚硫酸,所以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都不与氯化钡溶液反应,故D错误;
故选B.
现有以下物质:①NaCl晶体 ②液态SO3 ③NaOH溶液 ④汞 ⑤BaSO4固体 ⑥蔗糖(C12H22O11) ⑦酒精(C2H5OH) ⑧KNO3(熔化).请回答下列问题(用序号):
(1)以上物质中能导电的是______.
(2)以上物质属于电解质的是______.
(3)在标准状况下,35.5g氯气的体积是______ L,将其与氢气完全化合需氢气的物质的量是______ mol,将生成的气体制成1L溶液,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是______ mol•L-1,将此溶液取出20mL加蒸馏水制成200mL溶液,此稀释后的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是______mol•L-1.
正确答案
解析
解:(1)能导电的必须含有电子或自由移动的离子,如金属或电解质溶液或熔融状态下的电解质,故答案为:③④⑧;
(2)电解质必须满足下列条件:1、必须是化合物,2、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有自由移动的离子,且离子是物质本身电离的,不能是与其它物质反应后的物质电离的.
故答案为:①⑤⑧;
(3)根据V=n×Vm、n=,V=
×Vm=
×22.4l/mol=11.2L,
氢气与氯气反应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所以所需氢气的物质的量与氯气的物质的量相等,
故n(H2)=n(Cl2)==0.5mol/L,氯气与氯化氢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所以n(HCl)=2n(Cl2)=
=1mol
C==
=1mol/L,
根据C1V1=C2V2所以C2==
=0.1mol/L,
故答案为:11.2;0.5;1;0.1.
下列状态的物质,既能导电又属于电解质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氯化镁固体为电解质,没有自由移动的离子,则不导电,故A错误;
B.氯化钠溶液为混合物,不属于电解质,故B错误;
C.液态的氯化氢是电解质,没有自由移动的离子,则不导电,故C错误;
D、熔融的氢氧化钾是在水溶液或熔化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则属于电解质,且存在自由移动的离子,能导电,故D正确;
故选D.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