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电解质、非电解质
- 共2267题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一组是( )
①SO2的水溶液能导电,所以SO2是电解质;
②相同温度下,pH相同、体积相同的盐酸和醋酸溶液分别与足量的锌粒反应,醋酸生成的氢气较多;
③在0.1mol/LCH3COOH溶液中加水稀释或加入少量CH3COONa晶体,溶液pH均增大;
④室温下,将稀氨水逐滴加入到稀硫酸中,当pH=7时,c(NH4+)=c(SO4 2-);
⑤室温下,将pH=5的硫酸溶液稀释1000倍后,溶液中的SO4 2-与H+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约为1:20.
正确答案
解析
解:①电解质首先必须是化合物,在水溶液中能导电的物质必须是原物质不能是与水反应后的产物,SO2的水溶液能导电是二氧化硫与水反应生成的亚硫酸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导电,所以SO2是非电解质,故①错误;
②相同温度下,pH相同、体积相同的盐酸和醋酸溶液,二者都是一元酸,已经电离的n(H+)是相等的,但随着H2的不断生成,醋酸还能继续电离出H+,而盐酸不会增加H+,故当锌足量时,醋酸产生的H2肯定多,故②正确;
③在0.1mol/LCH3COOH溶液中,加水稀释,电离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溶液中C(H+)减小;加入少量CH3COONa晶体时电离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溶液中C(H+)减小,所以加水稀释或加入少量CH3COONa晶体,溶液pH均增大,故③正确;
④室温下,将稀氨水逐滴加入到稀硫酸中,根据溶液中的电荷守恒:c(NH4+)+C(H+)=c(OH-)+2c(SO42-),当pH=7时,溶液显示中性,则氢离子和氢氧根浓度相等,所以c(NH4+)=2c(SO4 2-),故④错误;
⑤室温下,pH=5的硫酸溶液中,c(H+)=1×10-5mol/L,c(SO42-)=5×10-6mol/L,稀释1000倍后,溶液接近中性,但溶液始终为酸性溶液,即溶液的pH无限接近7但永远不能到达7,所以c(H+)=1×10-7mol/L,c(SO42-)=5×10-9mol/L,所以溶液中的SO4 2-与H+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约为 1:20,故⑤正确;
故选C.
下列物质的水溶液能导电,但本身是非电解质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SO2的水溶液能导电,是因SO2和水反应生成亚硫酸,亚硫酸电离生成离子而导电,发生电离不是SO2本身,故SO2属于非电解质,故A选;
B、Na不是化合物,因此不属于非电解质,故B不选;
C、HCl是在水溶液中自身电离出移动的离子能导电的化合物,则属于电解质,故C不选;
D、酒精的水溶液中以分子形式存在,因此不导电,本身属于非电解质,故D不选,
故选A.
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氯化钠固体没有自由移动的离子不导电,在水溶液或熔化状态下,能完全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属于电解质,故A正确;
B.纯水中存在如下平衡:H20⇌H++0H-,电离吸热,温度升高c(H+)增大pH减小,故B正确;
C.醋酸钠溶于水电离出大量醋酸根离子,抑制了醋酸的电离,使c(H+)减小,溶液中c(OH-)增大,故C正确;
D.向纯水中加入少量的硫酸氢钠(溶液温度不变),NaHSO4═Na++H++SO42-,对水的电离起抑制作用,故D错误;
故选:D.
电解质和非电解质是对化合物的一种分类方式.下列关于电解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液态HCl不导电,但水溶液中能够导电,故属于电解质,故A错误;
B.NH3溶于水形成的溶液能导电,但氨气自身不能电离,故NH3是非电解质,故B错误;
C.SO2溶于水能导电,但二氧化硫自身不能电离,所以SO2是非电解质,故C错误;
D.BaSO4在熔融状态下能导电,所以BaSO4是电解质,故D正确;
故选D.
今有一种固体化合物X,X本身不导电,但熔化状态或溶于水中能够电离,下列关于该化合物X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电解质是指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因为X为固体化合物并且在熔化状态或溶于水中能够电离出离子从而导电,满足电解质的定义,所以X一定为电解质,故A正确;
B、非电解质是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都不能能够导电的化合物,X在熔化状态下或水溶液中能够电离而导电,因此X不可能是非电解质,故B错误;
C、X可能是盐,也可能是CaO等金属氧化物,故C错误;
D、不是任何化合物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都能够导电,如CO、P2O5等,因此X不可以为任何化合物,故D错误;
故选A.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