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杭州市政府2009年3月1日在上海举行“杭州旅游消费券”首发仪式,以吸引更多的国内游客来杭州旅游。杭州旅游消费券发往几乎所有国内(含港澳台)旅游市场,重点区域及发放数量见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请简述杭州发放旅游消费券对经济拉动作用的具体表现。(4分)

(2)杭州发放旅游消费券最多的地区是____________,这是因为旅游资源的最优吸引半径是有限的,__________越短,则旅游者对旅游目的地的需求也越高。发放消费券次多的地区是___________,这表明__  __ __地区是旅游的主要消费市场。(4分)

(3)某游客打算去杭州游西湖,以______________(季节)最好,欣赏西湖的“平湖秋月”观景角度为______________,该景点因此才显得更美。(2分)

正确答案

(1)回笼货币资金;增加经济收入;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促进产业结构优化。(4分)(2)上海  经济距离  北京(或台湾)  经济发达(4分)

(3)春季 平视(2分)

本题考查旅游业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1)旅游业是“一业依百业”“一业带百业”的行业,其发展可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2)从图中可以看出上海是杭州发放旅游消费券最多的地区,这是因为上海人口稠密,经济发达,且距离杭州较近,旅游活动极易实现。(3)春季杭州春暖花开,气候宜人,最适宜游西湖。“平”湖反映平视最能体现该景点之美。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上海、杭州是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中心旅游城市。2010年5月1日到10月31日,上海将举行世博会,这会给“长三角”的旅游业发展带来新的契机。结合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地处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世界文化遗产”有__________、__________。

(2)简要说明长江三角洲地区旅游业发展的有利条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此次世博会期间若在该地区旅游,可能遇到的不利天气有__________________。

(4)简述此次世博会的举办对长江三角洲旅游业发展的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苏州园林;南京明孝陵

(2)旅游资源丰富、集中;交通发达;基础设施完善,接待能力强;经济发达,旅游市场广阔;对外开放程度高。(任答1点)

(3)伏旱、梅雨、台风、夏季暴雨、雷电等(任答1点)

(4)增加新的旅游资源;扩大旅游的影响力和客源市场;完善基础设置,提升旅游接待能力。(任答1点)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代旅游形式越来越多样化。美国推出地震模拟旅游,泰国推出保健旅游,新加坡推出“中药之旅”,西方一些国家还推出怀旧旅游……

材料二  国和日本是目前山东旅游市场主要的客源国,两国的旅客量占山东省接待外国游客量的70010以上。山东省每年接待韩国游客约100万人次、日本游客约40万人次。

(1)现代旅游形式虽然越来越多样化,但都能够体现出旅游资源的内涵,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什么韩国和日本是目前山东旅游市场主要的客源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试分析发展旅游业对山东经济发展的有利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能够吸引旅游者并直接用于欣赏、消遣;能够被旅游业开发利用;能够产生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2)两国经济发达,居民收入高;山东距离两国较近;山东旅游资源特色鲜明,种类多样。

(3)增加外汇收入,回笼货币;增加地方经济收入,缩小地区差异;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增加就业机会,促进产业结构优化。(两点即可)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图为我国甲、乙两省的重点旅游资源分布图。

材料二 下表为甲、乙两省2008年旅游业数据统计表。

(1)简要分析甲、乙两省旅游资源的差异。(4分)从自然方面分析夏季到甲省旅游应注意的安全问题。(2分)

(2)分析甲、乙两省旅游业发展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及甲省2008年旅游收入明显下降的原因。(4分)

正确答案

(1)甲省旅游资源数量丰富;类型多样;质量高。(2分)相比之下,乙省旅游资源数量较小。(2分)夏季到甲省旅游应注意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和洪涝等灾害。(2分)

(2)乙省地处经济发达地区,交通便捷,离客源市场近;相比之下,甲省地处西南山区,离客源市场较远。(3分)甲省2008年旅游收入明显下降是受汶川大地震的影响。(1分)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读A、B、C、D四国某年旅游业的资料表,回答下列问题。

①从表中可以看出,国际旅游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比值最高的是_________国,达_________%。反映出发展旅游业可以促进____________的发展。 

②国际旅游收入占出口总额比重最高的是_________国,反映出发展进口旅游能够增加国家_________的收入。

③国际旅游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比重最高的是_________国。反映出发展旅游业能够扩大_________。

④在国际旅游就业人口中,人均旅游收入最高的国家是_________国。

正确答案

①B;12;国民经济

②A;外汇

③D;就业

④B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阅读下列材料,分析回答问题。

材料1:

    韩国和日本是目前山东旅游市场最大的客源国,两国的游客量占山东省接待外国游客的70%以上。每年接待韩国游客约100万人次、日本游客约40万人次。

材料2:山东省旅游景点分布图

(1)说出韩国是目前山东旅游市场最大的客源国的主要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趵突腾空”应如何欣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曹州牡丹甲天下”,分析菏泽发展旅游业对其经济的有利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韩国经济发达,个人收入高;山东距离韩国较近;山东旅游资源具有特色,种类多样。

(2)临近、俯视。

(3)增加外汇收入,回笼货币;增加收入,缩小地区差异;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增加就业。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9分,每空1分)

长城是我国古代军事防御体系中最大的工程建筑,也是堪称世界奇迹的伟大工程之一。明长城西起嘉峪关,东至山海关,总长约6350千米。明代长城不论建筑规模、体系、结构、设施完善和工程技术水平及质量方面都是空前绝后,可谓臻于完善。在建筑结构上由关隘、城墙、城台、烽火台四部分结合为防御工程体系。

(1)长城属于          _____文化景观,它的建筑规模、工程技术水平反映了我国古代的          ______(物质、精神)文化,当时建造它的功能是              _________ 。随着时代的变迁,现在人们又赋予长城更丰富的文化内涵,长城是民族精神和毅力的象征。因此,长城也反映出我国的          _______(物质、精神)文化,它的功能也发生了变化,现在长城已成为我国重要的         _______资源。文化景观功能的变化,反映了所在地区文化的变迁,体现了文化景观的___________性特点。

(2)试说明长城的旅游价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正确答案

小题1:物质     物质     军事防御     精神     旅游     时代

小题2:美学价值      文化历史价值      经济价值

试卷分析:

小题1:文化景观分为物质文化景观和精神文化景观,而长城属于物质文化景观;建筑规模与工程技术属于物质文化;当时的功能主要是防御少数民族的入侵;而随着时代的变迁,它成为民族经商的象征,反映了它的精神文化内涵。其功能也发生了变化,成为主要的旅游景观;故这也反映了文化景观的时代性特征。

小题2:旅游景观具有美学价值、科学价值、经济价值和文化历史价值。而长城属于人文旅游景观,具有美学价值、经济价值和文化历史价值。

点评:本题解题关键是掌握文化景观的分类和旅游景观的特征。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读表,回答下列问题。

表:                                           北京市国内旅游客源的地区分布构成

(1 )说出北京国内旅游的最大客源地,简述该省成为北京最大客源地的主要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分析江苏省到北京旅游的人数多于河南省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北京市旅游资源丰富,是我国吸引游客最多的城市。简述旅游业发展对北京城市经济产生哪些有利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北京市旅游资源的开发条件优越,是我国吸引游客最多的城市。请你对北京市旅游资源开发的有利条件进行合理评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 )河北;河北省与北京的距离短

(2 )江苏经济较河南发达,旅游消费需求较河南多

(3 )发展国际旅游可以增加外汇收入,发展国内旅游时回笼货币、稳定市场的一个重要途径,能够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经济发展。

(4 )北京市旅游资源丰富,八达岭长城、故宫、天坛等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价值和美学价值,游览价值高;景点集群状况和地域组合状况好;是我国重要的交通枢纽,交通通达度好;北京市位于经济较发达的东部地区,旅游消费市场大,市场距离近;本区经济发达,开发能力强,地区接待能力强,环境容量大(任答三点)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2008年国家新的法定节假日调整方案正式实施。调整内容包括:①、国家法定节假日总天数由10天增加到11天。②、春节放假起始时间由农历年正月初一调整为除夕。③“五一”国际劳动节由3天调整为1天;清明、端午、中秋增设为国家法定节假日,各放假1天。根据下述资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4)题。

资料一:

图1  北京某景点各月游客量图(2005年)

资料二:

(1)该景点旅游旺季为__________,淡季为__________(填图1中的数字代码)。

(2)自1999年实施的黄金周制度给游客带来的不利影响有_______(填正确项字母)。

A.景点人满为患,旅游感受差

B.交通拥堵,安全隐患增多

C.增加了旅游方式的多样性

D.服务质量下降

E.增加了长线旅游机会

(3)2005年该景点客源地的分布特点是什么?分析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分析2008年国家新法定节假日制度调整方案的积极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②;①③

(2)ABD

(3)随经济距离的增大而减少,成因:就近旅游能减少旅途时间;就近旅游能减少经济支出;就近旅游能获得最佳经济效益。

(4)①增加传统节日,使人们能合理安排工作与休假,符合国人过民族节日的强烈愿望。②减少长假引发一系列问题,尤其是交通压力的缓解。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阅读材料,(每空2分,共20分),回答下列问题:

黄山,1985年入选“中国十大风景名胜”,1990年12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名录》,2004年2月入选“世界地质公园”。这里山峰劈地摩天,云凝碧汉,气象万千;青松苍郁虬劲,千姿百态;烟云翻飞飘渺,浩瀚似海;巧石星罗棋布,惟妙惟肖;温泉终年喷涌,五色无嗅,可饮可浴。

 

⑴黄山位于________省南部的江南丘陵,地处我国地势的第________级阶梯,由________岩构成,植被类型主要是________。

⑵黄山的标志性景观是________。

⑶黄山“四绝”中,属于气象与气候景观的是________。从旅游资源的类型来看,它们都属于________。

⑷若想观赏到变幻莫测的“黄山云海”,最佳季节是________,最佳天气是________。

⑸在游览黄山的“怪石”时,若想欣赏这些岩石、地貌的酷似造型时必须________。

正确答案

⑴安徽  三  花岗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⑵迎客松

⑶云海  自然景观

⑷夏季  雨过天晴

⑸选择特定的观赏位置

试题分析:(1)图示黄山位于安徽省。位于巫山以东的长江中下游地区,故属于我国地势第三级阶梯。黄山的成因是由于岩浆活动而形成,故岩石多花岗岩。受亚热带季风气候影响,植被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2)黄山四绝“奇松、怪石、云海、温泉”。(3)黄山四绝“奇松、怪石、云海、温泉”,云海属于气象气候景观;该四大景观都是由于自然原因而形成,故属于自然景观。(4)“黄山云海”应在当地的雨季,即夏季;云海形成的最佳条件雨过天晴时。(5)对地貌酷似景观应在特定的观赏位置欣赏。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学生只要结合地图和我国的区域自然环境特征,并结合旅游资源的分类、旅游景观的欣赏等基本内容即可答题。

百度题库 > 高考 > 地理 > 现代旅游对区域发展的意义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0
  • 下一题